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辅助座椅及车载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94512发布日期:2020-01-14 23:3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辅助座椅及车载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车载辅助座椅及车载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汽车的拥有量不断提高,选择汽车出行已经成为家庭日常出行的普遍方式,而在汽车原有座椅上另外定制化配备一个辅助座椅结构能够增加乘坐的舒适度和安全性,例如,越来越多的需求是可供各个年龄段婴儿乘坐的儿童安全座椅,儿童安全座椅可有效提高儿童的乘车安全,因此,市面上具有各种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相继而生,但儿童安全座椅的大致结构外形相似,如申请号为2016208356409,授权公告号为cn205951893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又如申请号为2016200859433,授权公告号为cn205468645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儿童安全座椅,此种儿童安全座椅适用于大部分儿童,但不适用于一些发育较快、身高较高的儿童,另外,在汽车原有座椅上安装现有儿童安全座椅等此类车载座椅的过程较为复杂和费力,并且在某些情况下现有儿童安全座椅的占用空间较大。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化、安装方便、用户能够更安全和舒适地佩戴的车载辅助座椅及车载座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装方便、靠背可自由调节及可靠固定的车载辅助座椅及车载座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辅助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抵靠一车座表面的主体,以及贴附于该车座表面的调节组件;所述主体相对于该车座表面可倾动地固定;所述调节组件的前端经调节部件与所述主体耦接以实现所述倾动。

优选的,所述主体包括抵靠该车座表面用于倚靠的靠背部,以及对称地从所述靠背部两侧向车座外呈曲面延伸的侧部,所述侧部和靠背部彼此相接以形成一倚靠空间。

优选的,所述靠背部内设有缓冲结构,例如,此类缓冲结构可包括垂直于汽车原有车座表面设置的可回复元件,例如使用弹簧/弹簧组。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设有:平移框架和导板;所述平移框架从所述主体的底侧支承所述主体,用于使所述靠背部与该平移框架具有一活动自由度;所述导板安装于所述平移框架内,形成上述主体底侧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带动主体执行所述倾动。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设有:用于使所述靠背部整体升降的滑动部件,其从座椅下方支承所述主体。

优选的,该车载辅助座椅还包括穿设在所述主体中的束带,在所述主体中设置有自上而下可使该束带穿过的若干通道,其中该主体上设置有用于束带锁紧的组件。比如在一个较佳例子里,上述调节组件可延伸在各个通道位置处加以布置,这样的效果是:将车载的安全带结构复用在该车载辅助座椅上时,通过对每一束带分段的合适调节来增加乘坐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靠背部的上部可滑动调节地连接有靠枕。

优选的,所述平移框架后端部设置有:一对用于将所述调节组件与车座固定连接的卡齿部。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调节组件可移除拼装的座垫,该座垫贴合于车座的表面。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设计一种车载座椅,包括上述的车载辅助座椅,以及座垫;所述座垫与所述调节组件可移除拼装;所述座垫贴合于车座的另一表面并可随所述主体可旋转地倾动。

这种可移除的座垫可与所述调节组件底缘的活动接口彼此耦接固定。在一较佳例子里,靠背部内设有的缓冲结构是设置在邻接该调节组件与座垫耦接的位置部分,如此,当乘客在使用座垫来扩展上述车载辅助座椅的乘坐功能时,传递到该调节组件上的震动或冲击能量将通过该缓冲结构得到至少部分的吸收,以此在纵向上减少对乘客的冲击以及提高乘坐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车载辅助座椅可以更加容易和紧凑地安装在汽车原有车座上,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合适的调节,同时特别是相比目前常规儿童安全座椅来说,其可以更多地复用车载配套结构,例如汽车原有车座底座,从而显著降低了安全座椅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描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载辅助座椅的立体构造视图。

图2示意性描绘了图1示出的车载辅助座椅的仰视图。

图3示意性描绘了图1示出的车载辅助座椅的正面结构视图;

