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柱和具有螺柱的车辆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56876发布日期:2020-09-18 13:4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螺柱和具有螺柱的车辆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锚固在车辆充气轮胎的胎面的螺柱孔中的螺柱,该螺柱具有螺柱本体,该螺柱本体由非金属、弹性材料、尤其是橡胶材料构成,并且该螺柱本体包括基底凸缘;并且该螺柱具有螺柱销,该螺柱销由硬质金属构成并且锚固在插入件中,该插入件位于该螺柱本体内并且包括基底部,并且该螺柱销通过端部部分突出超过该螺柱本体,其中,该基底部与由该螺柱本体的材料构成的包络层一起形成该螺柱本体的基底凸缘,并且其中,该基底凸缘具有外轮廓,该外轮廓相对于至少一个对称平面对称地设计并且具有两个纵向侧和两个窄侧。



背景技术:

螺柱通常通过强制锁定和夹紧的组合固持在车辆充气轮胎的胎面的螺柱孔中。常规螺柱由螺柱本体以及固持在该螺柱本体中的螺柱销构成,该螺柱本体由铝或钢构成,该螺柱销突出超过胎面表面并由硬质金属构成。

已经提出使用具有由橡胶或塑料构成的螺柱本体的螺柱。例如,wo2017/088995a1已经披露了在引言中提及类型的螺柱,在此情况下,螺柱销和由塑料或铝构成的插入件嵌入到橡胶外壳或橡胶材料中。此实施例的特别的优点在于橡胶本体的基本材料特性。与铝或钢相比,橡胶本体的大约1g/cm3的低密度使橡胶特别轻。因此,用橡胶代替铝或钢作为本体材料使得螺柱重量减小,这尤其对道路磨损和细粉尘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橡胶的弹性材料特性具有又另外的优点。首先,弹性本体材料抑制撞击,其结果是作用在道路表面中的石子上或砂砾材料的颗粒上的力较小。此作用还减少了道路磨损和细粉尘的形成。此外,由橡胶构成的螺柱本体就磨耗行为而言优于由铝或钢构成的螺柱本体,因为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磨损行为。因为道路表面中的石子和砂砾通常比铝或甚至钢具有更大的硬度,所以由铝或钢构成的螺柱本体被严重磨耗,其结果是螺柱本体高度和螺柱本体的直径减小。这具有的影响是,螺柱本体的在螺柱孔处的边缘区域受到切削性磨耗,这进而侵蚀边缘区域,由此增大了螺柱与周围橡胶基质之间的间隙的大小。这促使沙和小石子的进入,这进一步加速了螺柱本体的磨耗。由橡胶构成的螺柱本体可以具有与胎面的橡胶材料相似的磨耗行为,其结果是,在螺柱本体与胎面材料之间的间隙至少基本上不再上升。此外,橡胶的弹性特性引起将螺柱嵌入在胎面的橡胶材料中,这对螺柱的耐久性具有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比以前更有效地、尤其最佳的利用引言中提及的螺柱本体的材料的弹性特性,以便优化螺柱在胎面的橡胶材料中的嵌入刚度。

根据本发明,实现所阐明的目的在于该基底部的外轮廓在几何学上与该基底凸缘的外轮廓不同,使得该包络层在该基底部的被指配给纵向侧和/或窄侧的一侧处具有至少一个部分,在该至少一个部分中所述包络层比在该基底部的相反侧处更厚。

本发明允许通过借助于对基底部和基底凸缘的对应的设计和构型针对性地影响嵌入刚度,以便在基底凸缘的相互相反侧处形成包络层的具有不同层厚度的区域,从而优化螺柱的冰上性能。在制动、牵引、以及在结冰的地表上转弯期间,施加在螺柱销上的力由于杠杆作用而以特定的强度传递到基底凸缘中。因此在有利于较软嵌入的基底凸缘侧的区域处设有具有较大弹性和较好的阻尼行为的较厚的包络层。较薄且因此较小弹性包络层使螺柱在特定负荷下的嵌入更硬。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其中包络层具有相对大的厚度的至少一个部分形成包络层缓冲部。作为缓冲部的实施例与经由变薄的层厚度基本上连续过渡到相邻的包络层部分中的优点相关联。

