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其行李箱储物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9113发布日期:2020-06-23 21:0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汽车及其行李箱储物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储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及其行李箱储物盒。



背景技术:

汽车的行李箱储物盒通常用于存储行车工具、生活用品等各类物品。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进一步提高,传统的行李箱储物盒仅具有的储物功能已经无法满足日常使用需求。例如,当购买了海鲜产品或冰冻产品时,需要对其进行保温储存。传统的行李箱储物盒主要通过采用保温材质实现保温功能,保温效果较差,无法适应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提出了一种汽车及其行李箱储物盒,所述行李箱储物盒的保温效果好,适应使用需求;如此,采用所述行李箱储物盒的汽车的保温功能好。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行李箱储物盒,包括储物本体及至少两个分隔板,所述储物本体设有具有开口的储物腔,所述储物腔的内壁设有用于供所述分隔板插入的插槽,所述开口的侧壁设有安装槽,且一个所述分隔板的第一侧壁与另一个所述分隔板的第二侧壁之间能够密封配合,所述分隔板的第一侧壁能够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密封配合,所述分隔板的第二侧壁能够与所述插槽的内壁密封配合,其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围设成所述分隔板的外表面。

上述行李箱储物盒,使用时,可以将物品放置于储物本体的储物腔内进行储存,当物品的大小不一而需要对储物腔进行合理的分隔时,将分隔板插入储物腔的内壁上的插槽内,从而能够将储物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容积较小的储物分腔,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物品的存储需求,保证物品放置后能够保持稳定,不会与储物腔的内壁发生剧烈的碰撞,以免损坏物品。当需要在储物腔内对海鲜产品或冰冻产品等物品进行保温储存时,将分隔板插入插槽内,利用分隔板与储物腔的内壁围设成储物分腔,再将分隔板盖设于开口的安装槽内,从而将储物分腔封闭,利用插入插槽内的分隔板的第一侧壁与盖设于安装槽内的分隔板的第二侧壁之间的密封配合、盖设于安装槽内的分隔板的第一侧壁与安装槽的内壁的密封配合、以及插入插槽内的分隔板的第二侧壁与插槽的内壁的密封配合,从而能够对储物分腔进行密封,使得储物分腔与外界隔绝而不会产生热交换或减少储物分腔与外界的热交换,保证了储物分腔的保温效果,适应使用需求。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设有相连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所述第一内壁设有用于与所述分隔板的第一侧壁抵接配合的第一凸部,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分隔板的第二侧壁贴合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本体设有用于供所述分隔板取放的取放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的第二侧壁设有用于与所述插槽的内壁抵接配合的第二凸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壁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凸部的第一避让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的第二侧壁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凸出所述第二侧壁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近似等于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的一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壁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物腔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储物腔的底壁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互连通并形成所述插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及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均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的第一侧壁包括相对间隔的第一表壁和第二表壁,所述第一表壁上设有第一磁吸部,所述第二表壁上设有第二磁吸部,且所述第一磁吸部能够与所述第二磁吸部磁吸配合。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行李箱储物盒。

上述汽车,行李箱储物盒使用时,可以将物品放置于储物本体的储物腔内进行储存,当物品的大小不一而需要对储物腔进行合理的分隔时,将分隔板插入储物腔的内壁上的插槽内,从而能够将储物腔分隔为至少两个容积较小的储物分腔,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物品的存储需求,保证物品放置后能够保持稳定,不会与储物腔的内壁发生剧烈的碰撞,以免损坏物品。当需要在储物腔内对海鲜产品或冰冻产品等物品进行保温储存时,将分隔板插入插槽内,利用分隔板与储物腔的内壁围设成储物分腔,再将分隔板盖设于开口的安装槽内,从而将储物分腔封闭,利用插入插槽内的分隔板的第一侧壁与盖设于安装槽内的分隔板的第二侧壁之间的密封配合、盖设于安装槽内的分隔板的第一侧壁与安装槽的内壁的密封配合、以及插入插槽内的分隔板的第二侧壁与插槽的内壁的密封配合,从而能够对储物分腔进行密封,使得储物分腔与外界隔绝而不会产生热交换或减少储物分腔与外界的热交换,保证了储物分腔的保温效果,适应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行李箱储物盒的储物腔一分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行李箱储物盒的储物腔另一分隔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行李箱储物盒的储物腔一分隔状态下的轮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行李箱储物盒的a部分一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5为图3的行李箱储物盒的a部分另一实施例的放大图;

