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5711发布日期:2019-06-19 00:26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



背景技术:

汽车轮毂在作为汽车轮胎的支撑部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的轻量化对于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希望汽车的各个部件、例如车架、轮毂等实现轻量化,但是过度的轻量化又会导致强度的不足,因此出现了很对新型结构和材料实现轻量化的同时,仍能保证强度,但是这部分的研发工作还远远没有成熟,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现有环境中没有出现能够对轮毂自身降温的技术,无法避免由轮毂温度过高造成的轮胎损耗。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轮毂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8102672529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强韧轻量化轮毂,包括安装盘、轮辋和多个轮辐,所述轮辐连接在所述安装盘和所述轮辋之间,所述安装盘具有中心孔和多个螺栓孔,每个轮辐包括第一轮辐板和第二轮辐板,所述第一、二轮辐板均连接所述安装盘和所述轮辋之间。

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轮辐板代替实心的轮辐从而对轮毂减重,并且减重同时保证轮毂的强度和韧性,并且具有监测功能,但是该技术方案中为涉及到轮毂降温相关的处理,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本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模块中的滑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复滑动,从而将冷却液抽吸到轮毂内的冷却槽内,进而对轮毂进行降温,避免了由于轮毂温度过高造成轮胎异常损耗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通过冷却模块对轮毂进行降温,避免了由于轮毂温度过高造成轮胎异常损耗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包括安装盘、轮辐和轮辋;所述轮辐连接在安装盘和轮辋之间;所述轮辐上均设置有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用于整个轮毂进行降温,冷却模块包括滑块、弹簧、滑槽、冷却槽;所述轮辐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轮辋上设置有环形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与滑槽之间通过连通槽连接;所述连通槽的截面设置为工字型;其中车体底部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底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冷却槽连通。工作时,由于轮毂配合轮胎使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轮胎的损耗,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轮胎爆裂,从而造成无法预料的伤害;因此通过车轮转动从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轮辐上设置的滑块会在滑槽内滑动,而当车辆减速或停止时,此时离心力减弱后小于滑块自身的重力,滑块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返回,在回复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负压,从而将车体下方安装的冷却箱内的冷却液抽取到冷却槽内,随后经连通槽流入到滑槽内,实现对轮毂的降温,同时连通槽设置为工字型,能够使得冷却液能够最大程度在轮辐内流动,增加冷却液与轮辐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冷却效果以及冷却效率;本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模块中的滑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复滑动,从而将冷却液抽吸到轮毂内的冷却槽内,进而对轮毂进行降温,避免了由于轮毂温度过高造成轮胎异常损耗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滑槽两侧均间隔设置有摩擦垫;所述摩擦垫由记忆合金材料制成,记忆合金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能,相邻摩擦垫之间均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滑槽侧壁上设置有的凹槽内;所述连通槽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外界连通,散热孔上水平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上设置有交错设置的通孔,阻隔板与凸起之间通过连接单元连接;当凸起受滑块挤压时能够推动连接单元工作,从而促使阻隔板移动,直至阻隔板上通孔恰好位于散热孔内。工作时,在温度过高时才需要对轮毂进行降温,因此通过在滑槽两侧设置由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摩擦垫,而记忆合金材料具有热缩冷胀的物理特性,当轮毂温度较高时摩擦垫会收缩,从而使得滑槽的槽径变大,从而提高了滑块的滑动速度,进而产生更大的吸力将冷却液抽取,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而当轮毂温度较低时,摩擦垫会发生膨胀,从而避免滑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滑动或滑动速度较慢,进而无法抽取冷却液进行冷却,节约了能源,避免无谓的浪费;同时当滑块快速滑动时,滑块会间隔接触滑槽侧壁设置的凸起,从而挤压凸起,凸起受挤压会通过连接单元促使阻隔板移动,直至阻隔板上通孔恰好位于散热孔内,此时散热孔与外界连通,于是产生了热交换的冷却液会从散热孔内蒸发喷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凸起靠近滑块的一侧与滑槽的夹角大于远离滑块的一侧与滑槽的夹角,凸起远离滑块的一端设置有v型槽,凸起顶部设置有孔。工作时,由于凸起倾斜设置,使得滑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侧滑动时会遇凸起的阻挡,使得滑块强行挤压凸起后才会继续快速移动,而凸起远离滑块的一端设置有的v型槽,能够使得滑块在挤压到凸起顶端时,此时v型槽收到压缩会发生闭合,从而使得凸起顶端突然变短,而凸起顶部设置的孔能够加速凸起顶部的变形速度,于是滑块会瞬间越过凸起继续移动,从而使得滑块返回的速度比向外滑动的速度快,进一步加速冷却液的流动速度。

