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防溺水安全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8099发布日期:2019-05-22 01:57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防溺水安全公交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防溺水安全公交车。



背景技术:

公交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出行便利。但同时,公交车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大家所关注。我国河道和水域较多,汽车坠河事故时有发生,由于事故发生突然,公交车内有大批乘客,车内大多乘客不能及时反应,车辆会不断下沉、进水和缺氧,车内乘客无法及时打开车门和玻璃,无法及时逃生,造成公交车内有大批乘客出现溺亡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防溺水安全公交车,在公交车发生落水情况时,启动自救装置,使大批乘客可以快速逃生,避免溺亡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防溺水安全公交车,包括有车体、设置于车体内的车厢板、以及升降锁紧块、驱动电机和安全气囊,所述的车体包括有底板、连接于底板上的车轮和罩设于底板外的车壳;所述的车壳的后端连接有上掀门,所述的车壳内部固定有驱动缸,驱动缸的活塞杆端朝向上掀门且与上掀门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水平导轨,所述的车厢板连接于水平导轨上沿水平导轨水平移动,所述的车厢板的下端面设置有齿条,所述的驱动电机固定于底板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的车厢板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置有安全气囊,车厢板的竖直侧壁设置有气囊穿孔;所述的底板上固定有升降锁紧块,所述的升降锁紧块顶端的锁紧块伸入到车厢板底端的锁紧孔内;所述的驱动缸、升降锁紧块、驱动电机、安全气囊的充气装置均与设置于车体驾驶舱内的总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总控制器上连接有防溺水启动开关。

所述的车厢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倒t形结构的滑块,所述的底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水平导轨,两个水平导轨的导槽水平相对,所述的滑块水平部分的两端分别嵌入到对应水平导轨的导槽内,所述的齿条固定于滑块水平部分的下端面上且与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的升降锁紧块包括有固定于水平导轨上的微型电动升降缸和锁紧块,所述的微型电动升降缸的输出端竖直朝上,所述的锁紧块连接于微型电动升降缸的输出端上,所述的锁紧孔设置于滑块嵌入到水平导轨滑槽内的部分上,锁紧状态下,锁紧块上移并卡置于滑块的锁紧孔内将车厢板固定连接于底板上。

所述的车厢板朝向车壳两侧封板的两竖直侧面为未封闭结构,即形成气囊穿孔,所述的安全气囊充气状态下从车厢板两竖直侧面形成的气囊穿孔伸出。

所述的两个水平导轨上沿车体的轴线均匀分布有多个升降锁紧块,所述的滑块嵌入到水平导轨滑槽内的部分上沿车体的轴线均匀分布有多个锁紧孔,锁紧状态下,每个升降锁紧块的锁紧块卡入到对应的锁紧孔内。

所述的车厢板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座椅,每个座位的靠背内均设置有对应的救生衣。

所述的驱动缸选用液压缸。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设置有救生门,救生门为设置于车体后端的上掀门结构,通过驱动缸驱动打开,便于乘客快速从车体内逃出,另一方面救生门设置于车体后端,便于车厢板从车体内滑出,便于大批乘客快速从车体内逃离;本发明设置有可滑动式车厢板结构,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和齿条的传动,可将车厢板从车体内固定的水平导轨中滑出,操作简单快速;本发明车厢板内还设置有安全气囊,在车厢板从车体中滑出的同时,安全气囊打开,使得车厢板可在安全气囊浮力的作用下漂浮于水面上,避免车厢板在重力作用下下沉;本发明在未发生落水状况下,车厢板通过升降锁紧块与车体固定连接,避免出现安全隐患;本发明车厢板上的座椅均为设置有救生衣的座椅,落水后,乘客可将救生衣从座椅上取出穿戴,进一步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救未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自救开启状态下的侧视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自救开启状态下的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车厢板处于安全气囊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见图1-图5,一种智能防溺水安全公交车,包括有车体、设置于车体内的车厢板4、以及升降锁紧块5、驱动电机6和安全气囊7,车体包括有底板1、连接于底板1上的车轮2和罩设于底板1外的车壳3,车厢板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多个座椅8,每个座位8的靠背内均设置有对应的救生衣;

车壳3的后端连接有上掀门9,车壳内部固定有液压缸10,液压缸10的活塞杆端朝向上掀门9且与上掀门9的内侧面固定连接;

底板1上固定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传动齿轮11,底板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水平导轨12,两个水平导轨12的导槽水平相对,车厢板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倒t形结构的滑块13,滑块13水平部分的两端分别嵌入到对应水平导轨12的导槽内,滑块13水平部分的下端面上固定有齿条14且齿条14与传动齿轮11啮合;

车厢板4朝向车壳两侧封板的两竖直侧面为未封闭结构,即形成气囊穿孔,安全气囊7充气状态下从车厢板4两竖直侧面形成的气囊穿孔伸出;

两个水平导轨12上沿车体的轴线均匀分布有多个升降锁紧块5,每个升降锁紧块5均包括有固定于水平导轨12上的微型电动升降缸和锁紧块,微型电动升降缸的输出端竖直朝上,锁紧块连接于微型电动升降缸的输出端上,滑块13嵌入到水平导轨12滑槽内的部分上沿车体的轴线均匀分布有多个锁紧孔15,锁紧状态下,每个升降锁紧块5的锁紧块上移并卡入到对应的锁紧孔15内从而将车厢板4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

液压缸10、多个升降锁紧块5的微型电动升降缸、驱动电机6、安全气囊7的充气装置均与设置于车体驾驶舱内的总控制器连接,总控制器上连接有防溺水启动开关,当汽车落水时,司机按下防溺水启动开关,总控制器首先控制液压缸10的伸缩杆伸出,将上掀门9打开,然后控制多个升降锁紧块5的微型电动升降缸驱动锁紧块下移使得锁紧块从锁紧孔15内移出,最后总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6带动传动齿轮11转动、同时控制安全气囊7打开,传动齿轮11转动带动滑块13从水平导轨12中滑出,即车厢板4与底板1分离并从车体中滑出,安全气囊7使得车厢板4漂浮于水面上,完成自救操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防溺水安全公交车,包括有车体、设置于车体内的车厢板、以及升降锁紧块、驱动电机和设置于车厢板内的安全气囊,车体包括有底板、连接于底板上的车轮和罩设于底板外的车壳,车壳的后端连接有上掀门,车壳内部固定有驱动缸,驱动缸的活塞杆端朝向上掀门且与上掀门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车厢板通过升降锁紧块与车体锁紧连接,驱动电机通过传动齿轮与固定连接于车厢板底端的齿条传动连接。本发明在公交车发生落水情况时,上掀门打开、车厢板与车体分离并从车体内滑出、安全气囊打开使车厢板浮起,从而使大批乘客可以快速逃生,避免溺亡事故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慧宝
技术研发日:2019.02.27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