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道组件的液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38365发布日期:2020-02-14 22:5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道组件的液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撑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液阻悬置上的流道组件的液封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发动机总成悬置系统是指发动机动力总成与车体之间的弹性连接系统,该系统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的平顺性。车辆动力总成既是一个激振源,同时也是被隔振的对象。悬置装置作为车辆动力总成系统中的隔振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常用悬置装置种类包括纯橡胶悬置和液阻悬置,其中液阻悬置相对于纯橡胶悬置在低频提供大刚度、大阻尼,高频提供小阻尼,小刚度时有明显优势,但液阻悬置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可靠性与合格率较低,尤其是漏液的失效形式比较常见,其中主簧与上、下流道,下膜片与下膜片压板间主要通过螺栓、铆钉安装后压紧配合产生的变形实现密封,极易因密封失效而出现漏液。公开号为cn201615173u的实用新型专利于2010年10月27日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液压左悬置,它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用发动机液阻悬置中,乙二醇充入后液腔里残留有气体,以及螺栓骨架与橡胶体的配合形式不合理的问题,包括螺栓骨架、橡胶体和主体骨架硫化成一体式结构的液封主体,支撑骨架与橡胶体一起硫化成膜片,主体骨架的下端将节流板总成及膜片、支撑骨架装配在一起,所述的橡胶体与膜片之间的空腔中充有液体,螺栓骨架的下端设有翼板,翼板通过螺栓与螺栓骨架固定成一体,支撑骨架下端固定有螺钉和铆钉。整体结构强度高,密封性更佳,悬置性能舒适。但该实用新型中主簧、下膜片与周围支撑结构间主要通过压紧配合产生的变形实现密封,容易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现有的,液阻悬置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可靠性与合格率较低,容易漏液,为克服这些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可减少密封失效情况发生,从而提高可靠性与合格率的流道组件的液封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道组件的液封结构,设于液阻悬置上,液阻悬置包括主簧、主簧支架、上流道、下流道和下膜片压板,主簧连接在主簧支架上,上流道和下流道设于主簧支架内,下流道底部连有下膜片,下膜片压板与主簧支架间通过卡接结构相连,主簧与下流道间,下流道与下膜片间均设有强化封闭结构。主簧支架、上流道、下流道和下膜片压板等刚性部件间的接合面是主要的漏液点,现有技术中,主簧支架、上流道、下流道间的接合面通常通过与主簧的硫化粘接或对主簧过盈压紧形成密封,下流道、下膜片压板间则通常通过连接配合对下膜片过盈压紧形成密封。下膜片压板与主簧支架通常采用螺栓连接或铆钉连接,不仅装配时间长,而且无法多点同步装配,易出现主簧、下膜片受压不均的情况,不利于保证密封可靠性。本流道组件的液封结构采用卡接结构可快速地完成下膜片压板与主簧支架间的连接,且可确保主簧、下膜片受压均匀,利于保证密封可靠性。主簧与下流道间,下流道与下膜片间设置强化封闭结构,可进一步加强主簧与下流道间,下流道与下膜片间的密封效果,减少密封失效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本发明乃至应用本发明的液阻悬置的可靠性与合格率。

作为优选,上流道嵌置于下流道内,上流道外缘与下流道内壁间设有主簧安装间隙,主簧底端插接在主簧安装间隙内,下流道嵌置于主簧支架底部腔体内,主簧支架内部设有内台阶,所述强化封闭结构包括设于下流道顶部与主簧支架的内台阶阶面间的封液环安装空隙,和设于主簧近底端处的外凸封液环,外凸封液环过盈嵌置于封液环安装空隙内。外凸封液环在主簧支架与下流道的压紧作用下也可变形产生密封作用,在原有的主簧底端与上流道、下流道间的密封外形成密封加强,使得主簧底部具有径向、轴向两个密封面,增加液体外漏路径的曲折程度及阻力,产生双重密封效果,大大提高主簧支架、上流道及下流道结合部的密封可靠性,降低密封失效发生概率。

作为优选,下膜片顶端口设有外翻边,外翻边受下流道和下膜片压板夹合,所述强化封闭结构还包括设于外翻边上的上凸环,和设于下流道底端的加强密封槽,上凸环过盈嵌置于加强密封槽内。同理,上凸环与加强密封槽的配合可产生密封作用,在原有的下膜片与上流道、下流道间的密封外形成密封加强,使得下膜片顶部具有径向、轴向两个密封面,增加液体外漏路径的曲折程度及阻力,大大提高下流道、下膜片压板结合部的密封可靠性,降低密封失效发生概率。

作为优选,所述外翻边上还设有下凹槽,下膜片压板上设有压板凸环,压板凸环过盈嵌置于下凹槽内。设置压板凸环可破坏下膜片外翻边的平整性而增加曲折性,进一步增加液体外漏路径的曲折程度及阻力,大大提高下流道、下膜片压板结合部的密封可靠性,降低密封失效发生概率。

作为优选,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设于下膜片压板上的卡扣和设于主簧支架上的卡槽,卡扣卡接在卡槽内。卡扣与卡槽配合可方便地形成卡接,进而实现下膜片压板与主簧支架上的快速连接。

作为优选,卡扣环绕设置在下膜片压板周面,卡槽环绕设置在主簧支架周面。环绕设置的卡扣及对应卡槽卡接配合后,在下膜片压板和主簧支架接合面上形成压力较为均匀,利于保证密封可靠性。

作为优选,下膜片压板上还设有可与主簧支架底端抵接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位于卡扣位置以内。在下膜片压板与主簧支架完成卡接后,限位凸台可与卡扣共同限制下膜片压板与主簧支架的相对运动范围,确保下膜片压板与主簧支架不易脱扣。

