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2915发布日期:2020-12-15 08:2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流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网上购物,各个住宅小区也为此设置了专门的快递存取点。相对于商场购物,网上购物的最大缺点就是不能立刻拥有购买的商品,为了提高人们对于网上购物的购物体验,商家们使用专用的物流运输车运输商品,缩短购买者的等待时间。

现有公告号为cn20639451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车,包括车体、车载终端和物联网服务器,车载终端设置在车体上,车载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服务器连接。车载终端用于提示工人车体中是否盛装有易损物品,从而保证易碎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损坏。使用专用的物流运输车运输商品,在保证商品运输速度的同时,提高了易碎商品的安全性,避免商品损坏。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于在同一城市中进行商品配送,此种物流运输车只起到了盛装商品的作用。当需要配送的商品数量较多时,商品与商品之间容易产生堆积,配送人员在配送商品时,位于下方的商品容易被其他商品遮挡,配送人员在配送被遮挡商品所属的小区或区域时,容易将该商品遗忘在物流运输车上,等配送人员配送其他小区或区域中的商品时发现该商品,则需返回此小区或区域将遗漏的商品进行配送,降低了商品的配送效率,增加了配送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车,其具有不易遗漏商品,降低配送人员工作量,提高商品配送效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车,包括车体和与车体连接的车厢,所述车厢中设有若干分隔件,所述分隔件包括分隔套板,所述分隔套板设为中空结构且一端设为开口结构,所述分隔套板中设有与分隔套板滑动连接的伸缩板,所述伸缩板的一端位于分隔套板的外侧,所述分隔套板远离伸缩板的一端和伸缩板位于分隔套板外侧的一端均连接有磁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分隔件将车厢内部成几部分,再将同一个小区或区域的快递放在同一个区域中。不同小区或区域的快递不易混淆,配送人员在配送快递时不仅不易送错,也不易遗漏。减少配送人员工作量,提高配送效率。分隔套板与伸缩板滑动连接,便于调节分隔件的总长度,从而便于在车厢中安放分隔件。磁性件具有吸附车厢侧壁的作用,使分隔件的安装稳定、快捷和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体中设有用于获取商品信息的快递信息录入装置;所述车厢中设有与快递信息录入装置连接的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商品的送达位置信息并生成送达位置数据;所述车厢中还设有与位置获取模块连接的gprs定位模块,用于获取送达位置数据并根据送达位置数据生成分区数据,所述gprs定位模块还用于当获取到的多个送达位置数据属于同一小区时,生成多个相同的分区数据,当获取到的多个送达位置数据不属于同一小区时,根据送达位置数据生成对应的分区数据;所述车厢中设有与gprs定位模块连接的计数模块,所述计数模块用于获取分区数据并将相同的分区数据进行求和;所述计数模块连接有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获取分区数据和求和结果,所述显示模块用于将分区数据和与其对应的求和结果成组进行显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送人员到达配送地点后,将此配送地点的快递从车厢中取出,在取出时计算取出快递的数量,而后查看显示模块上此配送地点的快递总数量,通过对比便于配送人员判断是否有快递遗漏,降低配送人员二次配送的几率,提高配送效率,减少配送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用于显示分区数据和求和结果的led显示屏,所述显示模块还包括增减模块,所述增减模块用于增加、减少或清零led显示屏上的求和结果数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时因快递接收人无法接受快递,配送人员只能等到第二天或等到与接收人约定的时间再配送此快递,但此种情况下,配送人员在后期容易遗忘此快递。通过增减模块可对求和结果进行改变,快递人员每配送完一批快递,就将这批快递对应的求和结果数值减少,减少的数值等于快递人员实际配送的快递的量。从而便于配送人员发现之前遗留有未配送的快递,提高配送效率,配送人员按时配送快递,提高购买者的购买体验。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中设有与gprs定位模块和显示模块均连接的检测模块,用于获取车体当前所处位置、分区数据和求和结果;所述gprs定位模块用于实时定位车体所处位置并生成实时位置数据;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实时位置数据,并将实时位置数据与分区数据进行比较,当实时位置数据与分区数据之间的距离在100至200米之间,且求和结果大于零时,生成报警指令;所述车体中设有与检测模块连接并用于获取报警指令的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当获取到报警指令后,进行报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送人员驾驶物流运输车到达需要配送的小区或区域附近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示附近又需要配送的小区或区域,避免配送人员遗漏此小区或区域的配送。配送人员驾驶物流运输车离开某小区或区域时,若显示模块上该小区或区域的求和结果不为零,报警模块进行报警,提醒配送人员有快递未配送,避免遗漏快递,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人员二次配送的几率,从而降低配送人员的工作量。

