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163发布日期:2020-03-27 13:51阅读:99来源:国知局
车载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载摄像头能够实时呈现和记录驾驶过程中的音、视频信息,便于用户查看。然而,车载摄像头不可转动,无法拍摄到车外的每一个角落,拍摄视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满足驾驶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文件cn108361503a公开了一种摄像头视角角度可调节结构,包括摄像头模组、底座,底座的内部具有容腔,底座的背面设置有开孔以及具有一定弹性的挡块,摄像头模组的背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后盖滑轮,后盖滑轮伸出开孔暴露在底座外,摄像头模组的背面还设置有与挡块的凸台咬合的环形限位齿状结构,摄像头模组的两端与底座的两端转动连接,当后盖滑轮被作用,摄像头模组与底座发生转动,挡块与环形限位齿状结构能发生相对转动。然而,该专利的缺陷在于:整个摄像装置的结构复杂,体积较大。

专利文件cn206224120u公开了一种通过涡轮蜗杆来调节车用摄像头角度的装置,摄像头通过旋转轴与蜗轮固定,蜗轮与调节蜗杆通过齿轮啮合,使用者可以精确进行调节。然而,该专利的缺陷在于:整个摄像装置的体积较大,且旋转角度不够,拍摄视野有限。

综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车载摄像装置具有以下两个弊端:

1.摄像装置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2.摄像装置的旋转角度不够,拍摄视野有限,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摄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拍摄视野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装置,包括:固定部,与车体连接;摄像头;枢转结构,摄像头通过枢转结构与固定部连接,枢转结构包括安装部和枢转部,安装部与枢转部可转动地连接;其中,安装部与固定部连接,枢转部与摄像头连接;或安装部与摄像头连接,枢转部与固定部连接。

进一步地,安装部包括:连接杆;安装板,与连接杆连接且位于连接杆的一端,枢转部套设在连接杆上且可绕连接杆转动,枢转部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阻尼片。

进一步地,枢转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件,设置在连接杆上;第二限位件,设置在连接杆上,沿连接杆的轴向,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位于枢转部的两侧以对枢转部进行限位止挡,以防止枢转部相对于连接杆发生轴向窜动。

进一步地,枢转部为板状结构,安装板包括顺次折弯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第一板段与连接杆连接,第二板段与摄像头或固定部连接;其中,第一板段与枢转部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固定部包括壳体组件,安装板位于壳体组件内且与壳体组件焊接、或铆接、或粘接、或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枢转部与摄像头焊接、或铆接、或粘接、或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壳体组件具有供摄像头的音、视频线穿过的过线孔。

进一步地,摄像头具有外罩,安装板位于外罩内且与外罩焊接、或铆接、或粘接、或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枢转部与固定部焊接、或铆接、或粘接、或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枢转部为板状结构,连接杆的轴向与板状结构相互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固定部与车体粘接、或卡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车载摄像装置还包括泡棉胶,泡棉胶设置在固定部上,泡棉胶的一侧与固定部粘接,泡棉胶的另一侧与车体粘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摄像头通过枢转结构与固定部连接,枢转结构的安装部与固定部连接,枢转结构的枢转部与摄像头连接;或枢转结构的安装部与摄像头连接,枢转结构的枢转部与固定部连接,则用户转动摄像头,即可实现摄像头的角度调整,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视角要求。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了小型化设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拍摄视野小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中的摄像装置相比,本申请中的车载摄像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车载摄像装置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了车载摄像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2.用户通过转动摄像头,实现360°的全方位拍摄,以满足用户不同视角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摄像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车载摄像装置的爆炸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车载摄像装置的枢转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摄像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车载摄像装置的爆炸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5中的车载摄像装置的枢转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固定部;11、壳体组件;111、过线孔;20、摄像头;21、外罩;30、枢转结构;31、安装部;311、连接杆;312、安装板;312a、第一板段;312b、第二板段;3120b、第一安装孔;32、枢转部;321、第二安装孔;40、泡棉胶;50、音、视频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拍摄视野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摄像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车载摄像装置包括固定部10、摄像头20及枢转结构30。其中,固定部10与车体连接。摄像头20通过枢转结构30与固定部10连接,枢转结构30包括安装部31和枢转部32,安装部31与枢转部32可转动地连接。其中,安装部31与固定部10连接,枢转部32与摄像头20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摄像头20通过枢转结构30与固定部10连接,枢转结构30的安装部31与固定部10连接,枢转结构30的枢转部32与摄像头20连接,则用户转动摄像头20,即可实现摄像头20的角度调整,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视角要求。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了小型化设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拍摄视野小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中的摄像装置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车载摄像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车载摄像装置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了车载摄像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2.用户通过转动摄像头,实现360°的全方位拍摄,以满足用户不同视角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20为柱状结构。摄像头20可相对于固定部10实现围绕其自身轴线的自由旋转。

如图3所示,安装部31包括连接杆311及安装板312。其中,安装板312与连接杆311连接且位于连接杆311的一端,枢转部32套设在连接杆311上且可绕连接杆311转动,枢转部32与连接杆311之间设置有阻尼片。这样,枢转部32与摄像头20连接,且枢转部32可绕连接杆311转动,进而实现摄像头20的全方位转动,以使车载摄像装置满足用户不同的拍摄视角需求。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车载摄像装置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枢转部32与连接杆311之间设置有阻尼片,用户转动摄像头20,以使摄像头20带动枢转部32绕连接杆311转动。待用户转动至预设视角时,释放摄像头20后,由于阻尼片的作用,摄像头20不会产生复位且固定在预设角度位置处,便于用户进行拍摄。

