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供电的山地有砟轨道交通接触轨接地泄流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60602发布日期:2020-12-22 10:3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流供电的山地有砟轨道交通接触轨接地泄流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供电的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直流供电的山地有砟轨道交通接触轨接地泄流模块。



背景技术:

国内近年大力发展旅游+交通融合产业,出现了一种山地有砟轨道交通。区别于城市轨道交通,山地有砟轨道交通以城市为起点,向周边山区旅游地带延伸,具有线路长、站间距大、桥隧比高,坡度巨大等特点,所处地理位置往往海拔较高,昼夜温差较大,气象环境复杂,雷电频发。受天气昼夜温差的影响,山地有砟轨道交通接触轨因热胀冷缩会产生频繁的横向伸缩,导致中心锚结偏移,整体绝缘支架断裂,在严重的情况下发生接触轨接地短路故障;高架区段线路容易遭受雷击,引起接触轨绝缘子闪络,同样容易发生接触轨接地短路故障。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而言,通常每隔2至3公里设置一处牵引变电所,同时牵引变电所一般位于车站,车站内设置接地网,接地效果较好。一旦发生接触轨接地短路故障,短路电流将沿着贯通的接地装置回到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最后流入车站接地网,短路电流入地路径较短且较为通畅,故障影响较小。但对于山地有砟轨道交通而言,通常每隔8至10公里设置一处牵引变电所,且牵引变电所大多位于区间,接地电阻往往达不到车站要求,此时接触轨短路电流入地路径长,入地通道接地电阻大,故障影响范围大,严重威胁供电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接触轨短路电流入地路径长、入地通道接地电阻大、故障影响范围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直流供电的山地有砟轨道交通接触轨接地泄流模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流供电的山地有砟轨道交通接触轨接地泄流模块,所述泄流模块设置在第一牵引变电所和第二牵引变电所间;

所述泄流模块包括接触轨、接地装置、若干桥梁接地装置、若干隧道接地装置、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网和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网;

所述接地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桥梁接地装置、所述隧道接地装置、所述第一牵引变电所母排和所述第二牵引变电所母排;

所述第一牵引变电所母排与所述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网连接,所述第二牵引变电所母排与所述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网连接;

所述接触轨和所述接地装置绝缘安装,所述桥梁接地装置和所述隧道接地装置均接地。

在牵引变电所间增设桥梁接地装置和隧道接地装置,增加了泄流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桥梁接地装置包括桥梁横向结构钢筋、桥梁纵向结构钢筋、若干上行桥梁接地端子和若干下行桥梁接地端子,所述桥梁横向结构钢筋分别与所述桥梁纵向结构钢筋、所述上行桥梁接地端子和所述下行桥梁接地端子连接。

利用桥梁自身的结构钢筋构成桥梁接地装置,结构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地装置在桥梁区段包括桥梁上行接地装置和桥梁下行接地装置,所述上行桥梁接地端子通过第一引接线与桥梁上行接地装置连接,所述下行桥梁接地端子通过第二引接线与桥梁下行接地装置连接。

利用桥梁接地端子实现桥梁自身机构钢筋与接地装置间的电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行桥梁接地端子和所述下行桥梁接地端子分别设置在桥梁两侧的梁体表面,若干所述上行桥梁接地端子和若干所述下行桥梁接地端子分别沿所述桥梁上行接地装置长度方向和所述桥梁下行接地装置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桥梁接地端子的间隔距离可根据需求改变,增加泄流通道的数量,缩短泄流通道的距离,实现迅速泄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隧道接地装置包括上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下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隧道环向结构钢筋、若干上行隧道接地端子和若干下行隧道接地端子;

所述上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连接所述上行隧道接地端子,所述上行隧道接地端子连接所述隧道环向结构钢筋,

所述下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连接所述下行隧道接地端子,所述下行隧道接地端子连接所述隧道环向结构钢筋。

利用隧道自身的结构钢筋构成隧道接地装置,结构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地装置在隧道区段包括隧道上行接地装置和隧道下行接地装置,所述上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通过第三引接线连接到隧道上行接地装置,所述下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通过第四引接线连接到隧道下行接地装置。

利用隧道接地端子实现隧道自身机构钢筋与接地装置间的电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行隧道接地端子和所述下行隧道接地端子分别设置在隧道两侧的疏散平台靠近接触轨一侧的表面,若干所述上行隧道接地端子和若干所述下行隧道接地端子分别沿所述隧道上行接地装置长度方向和所述隧道下行接地装置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隧道接地端子的间隔距离可根据需求改变,增加泄流通道的数量,缩短泄流通道的距离,实现迅速泄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地装置为接地扁铝或接地扁钢。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牵引变电所间增加了桥梁接地装置和隧道接地装置,桥梁接地装置和隧道接地装置均接地,且均和接地装置连接,增加了泄流通道。