图4是从侧视图的角度更加详细地描绘车载辅助座椅的调节组件构造示意图。

图5示意性描绘出了此类车载辅助座椅的背侧部分的结构。

图6示意性描绘了此类车载辅助座椅的一使用状态。

图7示意性描绘了本实施例中座垫与此类车载辅助座椅的的安装结构。

图8描绘了将图7中所示座垫安装在车载辅助座椅的调节组件后的使用状态。

图9描绘出了本实施例中车载座椅的使用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主体1;靠背部10;侧部20;倚靠空间21;调节组件30;导板301;平移框架302;接扣31;旋动部311;调节扣303;穿接部41、42;通道421;靠枕40;通道401;卡齿部312;扣部101;束带2;束带2的上端部分被通道401卡止的一部分21;束带第一部分22;束带第二部分23;插头24;车座3;座垫6;接合端部62;插头6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应当理解的是,本文中提及的各个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限定本专利的权利界定范围。考虑到本专利各个实施例中描述的机械/机电式结构的便利性,通常指称的“上”、“下”、“左”或“右”是根据附图中描绘的方向或位置来表示。为了更好地体现各个实施例,每一附图中表示出的这些机械/机电式结构的视角是最佳的,并且还有可能分别对每一个细节零部件进行单独描绘。有时,方位“前”或“后”指称从观察附图的视角来定义这些零部件的布置位置。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6。

本实施例为一种车载辅助座椅,总的来说,这种车载辅助座椅具有用于抵靠(或者是至少一部分贴附)在任一车载车座3表面的主体1,以及具有贴附于该车座3表面的调节组件30。主体1相对于该车座3表面(在以下的说明中可定义为“向前”和“向后”)可倾动地固定。调节组件30的前端经调节部件与该主体1耦接以实现所述倾动。为了简化描绘目的,附图中通常示出的是这种车载辅助座椅的框架或骨架结构,这种骨架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是作为主要承重部件,可以是钢结构、塑料、某些柔性材料或者它们的组合形式。

如图1所示,所述车载辅助座椅的主体1可包括抵靠该车座3表面、用于用户倚靠的靠背部10,靠背部10可较佳地作为此类车载辅助座椅的主体部件,例如作为一种靠垫或对人体的主要支撑结构,有虑及此,该靠背部10可具有多种适合于所述倚靠的结构,诸如按照某些预设弯曲弧度的冲压钣金骨架结构。同时,主体1还可包括对称地从该靠背部10两侧向车座外呈曲面延伸的侧部20,所述侧部20和靠背部10彼此相接以形成一倚靠空间21,该倚靠空间21可用于包裹人体在倚靠时的主要部分以抵抗外部冲击。例如,所述靠背部10是由上侧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彼此拼合组成,其中上侧面呈圆弧状覆盖在左侧面和右侧面上。

参照图2,图2示意性描绘了图1示出的车载辅助座椅的仰视图,其中可更详细看出调节组件30的一些构造,调节组件30设有平移框架302和导板301,平移框架302用于从该主体1的底侧支承所述主体1,并能够使所述靠背部10与该平移框架302具有一活动自由度。导板301安装于该平移框架302内,形成上述主体1底侧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带动主体1执行所述倾动。

作为一种优化,上述调节组件30还可设有用于使所述靠背部10可整体升降的滑动部件,其从座椅下方支承该主体1。

如图6示出那样,此类车载辅助座椅还包括穿设在所述主体1中的束带2,相应地在所述主体1中设置有自上而下可使该束带2穿过并耦合(例如使用起来作为一整体)到主体1的多个通道,其中该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束带2锁紧的组件,或者是作为车载座椅3既有的锁紧组件的辅助部件。

例如,主体1各个零部件上开设有多个通道,束带2的锁紧组件可安装在此类通道周围或通孔内。束带2可利用符合标准的安全固定结构或者使用车载安全带。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4,在侧部20位于主体1底边缘的一端对称地设有穿接部41、42,诸如穿接部42开设有通道421用于容纳和穿设束带2固定在汽车原有座椅上的安全接口的末端。较佳地,穿接部41和42的形状构造可不相同,以适于更好地使得束带2穿入和用于安全接口的方便插接。

参照图3,通常,儿童安全座椅的束带固定位置可通过靠枕40的后背端或侧部20位置处的通道401穿过。如此,束带2可固定在汽车原有车座3的安全接口上,当束带2固定后,不影响车载辅助座椅的主体1的倾角调节。或者,束带2也可固定在该车载辅助座椅的顶部位置处,待束带2固定后,另外对主体1的倾角调节。

作为一种优化,此类车载辅助座椅还可包括安装于上述调节组件30中的若干个传感组件,该传感组件与上述主体1下边缘的接触端部随着上述靠背部10的倾动而相对于上述下边缘在此类辅助座椅前后方向上滑动。本实施例中所描述之“传感组件”并非限定为有源部件或电子部件,通常,传感组件用于提供给用户反馈,在本实施例中,这种反馈是机械式的,诸如振动、机械元件间的碰撞声、回复应力等方式,装设传感组件的目的是为了让调节组件30的使用更加直观和便利。

