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23048发布日期:2020-02-14 16:3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适用于与汽车座位部件连接,实现精准、稳定、高效的固定安装作业。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部位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前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扶手),后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侧翼、(扶手)。

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按材质分为真皮座椅和绒布座椅等。

在汽车座位定位组装时,其通常与固定卡座相配合使用,以便进将汽车座位高效、精准、稳定的安装在车辆座位的定位部件上。而对于固定卡座来说,其设计的合理性、韧性等将直接影响座位安装的精准性、稳定性,现有结构的固定卡座,其设计不合理且安装较繁琐,不便于进行拆卸、维护及安装、使用调节,同时韧性差、寿命短,存在断裂的现象,直接降低了汽车座位使用、移动的精准性、稳定性,已不能满足现有车辆座位的高效装配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其结构设计合理,韧性强、使用寿命长,且装配后无需常检修使用效率高,实现高效的安装、调整作业,提高了装配紧固的便捷性、稳定性和安装效率,解决现有固定卡座不便安装、维护的问题,适用范围广。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包括v形本体,及设置在v形本体一端内的圆形凹槽,及设置在圆形凹槽内的圆形定位孔,及设置在v形本体两侧上的第一条形支撑板、第二条形支撑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条形支撑板、第二条形支撑板上的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内的第一竖支撑板定位孔、第二竖支撑板定位孔,及设置在v形本体内且位于圆形凹槽一侧的一组v形本体定位孔。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高强度固定卡座,还包括设置在v形本体底部外壁的一组辅助定位耳板,及设置在一组辅助定位耳板内的辅助定位耳板定位孔。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分别设置为半圆形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圆形凹槽、圆形定位孔、辅助定位耳板定位孔、v形本体定位孔的直径尺寸依次递减,一组辅助定位耳板设置为半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设计合理,韧性强、使用寿命长,且装配后无需常检修使用效率高,在装配使用中通过v形本体、圆形凹槽、圆形定位孔、一组v形本体定位孔、一组辅助定位耳板、辅助定位耳板定位孔分别与汽车车体底板连接,第一条形支撑板、第二条形支撑板、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第一竖支撑板定位孔、第二竖支撑板定位孔分别与汽车座椅底部框架连接,实现高效的安装、调整作业,提高了装配紧固的便捷性、稳定性和安装效率,解决现有固定卡座不便安装、维护的问题,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的右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的v形本体、辅助定位耳板、辅助定位耳板定位孔的侧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高强度固定卡座,包括v形本体1,及设置在v形本体1一端内的圆形凹槽2,及设置在圆形凹槽2内的圆形定位孔3,及设置在v形本体1两侧上的第一条形支撑板5、第二条形支撑板8,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条形支撑板5、第二条形支撑板8上的第一竖支撑板6、第二竖支撑板9,及分别设置在第一竖支撑板6、第二竖支撑板9内的第一竖支撑板定位孔7、第二竖支撑板定位孔10,及设置在v形本体1内且位于圆形凹槽2一侧的一组v形本体定位孔4。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强度固定卡座,还包括设置在v形本体1底部外壁的一组辅助定位耳板11,及设置在一组辅助定位耳板11内的辅助定位耳板定位孔12,及所述第一竖支撑板6、第二竖支撑板9分别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及所述圆形凹槽2、圆形定位孔3、辅助定位耳板定位孔12、v形本体定位孔4的直径尺寸依次递减,一组辅助定位耳板11设置为半圆形结构,上述结构设计,其结构设计合理,韧性强、使用寿命长,实现高效的安装、调整作业,提高了装配紧固的便捷性、稳定性和安装效率,解决现有固定卡座不便安装、维护的问题。

本结构的高强度固定卡座,在装配使用中通过v形本体、圆形凹槽、圆形定位孔、一组v形本体定位孔、一组辅助定位耳板、辅助定位耳板定位孔分别与汽车车体底板连接,第一条形支撑板、第二条形支撑板、第一竖支撑板、第二竖支撑板、第一竖支撑板定位孔、第二竖支撑板定位孔分别与汽车座椅底部框架连接,实现高效的安装、调整作业,且提高了组装后调节定位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