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7040发布日期:2019-05-24 21:2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ecv)、氢发动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无线充电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了新能源汽车可无线充电的功能,通过在路面上设置初级线圈,新能源汽车路面无线充电技术的主要原理为,在路面内埋设线圈,通过给这些线圈通上交流电,随着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改变,线圈周围的磁场强度和方向也不断改变,形成一个交互磁场。这时,车辆底盘内的线圈就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内部产生一个交互电流,通过一系列电路整流后,实现给新能源汽车充电。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中,由于底盘的位置固定不变,距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导致底盘内的线圈无法贴近地面,导致该线圈的所处的磁场的磁通量和磁感应强度十分弱小,因此降低了充电效率,难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功能,不仅如此,在降雨天气,路面有积水的情况下,汽车经过后,充电线圈表面容易残留积水,若不进行及时清理,雨水会腐蚀线圈,严重时,雨水进入充电线圈的电路内部,造成充电线圈的损坏,从而导致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车头、车尾和底盘,所述车头和车尾分别固定在车身的两端,所述车头和车尾的下方的两侧均设有车轮,所述底盘固定在车身的下方,所述底盘的下方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充电板、底板和干燥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底板传动连接,所述充电板固定在底板的上方,所述干燥机构设置在充电板上,所述车头内设有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干燥机构连接,所述车身内设有plc;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升降组件,两个升降组件分别位于底板的两侧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升降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位于两个升降单元之间,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丝杆、滑块、铰接单元、支杆和两个支撑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支撑单元设置在凹口内的底部,所述滑块套设在丝杆上,所述滑块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所述滑块通过铰接单元与支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杆的另一端与底板铰接,两个升降单元中的丝杆的螺纹的旋向相同;

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盒、干燥管、两个传送带、两个连接板和若干喷头,两个传送带分别位于充电板的两侧,所述传送带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干燥盒的形状为条形,所述干燥盒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板与两个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喷头均匀分布在干燥盒的下方,所述干燥盒内设有若干风机,所述干燥盒通过干燥管与供气机构连接,所述风机和传送带均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向干燥管提供热气,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发动机、热气管和进气管,所述发动机固定在车头内,所述热气管的一端与干燥管连通,所述热气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连通,所述热气管缠绕在发动机上,所述热气管沿着发动机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进气管的远离热气管的一端设置在车头外且向下设置。

作为优选,为了驱动两个丝杆旋转,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第一锥齿轮和两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电机固定在凹口内的底部,所述电机与plc电连接,所述电机与第一锥齿轮传动连接,两个第二锥齿轮分别位于第一锥齿轮的两侧,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在丝杆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底板磨损,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滚轮。

作为优选,为了辅助支撑丝杆旋转,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环、竖杆和两个夹板,所述支撑环通过竖杆固定在凹口内的底部,所述支撑环套设在丝杆上,两个夹板分别位于支撑环的两端,所述夹板固定在丝杆上。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支杆在滑块上转动,所述铰接单元包括侧杆、套环和凸板,所述凸板通过侧杆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套环套设在侧杆上,所述套环与支杆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充电板周围的湿度,所述充电板上设有湿度计,所述湿度计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底板的高度位置,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汽车前方是否有低矮障碍物,所述车头的远离车身的一侧设有超声波探测器,所述超声波探测器与plc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实现汽车的节能环保,所述车身的上方设有光伏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通过升降机构可带动底板向下移动,减小充电板与道路内部充电线圈的距离,便于快速充电,不仅如此,通过干燥机构可对充电板周围进行除湿干燥,避免充电板受到水汽的腐蚀破坏,由于热气来源于发动机运行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了汽车的节能环保,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的底板的俯视图;

