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56922发布日期:2020-09-18 13:50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扶手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涉及装配于座椅的扶手。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装配于车辆的座椅的扶手已知在日本特开2006-95104号公报记载的发明。该扶手具备表皮、配置于该表皮的内部的框架及填充于表皮的内部的发泡树脂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51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来,由于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移动设备的普及,在从车辆的电源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在将移动设备连接于车辆的音频装置并播放保存于移动设备的音乐数据的情况下等,要求将移动设备与车辆连接。

由于乘员在手边操作移动设备,因此优选移动设备与车辆的连接构造设置于乘员的手边的附近。因此,考虑在安装于座椅的扶手的内部布线与车辆连接的电缆。但是由于其具体的技术未被设计出来,一直处于无法实现的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扶手具备:电缆,与设置于座椅侧的座椅侧配线连接;及主体部,能够安装于上述座椅,在内部设置有能够布线上述电缆的布线路径,上述电缆具有收容于上述布线路径的被收容部及在与上述座椅侧配线的连接时从上述布线路径向外侧导出的连接操作部,上述连接操作部在上述主体部安装于上述座椅的状态下收容于上述布线路径。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从布线路径向外侧导出的连接操作部来进行与座椅侧配线的电连接操作,因此操作性良好。此外,在主体部安装于座椅的状态下,能够将连接操作部收容于布线路径,并保护其免受外力影响。

作为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实施方式,优选以下的结构。

(1)上述连接操作部还具备与上述座椅侧配线连接的连接器,上述布线路径具备在上述主体部安装于上述座椅的状态下能够收容上述连接器的连接器收容部。

根据该结构,在主体部安装于座椅的状态下,能够将连接器收容于连接器收容部,能够保护其免受外力影响。

(2)上述被收容部具备余长部,该余长部具有与上述连接操作部对应的长度,上述布线路径还具备在上述主体部安装于上述座椅的状态下收容上述余长部的电缆收容部。

在将连接操作部收容于布线路径内的情况下,被收容部中的与连接操作部对应的长度的量为余长部并成为被压入布线路径内的状态,担忧被余长部干涉而无法将连接操作部收容于布线路径内。根据上述的结构,在连接操作部收容于布线路径内时,余长部收容于电缆收容部的内部,因此不会被余长部干涉而能够顺畅地将连接操作部收容于布线路径内。

(3)上述扶手还具备:插通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且供所述连接操作部插通;及固定栓,在所述主体部安装于所述座椅的状态下能够封闭所述插通孔,所述固定栓具备在由所述连接操作部和所述座椅侧配线构成的露出配线部相对于所述连接操作部固定于与所述座椅侧相邻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固定栓在露出配线部相对于上述连接操作部固定于与上述座椅侧相邻的位置,因此能够通过改变将固定栓固定的部位来改变收容于布线部内的连接操作部的长度。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的扶手,能够确保在向座椅安装时所需要的电缆的余长部,并且在安装后将余长部收容于扶手并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后方观察实施方式的扶手安装于座椅侧支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扶手安装于座椅侧支架的状态的内侧视图。

图3是示出主体部的内部构造的俯视图。

图4是从后方观察余长部被收纳于框架的内部前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余长部被收纳于框架的内部前的状态的内侧视图。

图6是示出余长部被收纳于主体部的内部前的状态的内侧视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将盖部覆盖安装于框架主体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余长部被收纳于框架的内部的状态的内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通过图1~图8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扶手ar的整体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扶手ar是装配于车辆的座椅90的可动式的扶手,具备作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移动设备的电源及数据通信电路的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口2f、2b。如图1所示,扶手ar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规定的厚度并朝向前方稍微尖细地延伸的主体部1,如图2所示,usb端口2f、2b设置于主体部1的前端以及后端。如图3所示,螺栓bt的轴部从主体部1的一个侧面(图2中的近前侧)突出。在螺栓bt的轴部安装作为座椅侧部件的支架91并通过螺母nt进行紧固。由此,主体部1能够相对于支架91如在图2中通过箭头a示出那样向上方旋转。以下,在主体部1中会将螺栓bt的轴部突出的一侧称为内侧面侧,将与内侧面侧相反的一侧称为外侧面侧。