图6为图3的行李箱储物盒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1的行李箱储物盒的储物腔一分隔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行李箱储物盒的c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行李箱储物盒,100、储物本体,110、储物腔,111、储物分腔,112、安装槽,1121、第一内壁,1122、第二内壁,113、第一凸部,120、插槽,121、第一凹槽,122、第二凹槽,130、取放槽,140、第一避让部,200、分隔板,210、第一侧壁,220、第二侧壁,221、第二凸部,222、第一凸起,223、直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4、图6及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行李箱储物盒10,包括储物本体100及至少两个分隔板200,储物本体100设有具有开口的储物腔110,储物腔110的内壁设有用于供分隔板200插入的插槽120,开口的侧壁设有安装槽112,且一个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与另一个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之间能够密封配合,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能够与安装槽112的内壁密封配合,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能够与插槽120的内壁密封配合,其中,第一侧壁210和第二侧壁220围设成分隔板200的外表面。

上述实施例的行李箱储物盒10,使用时,可以将物品放置于储物本体100的储物腔110内进行储存,当物品的大小不一而需要对储物腔110进行合理的分隔时,将分隔板200插入储物腔110的内壁上的插槽120内,从而能够将储物腔110分隔为至少两个容积较小的储物分腔111,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物品的存储需求,保证物品放置后能够保持稳定,不会与储物腔110的内壁发生剧烈的碰撞,以免损坏物品。当需要在储物腔110内对海鲜产品或冰冻产品等物品进行保温储存时,将分隔板200插入插槽120内,利用分隔板200与储物腔110的内壁围设成储物分腔111,再将分隔板200盖设于开口的安装槽112内,从而将储物分腔111封闭,利用插入插槽120内的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与盖设于安装槽112内的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之间的密封配合、盖设于安装槽112内的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与安装槽112的内壁的密封配合、以及插入插槽120内的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与插槽120的内壁的密封配合,从而能够对储物分腔111进行密封,使得储物分腔111与外界隔绝而不会产生热交换或减少储物分腔111与外界的热交换,保证了储物分腔111的保温效果,适应使用需求。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行李箱储物盒10的保温效果,储物本体100和分隔板200还可以采用保温材质(聚氨酯泡沫等)或在储物本体100和分隔板200的表面设置保温层(玻璃棉层等)。为了更加灵活的适应不同大小物品的储存需求,可以在储物腔110的内壁上开设至少两个插槽120,利用至少两块分隔板200将储物腔110分隔为至少两个大小相同或不相同的储物分腔111。为了加强分隔板200的强度,在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上开可以设置相应的加强筋结构,例如直线筋、十字筋等。

一个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与另一个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之间的密封配合、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与安装槽112的内壁的密封配合、以及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与插槽120的内壁的密封配合,可以直接通过面密封配合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通过加设类似密封圈、密封条等中间密封元件间接实现,只需满足能够实现储物分腔111的密封,达到保温隔热的效果即可。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槽112设有相连的第一内壁1121和第二内壁1122,第一内壁1121设有用于与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抵接配合的第一凸部113。如此,利用第一凸部113与第一侧壁210的抵接配合从而实现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与安装槽112的内壁的密封,避免储物分腔111从开口处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其中,第一凸部113可以设置为弹性肋条、弹性凸筋等第一弹性密封件,分隔板200盖设于安装槽112内时,第一侧壁210与弹性肋条、弹性凸筋等第一弹性密封件发生挤压并使得弹性肋条、弹性凸筋等第一弹性密封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提升密封性能。第二内壁1122与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贴合设置。如此,利用第二内壁1122与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的贴合,从而实现面密封,进一步提升分隔板200与安装槽112的密封性,进一步避免储物分腔111从开口处与外界进行热交换。

