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杆安装结构的加工方法及其结构、副车架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23857发布日期:2019-11-13 01:5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稳定杆安装结构的加工方法及其结构、副车架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稳定杆安装结构的加工方法及其结构、副车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架构中,汽车副车架作为汽车底盘系统中的重要安全件和承载件,承受着汽车行驶中的转向、制动等工况下的横向、纵向和垂向载荷,同时为部分悬架零部件提供安装点。

稳定杆的安装点通常位于副车架上,副车架的稳定杆安装点结构见图1,包括用于安装稳定杆的安装套筒11,以及用于传递运动过程中车身和副车架之间产生相对力的支撑套筒12,使用过程中,安装套筒11与支撑套筒12受力方向相反,导致两者之间的钣金件应力过大,影响副车架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在安装套筒11与支撑套筒12之间增加连接板13的形式以减小两套筒的相对运动趋势。如图1所示,采用这种结构,在焊接流程中,安装套筒11、支撑套筒12和连接板13需要第一工序就与上板14焊接,最后上板14与下板拼焊时,安装套筒11与支撑套筒12再与下板焊接。但是,由于支撑套筒12焊接工序提前,后续焊接变形累积会导致支撑套筒12位置度和垂直度无法保证,工艺性不佳,最终影响副车架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杆安装结构的加工方法及其结构、副车架,能够提升第二套筒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点的尺寸精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稳定杆安装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将第一套筒的一端与上连接板焊接并将加强板与下连接板焊接,所述第一套筒用于连接稳定杆;将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对合焊接,以使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强板抵持;将所述第二套筒通过过孔穿过所述上连接板,以使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加强板抵持,并将所述第二套筒的侧壁与所述过孔位置之间焊接,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身抵持;将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包括:将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上连接板、所述第一套筒、所述加强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以使所述第一套筒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并将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上连接板、所述第二套筒、所述加强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以使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对紧固件与下连接板之间进行点焊固定,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形成有第一焊线,将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下连接板焊接时,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形成有第二焊线,所述第一焊线与所述第二焊线的间距大于10mm。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稳定杆安装结构,包括相互对合连接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连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下连接板靠近所述上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分别通过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下连接板抵持。

可选地,所述稳定杆安装结构还包括多个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上连接板、所述第一套筒、所述加强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以使所述上连接板上的安装座与所述上连接板、所述第一套筒、所述加强板和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稳定杆,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过所述上连接板、所述第二套筒、所述加强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以使与所述上连接板固定连接的车身能够与所述上连接板、所述第二套筒、所述加强板和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并通过所述螺母固定。

可选地,所述螺母与所述下连接板远离所述上连接板的一侧贴合,且所述下连接板与所述螺母之间设置有第一焊线。

可选地,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焊线,所述第一焊线与所述第二焊线的间距大于10mm。

可选地,所述上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套筒对应,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套筒对应,且所述第二过孔的边缘与所述上连接板之间形成有过渡曲面。

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副车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稳定杆安装结构以及稳定杆,所述稳定杆通过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安装结构的加工方法,通过将第一套筒的一端与上连接板焊接并将加强板与下连接板焊接,方便对第一套筒和加强板进行焊接定位,简化操作难度。通过将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对合焊接,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位置相对固定,有利于提升焊接过程的精准度。通过将第二套筒通过过孔穿过上连接板,以使第二套筒的一端与加强板抵持,并将第二套筒的侧壁与过孔位置之间焊接,可提升第二套筒的位置精度。另外加强板有利于提升下连接板的强度,减小了下连接板受力变形的几率。通过采用紧固件分别将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与下连接板固定连接,使稳定杆安装结构更加稳定,也便于与稳定杆进行连接。通过上连接板、下连接板、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加强板的有机结合,能够提升稳定杆安装结构的加工精度和结构强度,进而提升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安装结构及副车架,采用上述的加工方法,能够提升第二套筒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点的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现有技术中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安装套筒;12-支撑套筒;13-连接板;14-上板;110-第一套筒;120-上连接板;122-第一过孔;124-第二过孔;130-加强板;140-下连接板;150-第二套筒;160-安装座;170-稳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2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稳定杆安装结构的加工方法,包括:

s100、将第一套筒110的一端与上连接板120焊接并将加强板130与下连接板140焊接,第一套筒110用于连接稳定杆。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套筒110与上连接板12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通过辅助用具进行定位,以确保焊接过程的位置精度。同样的,加强板130与下连接板140之间也采用相同的方法,确保焊接的位置精度。

s200、将上连接板120和下连接板140对合焊接,以使第一套筒110的另一端与加强板130抵持。

如图4所示,第一套筒110的高度根据上连接板120和下连接板140之间的距离确定,以使上连接板120和下连接板140对合焊接后,第一套筒110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也使第一套筒110焊接后能承受更大的应力。

s300、将第二套筒150通过过孔穿过上连接板120,以使第二套筒150的一端与加强板130抵持,并将第二套筒150的侧壁与过孔位置之间焊接,第二套筒150的另一端用于与车身抵持。