优选的,所述凸起远离滑块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一端铰接在滑槽的侧壁上,弧形板的另一端插入凸起底部设置有的弧形槽内,弧形板中部通过弹簧与滑槽的侧壁弹性连接。工作时,滑块返回时会沿着弧形板表面滑动,当滑块移动到弧形板凸起的位置时会压动弧形板,使得弧形板另一端沿着弧形槽推动凸起下移,从而降低凸起伸出的高度,进一步加快滑块返回的速度,提高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加强了整体的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固定球、支柱、套筒和钢丝绳;所述固定球固定连接在凸起上;所述支柱一端固连在固定球上,支柱另一端能够伸入套筒内推动套筒转动;所述套筒内设置有螺旋槽,套筒转动连接在凹槽侧壁上;所述钢丝绳一端固连在套筒上、另一端连接在阻隔板上;所述阻隔板另一端固连有一号磁铁;所述滑动槽侧壁上设置有与一号磁铁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工作时,当凸起被滑块挤压时,凸起均会向两侧的凹槽内移动,此时凸起会带动固定球和支柱沿凹槽内移动,支柱另一端能够伸入套筒内推动套筒转动,此时套筒会放松拉持连接的钢丝绳,钢丝绳会发生对阻隔板的拉持,阻隔板另一端的二号磁铁在一号磁铁的吸引下滑动,直至阻隔板上的通孔位于散热孔内,使得散热孔与外界连通,于是产生了热交换的冷却液会从散热孔内蒸发喷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冷却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柱端头连接有环形的气囊;所述支柱两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均设置有空腔;所述气囊通过管道与固定环内部的空腔连通。工作时,固定环会对支柱进行辅助支撑,避免支柱刚伸入套筒内时发生偏移导致支柱折断,但随着支柱逐渐伸入套筒内时会挤压固定环,为防止固定环被挤压塑性变形过大难以恢复,此时通过端部的气囊对固定环内部进行补气,从而增强固定环的局部强度,提高固定环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冷却模块中的滑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复滑动,从而将冷却液抽吸到轮毂内的冷却槽内,进而对轮毂进行降温,避免了由于轮毂温度过高造成轮胎异常损耗的情况发生。

