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外表面保护结构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控制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6263发布日期:2020-07-10 15:4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外表面保护结构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控制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外表面保护结构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控制线束。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与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若是依靠电力驱动则新能源汽车需要配置电池,电池包的电力传输离不开线束,电池包控制线束可以使得电动能源汽车各电性元件之间能够电性连接在一起。

现有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控制线束在结构与功能方面不够完善,尚有待改进之处,现有技术中的电池包控制线束的外表面没有设置保护措施,控制线束的外表皮若是出现破损则会影响电池包内部电力的传输,甚至可能会对新能源汽车造成损害,现有技术并未过多考虑电池包控制线束的外表面防护结构的设计,现有技术的控制线束缺少防护套以及防护套的固定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外表面保护结构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控制线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包控制线束外表面没有防护结构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备外表面保护结构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控制线束,包括线束主体,所述线束主体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且线束主体的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护线机构。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有夹持外圈、设于夹持外圈的内部的连接槽、固定安装于夹持外圈内表面的弹簧柱、固定连接于弹簧柱下端外表面的夹持内圈、设于夹持外圈一侧外表面的第二连接弹簧、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弹簧下端外表面的第一主动板、设于夹持外圈另一侧外表面的第三连接弹簧、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弹簧上端外表面的第二主动板、设于夹持内圈一侧外表面的第一连接弹簧、设于第一连接弹簧下端外表面的第一从动板、设于夹持内圈上端外表面的第四连接弹簧、固定安装于第四连接弹簧上端外表面的第二从动板。

优选的,所述护线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设于第一连接盘一侧外表面的第二连接销、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盘另一侧外表面的封闭套、设于封闭套一侧外表面的第二连接布、设于封闭套另一侧外表面的第一连接布,设于第一连接布与第二连接布连接部位的连接带、设于第二连接盘一侧外表面的第一连接销。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拉链,拉链外表面设置有拉锁,所述第一连接销与第二连接销的数量均至少为十组,所述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的尺寸完全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销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卡板,且第二连接销通过卡板与第一夹持机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簧柱的数量至少为三组,所述第二连接弹簧、第三连接弹簧、第一连接弹簧与第四连接弹簧的数量均至少为四组,所述第一主动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主动板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主动板的后端外表面贯穿有连接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从动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从动板的上端外表设置有第二插杆,所述连接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定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外表面保护结构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控制线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具备外表面保护结构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控制线束,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包括有夹持外圈、第一连接弹簧与第一从动板等,通过设置的夹持内圈设备可以与控制线束外表面较为固定的连接,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弹簧与第四连接弹簧可以控制第一从动板与第二从动板之间的开合,通过设置的第二连接弹簧与第三连接弹簧可以控制第一主动板与第二主动板之间的开合,可以使得第一夹持机构能够与控制线束固定在一起,而且可以与多种直径的控制线束连接在一起。

2、该具备外表面保护结构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控制线束,设置有护线机构,护线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盘、第二连接盘与第一连接销等,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盘与第二连接盘可以将护线机构固定连接于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之内,通过设置的第一连接布、第二连接布与连接带可以使得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之间的空间被封闭,可以对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之间的线束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护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束主体;2、第一夹持机构;201、夹持外圈;202、第一连接弹簧;203、第一从动板;204、第二从动板;205、弹簧柱;206、第二连接弹簧;207、第一主动板;208、第二主动板;209、第三连接弹簧;210、第四连接弹簧;211、夹持内圈;212、连接槽;3、护线机构;301、第一连接盘;302、第二连接盘;303、第一连接销;304、第二连接销;305、封闭套;306、第一连接布;307、第二连接布;308、连接带;4、第二夹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备外表面保护结构的新能源车电池包控制线束,包括线束主体1,线束主体1的外表面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2,且线束主体1的外表面靠近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4,第一夹持机构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护线机构3。

请参阅图2-3,第一夹持机构2包括有夹持外圈201、设于夹持外圈201的内部的连接槽212、固定安装于夹持外圈201内表面的弹簧柱205、固定连接于弹簧柱205下端外表面的夹持内圈211、设于夹持外圈201一侧外表面的第二连接弹簧206、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弹簧206下端外表面的第一主动板207、设于夹持外圈201另一侧外表面的第三连接弹簧209、固定连接于第三连接弹簧209上端外表面的第二主动板208、设于夹持内圈211一侧外表面的第一连接弹簧202、设于第一连接弹簧202下端外表面的第一从动板203、设于夹持内圈211上端外表面的第四连接弹簧210、固定安装于第四连接弹簧210上端外表面的第二从动板204,弹簧柱205的数量至少为三组,第二连接弹簧206、第三连接弹簧209、第一连接弹簧202与第四连接弹簧210的数量均至少为四组,第一主动板20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插孔,第二主动板208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第一主动板207的后端外表面贯穿有连接螺栓,第一从动板20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插孔,第二从动板204的上端外表设置有第二插杆,连接槽212的内部设置有卡定槽,第一主动板207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第一连接板,且第一主动板207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从动板203固定连接,第二主动板208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板,且第二主动板208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二从动板204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4,护线机构3包括有第一连接盘301与第二连接盘302、设于第一连接盘301一侧外表面的第二连接销304、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盘301另一侧外表面的封闭套305、设于封闭套305一侧外表面的第二连接布307、设于封闭套305另一侧外表面的第一连接布306,设于第一连接布306与第二连接布307连接部位的连接带308、设于第二连接盘302一侧外表面的第一连接销303,连接带308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拉链,拉链外表面设置有拉锁,第一连接销303与第二连接销304的数量均至少为十组,第一连接盘301与第二连接盘302的尺寸完全相同,第二连接销304的外表面靠近中部的位置设置有卡板,且第二连接销304通过卡板与第一夹持机构2固定连接。

使用时,将连接螺栓拧松,观察控制线束的尺寸,用手指反向顶动第一主动板207与第二主动板208,随着第一主动板207与第二主动板208的受力,第二连接弹簧206与第三连接弹簧209受到推力,第一主动板207与第二主动板208回缩,运动的第一主动板207与第二主动板208将会带动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一从动板203与第二从动板204的移动,受力的第一从动板203与第二从动板204将会分别顶动第一连接弹簧202与第四连接弹簧210,此时第一主动板207与第二主动板208之间形成一个缺口,第一从动板203与第二从动板204之间也形成一个缺口,通过这两个缺口将第一夹持机构2套在线束主体1外表面,回拉第一主动板207与第二主动板208,使得第一插杆插入到第一插孔的内部,根据线束主体1的尺寸来决定第一插杆的深入距离,直到夹持内圈211与线束主体1紧密贴附,将连接螺栓插入到另一合适的贯穿孔,将第一插杆与第二插孔连接在一起,同样的方法将第二夹持机构4安装在线束主体1的另一端,护线机构3一端连接在第一夹持机构2上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夹持机构4上,将第二连接布307与第一连接布306对其,拉动连接带308将二者连接,使得第一夹持机构2与第二夹持机构4之间的空间被封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