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扶手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35934发布日期:2019-10-22 21:2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扶手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扶手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家庭的方便,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个人拥有了私家车,汽车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除了汽车的性能之外,汽车的内饰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扶手箱是汽车必不可少的内饰配件之一,它能够方便整理车主的随身物品,使得车内保持整洁。

目前的汽车扶手箱通常采用悬停结构,而且都是单门单层汽车扶手,当车主需要将手机放进扶手箱时,不能够将手机和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同时在手机放入扶手箱内后,不能对其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扶手锁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手机放进扶手箱时,不能够将手机和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并且不能对手机无线充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汽车扶手锁机构,所述汽车扶手锁机构包括扶手箱总成、铰链总成、扶手盖总成、锁机构总成和无线充电总成,所述扶手箱总成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通过所述铰链总成与所述扶手盖总成铰接,所述铰链总成包括铰链轴、第一轴销和第二轴销,所述扶手盖总成包括盖体和开口,所述盖体通过所述铰链轴与所述箱体铰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上方,所述盖体上具有所述开口,所述锁机构总成包括左按钮、右按钮、锁舌左、锁舌右和固定锁座,所述左按钮和所述右按钮均通过所述第一轴销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开口的内部,所述锁舌左和所述锁舌右均通过所述第二轴销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的内部,且所述左按钮和所述锁舌左相互配合,所述右按钮和所述锁舌右相互配合,所述固定锁座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固定锁座分别与所述锁舌左和锁舌右相互扣合,所述无线充电总成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无线充电总成将所述箱体分为储物腔和充电腔。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总成包括壳体、电源、发射电路、接口和充电模块,所述壳体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内部分为下空腔和上空腔,所述电源与所述下空腔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空腔的内部,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下空腔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空腔的内部,且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接口贯穿所述下空腔和所述上空腔,且所述接口的一端与所述发射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接口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模块电性连接,且所述充电模块位于所述上空腔的内部。

其中,所述充电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模块均匀分布在所述上空腔的内部。

其中,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对接头和发射线圈,所述对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接口固定连接,且所述对接头与所述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线圈固定连接,且所述对接头与所述发射线圈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充电模块还包括功率控制器,所述功率控制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对接头和所述发射线圈之间,且所述功率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对接头和所述发射线圈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充电总成还包括磁钢,所述磁钢与所述上空腔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空腔的内壁。

其中,所述扶手箱总成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且所述照明灯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锁机构总成还包括拉簧,所述拉簧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拉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按钮和所述锁舌左相互配合处,另一个所述拉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右按钮和所述锁舌右相互配合处。