还特别有利的是该螺柱的实施例,其中,该基底凸缘具有外表面,在平面视图中,这些外表面沿所述基底凸缘的纵向侧以直线方式延伸并且沿所述基底凸缘的窄侧以向外弯曲的方式延伸。在此,纵向侧在平面视图中可以以直线方式并且尤其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两个窄侧尤其具有呈弧形的外部圆形的设计,并且还可以具有对应的设计。此外,这些纵向侧可以延伸成使得基底凸缘在一个窄侧比在另一个窄侧具有更大的宽度。因此,基底凸缘尤其具有在平面视图中为基本上椭圆形的常见且均匀的形状之一,这些形状允许将螺柱良好地锚固在车辆充气轮胎的胎面的常规螺柱孔中。

还特别有利的是插入件的基底部的实施例,该基底部具有纵向侧和窄侧,这些纵向侧和窄侧被指配给该基底凸缘的纵向侧和窄侧,并且在这些窄侧处具有外部圆形的界定表面,而沿一个纵向侧具有两个界定表面,该两个界定表面以相对于彼此成内钝角地延伸,使得该包络层相对于该基底凸缘的外表面形成两个包络层缓冲部,在平面视图中,该两个包络层缓冲部优选地为三角形。界定表面之间的内钝角尤其为150°至170°,并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包络层缓冲部的最大厚度为0.35mm至1.0mm、尤其是0.7mm至1.0mm。获得螺柱的特别有利的嵌入刚度的设计方式为:螺柱被定位在胎面及其胎面半部中,使得基底凸缘的纵向侧在周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基底凸缘中的包络层缓冲部被定位成在各自情况下更靠近相邻的胎面边缘。在螺柱销相对于无缓冲的基底凸缘边缘在轴向上或主要在轴向方向上负荷的情况下,螺柱可以被很好地支撑在所述区域中,并且用于良好侧向引导的力可以被最佳传递。在相反轴向方向负荷的情况下,例如由于轮胎的压扁期间的滑动移动,则螺柱在包络层缓冲部的区域中的相对软的嵌入起作用,并且螺柱可以以所期望的方式按相对顺从的方式偏斜。

在基底部或基底凸缘的纵向侧处具有至少一个包络层缓冲部的螺柱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包络层在没有形成包络层缓冲部的那些区域中的厚度比该一个或多个包络层缓冲部的最大厚度小。

在基底部或基底凸缘的一个纵向侧处具有至少一个包络层缓冲部的螺柱的实施例的情况下,特定设计(螺柱销或其突出超过螺柱本体的端部部分、以及在顶部表面处形成的抓地边缘)对于最佳冰上抓地也是特别有利的。该螺柱销的端部部分相对于该基底凸缘的以及该基底部的纵向侧横向伸长并且具有两个抓地边缘,该两个抓地边缘在该纵向侧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具有不相等的长度,其中,该较长的抓地边缘是更靠近该纵向侧(在该纵向侧处形成该一个或多个包络层缓冲部)的抓地边缘。

在螺柱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该基底部具有纵向侧和窄侧,这些纵向侧和窄侧被指配给该基底凸缘的纵向侧和窄侧,并且在这些窄侧处具有外部圆形的界定表面,其中,所述界定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界定表面在其圆形中央的区域中配有整平部分,在平面视图中该整平部分尤其以直线方式延伸,使得该包络层相对于该基底凸缘的外表面形成包络层缓冲部。

在此,特别优选的螺柱的实施例是,该基底凸缘的以及该基底部的窄侧具有不相等的宽度,其中,该基底部至少在其较宽的窄侧处、在该圆形中央的区域中配有整平部分,在平面视图中该整平部分尤其以直线方式延伸并且长度优选地为2.0mm至3.0mm。所述包络层缓冲部的最大厚度尤其为0.5mm至1.0mm、优选地为0.7mm至1.0mm。在此特别有利的是,这种螺柱被定位在胎面中使得包络层缓冲部被指配给轮胎的周向方向、或面向该周向方向。对于在结冰的地表上在牵引负荷和制动负荷下作用的力的情况下,这种螺柱布置对于嵌入刚度是特别有利的。

在螺柱的另一个优选的且有利的实施例中,在每个外部圆形的界定表面中、在窄侧处、在圆形中央的区域中设有整平部分,该整平部分在平面视图中以直线方式延伸,其中,在具有较大宽度的窄侧处的包络层缓冲部在其最厚点处的厚度比具有较小宽度的窄侧处的包络层缓冲部的厚度大。以此方式,可以以针对性的方式影响在制动负荷和牵引负荷下的嵌入刚度。

