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8721发布日期:2020-05-26 18:39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货车辅助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散货汽车道路货物运输中,为防止货物被雨淋、风吹、颠簸掉落等,需要在货物上覆盖篷布。尤其是运送土石方的自卸车辆,往往需要在市区穿行,其上的土石方等极易掉落,不但严重污染道路环境且对路上人员和车辆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并且相关部门也强制要求该类车辆运输时必须覆盖篷布。目前,篷布的覆盖还主要是人工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松动,驾驶员因反复爬车盖篷布带来很多麻烦和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旨在解决驾驶员需要频繁上下车厢整理篷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包括前架、后架和翻转机构;前架,用于连接篷布一端,并设有用于对所述篷布收卷的收卷机构,所述前架高度可调;后架,用于连接所述篷布另一端,所述后架与所述前架之间距离可调,所述后架高度可调;以及翻转机构,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上,用于将车厢两侧的所述篷布翻转至所述收卷机构可收卷的所述篷布的宽度范围内。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前架还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前升降机构,所述前升降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收卷机构设于所述前架的顶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电机和收卷体,电机固定在所述前升降机构的推顶端;收卷体内部中空,所述翻转机构设于所述收卷体的内部,所述收卷体端部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后架还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后升降机构,所述后升降机构为电动推杆,所述翻转机构设于所述后架的顶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前架和所述后架沿车体长度方向对正且底部均借助于滑块滑动于滑轨上,所述滑轨沿车厢长度方向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轨7可伸缩且包括主段和副段,主段沿车厢长度方向设置在车厢的两侧;副段设于所述车厢上且朝向所述车厢的内侧,所述副段与所述主段相互垂直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引线和链条,引线为两根,每一根引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线轮且可缠绕于任意一个线轮上,两根引线的中部分别连接篷布两侧的待翻转部;链条为两根,一根用于驱动一个线轮实现两个引线牵引所述待翻转部翻折,另一根用于驱动另一线轮实现两个引线牵引所述待翻转部落下。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引线包括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第一引线两端的线轮分别为第一线轮和第二线轮,第二引线两端的线轮分别为第三线轮和第四线轮,所述链条包括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第一辅轮和第二辅轮,所述第一辅轮与所述第一线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二辅轮和所述第四线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辅轮和所述第二辅轮通过啮合连接,所述第二线轮与所述第三线轮通过啮合连接。