如图5所示,为了保证将分隔板200盖设于安装槽112上后整个行李箱储物盒10的平整性,通常安装槽112的深度等于分隔板200的厚度,从而会使得分隔板200的取放不便,如此,可以在储物本体100上设置取放槽130,利用取放槽130便于对分隔板200进行盖下或取出,方便操作,也避免夹手。取放槽130可以是连通储物腔110的半圆槽或直槽。

如图7及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设有用于与插槽120的内壁抵接配合的第二凸部221。如此,将分隔板200插入插槽120的过程中,利用第二凸部221与插槽120的内壁的抵接配合从而实现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与插槽120的内壁的密封,避免储物分腔111从插槽120的缝隙处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其中,第二凸部221可以设置为弹性肋条、弹性凸筋等第二弹性密封件,分隔板200插入插槽120内时,第二侧壁220与弹性肋条、弹性凸筋等第二弹性密封件发生挤压并使得弹性肋条、弹性凸筋等第二弹性密封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提升密封性能。当然,第一凸部113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210上,当分隔板200插入插槽120的过程中,第一凸部113也能与插槽120的内壁抵接配合,进一步提升了分隔板200与插槽120的密封性能。

如图5所示,为了使得分隔板200能够灵活的插入插槽120内并与插槽120的内壁密封配合、以及分隔板200能够盖设于安装槽112上以封闭储物分腔111,使得分隔板200的通用性更强,在第二内壁1122上设置第一避让部140,当分隔板200盖设于安装槽112上时,第一避让部140能够避让第二凸部221,使得分隔板200盖设于安装槽112上后能够与行李箱储物盒10的表面保持平整,外观质量好,也能保证密封性。可以将第一避让部140与第二凸部221卡接配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分隔板200与安装槽112的密封性。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设有第一凸起222,第一凸起222凸出第二侧壁220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距离(如图4的l所示)。如此,第一凸起222和第二侧壁220形成一个直角槽223(当然,直角槽223的各个转角处也可以适当倒角),当一个分隔板200插入插槽120内从而形成储物分腔111,另一个分隔板200盖设于开口的安装槽112内时,两个分隔板200的直角槽223的侧壁相互贴合,从而在分隔板200与分隔板200之间实现面密封;同时,第一凸起222的凸出长度小于或等于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两个分隔板200的直角槽223能够顺畅的进行配合;优选为第一凸起222的凸出长度等于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两个分隔板200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直角槽223的侧壁之间贴合的更加充分与紧密,密封效果更好。其中,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距离,是指第一凸起222最靠近第一侧壁210的侧壁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间距(如图4的l所示)。进一步地,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距离等于或近似等于第一侧壁210的长度(如图5的d所示)的一半。如此,如图3及图6所示,当一个分隔板200插入插槽120内从而将储物腔110分隔为两个储物分腔111时,可以将至少两个分隔板200盖设于开口的安装槽112内,使得两个水平设置的分隔板200(盖设于开口上的分隔板200)均与一个竖直设置的分隔板200(插入插槽120内的分隔板200)配合,两个水平设置的分隔板200的直角槽223的侧壁均与竖直设置的分隔板200的直角槽223的侧壁贴合设置,保证各个储物分腔111的密封性;同时,也使得至少三个分隔板200之间可以灵活、自由的进行搭配,将储物腔110至少分隔为两个储物分腔111,能够更加适应不同大小物品的保温储存要求。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距离近似等于第一侧壁210的长度的一半,是考虑到制造误差或加工误差的影响,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满足使用要求即可,例如,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距离与第一侧壁210的长度的一半之间的距离在0.1mm~0.3mm时,即可认为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侧壁210的长度的一半。

