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支架、前纵梁盖板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9168发布日期:2019-09-20 21:4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喇叭支架、前纵梁盖板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喇叭支架、前纵梁盖板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喇叭作为汽车上一种警示元件,其作用是使声音能有效传递到车辆的外部,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保证交通安全。目前,喇叭支架通常为一体式轻量支架,喇叭在振动发声时,与之相连的支架和其他钣金件也会随之产生共振,导致驾驶室内也能感觉到喇叭震感,驾驶室内的喇叭噪声影响驾驶室内人员的舒适性。而且,为了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现有技术中,前纵梁盖板的厚度降低,喇叭支架的安装点与前纵梁盖板之间的距离变远,如果继续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喇叭支架,则会产生干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喇叭支架、前纵梁盖板总成及车辆,该喇叭支架可以适应于不同车型,并具有避免共振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喇叭支架,包括:第一段臂,包括用于贴合连接在车身上的第一安装部,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端向前延伸的延伸部,以及从所述延伸部的末端弯折延伸的第二安装部;和第二段臂,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用于安装喇叭。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臂上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卡止在所述车身上,以限制所述支架转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侧边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用于翻扣并被卡止在所述车身的缺口内。

可选地,所述缺口在所述车身上水平延伸,所述第一翻边水平卡止在所述缺口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侧设置有第二翻边,两个所述第二翻边抵在所述第二段臂的两个侧边。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延伸部的拐折处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或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拐折处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可选地,所述第二段臂构造为平直板状。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车身上的装配孔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以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段臂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匹配的第三安装孔;以及/或所述第二段臂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喇叭的第四安装孔。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前纵梁盖板总成,该前纵梁盖板总成包括前纵梁盖板和安装在所述前纵梁盖板上的喇叭支架,所述喇叭支架本公开提供的喇叭支架,所述第一安装部贴合连接在所述前纵梁盖板上。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本公开提供的前纵梁盖板总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部连接在前纵梁盖板上,延伸部可以向前延伸避让其他零件,避免发生干涉,然后通过避让后的第二安装部安装喇叭,设置延伸部,可以使得喇叭支架不干涉其他零件,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空间布置的车型。而且,喇叭支架由第一段臂和第二段臂可拆卸地连接,可以避免喇叭与支架产生共振,从而降低驾驶室内喇叭产生的震动感,增加车内舒适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喇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喇叭支架的侧视图;

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段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段臂的侧视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段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前纵梁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有喇叭的前纵梁盖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安装有喇叭的前纵梁盖板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 第一安装部 111 第一翻边

101 第一安装孔 102 第二安装孔

103 第三安装孔 104 第四安装孔

105 装配孔 12 延伸部

13 第二安装部 131 第二翻边

2 第二段臂 3 前纵梁盖板

31 缺口 4 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是根据车辆的前后方向定义的,“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外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1-图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喇叭支架,该喇叭支架包括第一段臂和第二段臂2,第一段臂包括用于贴合连接在车身上的第一安装部11,从第一安装部11的一端向前延伸的延伸部12,以及从延伸部12的末端弯折延伸的第二安装部13;第二段臂2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安装部13上,用于安装喇叭4。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11的表面与车身的表面贴合,增加第一安装部11与车身的安装面积,使喇叭支架的安装更加稳定,在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11可以贴合连接在车身上的任意适当位置,例如前格栅处,下文中将以第一安装部贴合连接在前纵梁盖板上的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部11连接在车身上,延伸部12可以向前延伸避让其他零件,避免发生干涉,然后通过避让后的第二安装部13安装喇叭4,设置延伸部,可以使得喇叭支架不干涉其他零件,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空间布置的车型。而且,喇叭支架由第一段臂和第二段臂2可拆卸地连接,可以避免喇叭4与支架产生共振,从而降低驾驶室内喇叭产生的震动感,增加车内舒适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段臂上可以形成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卡止在车身(如:前纵梁盖板3)上,以限制支架转动。限位部可以防止喇叭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发生转动,保证喇叭安装位置的精准,并且也可以防止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喇叭支架发生转动。

根据使用环境,如图3、图4和图6所示,限位部可以形成为从第一安装部11的侧边弯折延伸的第一翻边111,第一翻边111用于翻扣并被卡止在前纵梁盖板3的缺口31内。具体地,第一翻边111可以向后翻扣在缺口31内。在将喇叭支架安装到前纵梁盖板3上时,可以首先将该第一翻边111沿着缺口31的开口处翻扣并滑至缺口31内,第一翻边111受到缺口31的侧边缘的限制而卡止在缺口31内,即,第一翻边111只会带动喇叭支架沿着缺口31的延伸方向移动,而不会发生转动。这样,喇叭支架安装到前纵梁盖板3上的过程更加稳定,安装后的喇叭支架也会在第一翻边111的作用下保持稳定,避免发生窜动,影响喇叭的使用性能。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缺口31可以在前纵梁盖板3的侧边向内水平延伸,第一翻边111可以水平卡止在缺口31内,这样,安装起来更加简单方便,而且易于制造。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缺口31可以以任意角度开设,第一翻边111的角度可以随着缺口31的角度变化而变化。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安装部13的两侧可以设置有第二翻边131,两个第二翻边131抵在第二段臂2的两个侧边。这样,两个第二翻边131可以在安装第二段臂2时对第二段臂2进行定位,易于安装,保证安装位置的精准性,同时也可以防止第二段臂2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转动。

为了保证喇叭支架的强度,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安装部11与延伸部12的拐折处可以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或延伸部12与第二安装部13的拐折处可以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可以连续为一条加强筋,贯穿两个拐折处。加强筋可以增强拐折处的强度,从而可以延长喇叭支架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部11上可以形成有用于与前纵梁盖板3上的装配孔105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101;以及/或第二安装部13上可以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02,如图5所示,第二段臂2上形成有与第二安装孔102匹配的第三安装孔103;以及/或第二段臂2上可以形成有用于安装喇叭4的第四安装孔104。因此可以使用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101和装配孔105将第一段臂安装到前纵梁盖板3上;可以使用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安装孔102和第三安装孔103将第二段臂2连接在第一段臂的第二安装部13上;可以使用第三紧固件穿过第四安装孔104将喇叭4安装到第二段臂2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11和前纵梁盖板3、第二安装部13和第二段臂2、以及第二段臂2和喇叭4中的至少一者还可以采用直接焊接的连接方式。

根据使用环境,第二段臂2可以构造为平直板状。平直板状的第二段臂2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以通过改变平直板状的第二段臂2的长度,来适应于不同类型的前纵梁盖板,并可以根据空间适应于喇叭的不同安装位置要求。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段臂2还可以为具有避让其他零件的弯折区域的弯曲件。当第二段臂2为平直板状时,上述第四安装孔104和第三安装孔103可以分别形成在第二段臂2的两端。

根据使用环境,喇叭支架的厚度可以为2mm-5mm。例如,喇叭支架的厚度可以为3mm。此厚度既可以满足喇叭支架的安装性能,又可以达到零件轻量化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如图7和图8所示,还提供一种前纵梁盖板总成,该前纵梁盖板总成包括前纵梁盖板3和安装在前纵梁盖板3上的喇叭支架,该喇叭支架为上述的喇叭支架,支架的第一安装部11贴合连接在前纵梁盖板3上。该前纵梁盖板总成具有上述喇叭支架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前纵梁盖板总成。该车辆具有上述前纵梁盖板总成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中,喇叭4可以为高音喇叭或低音喇叭。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