当配送人员驾驶物流运输车离开需要配送的小区或区域200米时,报警模块停止报警,一方面减少噪音污染,一方面便于提醒配送人员下一个小区或区域的配送情况,避免报警模块持续报警,使配送人员无法分清哪一个小区或区域的快递有遗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体的驾驶室中设有与显示模块连接的查看模块,所述查看模块用于获取显示模块中的分区数据和求和结果,并将分区数据和对应的求和结果成组进行显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查看模块位于驾驶室中,便于配送人员查看配送情况,从而提高配送效率,不易遗漏商品的配送,降低配送人员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隔套板的高度大于车厢高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车厢高度的三分之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套板的高度较低,一方面减轻分隔件的总质量,使分隔件便于拿放,同时也减小分隔件的体积,便于分隔件的存放;另一方面使分隔件不易遮挡配送人员的视线,方便配送人员发现车厢中的快递,降低快递遗漏的几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分隔套板的侧面上铰接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便于配送人员移动或搬运分隔件,由于分隔套板和伸缩板的两端是通过磁性件与车厢连接的,因此分隔件可自由在车厢中移动。在配送人员从车厢中拿取快递时,通过握持把手向上移动分隔件,便于配送人员发现车厢中被分隔件遮挡的快递,从而使配送人员不易遗漏快递,保证配送效率,降低配送人员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远离驾驶室的一端设有后厢门,所述车厢与后厢门相邻的两竖直侧壁上铰接有侧厢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了后厢门还设有侧厢门,配送人员可从不同的角度拿取车厢中的快递,方便了快递的拿取,也便于配送人员发现车厢中的快递,快递不易遗漏,降低配送人员不易出现二次配送的情况,降低配送人员的工作量,提高配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中可拆卸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中间隔板,所述车厢的竖直内壁上铰接有多个承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隔板放置在承接板上,需要使用中间隔板时将承接板扳动到水平状态,不使用中间隔板时将承接板扳动到竖直状态,节省空间。中间隔板上可放置快递,当遇到较长或较大的快递时,使用中间隔板单独放置此类快递,使车厢空间的使用更合理,提高车厢中容纳快递的量,配送人员一次性能够携带更多的快递,提高了快递的配送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间隔板的两侧设有多个用于吸附承接板的磁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件一方面使中间隔板与承接板之间的连接更稳定,一方面便于中间隔板的收纳,使中间隔板可吸附在车厢上表面或竖直内侧壁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分隔件将车厢分成几个区域,再将配送区相同的快递放置在车厢内的同一个区域中,快递之间不易混乱,配送人员在配送时不易遗漏,从而不易发生需要配送人员二次配送的情况,降低配送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提高配送效率;

2.显示模块上显示有需要进行快递配送的小区或区域,并显示有各个小区或区域需要配送的快递数量,配送人员在配送时,通过计算实际配送的快递数量,并与显示模块上的对应数值进行比较,便于配送人员发现是否有快递遗漏,从而降低配送人员进行二次配送的几率,提高配送效率,减少配送人员工作量;

3.车厢中设有中间隔板,增加物流运输车单次可携带快递的数量,提高配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后厢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承接板和中间隔板的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位置获取模块相关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车体;11、快递信息录入装置;12、查看模块;2、车厢;21、位置获取模块;22、gprs定位模块;23、计数模块;24、显示模块;25、led显示屏;26、增减模块;27、检测模块;28、报警模块;29、后厢门;291、侧厢门;3、分隔件;31、分隔套板;311、把手;32、伸缩板;33、磁性件;4、中间隔板;41、承接板;42、磁性板;43、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物流运输车,包括车体1,车体1的前端设有驾驶室,车体1的后端连接有车厢2。车厢2内部设为中空结构,车厢2与驾驶室相邻的两竖直侧壁上均铰接有侧厢门291。结合图2,车厢2远离驾驶室一端的竖直侧壁上铰接有后厢门29,在车厢2不同侧壁上设置厢门,便于配送人员拿取车厢2中的快递。此外,后厢门29和侧厢门291的设置便于配送人员从不同角度对车厢2内部进行观察,从而使配送人员的视线不易被遮挡,车厢2中的快递不易被遗漏。

参照图3,车厢2中设有若干分隔件3。分隔件3包括分隔套板31,分隔套板31设为中空结构且一端设有开口。分隔套板31中滑动连接有伸缩板32,伸缩板32的一端位于分隔套板31内部,伸缩板32的另一端位于分隔套板31的外侧。伸缩板32的长度小于分隔套板31的长度,将伸缩板32向靠近分隔套板31的方向推动后,伸缩板32沿分隔套板31内部滑动,最终与分隔套板31设为开口的一端抵接。

参照图3,分隔套板31远离伸缩板32的一端和伸缩板32位于分隔套板31外侧的一端均连接有磁性件33,磁性件33具有吸附车厢2的作用。配送人员将分隔件3竖直放置在车厢2中后,先将分隔套板31上的磁性件33抵接在车厢2的侧壁上,而后拉动伸缩板32,使伸缩板32上的磁性件33抵接在车厢2的侧壁上,从而将车厢2内部分割成了两部分。当配送人员需要配送的小区或区域数量较多时,如配送人员需要配送3至5个小区。配送人员可使用多个分隔板,将车厢2内部分割出相互独立的3至5个区域。再将同一个小区中的快递放置在车厢2内的同一个区域中,使配送人员在配送快递时不易遗漏。

