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天窗导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4691发布日期:2020-02-07 23:35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汽车天窗导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天窗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车一般通过空调进行降温,而对于很多司机而言,空调不仅消耗能量较大,而且车内只有一个驾驶员的情况下,开空调降温经济上也较为浪费,若打开车门窗户,可以有效将外部空气快速导入驾驶员位置,但是车窗的开启程度相对较大,且对噪声较大,若打开天窗进行通风,空气进入车内流量较小,且无法直接吹向驾驶员,导致对驾驶员降温的效果不明显,若设置一种适用于安装在车内的导风装置,可以打开天窗后通过导风板将风导向驾驶员,可以提高对驾驶员降温的效果,较为经济环保,但是经发明人调查发现,市场上暂时未出现类似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将风导向驾驶员的汽车天窗导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天窗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导风板以及两个定位机构,基座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连通的开槽,所述开槽的后端向外敞开,开槽的两个侧壁后端固定有两个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开设有第一定位槽,两个第一定位板分别固定至第一转轴的两端,导风板的背面中部固定有两个第二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开设有第二定位槽,两个第二定位板分别固定至第二转轴的两端,两个定位机构相互呈镜像设置,定位机构包括外连杆、内连杆,内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插入第一定位槽的第一插接块和用于插入第二定位槽的第二插接块。外连杆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两个定位机构的内连杆位于两个定位机构的外连杆之间,且两个定位机构的内连杆之间设置有压簧,使得两个内连杆之间有相互远离的趋势,两个定位机构的外连杆分别固定导向杆的两端,内连杆套设在两个导向杆上,导风板包括呈平面的主体部分、固定在主体部分两侧的弧形侧翼板以及固定在主体部分端部的弧形尾板构成。

作为优选,导风板采用钢板压制而成,基座上固定有用于吸附钢板的磁铁。

作为优选,基座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沉头孔,沉头孔贯穿基座的上下端面,从而方便通过螺丝等常规结构安装至车顶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套设有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抵住两个内连杆的内侧壁。

作为优选,内连杆上固定有呈l形的拨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施例汽车天窗导风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提高进入车内的空气流量,并通过弧形尾板导向驾驶室,从而提高对驾驶员的降温效果,降温过程清洁环保,避免开空调对能源消耗,并且操作简单;产品装配结构较为合理,吸顶式安装的结构,且折叠后对天窗的关闭使用没有影响,适合对现有的汽车结构进行改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天窗导风装置的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天窗导风装置的打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天窗导风装置的打开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汽车天窗导风装置的导风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基座1,导风板2,定位机构3,开槽11,开槽的后端111,第一定位板12,第一定位槽13,第一转轴14,第二定位板41,第二定位槽42,第二转轴43,外连杆31,内连杆32,第一插接块33,第二插接块34,压簧35,主体部分21,弧形侧翼板22,弧形尾板23,磁铁5,沉头孔15,拨片36,导向杆37,天窗61,汽车顶部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汽车天窗导风装置,包括基座1、导风板2以及两个定位机构3,基座1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连通的开槽11,所述开槽的后端111向外敞开,开槽11的两个侧壁后端固定有两个第一定位板12,第一定位板12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3,两个第一定位板12分别固定至第一转轴14的两端,导风板2的背面中部固定有两个第二定位板41,第二定位板41开设有第二定位槽42,两个第二定位板41分别固定至第二转轴43的两端,两个定位机构3相互呈镜像设置,定位机构3包括外连杆31、内连杆32,内连杆32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插入第一定位槽13的第一插接块33和用于插入第二定位槽42的第二插接块34。外连杆31的两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14和第二转轴43上,两个定位机构3的内连杆32位于两个定位机构3的外连杆31之间,且两个定位机构3的内连杆32之间设置有压簧35,使得两个内连杆32之间有相互远离的趋势,两个定位机构3的外连杆31分别固定导向杆的两端,内连杆32套设在两个导向杆37上,导风板2包括呈平面的主体部分21、固定在主体部分21两侧的弧形侧翼板22以及固定在主体部分21端部的弧形尾板23构成。导风板2采用钢板压制而成,基座1上固定有用于吸附钢板的磁铁5。

基座1上开设有竖直设置的沉头孔15,沉头孔15贯穿基座1的上下端面,从而方便通过螺丝等常规结构安装至车顶上。所述第一转轴14和第二转轴43均套设有压簧35,压簧35的两端分别抵住两个内连杆32的内侧壁。内连杆32上固定有呈l形的拨片36。

本实施例汽车天窗导风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6所示,将汽车天窗导风装置靠天窗61前端边沿安装在汽车顶部62,向下扳动导风板2,并使得导风板2转动,最终使得导风板2的一端伸出至天窗61外,转动过程中,第一插接块33插入第一定位槽13,第二插接块34插入第二定位槽42,从而实现导风板2的定位。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相对车辆向后流动的空气通过倾斜设置的导风板2导入车内,从而提高进入车内的空气流量,并通过弧形尾板23导向驾驶室,从而提高对驾驶员的降温效果。

当汽车天窗导风装置需要折叠式,手动拨动两个拨片36,使得两个拨片36靠拢,第一插接块33脱离第一定位槽13,第二插接块34脱离第二定位槽42,转动导风板2,最终使得导风板2的背面紧贴基座1的下端面,并通过磁铁5吸附导风板2,完成折叠操作。

本实施例汽车天窗导风装置可以有效提高提高进入车内的空气流量,并通过弧形尾板23导向驾驶室,从而提高对驾驶员的降温效果,降温过程清洁环保,避免开空调对能源消耗,并且操作简单;产品装配结构较为合理,吸顶式安装的结构,且折叠后对天窗61的关闭使用没有影响,适合对现有的汽车结构进行改装操作。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