例如,参照图3和图4,上述传感组件具有安装于上述调节组件30内的接扣31,有时,在该接扣31上设有向车载辅助座椅上侧(诸如靠背部10内)突出且在车载辅助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肋状结构,该肋状结构可与上述主体1的下边缘接触。例如,可具有安装于上述调节组件30中的传感组件的安装位置及其周边部位的加强板。此类传感组件还可包含布置在所述调节组件30的旋动部311内的部件以便于提供对上述倾动调节的反馈。另外,在所述平移框架302上还可设有用于用户机械调节主体1的前后伸出位置的调节扣303,较佳地,调节扣303可机械耦接上述的这些传感组件。

另外具体来说,所述调节组件30还包括在其平移框架302后端部设置的一对卡齿部312,该对卡齿部是用于将该调节组件30卡固至汽车原有车座3上,通常我们称这种卡齿部312作为(例如)isofix的系统接口。由于经卡齿部312固定了调节组件30,主体1可就该调节组件30前后可活动调节。

在具体的应用中,可将束带2的一端固定在束带固定接口中,束带2的另一端穿过侧部20的一穿接部中的通道401结构,同时束带的另一部分通过通道421水平地被拉伸。采用本实施例的束带固定结构,在(例如)儿童安全座椅进行靠背部10的倾角调角时,无需拆开束带2,提高用户使用性能。

参照图5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靠枕40可在靠背部10平面上平行地滑动调节。较佳地,该靠枕40可通过手动地按压该靠背部10后侧的扣部101来启动上/下位置调节。

实施例2。

参照图7至图9,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车载座椅,该车载座椅包括座垫6,以及实施例1示出的车载辅助座椅,座垫6与所述调节组件30可移除拼装,座垫6贴合于车座3的另一表面并可随所述主体1可旋转地倾动。

座垫6用于增加乘坐舒适性的,该座垫6可具有一曲面构造以适合乘坐。较佳地,该座垫6底侧还布置有加强筋(图中视角观察不到)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座垫6具有一用于与上述调节组件30连接的接合端部62,该接合端部62设有插头61,并且该接合端部62的端面为曲形凹面状,如此,该端面在将所述插头61插入上述接扣31中卡固后与调节组件30的外缘啮合。例如,所述啮合有时是过盈配合方式。参照图4,在调节组件30的底缘处横向穿设旋动部311的转轴(有时,这种转轴上设有阻尼结构以防止随意倾动)的外廓是与该接合端部62的端面相啮合,如此,在提供对主体1的倾动调节时,该座垫6可跟随所述倾动具有一绕该旋动部311轴旋转的自由度,在乘坐时,座垫6本体可绕该轴自由垂落地贴合车座3的座位面上。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在该接合端部62的端面和旋动部311内对应地布置磁性元件以实现彼此的磁性吸合,或者,可通过在接合端部62的端面内布置铰链结构来更好地调节座垫6相对于车座3的座位面的位置。

在此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改进中,所述靠背部10内设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是可设置在邻接该调节组件30与座垫6耦接的位置(例如旋动部311)部分,如此,当乘客在使用座垫6来扩展上述车载辅助座椅的乘坐功能时,传递到该调节组件30上的震动或冲击能量将通过该缓冲结构得到至少部分的吸收。

图9较为形象地描绘出了类似于图6的车载辅助座椅在插装上座垫6后的一种使用状态。在以上任何实施例中,该座垫6也可设计成连续的变化曲面结构,这种曲面结构可以形成弹性曲面,由于弹性形变所吸收的震动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

在本实用新型车载辅助座椅的实施例中,可使用车载配备的束带2作为配合乘客安全乘坐的一部分结构。在使用束带2时,先将束带伸入通道401且车载束带2的下端部分伸入上述穿接部42的通道421内,此时将两部分束带利用安全插头穿过穿接部42的通道后插入车载安全插座内以固定乘客的躯体。

例如图9示出那样,束带2在伸入各通道后被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22的长度是被通道401和穿接部42限定,第二部分23长度是被穿接部41和穿接部42限定,该第一、第二部分通过插头24固定在汽车原有车座3上的车载安全插座(图中未示出)中。另外,该束带2的上端部分还具有被该通道401卡止的一部分21,在一个较佳例子里,通道401内缘设有一阻尼结构,此类阻尼结构可用于对第一部分22进行二次调节以避免直接通过束带2造成勒缚感。例如,此类阻尼结构具有在穿设束带2时朝向穿接部42方向具有相对较小的阻力而在反方向上具有较大阻力。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