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门槛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79982发布日期:2021-02-05 18:4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门槛内饰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门槛内饰板。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前门槛内饰板是用于对汽车前门槛进行装饰的内饰塑料件,汽车前门槛内饰件通常采用注塑成型,由于各结构存在收缩差异,容易发生前后两端上翘变形的缺陷,与汽车其他部件之间会存在较大间隙,甚至引发不能与汽车其他部件配合的缺陷,同时现有的汽车前门槛内饰件内侧通常采用倾斜的平板,倾斜的平板与汽车地板直接抵靠,一方面平板容易发生变形,另一方面连接处的接缝暴露在外,影响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汽车前门槛内饰板,能够平衡各结构区域注塑成型收缩差异,防止产品前后两端上翘变形,与汽车地板连接处设置有弯折结构,增加强度的同时能够将与汽车地板连接处的接缝隐藏起来。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前门槛内饰板,包括内饰板主体,所述内饰板主体包括沿由外至内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外板、顶板、弧形过渡段和内侧翻边,所述外板的壁厚为t2,所述顶板的壁厚为t,所述内侧翻边的壁厚为t1,其中t1>t>t2;所述弧形过渡段与所述顶板连接一端的壁厚为t,所述弧形过渡段与所述内侧翻边连接一端的壁厚为t1,所述弧形过渡段的壁厚沿由外至内的方向递增。
[0005]
进一步,所述外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还设置有水平过渡段,所述水平过渡段与所述外板连接一端的壁厚为t2,所述水平过渡段与所述顶板连接一端的壁厚为t,所述水平过渡段的壁厚沿由外至内的方向递增。
[0006]
进一步,t1-t=n,0.3mm≤n≤1.0mm; t-t2=m,0.3mm≤m≤1.0mm。
[0007]
进一步,所述内侧翻边包括翻边主体和底部翻边,所述翻边主体的底部向外弯折形成所述底部翻边。
[0008]
进一步,所述外板的外侧向下弯折形成外侧翻边。
[0009]
进一步,还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顶部同时与所述水平过渡段和所述顶板连接。
[0010]
进一步,所述内侧翻边的底部设置有倒u形槽。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汽车前门槛内饰板,通过使各部件设置为不同的厚度,并且在顶板与内侧翻边之间设置了厚度逐渐变化的弧形过渡段,从而平衡各结构区域注塑成型收缩差异,防止因产品前后两端上翘变形导致的汽车前门槛内饰板与汽车其他部件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并且在内侧翻边与汽车地板连接处设置有弯折结构,增加强度的同时能够将与汽车地板连接处的接缝隐藏起来。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0015]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外板,11-外侧翻边,20-水平过渡段,30-顶板,40-弧形过渡段,50-内侧翻边,51-翻边主体,52-底部翻边,60-卡接件,70-倒u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前门槛内饰板,包括内饰板主体,所述内饰板主体包括沿由外至内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外板10、顶板30、弧形过渡段40和内侧翻边50,所述外板10的壁厚为t2,所述顶板30的壁厚为t,所述内侧翻边50的壁厚为t1,其中t1>t>t2;所述弧形过渡段40与所述顶板30连接一端的壁厚为t,所述弧形过渡段40与所述内侧翻边50连接一端的壁厚为t1,所述弧形过渡段40的壁厚沿由外至内的方向递增。由于外板10、顶板30、弧形过渡段40和内侧翻边50存在注塑成型收缩差异,加工时容易发生产品前后两端上翘变形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各部件设置为不同的厚度,并且在顶板30与内侧翻边50之间设置了厚度逐渐变化的弧形过渡段40,从而平衡各结构区域注塑成型收缩差异,防止因产品前后两端上翘变形导致的汽车前门槛内饰板与汽车其他部件之间存在较大间隙。
[0017]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板10与所述顶板30之间还设置有水平过渡段20,所述水平过渡段20与所述外板10连接一端的壁厚为t2,所述水平过渡段20与所述顶板30连接一端的壁厚为t,所述水平过渡段20的壁厚沿由外至内的方向递增。水平过渡段20能够使外板10与顶板30支架的厚度逐渐变化,进一步平衡注塑成型收缩差异,降低出现产品前后两端上翘变形的概率。
[0018]
本实施例中,t1-t=n,0.3mm≤n≤1.0mm; t-t2=m,0.3mm≤m≤1.0mm。n和m的值越大,防止上翘变形能力越强,但是成本也会相应的升高,综合考虑成本以及防止上翘变形能力的平衡,优选0.3mm≤n≤1.0mm; t-t2=m,0.3mm≤m≤1.0mm。例如:n可以为0.3mm、0.6mm、0.7mm或者1.0mm,m可以为0.3mm、0.6mm、0.7mm或者1.0mm,n和m可以选用相同的数值,也可以选用不同的数值。
[0019]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侧翻边50包括翻边主体51和底部翻边52,所述翻边主体51的底部向外弯折形成所述底部翻边52。内侧翻边50底部会与汽车地板抵靠,由于汽车前门槛和地车地板高度都很低,所以正常情况下乘客都是俯视汽车前门槛内饰板,而在俯视的情况下向外弯折的底部翻边52会被翻边主体51挡住,从而实现将汽车前门槛内饰板与汽车地板连接处的接缝处隐藏起来,同时这种弯折结构还能够增加内侧翻边50的强度,增加内侧翻边50的抗变形能力。
[0020]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板10的外侧向下弯折形成外侧翻边11。外侧翻边11能够增加外板10的抗变形能力,并且外侧翻边11能够与内侧翻边50配合还具有限位作用。
[0021]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卡接件60,所述卡接件60的顶部同时与所述水平过渡段20和所述顶板30连接。卡接件60用于与汽车前门槛连接固定,起定位作用。
[0022]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侧翻边50的底部设置有倒u形槽70,倒u形槽70用于避让汽车地板上的梁体,同时,倒u形槽70的各边与梁体抵靠后,也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
[0023]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