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仓库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0420发布日期:2019-08-23 22:40阅读:5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仓库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仓库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现在已在农业、工业、制造业等领域逐渐普及,在节省了人力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准确性。在众多的机器人中,物流、快递行业中大量使用,目前物流和快递行业所使用的智能机器人多数为背负式,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和程序设定,到达指定地点后倾斜托盘将货物卸下,但是目前只能机器人所使用的托盘均为普通光面设计,摩擦力极低,且不具备缓冲功能,在一些意外情况下机器人进行制动时,货物会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前运动,极易滑出托盘跌落地面,造成货物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仓库机器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仓库机器人,主体、托盘、硅胶柱、红外距离传感器、显示屏、标牌、轮子、底座、顶杆,所述托盘通过顶杆与主体相连,且托盘设有开孔,顶杆共有4个分别安装在主体四个边角位置,4个顶杆均与托盘底端的四个边角铰接,硅胶柱为10mm×10mm规格等距排列在底座顶端,且硅胶柱顶端穿过托盘上的开孔露出托盘顶端,底座通过螺丝固定在主体顶端,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共有8颗,分别嵌入主体侧壁两端位置,显示屏嵌入主体前侧中部,主体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标牌,所述轮子安装在主体底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硅胶柱与底座均为硅胶材质一体成型,所述硅胶柱包括吸盘、缓冲垫和柱体,所述吸盘设置在柱体顶端,缓冲垫设置在柱体的上半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硅胶柱排列在底座上,而底座与主体相连,仅缓冲垫以上部分穿过托盘顶端,当机器人通过一侧的顶杆升起使托盘倾斜,硅胶柱会根据托的倾斜而使顶端的吸盘与货物分离,托盘被放下后,托盘底部与缓冲垫接触,吸盘复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仓库机器人进行改进,增加了等距排列的硅胶柱,并且硅胶柱顶端设有吸盘,在增加货物硅胶柱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也可依靠重力作用,将货物牢牢的吸住,硅胶柱在托盘的下方均设有一体式的缓冲垫,对货物放置托盘时的力量和制动时的惯性进行缓冲,对货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硅胶柱与底座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硅胶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体1、托盘2、硅胶柱3、红外距离传感器4、显示屏5、标牌6、轮子7、底座8、顶杆9、吸盘10、缓冲垫11、柱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移动仓库机器人,主体1、托盘2、硅胶柱3、红外距离传感器4、显示屏5、标牌6、轮子7、底座8、顶杆9,所述托盘2通过顶杆9与主体1相连,且托盘2设有开孔,顶杆9共有4个分别安装在主体1四个边角位置,4个顶杆9均与托盘2底端的四个边角铰接,硅胶柱3为10mm×10mm规格等距排列在底座8顶端,且硅胶柱3顶端穿过托盘2上的开孔露出托盘2顶端,底座8通过螺丝固定在主体1顶端,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4共有8颗,分别嵌入主体1侧壁两端位置,显示屏5嵌入主体1前侧中部,主体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标牌6,所述轮子7安装在主体1底端,所述硅胶柱3与底座8均为硅胶材质一体成型,所述硅胶柱3包括吸盘10、缓冲垫11和柱体12,所述吸盘10设置在柱体12顶端,缓冲垫11设置在柱体12的上半部。

所述硅胶柱3排列在底座8上,而底座8与主体1相连,仅缓冲垫11以上部分穿过托盘2顶端,当机器人通过一侧的顶杆9升起使托盘2倾斜,硅胶柱3会根据托盘2的倾斜而使顶端的吸盘10与货物分离,托盘2被放下后,托盘2底部与缓冲垫11接触,吸盘10复位。所述红外距离传感器4共有8颗,每2个为一组,每个侧壁外侧均嵌入1组,使机器人以自身为圆心在360°无死角进行实时检测,在运行过程中检测自身周围有无其他机器人或障碍物,在机器人与机器人或障碍物的安全距离内减速或停车进行避让。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仓库机器人进行改进,增加了等距排列的硅胶柱,并且硅胶柱顶端设有吸盘,在增加货物硅胶柱之间的摩擦力的同时,也可依靠重力作用,将货物牢牢的吸住,硅胶柱在托盘的下方均设有一体式的缓冲垫,对货物放置托盘时的力量和制动时的惯性进行缓冲,对货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