图4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中:1.车身,2.车头,3.车尾,4.底盘,5.车轮,6.充电板,7.底板,8.丝杆,9.滑块,10.支杆,11.干燥盒,12.干燥管,13.传送带,14.连接板,15.喷头,16.风机,17.发动机,18.热气管,19.进气管,20.电机,21.第一锥齿轮,22.第二锥齿轮,23.支撑环,24.竖杆,25.夹板,26.侧杆,27.套环,28.凸板,29.湿度计,30.距离传感器,31.超声波探测器,32.光伏板,33.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包括车身1、车头2、车尾3和底盘4,所述车头2和车尾3分别固定在车身1的两端,所述车头2和车尾3的下方的两侧均设有车轮5,所述底盘4固定在车身1的下方,所述底盘4的下方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有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升降机构、充电板6、底板7和干燥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底板7传动连接,所述充电板6固定在底板7的上方,所述干燥机构设置在充电板6上,所述车头2内设有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与干燥机构连接,所述车身1内设有plc;

该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底盘4的下方的充电装置中,plc控制升降机构运行,带动底板7和充电板6向下移动,使得底板7和充电板6贴近地面,便于增加充电板6所处的充电磁场的强度,以提高充电效率,当充电板6周围湿度环境较大时,通过干燥机构对充电板6周围进行干燥,避免充电板6周围潮湿,腐蚀充电板6及破坏内部电路,从而保证汽车进行安全充电,提高了该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

如图2-3所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升降组件,两个升降组件分别位于底板7的两侧的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驱动单元和两个升降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位于两个升降单元之间,所述升降单元包括丝杆8、滑块9、铰接单元、支杆10和两个支撑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丝杆8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8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支撑单元设置在凹口内的底部,所述滑块9套设在丝杆8上,所述滑块9的与丝杆8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8匹配的螺纹,所述滑块9通过铰接单元与支杆10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杆10的另一端与底板7铰接,两个升降单元中的丝杆8的螺纹的旋向相同;

所述干燥机构包括干燥盒11、干燥管12、两个传送带13、两个连接板14和若干喷头15,两个传送带13分别位于充电板6的两侧,所述传送带13设置在底板7的上方,所述干燥盒11的形状为条形,所述干燥盒1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连接板14与两个传送带13固定连接,所述喷头15均匀分布在干燥盒11的下方,所述干燥盒11内设有若干风机16,所述干燥盒11通过干燥管12与供气机构连接,所述风机16和传送带13均与plc电连接。

升降机构由两个升降组件构成,当需要对底板7进行升降控制时,两个升降组件同时运行,plc控制驱动单元启动,带动两个两侧的升降单元中的丝杆8在两个支撑单元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丝杆8通过螺纹作用在滑块9上,使得滑块9沿着丝杆8的轴线进行移动,滑块9通过铰接单元作用在支杆10上,使得升降组件中的两个支杆10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当两个支杆10的夹角增大时,底板7向上移动,收入凹口中,避免底板7和充电板6受到路面上的低矮障碍物的碰撞而损坏,当两个支杆10的夹角缩小时,底板7和充电板6向下移动,便于充电板6贴近道路内部的充电线圈,从而提高充电效率。而当充电板6周围湿度较大时,plc控制传送带13和干燥盒11内的风机16启动,传动带启动,带动连接板14移动,使得干燥盒11在充电板6的上方移动,干燥盒11内的风机16运行时,通过热气管18抽取供气机构提供的热空气,并从喷头15向下喷出,热气喷洒在充电板6的表面,使得充电板6表面温度升高,同时将充电板6上的积水冲走,实现对充电板6表面的干燥,避免积水腐蚀充电板6和破坏充电板6表面的内部电路,保证汽车可进行安全充电。

如图1所示,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发动机17、热气管18和进气管19,所述发动机17固定在车头2内,所述热气管18的一端与干燥管12连通,所述热气管18的另一端与进气管19连通,所述热气管18缠绕在发动机17上,所述热气管18沿着发动机17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进气管19的远离热气管18的一端设置在车头2外且向下设置。

新能源汽车运行时,由于发动机17运行在封闭的车头2内部,热气管18紧贴缠绕在发动机17的表面,当干燥盒11内的风机16启动后,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管19进入热气管18中,吸收发动机17表面的热量,使得热气管18内的空气温度升高,再通过干燥管12和干燥盒11从喷头15喷出对充电板6进行加热干燥,由于对充电板6干燥时依靠自身发动机17运行产生的热量,无需借助外部气体加热装置,从而实现了该新能源汽车的节能环保。