如图2所示,在支架91设置有以螺栓bt的轴部为中心的半圆弧状的逃逸孔91a。在主体部1中的能够从支架91的逃逸孔91a观察的部分设置有用于使电缆40插通的插通孔1b。座椅侧配线93通过逃逸孔91a及插通孔1b被导入主体部1的内部,构成到达usb端口2f、2b的usb配线w。

接下来,对主体部1的内部中的usb配线w的插通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细节如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1通过使用表皮材料70覆盖框架10,并将填充材料填充于框架10与表皮材70之间来一体成型为形成有发泡树脂层60的三层构造,因此无法将座椅侧配线93延伸至主体部1的内部而布线。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扶手ar中,如图6所示,在形成主体部1时,在主体部1的内部埋设与座椅侧配线93不同的电缆40,并且使其末端从主体部1延伸出,在向座椅90的安装操作时将该一端与座椅侧配线93连接。即,usb配线w由座椅侧配线93和电缆40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为了埋设电缆40,在作为主体部1的最内层的框架10设置有布线路径20。在形成主体部1时,预向将电缆40布线于布线路径20内,并在使末端向外侧延伸出的状态下,使用表皮材70与发泡树脂层60将框架10与布线路径20内的电缆40一体地覆盖。另外,为了保护电缆免受车载环境下的温度变化时的热膨胀收缩应力的影响,形成发泡树脂层60的发泡树脂材料优选具有柔软性的材质,作为此种发泡树脂材料可以使用例如聚氨酯泡沫、发泡珠粒、tip聚氨酯等。

细节如图2~图4所示,框架10具备比主体部1稍小的呈尖细的板形状的框架主体11和从框架主体11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分别向前方及上方突出的连接器埋设部11c。框架主体11中的后侧约1/3为材料厚度比较厚的轴承部11a,贯通形成有轴孔1a。在轴承部11a的前端连有厚度逐渐变薄且向前方延伸的锥形部11b。在连接器埋设部11c形成有分别向前方以及上方开口的连接器埋设凹部21f、21b。

如图4所示,布线路径20形成为使框架主体11的内侧面侧朝向外侧面侧凹陷而成的槽形状。如图5所示,布线路径20由以比轴孔1a靠前方的位置为基端向前方延伸的干线路22m与从干线路22m的前端分支并延伸的第一支线路22a及第二支线路22b构成。第一支线路22a从干线路22m的前端向前方延伸并与连接器埋设凹部21f连通。第二支线路22b从干线路22m的前端向稍微上斜的后方延伸并与连接器埋设凹部21b连通。干线路22m的后端构成上述的插通孔1b。

如图5所示,布线于第一支线路22a及第二支线路22b的内部的各电缆40在干线路22m的前端汇合,在干线路22m向后方延伸并从插通孔1b向外侧延伸出。以下,如图6示意性地所示,在扶手ar安装于座椅90前的状态下,将电缆40中的收容于主体部1的内部的部分称为被收容部41,将主体部1(即从表皮材料70延伸出的部分)称为延伸部42。

如图6所示,在延伸部42的末端安装有扶手侧连接器32。扶手侧连接器32露出于主体部1的外部且具有由延伸部42改变朝向的自由度。因此操作者通过一边目视确认扶手侧连接器32一边适宜地改变朝向,能够容易地嵌合于与座椅侧配线93的末端连接的座椅侧连接器92,成为图6的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座椅侧连接器92、扶手侧连接器32以及延伸部42构成操作者在座椅侧配线93与电缆40的连接操作时使用的连接操作部w1。此外,在usb配线w中,有时将连接操作部w1与座椅侧配线93一并称为露出配线部w2。