具体的,如图5所示,当第二套筒150的一端与加强板130抵持之后,将第二套筒150的侧壁与过孔位置之间焊接,以使第二套筒150与上连接板120之间固定。另外,由于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均与加强板130抵持,使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与上连接板120之间的焊接更加稳定,避免受力使焊接处开焊,有利于提升连接处的结构强度。

s400、将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下连接板140固定连接。

这样一来,避免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受力改变位置,并提升连接处强度,有利于保护焊接结构,避免受力损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安装结构的加工方法,通过将第一套筒110的一端与上连接板120焊接并将加强板130与下连接板140焊接,方便对第一套筒110和加强板130进行焊接定位,简化操作难度。通过将上连接板120和下连接板140对合焊接,使上连接板120和下连接板140的位置相对固定,有利于提升焊接过程的精准度。通过将第二套筒150通过过孔穿过上连接板120,以使第二套筒150的一端与加强板130抵持,并将第二套筒150的侧壁与过孔位置之间焊接,可提升第二套筒150的位置精度。另外加强板130有利于提升下连接板140的强度,减小了下连接板140受力变形的几率。通过采用紧固件分别将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与下连接板140固定连接,使稳定杆安装结构更加稳定,也便于与稳定杆进行连接。通过上连接板120、下连接板140、第一套筒110、第二套筒150和加强板130的有机结合,能够提升稳定杆安装结构的加工精度和结构强度,进而提升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稳定性。

将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下连接板140固定连接,包括:将紧固件依次穿过上连接板120、第一套筒110、加强板130和下连接板140,以使第一套筒110与下连接板140固定连接;并将紧固件依次穿过上连接板120、第二套筒150、加强板130和下连接板140,以使第二套筒150与下连接板140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紧固件进行固定时,可直接将稳定杆一起与第一套筒110固定,实现所需的连接关系。这样一来,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的两端均固定在上连接板120和下连接板140上,有利于提升稳定杆安装结构承受力的能力,使安装结构更加稳定。

将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分别通过紧固件与下连接板140固定连接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对紧固件与下连接板140之间进行点焊固定,在紧固件与下连接板140之间形成有第一焊线,将加强板130与下连接板140焊接时,加强板130与下连接板140之间形成有第二焊线,第一焊线与第二焊线的间距大于10mm。

这样一来,可以提升焊接处的强度,避免影响材料的性能。因为一般焊接的高温会把焊接处周边(一般5mm范围内)材料机械性能弱化,当第一焊线与第二焊线的间距大于10mm时,可以避免焊接时互相间的影响,有利于提升焊接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稳定杆安装结构,包括相互对合连接的上连接板120和下连接板140,上连接板120和下连接板140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上连接板120固定连接的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下连接板140靠近上连接板120的一侧设置有加强板130,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分别通过加强板130与下连接板140抵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稳定杆安装结构,采用上述的加工方法,能够提升第二套筒150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副车架与车身安装点的尺寸精度。

如图5所示,稳定杆安装结构还包括多个紧固件(图5中未示出),紧固件依次穿过上连接板120、第一套筒110、加强板130和下连接板140,以使上连接板120上的安装座160与上连接板120、第一套筒110、加强板130和下连接板140固定连接,安装座160用于安装稳定杆170,且紧固件依次穿过上连接板120、第二套筒150、加强板130和下连接板140,以使与上连接板120固定连接的车身能够与上连接板120、第二套筒150、加强板130和下连接板140固定连接。

具体的,当采用本申请的稳定杆安装结构与稳定杆170进行组装时,可将稳定杆170的安装座160与上连接板120、第一套筒110、加强板130和下连接板140的安装孔对应,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另外,当采用本申请的稳定杆安装结构与车身进行组装时,可将车身的安装孔与上连接板120、第二套筒150、加强板130和下连接板140的安装孔对应,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可以简化焊接工序,并提升连接强度,提升连接时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削弱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受力方向相反的影响,减小了上连接板120或下连接板140受力变形的几率。

可选地,紧固件包括螺栓和螺母,螺栓分别穿过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并通过螺母固定。

具体的,通过螺栓采用上述方法穿接后,采用螺母固定。这样不仅提升了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的强度,也减小了第一套筒110和第二套筒150与加强板130接触的位置受力偏移,有利于提升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地,螺母与下连接板140远离上连接板120的一侧贴合,且下连接板140与螺母之间设置有第一焊线。

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螺母受力松动,使紧固件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也提升了整体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加强板130与下连接板140之间设置有第二焊线,第一焊线与第二焊线的间距大于10mm。以便于避免焊接时互相间的影响,有利于提升焊接的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上连接板120上设置有第一过孔122和第二过孔124,第一过孔122与第一套筒110对应,第二过孔124与第二套筒150对应,且第二过孔124的边缘与上连接板120之间形成有过渡曲面。

这样一来,便于通过紧固件形成所需的连接关系。另外,通过第二过孔124的边缘与上连接板120之间形成有过渡曲面,能够增强上连接板120的强度,有利于使上连接板120更加稳定,不易受力变形。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包括如上任意一项的稳定杆安装结构以及稳定杆170,该稳定杆170通过安装座160与第一套筒110固定连接。该副车架包含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稳定杆安装结构相同的结构和有益效果。稳定杆安装结构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