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滑轨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滑块上设有通孔,所述滑块借助于同时穿过所述通孔和任一所述定位孔的定位销与所述滑轨实现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前架和后架在车厢上的位置相对可调,篷布设置在前架和后架上,前架上设置了可对篷布进行收卷的收卷机构,前架和后架分别与篷布的连接处可以升降,保证了篷布包裹空间内大小可以变化;翻转机构分别设置在前架和后架上,翻转机构可以将车厢两侧的篷布进行翻转,使篷布进入到收卷机构可以对篷布进行收卷的宽度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使驾驶员在地面上完成对车厢上的篷布的调整,使篷布完全覆盖住车厢中的货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中的矩形车棚完全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隐藏了篷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车厢内无货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车厢两侧的篷布折上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各个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滑轨和滑块配合的爆炸图。

图中:1、前架;2、后架;3、收卷机构;31、电机;4、篷布;5、翻转机构;51、引线;511、第一引线;512、第二引线;52、链条;521、第一链条;522、第二链条;53、第一线轮;54、第二线轮;55、第三线轮;56、第四线轮;57、第一辅轮;58、第二辅轮;6、滑块;61、通孔;7、滑轨;71、定位孔;8、车厢;9、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进行说明。所述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包括前架1、后架2和翻转机构5。前架1用于连接篷布4一端,并设有用于对篷布4收卷的收卷机构3,前架1高度可调;后架2用于连接篷布4另一端,后架2与前架1之间距离可调,后架2高度可调;翻转机构5为两个,分别设于前架1和后架2上,用于将车厢8两侧的篷布4翻转至收卷机构3可收卷的篷布4的宽度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前架1和后架2设置在车厢8上,并且前架1和后架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篷布4设置在前架1和后架2之间,当调节前架1和后架2之间的位置时,可以完成篷布4的沿车厢8长度方向上的收缩;前架1和后架2与篷布4的连接处可以升降,进而能完成车厢8与篷布4所包围空间进行调整;在前架1上设置了收卷机构3,收卷机构3可以将篷布4卷到收卷机构3上,进而在后架2接近前架1的过程中,能对两者之间的篷布4进行收缩整理;翻转机构5分别设置在前架1和后架2上,并且可以将车厢8两侧垂下来的篷布4进行翻转,使车厢8两侧的篷布4折叠在前架1和后架2之间,便于收卷机构3对篷布4进行收卷,当车厢8内没有货物不需要篷布4进行遮盖时,如图2所示,驾驶员需要使篷布4由完全展开的状态变成折叠状态,如图4所示,然后将篷布4卷覆在收卷机构3上,当收卷机构3对篷布4进行收卷时,篷布4对牵引这后架2向前架1的方向进行位置上的调整,还可以通过升降,将篷布4的高度降低,如图3所示;当车厢8内装入货物后需要篷布4进行遮盖时,篷布4的展开过程分为半展开阶段和全展开阶段,半展开阶段需要将卷覆在收卷机构3上的篷布4展开,全展开阶段需要将处于折叠状态的篷布4完全展开,使篷布4可以覆盖住车厢8的顶面和两个侧面,如图1所示;驾驶员首先将前架1和后架2升到合适的高度,然后使卷覆在收卷机构3上的篷布4展开,在此过程中需要驾驶员推动后架2向车厢8尾部的方向运动,使篷布4沿车厢8的长度方向展开,当后架2停止向车厢8尾部方向的运动后,完成篷布4的半展开阶段,此时的篷布4处于折叠状态且仅能保护车厢8的顶部,如图4所示,然后驾驶员需要通过翻转机构5使折叠状态下的篷布4的完全展开,此时的篷布4可以覆盖车厢8的顶面和两个侧面,如图1所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前架1还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前升降机构,前升降机构为电动推杆9,收卷机构3设于前升降机构的顶端。将前升降机构选择为电动推杆9并将前升降机构选择为两个,分别设置在车厢8的两侧,将两个前升降机构的顶端分别与收卷机构3的两端实现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油缸代替电动推杆9,将两个前升降机构的两端与油缸的推顶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收卷机构3包括电机31和收卷体;电机31固定在前升降机构的推顶端;收卷体内部中空,翻转机构5设于收卷体的内部,收卷体端部与电机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31设置在前升降机构的推顶端,收卷体的内部中空,并且将设置在前架1上的翻转机构5放置在收卷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后架2还设有可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后升降机构,后升降机构为电动推杆9,翻转机构5设于后架2的顶端。选择两个电动推杆9作为后升降机构,使翻转机构5固定在后架2的顶端,通过电动推杆9实现翻转机构5的升降。