其中,所述扶手箱总成还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

其中,所述扶手箱总成还包括复位夹,所述复位夹与所述收纳槽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收纳槽的内侧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扶手锁机构,通过所述盖体通过所述铰链轴与所述箱体铰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上方,所述盖体上具有所述开口,所述左按钮和所述右按钮均通过所述第一轴销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开口的内部,所述锁舌左和所述锁舌右均通过所述第二轴销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的内部,且所述左按钮和所述锁舌左相互配合,所述右按钮和所述锁舌右相互配合,所述固定锁座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固定锁座分别与所述锁舌左和锁舌右相互扣合,所述无线充电总成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无线充电总成将所述箱体分为储物腔和充电腔。获得能够实现双层自动打开,能够将手机和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并且能够对手机无线充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扶手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扶手锁机构按下右按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扶手锁机构按下左按钮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00-汽车扶手锁机构、10-扶手箱总成、20-铰链总成、30-扶手盖总成、40-锁机构总成、50-无线充电总成、11-箱体、12-照明灯、13-收纳槽、14-复位夹、21-铰链轴、22-第一轴销、23-第二轴销、31-盖体、32-开口、41-左按钮、42-右按钮、43-锁舌左、44-锁舌右、45-固定锁座、46-拉簧、51-壳体、52-电源、53-发射电路、54-接口、55-充电模块、551-对接头、552-发射线圈、553-功率控制器、554-磁钢、56-下空腔、57-上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扶手锁机构100,所述汽车扶手锁机构100包括扶手箱总成10、铰链总成20、扶手盖总成30、锁机构总成40和无线充电总成50,所述扶手箱总成10包括箱体11,所述箱体11通过所述铰链总成20与所述扶手盖总成30铰接,所述铰链总成20包括铰链轴21、第一轴销22和第二轴销23,所述扶手盖总成30包括盖体31和开口32,所述盖体31通过所述铰链轴21与所述箱体11铰接,并位于所述箱体11的上方,所述盖体31上具有所述开口32,所述锁机构总成40包括左按钮41、右按钮42、锁舌左43、锁舌右44和固定锁座45,所述左按钮41和所述右按钮42均通过所述第一轴销22与所述盖体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开口32的内部,所述锁舌左43和所述锁舌右44均通过所述第二轴销23与所述盖体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31的内部,且所述左按钮41和所述锁舌左43相互配合,所述右按钮42和所述锁舌右44相互配合,所述固定锁座45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11的内部,且所述固定锁座45分别与所述锁舌左43和锁舌右44相互扣合,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11的内部,且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将所述箱体11分为储物腔和充电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11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箱体11通过所述铰链轴21与所述盖体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31的下方,所述盖体31的靠近汽车中控台的一侧具有所述开口32,所述左按钮41和所述右按钮42均通过所述第一轴销22与所述盖体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开口32的内部,所述锁舌左43和所述锁舌右44均通过所述第二轴销23与所述盖体3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体31的内部,所述固定锁座45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1的内部,且所述固定锁座45分别与所述锁舌左43和锁舌右44相互扣合,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1的内部,且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将所述箱体11分为储物腔和充电腔,储物腔位于充电腔的下方,由于所述左按钮41和所述锁舌左43相互配合,所述右按钮42和所述锁舌右44相互配合,通过将所述右按钮42沿所述第一轴销22转动时,转动角度为10°,进而驱动所述锁舌左43和所述锁舌右44沿所述第二轴销23相对运动,解锁行程7㎜,此时所述盖体31沿所述铰链轴21自动开启到85°时停止,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不动作,车主可将手机放进充电腔内进行充电,同时将手机与其他物品分隔放置,将所述右按钮42沿所述第一销轴转动时,转动角度为10°,进而驱动所述锁舌左43沿所述第二轴销23相对运动,解锁行程7㎜,此时所述右按钮42和所述右锁舌不动作,所述盖体31和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一起沿所述铰链轴21转动85°时停止,此时车主可将其他物品放入储物腔内,通过将扶手箱设计成双层自动打开功能,能够将手机和其他物品分开放置,并且能够对手机无线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包括壳体51、电源52、发射电路53、接口54和充电模块55,所述壳体51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11的内部,所述壳体51的内部分为下空腔56和上空腔57,所述电源52与所述下空腔5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空腔56的内部,所述发射电路53与所述下空腔56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空腔56的内部,且所述发射电路53与所述电源52电性连接,所述接口54贯穿所述下空腔56和所述上空腔57,且所述接口54的一端与所述发射电路53电性连接,所述接口54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模块55电性连接,且所述充电模块55位于所述上空腔57的内部。