当储物腔110的内壁设有两个插槽120时,将两个分隔板200分别插入两个插槽120内,从而将储物腔110分隔为三个储物分腔111,再将三个分隔板200分别盖设于每个储物分腔111上方的安装槽112内,从而对三个储物分腔111进行密封,保证三个储物分腔111的保温效果。当储物腔110的内壁设有三个插槽120时,将三个分隔板200分别插入三个插槽120内,从而将储物腔110分隔为四个储物分腔111,再将四个分隔板200分别盖设于每个储物分腔111上方的安装槽112内,从而对四个储物分腔111进行密封,保证四个储物分腔111的保温效果。当然,当储物腔110的内壁设有两个插槽120时,可以将一个分隔板200插入其中一个插槽120内,从而将储物腔110分隔为两个大小不一的储物分腔111,再将三个分隔板200分别盖设于两个储物分腔111上方的安装槽112内,其中一个储物分腔111上方盖设有两个分隔板200,另外一个储物分腔111的上方盖设有一个分隔板200,从而对两个储物分腔111进行密封,保证两个储物分腔111的保温效果。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内壁112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距离。如此,使得分隔板200能够顺畅的盖设于安装槽112内而不会发生干涉;优选为第二内壁1122的长度等于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侧壁210能够与第一内壁1121贴合,密封效果好。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储物腔110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121,储物腔110的底壁设有第二凹槽122,第一凹槽121与第二凹槽122相互连通并形成插槽120。如此,分隔板200能够沿储物腔110的侧壁上的第一凹槽121插入储物腔110内,直至分隔板200插入至储物腔110的底壁所在的平面并插入第二凹槽122内,不仅使得分隔板200在储物腔110内能够更加稳定,不会轻易发生晃动或偏移,保证对物品的阻隔效果。第一凹槽121及第二凹槽122的深度均大于或等于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距离。如此,分隔板200能够顺畅的伸入第二凹槽122内,使得行李箱储物盒10的开口处能够保持平整,外观质量好;优选为第一凹槽121及第二凹槽122的深度均等于第一凸起222与第一侧壁210之间的距离,平整性好,不会出现凸出也不会下陷。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包括相对间隔的第一表壁(未示出)和第二表壁(未示出),第一表壁上设有第一磁吸部(未示出),第二表壁上设有第二磁吸部(未示出),且第一磁吸部能够与第二磁吸部磁吸配合。如此,当两个分隔板200相对、相邻的盖设于安装槽112上时,利用第一表壁与第二表壁之间的磁吸配合,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密封性更好。当然,在第一内壁1121上也可以设置与第一磁吸部或第二磁吸部磁吸配合的第三磁吸部(未示出),从而提升第一侧壁210与安装槽112的密封性;在第二侧壁220上也可以设置与第一磁吸部或第二磁吸部磁吸配合的第四磁吸部(未示出),从而提升第一侧壁210与第二侧壁220的密封性。其余相互接触的侧壁均可设置相应的磁吸元件,保证密封效果。第一磁吸部、第二磁吸部、第三磁吸部和第四磁吸部可以是采用磁吸材料制得,也可以加设相应的磁吸垫或磁吸片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行李箱储物盒10。

上述实施例的汽车,行李箱储物盒10使用时,可以将物品放置于储物本体100的储物腔110内进行储存,当物品的大小不一而需要对储物腔110进行合理的分隔时,将分隔板200插入储物腔110的内壁上的插槽120内,从而能够将储物腔110分隔为至少两个容积较小的储物分腔111,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物品的存储需求,保证物品放置后能够保持稳定,不会与储物腔110的内壁发生剧烈的碰撞,以免损坏物品。当需要在储物腔110内对海鲜产品或冰冻产品等物品进行保温储存时,将分隔板200插入插槽120内,利用分隔板200与储物腔110的内壁围设成储物分腔111,再将分隔板200盖设于开口的安装槽112内,从而将储物分腔111封闭,利用插入插槽120内的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与盖设于安装槽112内的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之间的密封配合、盖设于安装槽112内的分隔板200的第一侧壁210与安装槽112的内壁的密封配合、以及插入插槽120内的分隔板200的第二侧壁220与插槽120的内壁的密封配合,从而能够对储物分腔111进行密封,使得储物分腔111与外界隔绝而不会产生热交换或减少储物分腔111与外界的热交换,保证了储物分腔111的保温效果,适应使用需求。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约束。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