在所述螺柱的另一个有利的实施例中,由此提供的是,该基底部在其纵向侧处具有界定表面,这些界定表面以内凹弯曲的方式延伸,其中,包络层在这些界定表面处优选地被形成为具有在平面视图中以直线方式延伸的外表面以及对应变化的层厚度,该对应变化的层厚度尤其为0.2mm至0.4mm。因此沿这些界定表面的层厚度比在窄侧处包络层缓冲部区域中的厚度小。由于界定表面的凹形设计,在这些界定表面的中央区域中层厚度处于其最大,并且可以因此同样影响螺柱的嵌入刚度。

在此螺柱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在螺柱销的外部顶部表面处,螺柱销或其抓地边缘的特定实施例对于良好的冰上性能具有特别的优点。在此实施例的情况下,螺柱销的端部部分在平面视图中相对于基底凸缘的以及基底部的纵向侧横向伸长并且具有相对于基底部的窄侧具有长度不相等的抓地边缘,其中,较短的抓地边缘是被定位成更靠近窄侧处的包络层缓冲部的抓地边缘,或者如果在两个窄侧处均形成有包络层缓冲部,则较短的抓地边缘是更靠近相应较厚的包络层缓冲部的抓地边缘。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充气轮胎,该车辆充气轮胎具有带有根据本发明设计的螺柱的胎面,其中,这些螺柱被定位在胎面中使得螺柱的相对长的长度被指配给周向方向,或基本上指配给周向方向。在此,布置还特别有利的是,这些螺柱布置在在圆周上延伸的螺柱轨迹中,并且在每个螺柱轨迹中,在各自情况下,定位有具有在窄侧处形成的包络层缓冲部的螺柱以及具有在纵向侧形成的包络层缓冲部的螺柱。还特别有利的是螺柱在胎面中的布置使得在窄侧处具有包络层缓冲部的螺柱主要或仅仅在胎面的中央区域中形成,在纵向侧形成包络层缓冲部的情况下螺柱主要或仅仅在胎面的侧向区域中形成。

附图说明

现在将在附图的基础上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优点和细节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展示了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螺柱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的螺柱的斜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螺柱的平面视图,

图5是沿由图4中的线v-v表示的截面平面的截面图示,

图6是沿由图4中的线vi-vi表示的截面平面的截面图示,

图7是沿由图1中的线vii-vii表示的截面平面的截面图示,

图8和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螺柱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图8和图9的螺柱的斜视图,

图11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螺柱的平面视图,

图12是沿由图11中的线xii-xii表示的截面平面的截面图示,

图13是沿由图11中的线xiii-xiii表示的截面平面的截面图示,

图14是沿由图1中的线xiv-xiv表示的截面平面的截面图示,并且

图15示出了车辆充气轮胎在布置螺柱的设计变体的情况下的胎面的周向部分的平面视图。

附图标记清单

1、1'螺柱

2、2'螺柱本体

2a螺柱本体部

3、3'螺柱销

4、4'插入件

4a、4'a基底部

4b、4'b销固持部

5、5'包络层

6、6'基底凸缘

7、7'顶部表面

8a、8b界定表面

8'a1、8'a2界定表面

8'b界定表面

8c1、8c2界定表面

9、9'包络层缓冲部

10a1、10a2抓地边缘

11a1、11a2抓地边缘

12a1、12a2部分

13a1、13a2抓地边缘

13b抓地边缘

14a、14b拐角边缘

15花纹块列

16花纹块

17横向沟纹

18周向沟纹

19倾斜沟纹

α、β、γ角

a-a轮胎中线

a竖直轴线

b宽度

b1、b2、b3宽度

l1、l2、l3长度

d1、d2厚度

d3、d4、d5、d6厚度

p1、p2箭头

pv箭头

s1、s2对称平面

sp螺柱轨迹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14是根据本发明的螺柱1、1'的简化图示。以下描述中使用的比如竖直、在……上方、在……下方等表述涉及附图中螺柱1、1'的图示。

附图中所示的螺柱1(图1至图7)和1'(图8至图14)基本上由螺柱本体2(图1至图7)和2'(图8至图14)以及螺柱销3(图1至图7)和3'(图8至图14)组成。在螺柱本体2、2'中,包含插入件4、4',该插入件具有基底部4a、4'a和销固持部4b、4'b,在各自情况下,螺柱销3、3'锚固在该插入件的中央,该螺柱销通过其端部部分3a、3'a突出超过螺柱本体2、2'。螺柱1、1'具有螺柱1、1'的重心(未被指定)所在的竖直延伸的中央竖直轴线a(图5和图6;图12和图13)。