2.本发明通过凸起带动固定球和支柱沿凹槽内移动,支柱另一端能够伸入套筒内推动套筒转动,此时套筒会放松拉持连接的钢丝绳,钢丝绳会发生对阻隔板的拉持,阻隔板另一端的二号磁铁在一号磁铁的吸引下滑动,直至阻隔板上的通孔位于散热孔内,使得散热孔与外界连通,于是产生了热交换的冷却液会从散热孔内蒸发喷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安装盘1、轮辐2、轮辋3、冷却模块4、滑块41、滑槽42、冷却槽43、连通槽44、摩擦垫5、凸起6、v型槽61、散热孔7、阻隔板8、连接单元9、支柱91、套筒92、钢丝绳93、气囊94、固定环95、弧形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包括安装盘1、轮辐2和轮辋3;所述轮辐2连接在安装盘1和轮辋3之间;所述轮辐2上均设置有冷却模块4;所述冷却模块4用于整个轮毂进行降温,冷却模块4包括滑块41、弹簧、滑槽42、冷却槽43;所述轮辐2上均设置有滑槽42;所述滑槽42内通过弹簧滑动连接有滑块41;所述轮辋3上设置有环形的冷却槽43;所述冷却槽43与滑槽42之间通过连通槽44连接;所述连通槽44的截面设置为工字型;其中车体底部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底部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与冷却槽43连通。工作时,由于轮毂配合轮胎使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轮胎的损耗,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轮胎爆裂,从而造成无法预料的伤害;因此通过车轮转动从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轮辐2上设置的滑块41会在滑槽42内滑动,而当车辆减速或停止时,此时离心力减弱后小于滑块41自身的重力,滑块41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返回,在回复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负压,从而将车体下方安装的冷却箱内的冷却液抽取到冷却槽43内,随后经连通槽44流入到滑槽42内,实现对轮毂的降温,同时连通槽44设置为工字型,能够使得冷却液能够最大程度在轮辐2内流动,增加冷却液与轮辐2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冷却效果以及冷却效率;本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模块4中的滑块4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复滑动,从而将冷却液抽吸到轮毂内的冷却槽43内,进而对轮毂进行降温,避免了由于轮毂温度过高造成轮胎异常损耗的情况发生。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滑槽42两侧均间隔设置有摩擦垫5;所述摩擦垫5由记忆合金材料制成,记忆合金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能,相邻摩擦垫5之间均设有凸起6;所述凸起6位于滑槽42侧壁上设置有的凹槽内;所述连通槽44上设置有散热孔7;所述散热孔7与外界连通,散热孔7上水平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阻隔板8;所述阻隔板8上设置有交错设置的通孔,阻隔板8与凸起6之间通过连接单元9连接;当凸起6受滑块41挤压时能够推动连接单元9工作,从而促使阻隔板8移动,直至阻隔板8上通孔恰好位于散热孔7内。工作时,在温度过高时才需要对轮毂进行降温,因此通过在滑槽42两侧设置由记忆合金材料制成的摩擦垫5,而记忆合金材料具有热缩冷胀的物理特性,当轮毂温度较高时摩擦垫5会收缩,从而使得滑槽42的槽径变大,从而提高了滑块41的滑动速度,进而产生更大的吸力将冷却液抽取,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而当轮毂温度较低时,摩擦垫5会发生膨胀,从而避免滑块4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滑动或滑动速度较慢,进而无法抽取冷却液进行冷却,节约了能源,避免无谓的浪费;同时当滑块41快速滑动时,滑块41会间隔接触滑槽42侧壁设置的凸起6,从而挤压凸起6,凸起6受挤压会通过连接单元9促使阻隔板8移动,直至阻隔板8上通孔恰好位于散热孔7内,此时散热孔7与外界连通,于是产生了热交换的冷却液会从散热孔7内蒸发喷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冷却效果。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起6靠近滑块41的一侧与滑槽42的夹角大于远离滑块41的一侧与滑槽42的夹角,凸起6远离滑块41的一端设置有v型槽61,凸起6顶部设置有孔。工作时,由于凸起6倾斜设置,使得滑块4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侧滑动时会遇凸起6的阻挡,使得滑块41强行挤压凸起6后才会继续快速移动,而凸起6远离滑块41的一端设置有的v型槽61,能够使得滑块41在挤压到凸起6顶端时,此时v型槽61收到压缩会发生闭合,从而使得凸起6顶端突然变短,而凸起6顶部设置的孔能够加速凸起6顶部的变形速度,于是滑块41会瞬间越过凸起6继续移动,从而使得滑块41返回的速度比向外滑动的速度快,进一步加速冷却液的流动速度。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凸起6远离滑块41的一侧设置有弧形板10;所述弧形板10一端铰接在滑槽42的侧壁上,弧形板10的另一端插入凸起6底部设置有的弧形槽内,弧形板10中部通过弹簧与滑槽42的侧壁弹性连接。工作时,滑块41返回时会沿着弧形板10表面滑动,当滑块41移动到弧形板10凸起的位置时会压动弧形板10,使得弧形板10另一端沿着弧形槽推动凸起6下移,从而降低凸起6伸出的高度,进一步加快滑块41返回的速度,提高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加强了整体的冷却效果。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单元9包括固定球、支柱91、套筒92和钢丝绳93;所述固定球固定连接在凸起6上;所述支柱91一端固连在固定球上,支柱91另一端能够伸入套筒92内推动套筒92转动;所述套筒92内设置有螺旋槽,套筒92转动连接在凹槽侧壁上;所述钢丝绳93一端固连在套筒92上、另一端连接在阻隔板8上;所述阻隔板8另一端固连有一号磁铁;所述滑动槽侧壁上设置有与一号磁铁磁性相吸的二号磁铁。工作时,当凸起6被滑块41挤压时,凸起6均会向两侧的凹槽内移动,此时凸起6会带动固定球和支柱91沿凹槽内移动,支柱91另一端能够伸入套筒92内推动套筒92转动,此时套筒92会放松拉持连接的钢丝绳93,钢丝绳93会发生对阻隔板8的拉持,阻隔板8另一端的二号磁铁在一号磁铁的吸引下滑动,直至阻隔板8上的通孔位于散热孔7内,使得散热孔7与外界连通,于是产生了热交换的冷却液会从散热孔7内蒸发喷出,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冷却效果。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支柱91端头连接有环形的气囊94;所述支柱91两侧设置有固定环95;所述固定环95内均设置有空腔;所述气囊94通过管道与固定环95内部的空腔连通。工作时,固定环95会对支柱91进行辅助支撑,避免支柱91刚伸入套筒92内时发生偏移导致支柱91折断,但随着支柱91逐渐伸入套筒92内时会挤压固定环95,为防止固定环95被挤压塑性变形过大难以恢复,此时通过端部的气囊94对固定环95内部进行补气,从而增强固定环95的局部强度,提高固定环95的使用寿命。

工作时,由于轮毂配合轮胎使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温度过高可能会造成轮胎的损耗,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轮胎爆裂,从而造成无法预料的伤害;因此通过车轮转动从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轮辐2上设置的滑块41会在滑槽42内滑动,而当车辆减速或停止时,此时离心力减弱后小于滑块41自身的重力,滑块41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返回,在回复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负压,从而将车体下方安装的冷却箱内的冷却液抽取到冷却槽43内,随后经连通槽44流入到滑槽42内,实现对轮毂的降温,同时连通槽44设置为工字型,能够使得冷却液能够最大程度在轮辐2内流动,增加冷却液与轮辐2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强冷却效果以及冷却效率;本技术方案通过冷却模块4中的滑块41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往复滑动,从而将冷却液抽吸到轮毂内的冷却槽43内,进而对轮毂进行降温,避免了由于轮毂温度过高造成轮胎异常损耗的情况发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