在本实施例中,枢转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其中,第一限位件设置在连接杆311上。第二限位件设置在连接杆311上,沿连接杆311的轴向,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位于枢转部32的两侧以对枢转部32进行限位止挡,以防止枢转部32相对于连接杆311发生轴向窜动。这样,在用户转动摄像头20的过程中,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能够对枢转部32限位止挡,以防止枢转部32沿连接杆311进行轴向窜动,进而保证摄像头20只能够进行周向转动,也防止枢转部32从连接杆311上脱出而影响枢转结构的结构稳定性,提升了车载摄像装置的使用可靠性。

如图3所示,枢转部32为板状结构,安装板312包括顺次折弯的第一板段312a和第二板段312b,第一板段312a与连接杆311连接,第二板段312b与固定部10连接。其中,第一板段312a与枢转部32相互平行设置。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车载摄像装置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第一板段312a与连接杆311连接且位于连接杆311的一端,第二板段312b与固定部10连接,枢转部32从连接杆311的另一端套设在连接杆311上,第一板段312a与枢转部32相互平行设置,以防止枢转部32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一板段312a发生结构干涉而影响枢转结构30的正常使用。

如图1至图3所示,固定部10包括壳体组件11,安装板312位于壳体组件11内且与壳体组件11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枢转部32与摄像头20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具体地,第二板段312b具有供第一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3120b,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3120b后拧紧在壳体组件11上。枢转部32具有供第二紧固件穿过的第二安装孔321,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安装孔321后拧紧在摄像头20上。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摄像头20与枢转部32及安装板312与壳体组件11的结构紧凑,方便美观,同时实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312与壳体组件1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安装板312与壳体组件11焊接或铆接、或粘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安装板312与壳体组件11的连接更加稳固,不会发生相互脱离,进而提升了车载摄像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枢转部32与摄像头2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枢转部32与摄像头20焊接、或铆接或粘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枢转部32与摄像头20的连接更加稳固,不会发生相互脱离,进而提升了车载摄像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壳体组件11具有供摄像头20的音、视频线50穿过的过线孔111。具体地,摄像头20的音、视频线50穿设在壳体组件11内,经由过线孔111穿出壳体组件11,进而实现了内部走线,使得车载摄像装置的外观更加整洁、美观,也对音、视频线50起到保护作用。

如图2所示,摄像头20的音、视频线50设置在由第一板段312a和第二板段312b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以对音、视频线50进行保护,防止音、视频线50发生划伤或刮伤而影响摄像头20的正常使用。

如图3所示,连接杆311的轴向与板状结构相互垂直设置。这样,连接杆311的轴向与枢转部32相互垂直设置,进一步保证摄像头20能够相对于连接杆311平稳地转动,以实现360°全方位的转动,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视角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10与车体粘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车载摄像装置与车体的连接更加稳固,防止二者脱离而影响拍摄。具体地,车载摄像装置还包括泡棉胶40,泡棉胶40设置在固定部10上,泡棉胶40的一侧与固定部10粘接,泡棉胶40的另一侧与车体粘接。通常地,将车载摄像装置粘接在汽车挡风玻璃上。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10与车体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固定部10与车体卡接或通过紧固件连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车载摄像装置与车体的拆装更换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用户操作难度,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中的车载摄像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枢转结构30与固定部10及摄像头20的连接方式不同。

如图4至图6所示,车载摄像装置包括固定部10、摄像头20及枢转结构30。其中,固定部10与车体连接。摄像头20通过枢转结构30与固定部10连接,枢转结构30包括安装部31和枢转部32,安装部31与枢转部32可转动地连接。其中,安装部31与摄像头20连接,枢转部32与固定部10连接。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摄像头20通过枢转结构30与固定部10连接,枢转结构30的安装部31与摄像头20连接,枢转结构30的枢转部32与固定部10连接,则用户转动摄像头20,即可实现摄像头20的角度调整,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视角要求。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了小型化设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

如图6所示,枢转部32为板状结构,安装板312包括顺次折弯的第一板段312a和第二板段312b,第一板段312a与连接杆311连接,第二板段312b与摄像头20连接。其中,第一板段312a与枢转部32相互平行设置。其中,第一板段312a与枢转部32相互平行设置。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车载摄像装置的加工成本。

具体地,第一板段312a与连接杆311连接且位于连接杆311的一端,第二板段312b与摄像头20连接,枢转部32从连接杆311的另一端套设在连接杆311上,第一板段312a与枢转部32相互平行设置,以防止枢转部32在转动过程中与第一板段312a发生结构干涉而影响枢转结构30的正常使用。

如图4至图6所示,摄像头20具有外罩21,安装板312位于外罩21内且与外罩21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枢转部32与固定部10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具体地,第二板段312b具有供第一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3120b,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安装孔3120b后拧紧在外罩21上。枢转部32具有供第二紧固件穿过的第二安装孔321,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安装孔321后拧紧在固定部10上。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摄像头20与枢转部32及安装板312与固定部10的拆装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拆装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板312与外罩2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安装板312与外罩21焊接或铆接、或粘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安装板312与外罩21的连接更加稳固,不会发生相互脱离,进而提升了车载摄像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枢转部32与固定部1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此。可选地,枢转部32与固定部10焊接、或铆接或粘接。这样,上述设置使得枢转部32与固定部10的连接更加稳固,不会发生相互脱离,进而提升了车载摄像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摄像头通过枢转结构与固定部连接,枢转结构的安装部与固定部连接,枢转结构的枢转部与摄像头连接;或枢转结构的安装部与摄像头连接,枢转结构的枢转部与固定部连接,则用户转动摄像头,即可实现摄像头的角度调整,以满足用户的不同视角要求。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了小型化设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拍摄视野小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中的摄像装置相比,本申请中的车载摄像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车载摄像装置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了车载摄像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2.用户通过转动摄像头,实现360°的全方位拍摄,以满足用户不同视角要求。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