插入件4、4'由塑料、尤其是热固性塑料或热塑性材料构成;或由金属、尤其是铝构成。销固持部4、4'(通过举例的方式,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块状形式)延伸到螺柱本体2、2'的中央区域中。插入件4的基底部4a、4'a是优选地在所有侧面均突出超过销固持部4b、4'b的部件,并且该基底部的最大厚度d1(图5、图12)为1.0mm至1.4mm的数量级。

螺柱本体2、2'具有基底凸缘6、6',该基底凸缘由插入件4、4'的基底部4a、4'a和围绕基底部4a、4'a的包络层5、5'构成,使得基底部4a、4'a嵌入到螺柱本体2、2'的材料中。在所展示的简化实施例中,除了基底凸缘6、6'之外,螺柱本体2、2'是圆柱形部件。然而,螺柱本体2、2'还可以具有某些其他外形,例如可以具有截头圆锥形设计或其他圆锥形设计。

螺柱本体2、2'由非金属、弹性材料(优选是橡胶材料、尤其是抗切割且耐磨的橡胶材料)构成。替代性地,螺柱本体2、2'由性质与橡胶材料相似的热塑性硫化橡胶构成。用于生产合适的橡胶材料和合适的热塑性硫化橡胶的混合组合物是轮胎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此外,螺柱本体2、2'的材料包绕螺柱销3、3'的端部部分3a、3'a,其中,可能覆盖或不覆盖端部部分3a、3'a的顶部表面7、7'。

螺柱销3、3'尤其由硬质金属构成,并且是这样一个部件,该部件具有销状设计、在其长度上锥形渐缩、并且通过其渐缩的端部部分固定地锚固在销固持部4b、4'b中。由于螺柱销3、3'是渐缩的,螺柱销3、3'的截面面积沿螺柱销3、3'的纵向范围不断变小,但是在螺柱销3、3'的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几何学上保持相似。

在图1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入件4的基底部4a是长形椭圆部件,该长形椭圆部件具有在平面视图中具有相等宽度的窄侧并且具有两个不同设计的纵向侧。如尤其图7中所示,在窄侧,具有呈弧形定位的外部圆形的界定表面8a,其中,界定表面8a在一个纵向侧通过直线延伸的界定表面8b连接至彼此并且在另一纵向侧通过相对于彼此成内钝角α延伸的两个界定表面8c1和8c2连接至彼此。钝角α具有150°至170°的数量级。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这两个界定表面8c1和8c2优选地具有对应的长度,并且其进入彼此中的过渡区域具有圆形形式。

包络层5沿界定表面8a和8b围绕基底部4a,其中,在各自情况下恒定或几乎恒定的厚度具有0.2mm至0.30mm的数量级。沿界定表面8c1和8c2,包络层5具有外表面,该外表面平行于在包络层5的相反区域处、沿界定表面8b延伸的外表面延伸,使得沿界定表面8c1和8c2存在包络层缓冲部9,在平面视图(图7)或截面中,这些包络层缓冲部为三角形并且相对于包络层5的其余层厚度加厚。所述包络层缓冲部9在其最厚点处的厚度d2具有0.35mm至1.0mm、尤其是至少0.7mm的数量级。在界定表面8c1与8c2之间过渡圆的区域中,仅存在非常薄的橡胶层,其厚度具有0.1mm至0.15mm的数量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基底凸缘7的宽度b1具有6.5mm至7.0mm、尤其是6.7mm的数量级,并且其最大长度l1为7.7mm至8.3mm、尤其是8.0mm。由于基底部4a的实施例,螺柱1具有单个对称平面,该单个对称平面延伸通过竖直轴线a、并且与基底凸缘7的纵向侧成直角延伸、并且在图4中由线s1表示。

