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车钩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9579发布日期:2020-05-20 03:3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拖车钩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拖车钩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通常,汽车的前部和/或后部都配有拖车时使用的拖车钩装置。现有的拖车钩装置主要分两种,一种为分体式,所谓分体式,就是平时将车钩存放于后备箱中,需要使用时才将其取出安装到车架上,使用完毕后再将其卸除,这种形式的拖车钩装置的缺陷在于,由于车钩通常分离放置,且使用频率不高,因此容易出现需要使用时车钩找不到的问题,而且由于使用时需要现安装,因此会拖延救援的时间。另一种为固定式,所谓固定式,就是车钩是以陷入在保险杠内的方式直接固定连接在车架上,这种形式的拖车钩装置的缺陷在于,当将拖绳拴在车钩上实施拖车时,由于车钩陷入在保险杠内,且拖绳通常向上倾斜一定角度地张紧,因此拖车时容易出现车体和保险杠被拖绳拉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车钩总成及车辆,该拖车钩总成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能够避免车体和保险杠被拖绳拉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拖车钩总成,所述拖车钩总成包括车钩头、车钩杆、限位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车钩头连接于所述车钩杆的外端,所述车钩杆用于可滑动地插设在外部构件上,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车钩杆上并与所述车钩头间隔设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车钩杆在伸出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运动,当所述车钩杆处于伸出位置时,所述限位件由所述外部构件限位。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凸轮、滚轮以及弹性件,所述凸轮与所述电机的第一电机轴相连,所述滚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车钩杆的内端,所述凸轮与所述滚轮形成滚动配合以驱动所述车钩杆向外运动,所述弹性件用于将所述滚轮弹性抵顶在所述凸轮上。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呈u形板状结构,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该u形板状结构的开口端,该u形板状结构的封闭端通过第一螺栓固定在所述车钩杆的内端。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套设在所述车钩杆上,且该压缩弹簧抵顶在所述限位件以及外部构件之间。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齿轮以及与该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所述齿条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形成有插接孔,所述车钩杆的内端插设在所述插接孔内并通过紧固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拖车钩总成还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外部构件上的套筒,所述车钩杆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套筒内,在所述伸出位置时,所述限位件抵接在所述套筒的内端,在所述缩回位置时,所述车钩头抵接在所述套筒的外端。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形成为限位螺柱,所述车钩杆上形成有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柱安装在所述螺纹孔内。

可选地,所述套筒的内端沿竖直方向形成有容纳槽以用于容纳所述限位螺柱。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安装有所述的拖车钩总成、车身纵梁以及形成所述外部构件的防撞梁,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车身纵梁上,所述防撞梁上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车钩杆可滑动地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车钩头抵接在所述防撞梁的外端;在所述伸出位置,所述限位件抵接在所述防撞梁的内端。

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撞梁外端的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上铰接有盖板,在所述缩回位置,所述车钩头位于所述防撞梁和所述保险杠之间;在所述伸出位置,所述车钩头顶开所述盖板伸出车外。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中的拖车钩总成,在不用时车钩头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缩回到保险杠内,而在使用时车钩头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伸出到保险杠之外,因此不仅能够避免现有的分体式拖车钩装置车钩容易丢失的问题,而且能够避免拖绳在拖车过程中对车体和保险杠表面造成拉伤的问题,此外,该拖车钩总成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等优点。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拖车钩总成及部分车辆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拖车钩总成及车辆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的拖车钩总成还未装配在防撞梁上且只示出了防撞梁的部分结构;

图3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拖车钩总成及车辆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的拖车钩总成已装配在防撞梁上;

图4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拖车钩总成、车辆防撞梁以及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的车钩头处于缩回位置;

图5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拖车钩总成、车辆防撞梁以及保险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示的车钩头处于伸出位置;

图6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拖车钩总成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钩头2车钩杆

