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10660发布日期:2021-01-01 18:27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爆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轮胎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爆轮胎。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出行中,汽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出行的质量和效率。

汽车包括车体和轮胎,由于轮胎在汽车中主要起到行走的作用,因此,其质量显得尤为重要。一条质量好的轮胎,能够大大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目前,城市用轮胎大多都是充气式的,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减震功能,但是当配备有这种轮胎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被扎胎时,轮胎内部的高压气体会逐渐泄漏,行驶速度越快,泄漏越快;当被扎的位置受高压气体泄漏而破裂时,很容易导致爆胎,造成安全隐患;即使车速降下来,轮胎也会由于没有高压气体的支撑而无法继续行驶,若强行驾驶,会进一步导致轮辋受损,增加维修成本。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轮胎在行驶途中被扎破而导致气体泄漏时,易出现爆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轮胎在行驶途中由于被扎破而导致易爆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爆轮胎。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爆轮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爆轮胎,包括轮辋和安装在轮辋上的轮胎本体,轮胎本体内填充有弹性的颗粒物,颗粒物充满整个轮胎本体的内部空间,并且颗粒物之间存在若干用于充气的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通过向轮胎本体内填充气体和颗粒物,从而实现对轮胎本体的双重支撑,使得轮胎本体具有更好的缓冲和减震能力,同时,当防爆轮胎在行驶途中由于被扎破而导致气体泄漏时,仍然能够在颗粒物的支撑下继续行驶,无需依靠轮辋的支撑行驶,不仅降低了由于轮辋损坏而造成的维修成本,还改善了目前轮胎易爆胎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颗粒物的外表面包覆有粘合剂,颗粒物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成为具有弹性的支撑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合剂的设置,不仅能够将颗粒物之间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受力整体,还能稳固充气空间;而且当轮胎本体被扎破泄漏时,颗粒物也不会随着气体的泄漏而流出,使得支撑结构能够更好的对轮胎本体进行弹性支撑。

优选的,若干所述空隙之间彼此连通并在轮胎本体内形成充气空间,充气空间与轮胎本体上安装的气门嘴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气门嘴向轮胎本体内的充气空间填充气体,轮胎本体在气体和颗粒物的双重支撑下能够发挥出更好的缓冲和减震能力。

优选的,所述颗粒物为橡胶颗粒或气凝胶颗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颗粒或气凝胶颗粒具有良好的弹性,应用在轮胎本体内部,不仅能够为轮胎提高较好的支撑力,还能为车体提供较好的缓冲和减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颗粒物为球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轮胎本体在行驶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力时,由于相邻的颗粒物之间为球面接触,因此可以更加均匀地将挤压力向四周传递,使轮胎本体各处受力均匀。

优选的,所述颗粒物的直径为5-10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颗粒物的尺寸过大,相对的弹性也会越高,当汽车行驶至颠簸路段时,轮胎本体容易变形,导致车身不稳;如果颗粒物的尺寸过小,相对弹性也会越低,当汽车行驶至颠簸路段时,车身会剧烈颠簸,影响驾驶感受;而5-10mm直径的颗粒物在被填充至轮胎本体内后,不仅能够对轮台本体进行很好的弹性支撑,同时,还能避免轮胎本体在行驶至颠簸路段时过度变形。

优选的,所述轮胎本体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提高轮胎本体的抓地力,降低打滑的可能性,保证行车安全。

优选的,所述轮胎本体的外周面上开设有排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将行驶过程中被挤压进轮胎花纹中的水排出,从而保证汽车在湿滑路面上行驶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轮胎本体内填充气体和颗粒物,使得轮胎本体得到双重支撑,当防爆轮胎在行驶途中由于被扎破而导致气体泄漏时,仍然能够在颗粒物的支撑下继续行驶,无需依靠轮辋的支撑行驶,不仅降低了由于轮辋损坏而造成的维修成本,还改善了目前轮胎易爆胎的问题;

2.粘合剂的设置,不仅能够将颗粒物之间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受力整体,还能稳固充气空间;而且当轮胎本体被扎破泄漏时,颗粒物也不会随着气体的泄漏而流出,使得支撑结构能够更好的对轮胎本体进行弹性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防爆轮胎的剖视图;