作为另选,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设于下膜片压板上的卡槽和设于主簧支架上的卡扣,卡扣卡接在卡槽内。卡槽设置在下膜片压板上,卡扣设置在主簧支架上,也可形成卡接。

作为另选,卡槽环绕设置在下膜片压板周面,卡扣环绕设置在主簧支架周面。环绕设置的卡扣及对应卡槽卡接配合后,在下膜片压板和主簧支架接合面上形成压力较为均匀,利于保证密封可靠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加强密封效果,有效防止漏液。本发明在主簧与下流道间,下流道与下膜片间设置强化封闭结构,可进一步加强主簧与下流道间,下流道与下膜片间的密封效果,减少密封失效情况发生,从而提高本发明乃至应用本发明的液阻悬置的可靠性与合格率。

装配方便快捷。本发明采用卡接结构可快速地完成下膜片压板与主簧支架间的连接,且可确保主簧、下膜片受压均匀,利于保证密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零件爆炸图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移除主簧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上流道、解耦膜和下流道装配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解耦膜和下流道装配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簧,2-主簧支架,3-上流道,4-下流道,5-下膜片压板,6-卡扣,7-卡槽,8-下膜片,9-主簧安装间隙,10-封液环安装空隙,11-外凸封液环,12-加强密封槽,13-上凸环,14-下凹槽,15-上流道流通口,16-液阻通孔,17-解耦膜,18-压板凸环,19-限位凸台,20-下流道流通口,21-托臂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流道组件的液封结构,设于汽车的液阻悬置上,液阻悬置包括主簧1、主簧支架2、板状的上流道3、下流道4和下膜片压板5,主簧1为橡胶材质,主簧支架2为铝制,主簧1硫化粘接在主簧支架2上,主簧1上设有托臂安装口21,用于安装托臂从而与发动机传动连接。主簧支架2为空心结构,上流道3和下流道4设于主簧支架2内,下流道4底部连有橡胶制成的下膜片8,下膜片8近似呈浴盆状,下膜片8通过下流道4与下膜片压板5内周台阶叠合压紧固定,下流道4底部设有通到下膜片8所围成腔体的下流道流通口20。主簧1与上流道3围合成上液室,下膜片8与下流道4围合成下液室,上流道3上开有一通至下流道4的上流道流通口15,使上、下液室连通。上流道3上还开有排列成网格状的液阻通孔16,上流道3与下流道4间夹紧固定一解耦膜17,解耦膜17遮挡所有液阻通孔16但不遮挡上流道流通口15。主簧1与下流道4间,下流道4与下膜片8间均设有强化封闭结构。上流道3嵌置于下流道4内且上流道3、下流道4顶端平齐,上流道3外缘与下流道4内壁间设有主簧安装间隙9,主簧1底端插接在主簧安装间隙9内,下流道4嵌置于主簧支架2底部腔体内,主簧支架2内部设有内台阶,所述强化封闭结构包括设于下流道4顶部与主簧支架2的内台阶阶面间的封液环安装空隙10,和设于主簧1近底端处的外凸封液环11,外凸封液环11过盈嵌置于封液环安装空隙10内。下膜片8顶端口设有外翻边,外翻边受下流道4和下膜片压板5夹合,所述强化封闭结构还包括设于外翻边上的上凸环13,和设于下流道4底端的加强密封槽12,上凸环13过盈嵌置于加强密封槽12内。所述外翻边上还设有下凹槽14,下膜片压板5上设有压板凸环18,压板凸环18过盈嵌置于下凹槽14内。下膜片压板5与主簧支架2间通过卡接结构相连,该卡接结构包括固设于下膜片压板5上的卡扣6和设于主簧支架2上的卡槽7,卡扣6卡接在卡槽7内。卡扣6与下膜片压板5一体成型,卡扣6具有弹性,卡扣6自由端设有楔形扣齿,卡槽7内设有外凸台阶,楔形扣齿与外凸台阶相扣。卡扣6环绕设置在下膜片压板5周面,卡槽7环绕设置在主簧支架2周面。下膜片压板5上还设有可与主簧支架2底端抵接的限位凸台19,限位凸台19位于卡扣6位置以内。

上、下液室充有压缩液体,当发动机的振动经由托臂传递到主簧1,主簧1受压变形,当振动的振幅较小时,主簧1的变形不足以把压缩液体从上液室挤入下液室,此时上液室的液压波动通过液阻通孔16传递到解耦膜17上,解耦膜17通过变形吸收能量,实现减振;当振动的振幅较大时,主簧1的变形较大,可把压缩液体从上液室通过上、下流道挤入下液室,与下液室原有液压产生对冲,形成阻尼,隔绝振动。外凸封液环11在主簧支架2与下流道4的压紧作用下也可变形产生密封作用,在原有的主簧1底端与上流道3、下流道4间的密封以外形成密封加强,使得主簧1底部具有径向、轴向两个密封面,增加液体外漏路径的曲折程度及阻力,产生双重密封效果,大大提高主簧支架2、上流道3及下流道4结合部的密封可靠性,降低密封失效发生概率。同理,上凸环13与加强密封槽12,压板凸环18与下凹槽14的配合可产生密封作用,在原有的下膜片8与上流道3、下流道4间的密封外形成密封加强,增加液体外漏路径的曲折程度及阻力,进一步增加液体外漏路径的曲折程度及阻力,大大提高下流道、下膜片压板结合部的密封可靠性,降低密封失效发生概率。

实施例2:

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固设于下膜片压板5上的卡槽7和设于主簧支架2上的卡扣6,卡扣6卡接在卡槽7内。卡槽7环绕设置在下膜片压板5周面,卡扣6环绕设置在主簧支架2周面。其余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