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62320发布日期:2021-11-29 22:28阅读:77来源:国知局
汽车制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2.通常,设置在汽车的制动系统控制制动液压,以执行abs、esc、ecc等的功能,进而能够确保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3.在这种制动系统配置有与主缸结合并且在从主缸连接至车轮侧轮缸的液压线的中间控制制动液压的调制模块,在这种调制模块具有:多个电磁阀;低压蓄能器及高压蓄能器,临时储存从轮缸排出的油;油泵,通过驱动马达的工作将在低压蓄能器临时储存的油抽出;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电磁阀和电动马达的驱动。
4.近来,因为如此的制动系统的电气化,存在火灾问题,对此制动油流进电动马达和电子控制单元的电连接部分,因此在电子控制单位内部的零部件之间发生异常动作或者短路的同时会引起火灾。
5.因此,处于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在制动油流进电子控制单元内部的情况下进行感应并采取措施的技术的实情。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

2006

0126663号(2006.12.08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9.(要解决的问题)
10.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制动油流进电子控制单元内部的情况下进行感应并且可采取措施的汽车制动系统。
11.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不限于此,对于未提及的其他技术课题通常的技术人员可从以下的记载中明确理解。
12.(解决问题的手段)
13.用于解决上述技术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的汽车制动系统为,包括:电动马达;制动油泵,通过所述电动马达工作;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有马达连接器,以控制所述电动马达。所述马达连接器的一侧与所述电动马达电连接;所述马达连接器的另一侧与配置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内部的pcb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包括配置在所述马达连接器和所述pcb之间的传感器。
14.此时,在所述马达连接器可配置有连接器针和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针为一侧暴露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外部以与所述电动马达电连接,而另一侧电连接于所述pcb,所述连接器主体包围所述连接器针的外部。
15.此时,所述连接器主体为从所述pcb的上面间隔配置;所述连接器针的另一侧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下面延伸形成,以电连接于所述pcb,所述传感器为包围所述连接器针的另
一侧的同时可配置在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下面和所述pcb的上面之间。
16.另外,所述传感器可包括至少两个电极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部相互间隔配置,而且通过流进的油通电。
17.此时,在任意一个的所述电极部形成有向另一个的所述电极部凸出的凸起部件,在另一个的所述电极部可形成有插入所述凸起部件的插入槽。
18.或者,在所述传感器可配置有容纳流进的油的收容部。
19.另外,在所述传感器形成有由所述连接器针贯通的贯通部,在所述贯通部可配置有包围所述连接器针周围的密封部件。
20.同时,在所述传感器可配置有吸收流进的油的吸收部。
21.此时,所述电极部和所述吸收部为沿着进油方向依次配置,流进的油可依次经过所述电极部和所述吸收部。
22.另外,所述传感器可包括至少两个电极部,所述至少两个电极部为相互平行的延伸形成的同时相互间隔配置,而且通过流进的油通电。
23.此时,所述电极部分别配置在所述连接器针的两侧,在所述连接器针的一侧和另一侧可分别配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极部。
24.或者,所述电极部可折弯配置以包围所述连接器针。
25.同时,所述电极部可配置成放射状以包围所述连接器针。
2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的汽车制动系统为,包括:电动马达;制动油泵,通过所述电动马达工作;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有马达连接器,以控制所述电动马达。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有至少具有两层的传感器,以感应通过所述马达连接器流进的油。其中,所述层可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层,沿着进油方向相互间隔配置,而且通过流进的油通电;及吸收层,吸收流进的油。
27.此时,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吸收层为沿着进油方向依次配置,并且流进的油可依次经过所述电极层和所述吸收层。
28.(实用新型的效果)
29.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制动系统为在制动油流进电子控制单元内部的路径配置感应进油的传感器,因此在油进入时可通知驾驶员,驾驶员可确认并采取措施。
30.另外,该传感器为配置在电子控制单元内部的马达连接器和pcb之间,因此无需改变以往的制动系统的结构也可适用,因此可将成本负担降到最低。
31.同时,该传感器在感应进油的同时收容流进的油,以防止流进的油移动至pcb,或者能够以吸收的方式储存流进的油。
32.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不限于上述的效果,而是应该理解为包括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或者权利要求书的范围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结构可推测的所有效果。
附图说明
33.图1是示出以往的汽车制动系统的剖面图。
34.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汽车制动系统的剖面图。
35.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剖面图。