图2是体现颗粒物之间的空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轮辋;2、轮胎本体;21、排水槽;22、气门嘴;3、颗粒物;31、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爆轮胎。参照图1,防爆轮胎包括轮辋1和轮胎本体2,轮胎本体2固定安装在轮辋1上,行走时,轮胎本体2与地面接触,而轮辋1的主要作用是对轮胎本体2进行支撑。

轮胎本体2的外周面上设有防滑纹路,主要用于提高轮胎本体2的抓地力,降低打滑的可能性,保证行车安全。根据需要,防滑纹路可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此处不做过多限定。为了保证汽车能够在湿滑的路面上正常行驶,设计时,在轮胎本体2外周面上开设排水槽21,排水槽21包括位于中心的主排水沟槽和位于主排水沟槽两侧的辅排水沟槽,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被挤压进轮胎花纹中的水会顺着主排水沟槽和辅排水沟槽排出。

轮胎本体2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在轮胎本体2内填充有弹性的颗粒物3,该颗粒物3充满整个轮胎本体2的内部空间,颗粒物3为球形,当轮胎本体2在行驶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力时,由于相邻的颗粒物3之间为球面接触,因此可以更加均匀地将挤压力向四周传递,使轮胎本体2各处受力均匀。

更具体的是,颗粒物3为橡胶颗粒或气凝胶颗粒,两者均具有良好的弹性,应用在轮胎本体2内部,不仅能够为轮胎提高较好的支撑力,还能为车体提供较好的缓冲和减震效果。

参照图1和图2,颗粒物3之间存在若干空隙31,若干空隙31之间彼此连通并在轮胎本体2内形成充气空间,充气空间与轮胎本体2上安装的气门嘴22相连通,生产加工时,工作人员通过气门嘴22向轮胎本体2内的充气空间填充气体,气体的占比小于颗粒物3。轮胎本体2在气体和颗粒物3的双重支撑下能够发挥出更好的缓冲和减震能力,通常情况下,气体作为主要的支撑力。上述这种气体和颗粒物3混合、并存的结构设计,使得防爆轮胎即使在行驶途中被扎破而导致气体泄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颗粒物3的支撑下继续行驶。

颗粒物3的外表面包覆有一层很薄的粘合剂,对颗粒物3进行填充时,颗粒物3层层黏附于轮胎本体2内部,填充完毕后,颗粒物3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成为具有弹性的支撑结构,同时,少量粘合剂的加入不仅不会堵塞充气空间,还能稳固充气空间。

参照图1,当轮胎本体2在行驶过程中受到挤压时,支撑结构能够吸收挤压力并随之产生形变;当挤压力消除后,轮胎本体2内气体会辅助支撑结构推动轮胎本体2迅速恢复形变,从而提高轮胎本体2恢复形变的能力,由于支撑结构为统一的受力整体,因此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吸收更多的震动能量,为驾驶者提供更好的驾驶体验;当轮胎本体2在行驶的过程中被扎破时,气体逐渐泄漏,此时,支撑结构作为主要的支撑力,同时,由于粘合剂的设置,因此,颗粒物3不会随着气体的泄漏而流出,使得轮胎本体2不会出现明显的形变,从而保证汽车能够继续行驶。

为进一步保证驾驶的舒适度,将颗粒物3的直径设置为5-10mm,因为如果颗粒物3的尺寸过大,相对的弹性也会越高,当汽车行驶至颠簸路段时,轮胎本体2容易变形,导致车身不稳;如果颗粒物3的尺寸过小,相对弹性也会越低,当汽车行驶至颠簸路段时,车身会剧烈颠簸,影响驾驶感受。

本申请中的防爆轮胎通过填充气体和颗粒物3,使得轮胎本体2得到双重支撑,当防爆轮胎在行驶途中由于被扎破而导致气体泄漏时,仍然能够在颗粒物3的支撑下继续行驶,无需依靠轮辋1的支撑行驶,不仅降低了由于轮辋1损坏而造成的维修成本,还改善了目前轮胎易爆胎的问题。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