参照图3,分隔套板31的高度大于车厢2高度的四分之一且小于车厢2高度的三分之一。一方面起到限位车厢2中快递的作用,使同一分隔件3两侧的快递不易因车辆的颠簸混合在一起;一方面不易遮挡配送人员的视线,便于配送人员拿取和发现车厢2内的快递。

参照图3,分隔套板31的侧面上铰接有把手311。把手311便于配送人员提拿或搬运分隔件3,当车厢2中的快递铺设在车厢2内部底壁上时,配送人员通过把手311向上移动分隔套板31,便于配送人员发现或拿取快递。

参照图4,车厢2中可拆卸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中间隔板4,中间隔板4整体呈矩形板状。结合图5,车厢2的竖直内壁上设有多个容纳槽43,容纳槽43中设有与车厢2侧壁铰接的承接板41。承接板41向上转动后收纳在容纳槽43中,承接板41向下转动后,达到水平状态与车厢2侧壁抵接,无法再向下转动。中间隔板4中设有若干磁性板42,磁性板42对承接板41具有吸附作用。将中间隔板4放置到承接板41上后,磁性板42吸附承接板41,提高中间隔板4的稳定性。

参照图6,车体1中设有快递信息录入装置11,用于扫描快递上的二维码获取快递的基本信息,例如快递的发货地点、快递的送达地点、快递的付款情况和快递收件人的姓名等。通常快递信息录入装置11设置为移动端,放置在驾驶室中。车厢2中设有与快递信息录入装置11连接的位置获取模块21,位置获取模块21与快递信息录入装置11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连接,用于获取各个快递的送达位置信息并生成送达位置数据。车厢2中还设有与位置获取模块21连接的gprs定位模块22,gprs定位模块22能够获取地图信息。gprs定位模块22用于获取送达位置数据并根据地图信息和送达位置数据生成分区数据,分区数据代表了快递送达目的地所属小区的名称。当gprs定位模块22获取到的多个送达位置数据属于同一小区时,则生成与送达位置数据数量相同的分区数据;当gprs定位模块22获取到的多个送达位置数据不属于同一小区时,则生成对应的分区数据。

参照图6,车厢2中设有与gprs定位模块22连接的计数模块23,计数模块23用于获取分区数据并将相同的分区数据进行求和。为了便于理解,例如gprs定位模块22获取到了5个送达位置数据,其中有3个送达位置数据属于同一小区,则gprs定位模块22生成3个分区数据a、生成1个分区数据b和1个分区数据c。计数模块23获取到上述5个分区数据后,对分区数据a的数量进行求和,即3;对分区数据b的数量进行求和,即1;对分区数据c的数量进行求和,即1。

参照图6,计数模块23连接有显示模块24,显示模块24包括位于车厢2中的led显示屏25和增减模块26。led显示屏25用于将各个分区数据和与各个分区数据分别对应的求和结果成组进行显示。即分区数据a与3成组显示,分区数据b与1成组显示,以此类推。增减模块26用于增加、减少或清零led显示屏25上的求和结果的数值,便于配送人员统计快递数量,从而判断是否有快递遗漏配送。

参照图6,车厢2中设有与gprs定位模块22和显示模块24均连接的检测模块27,gprs定位模块22实时对车体1所在位置进行检测并生成实时位置数据,将实时位置数据传输给检测模块27,显示模块24将分区数据和与分区数据对应的求和结果传输给检测模块27。检测模块27将实时位置数据与分区数据进行比较,当实时位置数据与分区数据之间的距离在100至200米之间,且求和结果大于零时,生成报警指令。车体1中安装有报警模块28,报警模块28可安装在驾驶室中,报警模块28与检测模块27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连接。报警模块28用于当获取到报警指令后,进行蜂鸣报警。

参照图6,车体1的驾驶室中安装有查看模块12,查看模块12自带显示屏,查看模块12用于获取显示模块24中的分区数据和求和结果,并将分区数据和对应的求和结果成组进行显示。便于驾驶人或相关配送人员查看快递配送情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配送人员在快递分配中心获取快递前,根据自己负责的配送小区数量,使用分隔件3将车厢2分成对应数量的区域。而后使用快递信息录入装置11扫描快递上的二维码,并根据快递上的送达位置信息将快递放置在对应的区域中。每扫描一个快递,led显示屏25上对应小区的求和结果就会加1。快递扫描结束后,配送人员驾驶物流运输车配送快递。

当物流运输车距离配送人员负责的小区100米之外,200米之内时,若此小区有快递没有配送,报警模块28则会报警,提醒配送人员配送快递,防止配送人员遗忘。在配送人员配送快递时,通常会分批拿取车厢2中的快递。拿取时配送人员进行计数,并将计数结果在led显示屏25对应的求和结果上减少,方便配送人员判断快递配送情况,不易遗漏快递。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