所述充电模块5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模块55均匀分布在所述上空腔57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51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1的内部,所述壳体51的内部分为下空腔56和上空腔57,所述电源52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空腔56的内部,其中所述电源52为蓄电池,所述发射电路53固定连接在所述下空腔56的内部,且所述发射电路53与所述电源52电性连接,所述接口54贯穿所述下空腔56和所述上空腔57,且所述接口54的一端与所述发射电路53电性连接,所述接口54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模块55电性连接,且所述充电模块55位于所述上空腔57的内部,当需要对手机进行充电时,由于所述电源52为蓄电池,因此所述电源52可以连接汽车的发电设备,来对所述电源52进行充电,所述电源52再将输出的电流传输给所述发射电路53,所述发射电路53将接收到的输出电流经过处理后传输到所述接口54,所述接口54将接收到的电流输出到所述充电模块55,所述充电模块55再对其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通过在所述上空腔57的内部设置多个所述充电模块55,能够同时供多个电子设备进行充电,提高了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的使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模块55包括对接头551和发射线圈552,所述对接头551的一端与所述接口54固定连接,且所述对接头551与所述接口54电性连接,所述对接头551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线圈552固定连接,且所述对接头551与所述发射线圈552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55还包括功率控制器553,所述功率控制器553固定连接在所述对接头551和所述发射线圈552之间,且所述功率控制器553分别与所述对接头551和所述发射线圈552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还包括磁钢554,所述磁钢554与所述上空腔57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上空腔57的内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接头551的一端与所述接口54固定连接,所述对接头551的另一端与所述功率控制器55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功率控制器553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射线圈552固定连接,且所述对接头551同时将所述接口54、所述功率控制器553和所述发射线圈552电性连接,所述磁钢554固定连接在所述上空腔57的内壁,所述接口54输出的电流信号传输给所述对接头551,所述对接头551再将电流信号传输给所述功率控制器553,所述功率控制器553再将接收到的电流信号传输给所述发射线圈552,所述功率控制器553的作用在于能够调节所述发射电路53输出的电流,通过所述功率控制器553调节所述发射线圈552发射的电磁波强度,所述发射线圈552根据手机及其他充电设备充电的额定功率对调整所述电磁波的发射长度,从而满足不同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扩大了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的使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对手机进行充电,使其多功能化。所述磁钢554是指铝镍钴合金,磁钢554是由几种硬的强金属,如铁与铝、镍、钴等合成,有时是铜、铌、钽合成,用来制作超硬度永磁合金。所述磁钢554能够与所述手机及其他电子充电设备的外壳相互吸附,使得手机及其他电子充电设备能够很好的固定到所述壳体51上,防止手机及其他电子充电设备由于汽车在行车途中的颠簸,而受到剧烈晃动,进而产生噪音,甚至影响充电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箱总成10还包括照明灯12,所述照明灯12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11的内侧壁,且所述照明灯12与所述电源52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照明灯12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1的内侧壁,并与所述电源52电性连接,当车主通过转动所述锁舌左43时,同时打开所述盖体31和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当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打开时,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会松开控制所述照明灯12的开关,此时所述照明灯12通电发光,当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未打开或者关闭时,所述无线充电总成50会压紧所述照明灯12的开关,此时所述照明灯12未通电,不会发光,通过所述照明灯12的设置能够方便车主或车内其他人员在夜间找寻所述箱体11内的物品时更加的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锁机构总成40还包括拉簧46,所述拉簧46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拉簧46固定连接在所述左按钮41和所述锁舌左43相互配合处,另一个所述拉簧46固定连接在所述右按钮42和所述锁舌右44相互配合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拉簧46也叫拉力弹簧,是承受轴向拉力的螺旋弹簧,所述拉簧46一般都用圆截面材料制造,在不承受负荷时,拉簧46的圈与圈之间一般都是并紧的没有间隙,通过两个所述拉簧46的设置能够帮助所述锁舌左43和所述锁舌右44迅速的复位,保证所述锁舌左43和所述锁舌右44的循环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扶手箱总成10还包括收纳槽13,所述收纳槽13与所述箱体1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11的内部。所述扶手箱总成10还包括复位夹14,所述复位夹14与所述收纳槽13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收纳槽13的内侧壁。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纳槽13固定连接在所述箱体11的内部,即储物腔的内部,所述收纳槽13能够帮助车主将重要的物品与其他零散物品分隔开来,能够帮助车主归纳整理物品,所述复位夹14转动连接在所述收纳槽13的内侧壁,当汽车在行驶途中遇到陡峭不平的路时,所述复位夹14能够夹紧物品,防止物品在所述箱体11内发生剧烈抖动,产生异响,影响乘车舒适性,甚至如果所述箱体11内是易碎物品,由于抖动过于剧烈,造成物品出现破损。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