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3261发布日期:2019-08-30 23:36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安全气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有从汽车等车辆碰撞时的冲击中保护乘员的安全气囊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

该安全气囊装置例如具备:具有通气孔且形成为袋状的安全气囊主体;和配设于安全气囊主体的外部的盖体。在这种安全气囊装置中,如下构成:安全气囊主体和盖体由连结部件连结,通过在安全气囊主体完全膨胀展开时连结部件使盖体的一部分凹进安全气囊主体的内部而使通气孔被盖体密封。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3712号公报

在如上所述的安全气囊装置中,在安全气囊主体完全膨胀展开时盖体的一部分凹进安全气囊主体的内部而通气孔被盖体密封,因此安全气囊主体完全膨胀展开时的蓄压性能良好。然而,由于在安全气囊主体完全膨胀展开时通气孔被盖体密封,所以难以控制安全气囊主体完全膨胀展开时的安全气囊主体的内压。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安全气囊主体完全膨胀展开时的安全气囊主体的内压的控制变得容易,能够适当地确保安全气囊主体完全膨胀展开时的排气性能的安全气囊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安全气囊主体,具有通气孔且形成为袋状;盖体,配设于安全气囊主体的外部;及连结部件,配设于安全气囊主体的内部,一端接合于安全气囊主体,另一端接合于盖体。以在安全气囊主体完全膨胀展开时在通气孔与盖体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设定从连结部件的一端至另一端为止的长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通过使安全气囊主体完全膨胀展开时的安全气囊主体的内压的控制变得容易,能够适当地确保安全气囊主体完全膨胀展开时的排气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完全膨胀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安全气囊装置的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安全气囊装置,14-通气孔,15-安全气囊主体,16-盖体,17-连结部件,17b-一端,17c-另一端,17e-剩余长度部分,22-接合部,cl-间隙,ds-距离,hc-孔中心,ln-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与附图一同进行详细叙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设置于车辆的方向盘的驾驶席用安全气囊装置。

如图1及图2所示,安全气囊装置10具备:整体形成为袋状的安全气囊11;向安全气囊11供给气体的充气装置12;及保持这些安全气囊11及充气装置12等的作为保持部件的保持架13。

安全气囊11具备;具有通气孔14的安全气囊主体15;配设于安全气囊主体15的外部的盖体16;及连结安全气囊主体15与盖体16并配设于安全气囊主体15的内部的连结部件17。

安全气囊主体15由单个或多个基布形成为袋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安全气囊主体15由两张基布(基部面板18及乘员侧面板19)形成。并且,安全气囊主体15具有被插穿充气装置12的气体产生部的气体导入用开口部。安全气囊主体15的形状或气体导入用开口部的位置及形状等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安全气囊装置10的规格等适当地设定。

安全气囊主体15的基部面板18的中心部分与乘员侧面板19的中心部分由气囊拉片(bagtether)21连结。气囊拉片21由单个或多个基布形成。气囊拉片21具有规定安全气囊主体15相对于进深方向的最大展开长度即气囊行程st(参考图2)的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安全气囊主体15的基部面板18形成有四边形(长方形)的通气孔14。通气孔14也被称为排气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气孔14形成于基部面板18中比充气装置12更靠上方的位置的一处。并且,在通气孔14的周缘部接合有加强用基布20。加强用基布20形成为具有与通气孔14大致相同的大小的开口,并接合于通气孔14的周缘部。通气孔14的位置及形状等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安全气囊装置10的规格等适当地设定。

盖体16也被称为阀,具有对应于安全气囊主体15的膨胀展开动作而调整通气孔14的开闭的功能。盖体16由单个或多个基布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16由两张长方形状的基布16a、16a形成。具体而言,各基布16a的一端16b接合于安全气囊主体15中的通气孔14的周缘部,两张基布16a、16a的另一端16c、16c彼此接合,从而形成盖体16。这种盖体16以横跨通气孔14的方式接合于安全气囊主体15的基部面板18。盖体16的大小或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安全气囊装置10的规格等适当地设定。

连结部件17也被称为阀拉片,具有对应于安全气囊主体15的膨胀展开动作而使盖体16向安全气囊主体15的内部侧凹进的功能。连结部件17由单个或多个基布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件17由一张长方形状(带状)的基布17a形成。具体而言,连结部件17的一端17b接合于安全气囊主体15的乘员侧面板19的中心部分,另一端17c接合于盖体16的中心部分(两张基布16a、16a的另一端16c、16c彼此的接合部)。连结部件17的位置及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安全气囊装置10的规格等适当地设定。

从连结部件17的一端17b至另一端17c为止的长度ln(参考图2)以在安全气囊主体15完全膨胀展开时(气囊完成展开时)在通气孔14与盖体16之间形成间隙cl的方式设定。因此,连结部件17在安全气囊主体15完全膨胀展开时位于安全气囊主体15的外部并具有在通气孔14与盖体16之间形成间隙cl的剩余长度部分17e(参考图1)。具体而言,从连结部件17的一端17b至另一端17c为止的长度ln,比在安全气囊主体15完全膨胀展开时从连结部件17与安全气囊主体15的接合部22至通气孔14的孔中心hc为止的距离ds(ln>ds)长。通过如此设定连结部件17的长度ln,在安全气囊主体15完全膨胀展开时能够在通气孔14与盖体16之间确保间隙cl(参考图2)。

安全气囊装置10进一步以具备方向盘的中央垫(centerpad)的外观的未图示的安全气囊罩从安全气囊11的膨胀展开方向覆盖安全气囊11的方式安装而构成安全气囊模块。

在车辆碰撞等时,充气装置12被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启动,气体从充气装置12导入到安全气囊主体15的内部。如此一来,安全气囊主体15随着气体的导入而膨胀展开,将安全气囊罩的撕裂线(tearline)断裂而从安全气囊罩的开口向乘员侧突出。

以下,对基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10具备:具有通气孔14且形成为袋状的安全气囊主体15;及配设于安全气囊主体15的外部的盖体16。安全气囊装置10还具备连结部件17,该连结部件17配设于安全气囊主体15的内部,一端17b接合于安全气囊主体15,另一端17c接合于盖体16。以在安全气囊主体15完全膨胀展开时在通气孔14与盖体16之间形成间隙cl的方式设定从连结部件17的一端17b至另一端17c为止的长度ln。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10,在安全气囊主体15完全膨胀展开时能够在通气孔14与盖体16之间确保间隙cl,因此能够使安全气囊主体15完全膨胀展开时的安全气囊主体15的内压的控制变得容易。尤其,通过在安全气囊主体15完全膨胀展开时在通气孔14与盖体16之间形成间隙cl,在对保护对象物进行保护之后,能够从安全气囊主体15的完全膨胀展开状态迅速地切换为向安全气囊主体15的外部排出气体的排气模式。

(2)从连结部件17的一端17b至另一端17c为止的长度ln,比在安全气囊主体15完全膨胀展开时从连结部件17与安全气囊主体15的接合部22至通气孔14的孔中心hc为止的距离ds长。

通过如此设定连结部件17的长度ln,在安全气囊主体15完全膨胀展开时能够在通气孔14与盖体16之间确保间隙cl(参考图2)。

本发明的安全气囊装置以前述实施方式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采用各种其他实施方式。

在前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出设置于方向盘的驾驶席用安全气囊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例如也能够适用于设置于副驾驶席前方的仪表板等的副驾驶席用安全气囊装置。

调整安全气囊主体的开闭的通气孔的数量并不限定于一个(单个),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多个)。在该情况下,可以根据各通气孔的位置将盖体配设于各通气孔,也可以对多个通气孔配设一个盖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