一种柔性悬挂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4475发布日期:2019-11-25 21:3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悬挂臂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机车悬挂部件,更具体地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轮支撑的柔性悬挂臂。



背景技术:

为减少路面巅波对车辆造成的冲击,减震器在机动车、农用机具、自行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弹簧式减震是传统的减震器的主要结构形式。常见的弹簧减震装置通常是被垂直安装于车轮轴上方,通过减震机构再与车辆主体相支承。为了取得在不同工况条件下和不同机车作业要求下适宜的减震效果,人们不断研究开发新型减震设备和减震方式。

申请号为2009101583995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下横臂、轮毂、弹簧、与减振器,其悬挂包含电机及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电机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同轴,螺杆靠电机驱动。通过启动电机,驱动螺杆转动,改变螺母的前后位置,达到调节车辆距地高度,改变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减振器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系数的目的,使车辆适应在不同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的平顺性要求。该悬挂结构单元复杂,需要借助电机驱动实现弹性调节,并且两个斜向减震器不能承受较重的载荷,应用场景受限。申请号为2012104901775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减震方法及杠杆式非独立悬挂桥装置,包括悬挂桥,将车轮与悬挂桥相连,采用主力弹簧将悬挂桥与车体相连,在悬挂桥的端部靠近车轮处设置辅助弹簧,辅助弹簧内设置减震器,减震器的一端与悬挂桥相连、另一端与车体相连,辅助弹簧套在减震器上。其主力弹簧负载能力只能匹配车辆净质量,辅助弹簧负载人员重量,减轻了弹簧弹力对车辆的震动冲击,从而提高减震效果。但该装置对支承传力结构有特殊要求,车辆整体性下降,结构复杂,成本高。不适宜简单工况下农用机具的缓冲减震。

在农业机械领域,需要开发结构简单,缓冲减震效果好,调整幅度大的悬挂臂,以适用于耙、犁、耱、搂、镇压等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农业机具应用的结构简单,缓冲减震效果好,调整幅度大的悬挂臂。

一种柔性悬挂臂,包括固定式支撑轴、支撑臂、轴承座、减震器。所述支撑臂为弧面向上的弯臂,前端与支撑轴轴连接,末端向下与轴承座相连。在支撑轴上部设置支座,在支撑臂弧面高点设置后座,减震器前向与支座、后向与后座转动式连接,减震器由伸缩式套管及固定于其两端的弹簧套组成。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的减震器与支座为销栓式连接,其销柱固定于支座上,在减震器的前端设置多个销孔,孔销数量优选2-5个。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支撑臂与轴承座为垂直连接。

采用如上的设计后,支撑轴与机架直接相连固定,支座固定,其余均为非固定。当车轮受到较强冲击时,支撑臂向上抬起,抬起的力作用于横向设置的伸缩式减震器,其上的弹簧套提供缓冲阻尼。选择适宜弹性的弹簧和调节减震器与支座的销孔,可以得到满足需要的初始高度、缓冲阻尼及调幅。在保持车轮与机体相对位置的同时,实现了上下缓冲减震。结构简单,受力效果好,对各部件扭矩小。特别是应用于多个轮作为支点的农机作业时,可使得各个支点相对独立,极大增强对农田平整度的适应能力,避免局部悬空和漏作业,提高机具作业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一种柔性悬挂臂,包括固定式支撑轴3、支撑臂2、轴承座4、减震器6。所述支撑臂2为弧面向上的弯臂,前端与支撑轴3轴连接,末端向下与轴承座4垂直相连。在支撑轴3上部设置支座1,在支撑臂2弧面高点设置后座5,减震器6前向与支座1、后向与后座5转动式连接。减震器6由伸缩式套管7及固定于其两端的弹簧套8组成。减震器6与支座1为销栓式连接,其销柱固定于支座1上,在减震器6的前端设置三个销孔9。

具体应用时,本装置的固定式支撑轴3与机架相连,车轮等触地单元安装于轴承座4上。在农机作业领域,可在耙耱、镇压、中耕、搂膜等多支点机具上应用,各支点相对独立,可依地面高度柔性升降。可显著提升机具各作业部位对农田平整度的适应能力。

本装置机构优选在残膜捡拾机械中的指盘式宽幅搂膜机上应用,多个指盘,每个指盘连接一套本机构。指盘安装于轴承座4上,行进中自转,实现搂膜。每个指盘有一定上下缓冲调整余量,独立工作,使得搂膜机对田间地面适应性大大提高,显著提升搂膜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