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前架1和后架2沿车体长度方向对正且底部均借助于滑块6滑动于滑轨7上,滑轨7沿车厢8长度方向设置。前架1的底部设置滑块6,后架2的底部也设置滑块6,在车厢8上设置滑轨7,并使前架1和后架2通过底部的滑块6在滑轨7上滑动,进而调整前架1和后架2的相对位置关系。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滑轨7可伸缩且包括主段和副段;主段沿车厢8长度方向设置在车厢8的两侧;和副段设于车厢8上且朝向车厢8的内侧,副段与主段相互垂直设置。滑轨7做成可伸缩的形式,可以将探出车厢8的部分收缩回来,增强了对滑轨7的保护,副段的设置保证了可以从侧面上更好的保护车厢8上的货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翻转机构5包括引线51和链条52;引线51为两根,每一根引线51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线轮且可缠绕于任意一个线轮上,两根引线51的中部分别连接篷布4两侧的待翻转部;链条52为两根,一根用于驱动一个线轮实现两个引线51牵引待翻转部翻折,另一根用于驱动另一线轮实现两个引线51牵引待翻转部落下。在翻转机构5内设置两根引线51和两根链条52,两根引线51不仅需要缠绕在线轮上,还需要将链条52与相应的线轮配合,实现链条52对线轮的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引线51包括第一引线511和第二引线512,第一引线511两端的线轮分别为第一线轮53和第二线轮54,第二引线512两端的线轮分别为第三线轮55和第四线轮56,链条52包括第一链条521和第二链条522。将第一引线511的两端分别挂在第一线轮53和第二线轮54上,将第二引线512的两端分别挂在第三线轮55和第四线轮56上,第一链条521控制第一线轮53的转动,第二链条522控制第二线轮54的转动,第一链条521和第二链条522不能同时受到驾驶员的控制,进行实现车厢8两侧的篷布4的上下折叠。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翻转机构5还包括第一辅轮57和第二辅轮58,第一辅轮57与第一线轮53通过皮带连接,第二辅轮58和第四线轮56通过皮带连接,第一辅轮57和第二辅轮58通过啮合连接,第二线轮54与第三线轮55通过啮合连接。当篷布4的待翻转部需要进行翻折时,即篷布4由如图1所示的状态变成如图4所示的状态,需要使第二线轮54和第三线轮55同时绕线,第一线轮53和第四线轮56同时放线,此时,需要驾驶员拉动第二链条522,使第二线轮54转动并且绕线,第一线轮53放线或者第一线轮53不放线,由于第三线轮55和第二线轮54啮合,因此第三线轮55对于第二引线512也是进行收线,此时第四线轮56也可以放线也可以不放线,在篷布4翻折的过程中,如果第一线轮53和第一引线511在篷布4上的固定位置之间的第一引线511绷紧时,则第一线轮53转动并放线,否则,第一线轮53不转动并不放线,同理,第四线轮56上的第二引线512绷紧时,第四线轮56转动并放线,否则,第四线轮56不转动也不放线;当篷布4的待翻转部需要进行落下时,即篷布4由如图4所示的状态变成如图1所示的状态,驾驶员需要拉动第一链条521,进而使第一线轮53转动并对第一引线511收线,在第一线轮53转动的同时,由于第一线轮53和第四线轮56之间存在传动关系,第四线轮56也会转动并对第二引线512收线,由于第一线轮53和第四线轮56的收线,第二线轮54和第三线轮55都会放线,当篷布4的待翻转部滑至车厢8的边缘位置时,驾驶员停止拉动第一链条521,使用工具将篷布4的待翻转部推下车厢8的顶部,此时篷布4的待翻转部会在自重的作用下,下落至完全展开的状态,篷布4如图1所示,在篷布4的待翻转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第一线轮53、第二线轮54、第三线轮55和第四线轮56都处于放线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引线51、皮带和链条52之间相互发生干涉,可以在将轮设置成不同的区域,通过轴肩或者套筒将轮的不同区域进行分隔,例如,对于第一线轮53,可以将轮上分成三个环状的区域,第一区域用于和第一链条521连接并能传递动力,第二区域用于和皮带连接,第三区域用于和第一引线51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货车用可折叠篷布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6,滑轨7上设有多个定位孔71,滑块6上设有通孔61,滑块6借助于同时穿过通孔61和任一定位孔71的定位销与滑轨7实现定位。定位孔71的轴线与滑轨7的长度方向垂直,通孔61的轴线与定位孔71的轴线平行,为了使销轴可以顺利的同时穿过通孔61和任意一个定位孔71,可以将通孔61的直径设置的比定位孔71的直径大1-2mm,并且使通孔61可以跟定位孔71实现同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