然而,在如上述的方式那样电缆40的延伸部42从主体部1延伸出的结构的情况下,扶手侧连接器32与座椅侧配线93的连接操作变得容易,但是在连接作业完成并将主体部1安装于支架91时,延伸部42及扶手侧连接器32可能会夹在主体部1与支架91或座椅90之间从而妨碍操作。此外,在使安装于座椅90的扶手ar旋转时,担心延伸部42钩挂于支架91等其他部件而断线,或者延伸部42的包覆层发生摩擦而损耗。

于是,在扶手ar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在与座椅侧配线93的电连接操作完成后收容延伸部42的电缆收容部2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及图5所示,电缆收容部23通过形成将干线路22m中的前侧的约一半的宽度上下扩大的形状来设置。电缆收容部23具有顶壁23u、前壁23f、底壁23b及左壁23l而划成在侧视时大致倒梯形的空间。如图5所示,在电缆收容部23的内部,从左壁23l的下端附近朝向内侧突出设置有用于固定电缆40的固定爪部23a。

如图5所示,从第一支线路22a及第二支线路22b布线的各电缆40在电缆收容部23内的前壁23f的附近汇合,并以沿前壁23f向下方延伸而被固定爪部23a固定,在沿底壁23b向后方延伸之后向上方延伸的方式进行布线。由此,在延伸部42未收容于主体部1内的状态下,划成有能够进一步收容电缆40的空间cl。

此外,干线路22m中的后侧的大约一半为配合于互相嵌合的座椅侧连接器92及扶手侧连接器32的形状而适当地扩径的形状的连接器收容部25。

在连接器收容部25的前端设置有与扶手侧连接器32的前端对向的压入限制部25a。压入限制部25a留有能够插通两根电缆40的孔而封闭连接器收容部25的前端。此外,在电缆收容部23的内部设置有与压入限制部25a相连并向前方突出的电缆末端保护部24。电缆末端保护部24与左壁23l连结而设置,呈向内侧(图5中的近前侧)突出的板形状。

如图4及图7所示,对电缆收容部23及连接器收容部25从右侧覆盖安装独立部件的盖部件12。由此,在框架10的外侧填充填充材料并形成发泡树脂层60时,抑制填充材料流入电缆收容部23内及连接器收容部25内,确保了电缆收容部23及连接器收容部25的内部空间。

如图5所示,在座椅侧配线93与电缆40连接时,电缆40从干线路22m的前端通过电缆收容部23及连接器收容部25的内部而延伸至插通孔1b,并从插通孔1b向主体部1的外部延伸出。

如图7所示,在座椅侧配线93装配有固定栓50。固定栓50具备能够插通座椅侧配线93的安装部51及从安装部51在正交于座椅侧配线93的方向上延伸的密封部52。固定栓50通过将安装部51安装于与构成连接操作部w1的座椅侧连接器92相邻的位置而被固定于座椅侧配线93。

扶手侧连接器32与座椅侧连接器92在轴向上嵌合而完成与座椅侧配线93的连接,在主体部1安装于座椅90的如图1~图3的状态下,如图8所示,固定栓50的密封部52嵌入插通孔1b,并且互相嵌合的座椅侧连接器92及扶手侧连接器32收容于连接器收容部25内。延伸部42收容于电缆收容部23的内部,配置于电缆末端保护部24与顶壁23u之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操作部w1(座椅侧连接器92、扶手侧连接器32以及延伸部42)收容于连接器收容部25的内部与电缆收容部23的内部。

在此,如图5所示,在座椅侧配线93与电缆40的连接时,插通于连接器收容部25及电缆收容部23的内部的电缆40中的与上述的连接操作部w1相当的长度的量为余长(以下,称为余长部40a。)。如图8所示,作为余长的余长部40a(与连接操作部w1相当的长度的量)在连接操作部w1收容于连接器收容部25的内部与电缆收容部23的内部的状态下,弯曲地收容于电缆收容部23的内部。

