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0675发布日期:2020-05-29 14:0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坐垫部(3)、靠背部(2)和头枕部(1),所述头枕部(1)中设置有能够测量乘坐者的头部与所述头枕部(1)的距离的距离传感器,所述头枕部(1)或所述靠背部(2)中设置有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头枕部(1)相对于所述靠背部(2)向前或向后移动,所述距离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驱动器,所述控制器能够设置为: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提供的距离信息,控制所述驱动器以驱动所述头枕部(1)相对于所述靠背部(2)移动为与乘坐者的头部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能够设置为:当所述距离传感器测量的所述头枕部(1)与前方物体的距离大于乘坐者的头部与所述头枕部(1)的极限距离时,控制所述头枕部(1)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部(3)中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能够设置为: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低于第一预定压力时,控制所述驱动器以驱动所述头枕部(1)向后移动到极限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部(1)中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能够设置为: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高于第二预定压力时,控制所述驱动器以驱动所述头枕部(1)向后移动,直到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小于第二预定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部(1)通过连接杆(8)连接于所述靠背部(2),所述连接杆(8)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轴可枢转地铰接于所述靠背部(2),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靠背部(2)中并能够驱动所述连接杆(8)枢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电机(4)、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4)的丝杠(5)、螺接于丝杠(5)的滑块(6)、连接于所述滑块(6)的牵引线(7),所述牵引线(7)连接于所述连接杆(8)以能够拉动所述连接杆(8)围绕所述铰接轴枢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部(2)的下端通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铰接轴可枢转地铰接于所述坐垫部(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轨,所述坐垫部(3)设置在所述滑轨上并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设置有锁定机构及操作手柄,所述锁定机构能够将所述坐垫部(3)锁定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操作手柄能够解锁所述锁定机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座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车辆部件的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座椅,其中,所述座椅包括坐垫部(3)、靠背部(2)和头枕部(1),所述头枕部(1)中设置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头枕部(1)或所述靠背部(2)中设置有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能够驱动所述头枕部(1)向前或向后移动,所述控制器能够设置为: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提供的距离信息,控制所述驱动器以驱动所述头枕部(1)相对于所述靠背部(2)移动为与乘坐者的头部贴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头枕部与乘客的头部保持贴合,在车辆遭受碰撞时,头枕部可以直接为头部提供支撑,避免头部在无支撑时向后碰撞到头枕部,提高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头枕部对头部的支撑可以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恒大新能源汽车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