3限位件4驱动装置

a伸出位置b缩回位置

41驱动电机43齿轮

44齿条441插接孔

5套筒21螺纹孔

51容纳槽10防撞梁

101安装孔20保险杠

201盖板42电机支架

442第一安装孔22第二安装孔

7第一螺钉8螺钉孔

100吸能盒411电机轴

401电机402凸轮

403滚轮404安装支架

4010第一电机轴4041开口端

4042转轴4043封闭端

4044第一螺栓3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外、内”是以所述的拖车钩总成安装在车辆上的状态来定义的,以车体外为“外”,车体内为“内”。也就是说,例如车钩杆,其连接着车钩头、在使用时会伸出到防撞梁外的一端为外端,而与之相对的、位于车体内的一端为内端,具体地,可参照图3所示的方向,w侧为外,n侧为内。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拖车钩总成,该拖车钩总成可以包括车钩头1、车钩杆2、限位件3以及驱动装置4,车钩头1为进行拖车时用于拴拖绳的部件,可以连接于车钩杆2的外端,并且车钩头1可以形成为弯钩状或环状等,例如,该车钩头1可以形成为环状,以便于拖车时能够将拖绳牢固地拴在车钩头1上。车钩杆2可以用于可滑动地插设在外部构件上,例如车辆的防撞梁,限位件3可以固定连接在车钩杆2上并与车钩头1间隔设置,间隔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给上述的外部构件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即使得外部构件位于车钩头1和限位件3之间。驱动装置4可以用于驱动车钩杆2在外部构件上的伸出位置a和缩回位置b之间运动(具体的伸出位置a和缩回位置b可参照图3和图4所示),当车钩杆2处于缩回位置b时,该拖车钩总成处于不工作的收回状态,当车钩杆2处于伸出位置a时,该拖车钩总成处于工作的伸出状态,限位件3由外部构件限位,一方面可以限制与其固定连接的车钩杆2的运动,另一方面,当拖绳牵引上述的车钩头1往外拉动的时候,该限位件3与外部构件相抵接,就,限位件3凸出于车钩杆2,具体地可以为垂直连接在车钩杆2上的限位柱,使得拖车钩和防撞梁等外部构件构成整体受力结构,从而能够起到力的支撑的作用,整个拖车钩总成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驱动装置4可以包括电机401、凸轮402、滚轮403、安装支架404以及弹性件30,凸轮402可以与电机401的第一电机轴4010相连,该电机401可以通过支架(未图示)固定连接在车身纵梁(未图示)上,以保证安装的稳固性。滚轮403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支架404上,凸轮402和滚轮403配合安装,安装支架404可以与车钩杆2的内端相连,弹性件30可以形成为压缩弹簧并套设在车钩杆2上且该压缩弹簧的内端和外端分别与限位件3以及外部构件相抵接。当使用该拖车钩时,可以在驾驶室内设置控制开关,通过控制开关控制上述电机401带动凸轮402旋转半圈,凸轮402推动与车钩杆2相连的滚轮403转动,进而推动车钩杆2向外作直线运动,上述弹性件30的外侧与外部构件抵接,内侧与限位件3抵接,当车钩杆2向外运动至工作状态的伸出位置a时,其上的限位件3压缩该弹性件30至收缩状态;当该拖车钩使用完以后,通过控制开关控制电机401带动凸轮402继续旋转半圈,弹性件30从收缩状态恢复至原长度,通过抵接限位件3带动车钩杆2向内运动至不工作的缩回位置b,结构简单且驱动灵活。