另外,电缆收容部23的后侧约3/4及连接器收容部25整体设置于框架主体11中的材料厚度比较厚的轴承部11a以及锥形部11b。由此,在电缆收容部23以及连接器收容部25中,确保了用于可靠地收容连接操作部w1和余长部40a的深度。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扶手ar具备与设置于座椅90侧的座椅侧配线93连接的电缆40及能够安装于上述座椅90且在内部设置有能够布线上述电缆40的布线路径20的主体部1,上述电缆40具有收容于上述布线路径20的被收容部41及在与上述座椅侧配线93的连接时从上述布线路径20向外侧导出的连接操作部w1,上述连接操作部w1在上述主体部1安装于上述座椅90的状态下收容于上述布线路径20。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从布线路径20向外侧导出的连接操作部w1来进行与座椅侧配线93的电连接操作,因此操作性良好。此外,在主体部1安装于座椅90的状态下,能够将连接操作部w1收容于布线路径20,并保护其不受外力影响。

此外,上述连接操作部w1还具备与上述座椅侧配线93连接的连接器(扶手侧连接器32),上述布线路径20具备在上述主体部1安装于上述座椅90的状态下能够收容上述连接器32的连接器收容部25。

根据该结构,在主体部1安装于座椅90的状态下,能够将连接器32收容于连接器收容部25,并保护其不受外力影响。

此外,上述被收容部41具备具有与上述连接操作部w1对应的长度的余长部40a,上述布线路径20还具备在上述主体部1安装于上述座椅90的状态下收容上述余长部40a的电缆收容部23。

在将连接操作部w1收容于布线路径20内的情况下,被收容部41中的与连接操作部w1对应的长度的量为余长部40a并成为被压入被布线路径20内的状态,担忧被余长部干涉而无法将连接操作部w1收容于布线路径20内。根据上述结构,在连接操作部w1收容于布线路径20内时,余长部40a收容于电缆收容部23的内部,因此不会被余长部40a干涉而能够顺畅地将连接操作部w1收容于布线路径20内。

此外,上述扶手还具备设置于上述主体部1且供上述连接操作部w1插通的插通孔1b及在上述主体部1安装于上述座椅90的状态下能够封闭上述插通孔1b的固定栓50,上述固定栓50具备在由上述连接操作部w1和上述座椅侧配线93构成的露出配线部w2相对于上述连接操作部w1固定于与上述座椅90侧相邻的位置的安装部51。

根据该结构,固定栓50在露出配线部w2相对于连接操作部w1被固定于与座椅90侧相邻的位置,因此通过改变将固定栓50固定的部位,能够改变收容于布线路径20内的连接操作部w1的长度。

<其他的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技术不受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了的实施方式限定,例如能够以如下的方式实施。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如下结构:将电缆收容部23与连接器收容部25相邻而设置,并将电缆40中的延伸部42收容于电缆收容部23的内部,但电缆收容部23的配置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电缆收容部与连接器收容部之间设置连通部并将延伸部收容于连通部,并且将被收容部中的与延伸部相连的部分收容于电缆收容部。要点在于,在将连接操作部收容于主体部的内部时,能够将被收容部中的与连接操作部对应的长度的量(余长部)收容于电缆收容部即可。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除了延出部42之外扶手侧连接器32及座椅侧连接器92也收容于主体部1的内部的结构,但也可以是省略连接器收容部并且扶手侧连接器及座椅侧连接器不收容于主体部的内部的结构。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电缆收容部23形成为将干线路22m的一部分扩大为倒梯形的形状,但设置电缆收容部23的部位及形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干线路的整体形成为稍大的直径,将其作为电缆收容部,并通过使电缆在干线路的内部整体上蜿蜒来收容余长部。

标号的说明

ar:扶手

1:主体部

1b:插通孔

20:布线路径

23:电缆收容部

25:连接器收容部

32:扶手侧连接器(连接器)

40:电缆

40a:余长部

41:被收容部

42:延伸部

50:固定栓

51:安装部

90:座椅

92:座椅侧连接器(连接器)

93:座椅侧配线

w1:连接操作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