2、本实用新型的桥梁接地装置和隧道接地装置,分别利用隧道和桥梁自身的结构钢筋通过接地端子电气连接接地装置,作为完整的泄流通道,增加了泄流通道,缩短了泄流通道的长度,接触轨与接地装置间短路故障时可以迅速泄流。

3、在牵引变电所间隔大的情况下,每隔一段距离即可设置接地端子,与桥梁或隧道自身的结构钢筋组成泄流通道,结构简单、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供电的山地有砟轨道交通接触轨接地泄流模块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供电的山地有砟轨道交通接触轨接地泄流模块的高架区段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直流供电的山地有砟轨道交通接触轨接地泄流模块的隧道区段结构示意图。

图标:1-接触轨;2-接地装置;3-桥梁接地装置;4-隧道接地装置;5-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6-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7-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网;8-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网;9-桥梁横向结构钢筋;10-桥梁纵向结构钢筋;11-上行桥梁接地端子;12-下行桥梁接地端子;13-桥梁上行接地装置;14-第一引接线;15-桥梁下行接地装置;16-第二引接线;17-上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18-下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19-上行隧道接地端子;20-下行隧道接地端子;21-隧道环向结构钢筋;22-隧道上行接地装置;23-第三引接线;24-隧道下行接地装置;25-第四引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直流供电的山地有砟轨道交通接触轨接地泄流模块,本实施例的泄流模块设置在第一牵引变电所和第二牵引变电所间,第一牵引变电所和第二牵引变电所间有一座桥梁和一条隧道,则本实施例的泄流模块包括接触轨1、接地装置2、桥梁接地装置3、隧道接地装置4、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5、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6、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网7、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网8。所述接地装置包括上行接地装置和下行接地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接触轨用于直流供电。

所述接地装置2分别与所述桥梁接地装置3、所述隧道接地装置4、所述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5、所述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6相连,所述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5与所述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网7相连,所述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6与所述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网8相连。所述桥梁接地装置3和所述隧道接地装置4均接地。

本实施例所述的接地装置可为接地扁铝、接地扁钢等适用于贯通接地的装置。

参照图2,所述桥梁接地装置3包括桥梁横向结构钢筋9、桥梁纵向结构钢筋10、若干上行桥梁接地端子11和若干下行桥梁接地端子12,所述桥梁横向结构钢筋9分别与所述桥梁纵向结构钢筋10、所述上行桥梁接地端子11、所述下行桥梁接地端子12连接,桥梁上行接地装置13通过引接线14与所述上行桥梁接地端子11连接,桥梁下行接地装置15通过引接线16与所述下行桥梁接地端子12连接。

参照图3,所述隧道接地装置包括上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17、下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18、隧道环向结构钢筋21、上行隧道接地端子19和下行隧道接地端子20。所述上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17和所述下行隧道纵向结构钢筋18分别与所述上行隧道接地端子19和所述下行隧道接地端子20连接,所述上行隧道接地端子19和所述下行接地端子通过所述隧道环向结构钢筋21连接,隧道上行接地装置22通过引接线23与所述上行隧道接地端子19连接,隧道下行接地装置24通过引接线25与所述下行隧道接地端子20连接。

当所述接触轨1与所述接地装置2发生短路时,部分短路电流通过所述桥梁接地装置3就近流入大地,部分短路电流通过所述隧道接地装置4就近流入大地,剩余部分短路电流分别流入所述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5和所述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母排6,最终经所述第一牵引变电所接地网7和所述第二牵引变电所接地网8流入大地。

本实施例在高架区段,利用桥梁的横、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在桥梁两侧的梁体表面分别每隔300m左右设置桥梁接地端子,横向结构钢筋通过桥梁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之间实现电气连接,接地装置与接触轨之间绝缘安装;在隧道区段,利用隧道二次衬砌的环向结构钢筋和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在隧道两侧的疏散平台靠近线路侧表面分别每隔300m左右设置隧道接地端子,纵向结构钢筋通过隧道接地端子与接地装置之间实现电气连接,接地装置与接触轨之间绝缘安装。即在桥梁和隧道区段增加了泄流通道,且增加的泄流通道距离短,在接触轨和接地装置发生短路故障时,能够快速泄流,保证轨道交通安全运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