如图4所示,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20、第一锥齿轮21和两个第二锥齿轮22,所述电机20固定在凹口内的底部,所述电机20与plc电连接,所述电机20与第一锥齿轮21传动连接,两个第二锥齿轮22分别位于第一锥齿轮21的两侧,所述第二锥齿轮22固定在丝杆8上,所述第二锥齿轮22与第一锥齿轮21啮合。

plc控制电机20启动,带动第一锥齿轮21旋转,第一锥齿轮21作用在两侧的第二锥齿轮22上,使得第二锥齿轮22带动丝杆8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为了避免底板7磨损,所述底板7的两侧均设有若干滚轮33。底板7向下移动后,滚轮33首先接触路面,避免底板7与路面接触后因汽车的移动而与在路面的摩擦下发生磨损。

作为优选,为了辅助支撑丝杆8旋转,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环23、竖杆24和两个夹板25,所述支撑环23通过竖杆24固定在凹口内的底部,所述支撑环23套设在丝杆8上,两个夹板25分别位于支撑环23的两端,所述夹板25固定在丝杆8上。通过竖杆24固定了支撑环23的位置,从而固定丝杆8的旋转的中心轴线,利用两个夹板25限制了丝杆8与支撑环23的相对位置,避免丝杆8沿着支撑环23的轴线进行滑动,便于丝杆8进行平稳的旋转。

作为优选,为了方便支杆10在滑块9上转动,所述铰接单元包括侧杆26、套环27和凸板28,所述凸板28通过侧杆26与滑块9固定连接,所述套环27套设在侧杆26上,所述套环27与支杆10固定连接。滑块9上,侧杆26的位置固定,套环27套设在侧杆26上,便于以侧杆26的轴线进行转动,从而方便支杆10的转动,通过凸板28限制了套环27在侧杆26上的位置,避免套环27脱离侧杆26。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充电板6周围的湿度,所述充电板6上设有湿度计29,所述湿度计29与plc电连接。通过湿度计29检测充电板6周围的湿度,并将湿度数据传递给plc,当湿度较大时,plc控制干燥机构运行,保证充电板6周围的环境的干燥度。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底板7的高度位置,所述底板7的一侧设有距离传感器30,所述距离传感器30与plc电连接。利用距离传感器30检测底部与路面的距离,并将距离数据传递给plc,便于plc根据距离数据确定底板7的高度位置。

作为优选,为了检测汽车前方是否有低矮障碍物,所述车头2的远离车身1的一侧设有超声波探测器31,所述超声波探测器31与plc电连接。通过超声波探测器31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向前方发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在遇到路面的障碍物返回至超声波探测器31上,根据超声波的传播时间确定障碍物的距离,并将距离数据传递给plc,当plc检测到汽车前方有障碍物时,plc控制升降机构带动底板7向上移动,避免底板7和充电板6与障碍物发生碰撞。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实现汽车的节能环保,所述车身1的上方设有光伏板32。通过光伏板32可在晴朗的白天进行光伏发电,提供汽车行驶的能源,加强汽车的续航能力,进一步实现汽车的节能环保。

该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通过升降组件带动底板7向下移动,使得充电板6靠近道路内部的充电线圈,便于增加充电线圈所位于的磁场强度,提高充电效率,不仅如此,在充电板6周围潮湿时,传送带13带动干燥盒11运行,干燥盒11内的风机16启动,由发动机17加热热气管18内的空气,通过干燥管12和干燥盒11从喷头15喷出,对充电板6周围进行除湿加热,避免充电板6受到腐蚀破坏,保证了汽车安全进行充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充电高效且安全的节能型新能源汽车通过升降机构可带动底板7向下移动,减小充电板6与道路内部充电线圈的距离,便于快速充电,不仅如此,通过干燥机构可对充电板6周围进行除湿干燥,避免充电板6受到水汽的腐蚀破坏,由于热气来源于发动机17运行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了汽车的节能环保,提高了实用性。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