在所展示的且优选的实施例中,螺柱销3同样具有仅相对于对称平面s1的对称设计。对于冰上抓地来说重要的是,螺柱销3的端部部分3a处的外部顶部表面7的设计。顶部表面7沿对称平面s1具有其最大延伸长度,使得在平面视图中,螺柱销3沿对称平面s1是长形的。顶部表面7的长度l2(图4)为2.7mm至3.2mm,并且其最大宽度b2为2.0mm至2.3mm。因此,顶部表面7在其位于纵向范围的窄侧上在各自情况下具有一个以与对称平面s1成直角地延伸的抓地边缘10a1、10a2,其中,抓地边缘10a1比抓地边缘10a2长。抓地边缘10a1的长度为1.6mm至2.2mm,并且抓地边缘10a2的长度比其小0.2mm至0.5mm。螺柱销3被锚固在销固持部4b中,使得较长的抓地边缘10a1是被定位成更靠近插入件4的基底部4a的界定表面8c1和8c2的抓地边缘。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抓地边缘10a1、10a2在各自情况下通过两个抓地边缘11a1和11a2连接至彼此,这两个抓地边缘具有完全相同的设计并且相对于彼此成内钝角β地延伸,该内钝角优选地具有160°至170°的数量级。此外,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与抓地边缘10a1直接相邻的抓地边缘11a1比抓地边缘11a2短。在未单独展示的替代性的实施例中,抓地边缘10a1、10a2在各自情况下通过单个直的抓地边缘或通过呈弧形向外延伸的抓地边缘连接至彼此。抓地边缘10a1、10a2、11a1和11a2沿螺柱销3过渡到所述对应界定的侧表面中。

插入件4的基底部4a的特殊的实施例使得更容易以正确的取向将插入件4与螺柱销3插入到模具中以便由螺柱本体2的材料包封。

针对螺柱1的性质,具有包络层缓冲部9的基底凸缘6的特殊的实施例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包络层缓冲部使得可以影响和优化插入到胎面中的螺柱1的嵌入刚度。例如,如图4中由箭头u指示的,螺柱1优选地通过其基底凸缘6的较长的长度上平行于或基本上平行于胎面的周向方向(偏差最高约15°)定位在胎面中,并且在胎面半部中,还使得基底凸缘6中的包络层缓冲部9在各自情况下被定位成更靠近相邻的胎面边缘,从而以取决于主要作用负荷方向的方式得到螺柱1的不同嵌入刚度。在螺柱销3在轴向上或主要在轴向方向上负荷的情况下(如图7中由箭头p1指示的),则螺柱1被支撑在无缓冲的基底凸缘边缘的区域中。因此可以最佳地传递用于良好侧向引导的力。在负荷来自箭头p2的方向的情况下,例如由于轮胎的压扁期间的滑动移动,则螺柱1在包络层缓冲部9的区域中的相对软的嵌入起作用,并且螺柱1可以以所期望的方式按相对顺从的方式偏斜。

在图8至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入件4'的基底部4'a同样是长形椭圆部件,但是具有在平面视图中具有不相等宽度的窄侧以及完全相同设计的纵向侧(图14)。螺柱1'相对于对称平面s2对称设计(图11),该对称平面在基底凸缘4'a的纵向范围内延伸穿过竖直轴线a。在基底部4'a的窄侧,存在呈弧形定位的外部圆形的界定表面8'a1和8'a2。在纵向侧处,定位有以内凹弯曲方式延伸的界定表面8'b。连接界定表面8'b的端部的直线在各自情况下相对于对称平面s2成锐角γ延伸,该锐角具有5°至20°的数量级,使得所述直线在界定表面8'a1处的端部的彼此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直线在界定表面8'a2处的端部的彼此之间的间隔。界定表面8'a1和8'a2在各自情况下在它们的圆形中央的区域中配有整平部分12a1和12a2,这些整平部分在平面视图中以直线方式延伸。所述部分12a1和12a2以与对称平面s2成直角延伸。部分12a1比部分12a2短0.3mm至0.8mm,其长度具有2.0mm至3.0mm的数量级。包络层5'均匀地并且在各自情况下整体以外部圆形的方式围绕界定表面8'a1和8'a2,在界定表面8'a1和8'a2的圆形部分处,具有恒定或基本上恒定的层厚度d3、d4。然而,包络层5'沿相对短的界定表面8'a1的圆形部分的层厚度d3还可以小于沿相对长的界定表面8'a2的圆形部分的层厚度。在任何情况下,沿相对长的界定表面8'a2的整平部分12a2比沿界定表面8'a1的部分12a1形成更大且更厚的包络层缓冲部9'。所述包络层缓冲部9'在整平部分12a2处的厚度d5为0.5mm至1.0mm。沿基底部4'a的以内凹弯曲方式延伸的界定表面8'b,包络层5'优选地由平坦的外表面形成,并且因此具有对应变化的层厚度d6,该层厚度为0.2mm至0.4mm。

