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框架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14288发布日期:2020-01-07 07:55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前端框架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端框架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前端框架本体与散热器加注口总成安装固定时,需要安装人员手扶散热器加注口总成,并需要同时将散热器加注口总成固定在前端框架本体上,因此不便于安装操作,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前端框架组件,该前端框架组件中的散热器加注口总成能够限位在前端框架本体上,以方便后续二者之间的固定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前端框架组件,包括:前端框架本体;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在所述前端框架本体上;散热器加注口总成,所述散热器加注口总成上具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在第一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自由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顶壁和第一底壁,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第二顶壁和第二底壁,所述第一顶壁与所述第二顶壁止抵限位,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第二底壁止抵限位,以限制所述第一方向的自由度。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端壁,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第二端壁,所述第一端壁与所述第二端壁止抵限位,以限制所述第二方向的自由度。

进一步,所述前端框架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止抵,所述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第二侧壁并与所述第一侧壁紧固,以限制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的第三方向的自由度。

进一步,所述第二侧壁向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配合紧固件,所述紧固件适于与所述配合紧固件配合紧固。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一个为磁吸结构,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中的另一个为磁性金属。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均为磁吸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侧壁具有定位柱,所述第二侧壁具有与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顶壁和所述第一底壁的相对外表面形成有相对设置的滑块,所述第二顶壁和所述第二底壁的相对内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槽,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端敞开以形成插入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端框架组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端框架组件,该前端框架组件中的散热器加注口总成能够限位在前端框架本体上,以方便后续二者之间的固定安装,可有效提升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前端框架组件,该车辆的前端框架组件中的散热器加注口总成能够限位在前端框架本体上,以方便后续二者之间的固定安装,可有效提升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框架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加注口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器加注口总成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前端框架组件,1-前端框架本体,2-第一限位部,3-散热器加注口总成,4-第二限位部,21-第一顶壁,22-第一底壁,41-第二顶壁,42-第二底壁,23-第一端壁,43-第二端壁,5-紧固件,24-第一侧壁,44-第二侧壁,241-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框架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框架组件100可以包括:前端框架本体1、第一限位部2和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

如图1-图6所示,第一限位部2形成在前端框架本体1上,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上具有第二限位部4,第一限位部2适于与第二限位部4限位配合以将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限位安装在前端框架本体1上,以方便后续二者之间的固定安装。

由于传统前端框架本体与散热器加注口总成之间在固定前不具有限位关系,因此在散热器加注口总成向前端框架本体上固定时,需要安装人员手扶散热器加注口总成,并同时将其固定在前端框架本体上,因此不便于安装操作。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了第一限位部2和第二限位部4,并通过使第一限位部2与第二限位部4相互配合以限制第二限位部4相对于第一限位部2在第一方向以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自由度。换言之,通过第一限位部2与第二限位部4的配合可在多个方向中的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对前端框架本体1和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上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由此,在前端框架本体1与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固定前,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就能够很好的限位在前端框架本体1上,以避免了传统安装操作过程中手扶的过程,因此更便于安装操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框架组件100,该前端框架组件100中的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上能够限位在前端框架本体1,以方便后续二者之间的固定安装,可有效提升装配效率。

结合图1-图6所示实施例,第一限位部2可为限位凸块,而第二限位部4可为限位凹槽,限位凸块适于限位配合在限位凹槽内,其中,第一限位部2具有第一顶壁21和第一底壁22,第二限位部4具有第二顶壁41和第二底壁42,第一顶壁21适于与第二顶壁41止抵限位,第一底壁22适于与第二底壁42止抵限位,以限制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相对于前端框架本体1在第一方向(车辆高度方向)上的自由度。

进一步,第一限位部2具有第一端壁23,第一端壁23适于与第一顶壁21和第一底壁22垂直设置,第二限位部4具有第二端壁43,第二端壁43适于与第二顶壁41和第二底壁42垂直设置,其中,第一端壁23适于与第二端壁43止抵限位,以限制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相对于前端框架本体1在第二方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自由度。

参照图1-图6,前端框架组件100还包括:紧固件5,第一限位部2具有第一侧壁24,第二限位部4具有第二侧壁44,第一侧壁24与第二侧壁44止抵,同时,第一顶壁21、第一底壁22和第一端壁23也分别与第二顶壁41、第二底壁42和第二端壁43配合限位,进而完成了第一限位部2与第二限位部4的限位配合,即此时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以限位在前端框架本体1上,此时,安装人员只需要使用紧固件5穿过第二侧壁44并使紧固件5与第一侧壁24紧固,即可使第一限位部2与第二限位部4稳定的固定在一起,也就限制了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相对于前端框架本体1在与第一方向以及第二方向均垂直的第三方向(车辆长度方向)上的自由度,最终实现了将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稳定的固定在前端框架本体1上。

由此,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能够更方便的固定在前端框架本体1上,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时间,并且加快了装配节拍。

并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需要使用一个紧固件5来形成一个紧固点即可完成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与前端框架本体1之间的固定,相较于传统的需使用至少两个紧固件5的固定情况可有效减少紧固件5的使用量,进而降低了安装及生产的成本,并且由于只使用了一个紧固件5,因此,减少了拆卸步骤,更便于拆卸维修。

进一步,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实施例,第二侧壁44向远离第一侧壁24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安装槽241,安装槽241内设置有配合紧固件5,紧固件5适于与配合紧固件5配合紧固。由此,可使紧固效果更好,使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能够更加稳定牢靠地固定在前端框架本体1上。

并且通过设置安装槽241,可避免配合紧固件5占用过多的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与前端框架本体1之间的配合空间,使散热器加注口总成3与前端框架本体1能够结合的更紧凑,进而使前端框架组件100的整体稳定性更好。

优选的,紧固件5可为紧固螺栓,配合紧固件5可为紧固螺母,紧固螺栓与紧固螺母均为标准件,不用单独设计开发,成本较低,且更便于装配,配合紧固效果较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限位部2与第二限位部4中的一个为磁吸结构,第一限位部2与第二限位部4中的另一个为磁性金属。由此,更便于第一限位部2与第二限位部4的配合限位。

或者,第一限位部2与第二限位部4均为磁吸结构。同样能够实现便于配合限位的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侧壁24具有定位柱,第二侧壁44具有与定位柱配合的定位孔,以在第一限位部2与第二限位部4配合安装时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以使二者能够准确配合,以保证限位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顶壁21和第一底壁22的相对外表面形成有相对设置的滑块,第二顶壁41和第二底壁42的相对内侧面设置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第二限位部4的一端敞开以形成插入口。安装时,第一限位部2适于从插入口处插入到第二限位部4内,并通过滑块与滑槽的配合滑动限位安装在第二限位部4内,由此,更便于第一限位部2与第二限位部4的配合安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前端框架组件100。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例如变速器、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均已为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不做详细说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