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4914发布日期:2020-02-04 12:53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胎基本都是充气轮胎,经常发生车胎扎破或者爆胎等问题,且车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基本都是无法调整改变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汽车本体以及汽车本体上安装的多个接触面可变轮胎。接触面可变轮胎包括轮胎本体,所述轮胎本体包括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胎面两侧朝向轮胎本体的中心轴线延伸形成的胎壁、与胎面相对的内表面以及内表面与两胎壁形成的内凹槽,所述胎面上间隔设有用于防滑和增大摩擦力的胎纹,还包括调压气囊,所述调压气囊设于内凹槽内,所述调节气囊与轮胎本体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部件,所述弹性支撑部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边圈、若干连接在两个边圈之间并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弹性片以及若干连接在两个边圈之间并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弹性驱动件,所述边圈固定在轮胎的胎壁上,所述弹性驱动件包括有缸体、第一活塞、第一塞杆、第二活塞、第二塞杆、三通接头,所述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对称设于缸体内,所述第一塞杆的一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穿过端盖后铰接在边圈上,所述第二塞杆的一端与第二活塞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穿过端盖后铰接在边圈上,所述三通接头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气管,两个所述气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活塞和端盖之间的第一腔室连通和第二活塞与端盖之间的第二腔室连通,所述三通接头还与调节气囊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的中间腔室还连接有消声器。

其中,所述胎面上设有两条边路排水槽以及两条位于两边路排水槽之间的中央排水槽,所述边路排水槽采用非对称单斜面开槽设置,所述中央排水槽采用双圆角开槽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置调压气囊和弹性支撑部件支撑住轮胎本体,从而使轮胎本体无需充气也可保持轮胎形状,能有效避免轮胎扎破和爆胎等故障问题,而调压气囊的可压缩性与轮胎本体的胎壁结合实现两级缓冲,减震性能更好;而且调压气囊与弹性支撑部件配合实现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小,进而影响轮胎的滚动阻力,从而根据不同的路况调整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轮胎与底面的接触面积利于节省油耗,而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利于使汽车的操控性大大加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轮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轮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轮胎本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轮胎本体;11-胎面;111-边路排水槽;112-中央排水槽;12-胎壁;13-内表面;2-调压气囊;3-弹性支撑部件;31-边圈;32-弹性片;33-弹性驱动件;331-缸体;332-第一活塞;333-第一塞杆;334-第二活塞;335-第二塞杆;336-三通接头;337-气管;338-消声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汽车本体以及汽车本体上安装的多个接触面可变轮胎。

接触面可变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所述轮胎本体1包括有与地面接触的胎面11、胎面11两侧朝向轮胎本体1的中心轴线延伸形成的胎壁12、与胎面11相对的内表面13以及内表面13与两胎壁12形成的内凹槽,所述胎面11上间隔设有用于防滑和增大摩擦力的胎纹,还包括调压气囊2,所述调压气囊2设于内凹槽内,所述调节气囊与轮胎本体1的内表面13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部件3,所述弹性支撑部件3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边圈31、若干连接在两个边圈31之间并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弹性片32以及若干连接在两个边圈31之间并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弹性驱动件33,所述边圈31固定在轮胎的胎壁12上,优选地,所述弹性片32的数量为60个,所述弹性驱动件33的数量为8个,所述弹性驱动件33包括有缸体331、第一活塞332、第一塞杆333、第二活塞334、第二塞杆335、三通接头336,所述缸体331的两端分别设有端盖,所述第一活塞332与第二活塞334对称设于缸体331内,所述第一塞杆333的一端与第一活塞33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穿过端盖后铰接在边圈31上,所述第二塞杆335的一端与第二活塞334固定连接,其另一端穿过端盖后铰接在边圈31上,所述三通接头336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气管337,两个所述气管337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活塞332和端盖之间的第一腔室连通和第二活塞334与端盖之间的第二腔室连通,所述三通接头336还与调节气囊连通,从而使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与调压气囊2连通。

安装时,轮胎本体1通过调压气囊2和弹性支撑部件3硬性支撑,使轮胎本体1无需充气,亦可满足保持轮胎形状;当调压气囊2内的气压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的气压同时被改变,从而控制第一塞杆333和第二塞杆335相向或相背移动;调压气囊2内的气压增大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的气压增大,使第一活塞332和第二活塞334分别带动第一塞杆333、第二塞杆335相向移动,第一塞杆333和第二塞杆335同时带动两个边圈31相向移动,进而改变两个边圈31之间的间距,而弹性片32在两个边圈31的挤压作用下产生形变,弹性片32沿径向外弯曲,进而将轮胎本体1的胎面11顶起,达到减小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同理,调压气囊2内的气压减小时,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气压减小,第一塞杆333和第二塞杆335相背移动,此时两个边圈31之间的间距变大,此时弹性片32未受到挤压力,恢复弹性形变,推动两个边圈31相背移动,直至弹性片32恢复原状,达到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本实施例设置调压气囊2和弹性支撑部件3支撑住轮胎本体1,从而使轮胎本体1无需充气也可保持轮胎形状,能有效避免轮胎扎破和爆胎等故障问题,而调压气囊2的可压缩性与轮胎本体1的胎壁12结合实现两级缓冲,减震性能更好;而且调压气囊2与弹性支撑部件3配合实现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小,进而影响轮胎的滚动阻力,从而根据不同的路况调整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轮胎与底面的接触面积利于节省油耗,而增大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利于使汽车的操控性大大加强。

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332与第二活塞334之间的中间腔室还连接有消声器338,降低弹性驱动件33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如图7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胎面11上设有两条边路排水槽111以及两条位于两边路排水槽111之间的中央排水槽112,所述边路排水槽111采用非对称单斜面开槽设置,可有效减少异物卡入边路排水槽111内,所述中央排水槽112采用双圆角开槽设置,减小轮胎本体1的变形应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