沿竖直轴线a定位在螺柱1'的中央的螺柱销3'具有顶部表面7',该顶部表面大约为具有斜削拐角的长形矩形形式,并且长度l3为2.8mm至3.2mm,并且宽度b3为1.8mm至2.0mm,其中,螺柱销3'锚固在插入件4'中,以便以与对称平面s2成直角地延伸,并且因此以便关于该对称平面对称。因此,顶部表面7'具有两个相对长的抓地边缘13a1和13a2,这两个相对长的抓地边缘以与对称平面s2成直角地延伸,并且还具有两个相对短的抓地边缘13b,这两个相对短的抓地边缘平行于对称平面s2延伸并且具有相等的长度。抓地边缘13b的延伸长度尤其为1.0mm至1.7mm,抓地边缘13a1的长度为2.3mm至3.2mm,并且抓地边缘13a2的长度比抓地边缘13a1的长度最多短1.2mm。拐角边缘14a将抓地边缘13a1连接至抓地边缘13b,并且拐角边缘14b将抓地边缘13a2连接至抓地边缘13b。侧表面沿螺柱销3'的长度以邻接方式定位,这些侧表面从抓地边缘13a1、13a2、13b和拐角边缘14a、14b开始并且被对应地设计并且未被示出。除了拐角边缘和相关的拐角表面之外,螺柱销3'可以具有过渡倒圆和圆形的过渡表面。

螺柱1'是所谓的牵引制动螺柱,该牵引制动螺柱优选地设在胎面的所有螺柱轨迹中、尤其是与螺柱1组合。在非定向设计的胎面的情况下,设在胎面中的大约一半的螺柱1'以附图中展示的相对于周向方向的取向(图11中箭头u)布置(以在圆周上对应分布的方式),并且设置的另一半的螺柱1'以相反取向布置。然而,特别有利的是,螺柱1'在轮胎的胎面中的布置在前进行驶期间具有预定旋转方向,也就是说轮胎中具有定向设计的胎面。在此,螺柱1'被布置成使得在前进行驶期间轮胎滚动时,基底凸缘6'的较宽侧指向滚动方向,如图11中的箭头u所指示的。螺柱1'的这种布置对于在结冰的地表上的牵引负荷和制动负荷作用下的力的情况下的嵌入刚度是特别有利的。

在牵引下,螺柱1'的螺柱销3'以其相对短的抓地边缘13a2容易地接合到冰表面中,并且开始传递力;在此过程中,其倾斜并且以刚性方式支撑在相对窄的包络层缓冲部9上。前部相对厚的包络层缓冲部9'有利于螺柱的倾斜,这是因为弹性橡胶材料比基底部4'a的塑料或铝材料具有较低的刚度。以此方式,螺柱1'可以容易地“直立”,以便形成更大的突出长度并且以便更快地采用最佳切割角度。

在制动力传递期间,螺柱销3'最初还以其相对短的抓地边缘13a2接合到冰中,但是然后由于轮胎与道路表面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倾斜”,并且然后通过其相对长的抓地边缘13a1传递制动力。在螺柱的“倾斜”期间,销3'实际上会自动地压入冰中。为了使制动力最大化,特别重要的是使螺柱1'以柔性方式嵌入,以便消除应力峰值并且因此防止过早破冰。借助于基底凸缘6'上相对厚的弹性包络层缓冲部9'来实现柔性嵌入。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具有定向花纹的乘用机动车辆冬季轮胎的胎面的周向部分。通过举例的方式示出的胎面具有两个胎肩侧花纹块列15,并且在这两个胎肩侧花纹块列之间、在中央胎面区域中还具有花纹块16,这些花纹块通过以v形形状在胎面的宽度上延伸的横向沟纹17以及多个周向沟纹18和倾斜沟纹19形成。在前进行驶期间的旋转方向由箭头pv表示。b表示胎面中与地面相接触的那部分的宽度。在此宽度b内,螺柱1、1'按所谓的螺柱轨迹sp布置,螺柱的数量通常在4与25之间、尤其是在12与20之间。螺柱轨迹sp是以平行于周向方向的圆形环绕方式延伸的线,并且在图15中由虚线表示。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每个胎面半部中设有七条螺柱轨迹sp,这些螺柱轨迹相对于轮胎中线a-a对称布置。

在所示的圆周部分中,在每个螺柱轨迹中通过举例的方式示出至少一个螺柱1和至少一个螺柱1'。通常,被定位在每个螺柱轨迹sp中在轮胎的周向上定位有4至25个、尤其是7至16个螺柱1、1'。在替代性的实施例中,仅仅将螺柱1定位在两个侧向周向区域中的螺柱轨迹sp中,并且仅仅将螺柱1'定位在中央周向区域中的螺柱轨迹sp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