具体地,如图1所示,安装支架404可以呈u形板状结构,该u形板状结构的开口端4041可以通过转轴4042设置有滚轮403,该u形板状结构的封闭端4043可以通过第一螺栓4044固定在车钩杆2的内端,保证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本公开对具体的连接方式并不作限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装置4还可以包括驱动电机41、齿轮43以及齿条44,该驱动装置4还可以包括电机支架42以用于固定安装驱动电机41,具体地,该电机支架可以形成为板状结构,驱动电机可以通过第一螺钉7穿设该板状结构上的螺钉孔8固定连接在车身纵梁(未图示)上,齿轮43可以与驱动电机41的电机轴411相连,齿条44可以固定于车钩杆2的内端并与齿轮43相啮合,通过驱动电机41的电机轴411的转动带动齿轮43旋转,齿轮43旋转带动与其啮合的齿条44作直线运动,进而使与该齿条44相连的车钩杆2作直线运动,通过控制驱动电机41的正转与反转可以驱动车钩杆2在伸出位置a和缩回位置b之间作往复运动。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齿条44的内部可以沿长度方向形成有插接孔441,车钩杆2的内端可以插设在插接孔441内,齿条44沿其高度方向可以形成有第一安装孔442,车钩杆2的内端沿其高度方向可以形成有第二安装孔22,当车钩杆2的内端插设在齿条44的插接孔441内以后,通过螺栓或者螺钉等紧固件可将齿条44固定在车钩杆2,保证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作为另外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车钩杆2的内端可以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螺纹,齿条44的内部可以沿长度方向形成有螺纹连接孔,通过车钩杆2内端的螺纹与该螺纹连接孔配合连接,同样也能起到固定连接的作用,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此外,本公开的驱动装置4也可以选用如直线电机、液压缸、气缸等其他类型的驱动装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1、图2、图4、图5所示,拖车钩总成还可以包括用于固定在外部构件上的套筒5,该套筒5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具有各种不同横截面形状的筒状,可选地,套筒5可以制成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筒状,车钩杆2可滑动地插设在套筒5内,车钩杆2可以根据需要与套筒5对应地制成具有各种不同横截面形状的杆状,可选地,车钩杆21可以制成横截面形状为圆形的杆状,并且套筒5的两端分别形成有开孔,以供车钩杆2的两端分别通过上述开孔伸出套筒5之外。当驱动装置4为驱动电机41、齿轮43以及齿条44等结构时,在伸出位置a时,限位件3抵接在套筒5的内端,此时拖车钩总成处于工作状态,即此时和外部构件固定一体的套筒作为和限位件3直接接触受力点,从而使得防撞梁的受力从与限位件3的局部受力,转变成和套筒5外周的分散受力,继而保护防撞梁不被损坏而影响防撞效果,在缩回位置b时,车钩头1抵接在套筒5的外端,此时拖车钩总成处于未工作的收纳状态;当驱动装置4为电机401、凸轮402、滚轮403等结构时,弹性件30套设在车钩杆2上且位于套筒5及限位件3之间,在伸出位置a时,限位件3抵接在压缩弹簧30的内端,弹性件30的外端抵接在套筒5的内端,并且弹性件30处于压缩的状态,也即拖车钩总成处于工作状态,此时,限位件3先将力传递弹性件30致使其发生形变,其次,弹性件30再将力传递至与外部构件固定一体的套筒5,使得力的传递过程更为平缓,避免对结构造成损坏;在缩回位置b时,弹性件30从收缩状态恢复至原长度,在形变的过程中,该弹性件30通过抵接限位件3进而带动车钩杆2向内运动至不工作的缩回位置b,结构简单且驱动灵活。

进一步地,限位件3可以形成为限位螺柱,车钩杆2上沿其径向可以形成有螺纹孔21,限位螺柱安装在螺纹孔21内并且部分凸出该车钩杆2进而与外部构件抵接,该限位螺柱可以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提高该限位件3的受力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限位螺柱为一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螺柱还可以为多根并沿周向间隔设置,以分散对外部构件或套筒的施力。此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焊接在车钩杆上的限位块等结构,对于限位件的各种变形本公开不做限制。

更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套筒5的内端沿竖直方向可以形成有容纳槽51以用于容纳上述的限位螺柱,提高结构之间的紧凑性与安装合理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车钩头1和车钩杆2可以以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以提高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固性,该车钩头1也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其他连接方式,如螺栓连接、一体形成等连接到上述车钩杆2的外端。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拖车钩总成。

具体地,如图2、图4以及图5所示,该车辆可以包括车身纵梁(未图示)和形成外部构件的防撞梁10,驱动装置4可以安装在车身纵梁上,以保证驱动装置4的安装稳定性,防撞梁10上可以形成有安装孔101,该安装孔101可以靠近防撞梁10上的吸能盒100,上述的套筒5可以插设在该安装孔101内并与该安装孔101过盈配合,以提高安装的稳定性和紧凑性,并且该套筒5的长度可以大致与该安装孔101的长度相同,车钩杆2可以与该套筒5形成间隙配合以可滑动地在套筒5内作往复运动。在缩回位置b时,车钩头1抵接在防撞梁10的外端,拖车钩总成处于未工作的收纳状态;在伸出位置a时,限位件3抵接在防撞梁10的内端,拖车钩总成处于工作状态,在具体地实施过程中,可以在车辆的驾驶室内设置控制开关,该控制开关可以控制驱动装置4的工作进而控制拖车杆2的往复运动,提高了拖车钩总成使用的便利性。

更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该车辆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防撞梁10外端的保险杠20,该保险杠20上可以铰接有盖板201,在缩回位置b时,车钩头1可以位于防撞梁10和保险杠20之间,从而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很好地收纳在车内;在伸出位置a时,车钩头1可以顶开盖板201伸出车外,进而可以将拖车上的拖绳拖绳栓在车钩头9上进而进行拖车操作,因而不会出现拖绳对车体和保险杠20表面造成拉伤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