36.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的电极部的平面图。
3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的剖面图。
3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的剖面图。
39.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的剖面图。
40.图8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传感器的剖面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10:电动马达
ꢀꢀꢀꢀꢀꢀꢀꢀꢀꢀꢀ
11:马达连接器
43.11a:连接器针
ꢀꢀꢀꢀꢀꢀꢀꢀꢀꢀ
11b:密封用橡胶圈
44.11c:连接器主体
ꢀꢀꢀꢀꢀꢀꢀꢀ
20:油泵
45.30:电子控制单元
ꢀꢀꢀꢀꢀꢀꢀ
31:pcb
46.100:传感器
ꢀꢀꢀꢀꢀꢀꢀꢀꢀꢀꢀꢀ
110:电极部
47.111:凸起部件
ꢀꢀꢀꢀꢀꢀꢀꢀꢀꢀ
112:插入槽
48.113:金属端子
ꢀꢀꢀꢀꢀꢀꢀꢀꢀꢀ
120:收容部
49.130:贯通部
ꢀꢀꢀꢀꢀꢀꢀꢀꢀꢀꢀꢀ
131:密封部件
50.140:吸收部
ꢀꢀꢀꢀꢀꢀꢀꢀꢀꢀꢀꢀ
150:层
51.151:电极层
ꢀꢀꢀꢀꢀꢀꢀꢀꢀꢀꢀꢀ
151a:收容槽
52.152:吸收层
ꢀꢀꢀꢀꢀꢀꢀꢀꢀꢀꢀꢀ
a:进油方向
53.d:电极部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
54.s:焊接
具体实施方式
55.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常规知识的人可容易实施。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为各种不同的形态,不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为了明确说明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并且在说明书全文中对于相同或者类似的构成元素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56.在本说明书中,对于“包括”或者“具有”等的用语应该理解为是要指定在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构成元素、零部件或者这些的组合的存在,并不提前排除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者数字、步骤、动作、构成元素、零部件或者这些的组合的存在或者附加可能性。另外,在层、膜、区域、板等的部分位于另一部分“上”的情况下,这不仅包括“直接”位于另一部分“上”的情况,还包括这中间存在其他部分的情况。相反地,在层、膜、区域、板等的部分位于另一部分“下”的情况下,这不仅包括“直接”位于另一部分“下”的情况,还包括这中间存在其他部分的情况。
57.图1是示出以往的汽车制动系统的剖面图;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汽车制动系统的剖面图。
58.如图1所示,在以往的汽车制动系统包括:电动马达10;制动油泵20,通过电动马达10工作;电子控制单元30,配置有马达连接器11,以控制电动马达10。
59.但是,如上所述,在以往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流动于制动油泵20内部的油经过电动马达10流进电子控制单元30,在马达连接器11的外面配置有密封用橡胶圈11b。但是,这种密封用橡胶圈11b可阻挡通过马达连接器11外面流进的油,但是无法阻挡通过在马达连接器11内部形成的数微米尺寸的微小的间隙流进的油。即,通过电连接于电动马达10的连接
器针11a最先流进油,该油移动至电子控制单元30内部,因此存在发生电子控制单元30内部的零部件之间异常工作或者短路的同时引起火灾的问题。
60.据此,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汽车制动系统配置的电子控制单元30配置有感应通过马达连接器11流进的油的传感器100。
61.这种传感器100感应流进的油,可通知驾驶员,据此驾驶员可确认并采取措施。或者,也可利用在传感器100生成的信号切断供应于电子控制单元30的电流。或者,传感器100也可如下构成:若感应进油,则首次通知驾驶员,使驾驶员正常执行制动,若油持续流进,则二次切断供应于电子控制单元30的电流。但是,优选为,在二次切断供应于电子控制单元30的电流的情况下也可一同执行诸如紧急制动的功能。
62.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剖面图。
63.如图3所示,马达连接器11的一侧与电动马达10电连接,而马达连接器11的另一侧与配置在电子控制单元30内部的pcb 31电连接,在马达连接器11和pcb 31之间可配置有传感器100。为此,在马达连接器11配置有连接器针11a和连接器主体11c,所述连接器针11a一侧暴露到电子控制单元30的外部以与电动马达10电连接,而另一侧电连接于配置在电子控制单元30内部的pcb 31,所述连接器主体11c包围该连接器针11a的外部。此时,连接器主体11c从pcb 31的上面间隔配置,而连接器针11a的另一侧从连接器主体11c的下面延伸形成以电连接于pcb 31,传感器100包围连接器针11a的另一侧的同时可配置在连接器主体11c的下面和pcb 31的上面之间。或者,传感器100也可配置在连接器针11a和电动马达10连接的位置,即最先流进油的位置。
64.马达连接器11为在注塑连接器主体11c时插入配置连接器针11a的状态下以双重注塑方式制造而成,并且连接器主体11c和连接器针11a为不同材料,因此不可避免地在这之间存在数微米尺寸的微小的间隙,油通过毛细效应通过这种间隙流进,而流进的油移动至与连接器针11a电连接的pcb 31(a方向),但是如上所述若在连接器针11a和pcb 31之间配置有传感器100,则可有效感应通过如此的路径流进的油。
65.另外,如图1所示,由于配置在马达连接器11和pcb 31之间,因此也可在无需改变以往的制动系统的结构的情况下适用,因此可将成本负担降到最低。
66.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的电极部的平面图。
67.如图4所示,在传感器100可配置有至少两个电极部110,所述至少两个电极部110相互间隔配置而且通过流进的油通电。即,该电极部110配置在构成传感器100的主体的上面,在平时处于相互间隔预定间距d的状态,因此不流动电流,但是若流进的油流进电极部110之间,则通过流进的油相互间隔的电极部110被通电的同时电连接,进而可流动电流。如上所述,若电极部110通电的同时流动电流,则从传感器100生成进油信号,若在电子控制单元30输入该信号,则通知驾驶员,或者切断供应于电子控制单元30的电流,或者也可依次进行通知和切断电流。在这种传感器100可形成有由连接器针11a贯通的贯通部130。此时,如图4所示,在一对的电极部110连接一端焊接s于pcb 31的金属端子113,以使电流流动。即,在未进油的平常,一对电极部110相互间隔的同时不流动电流,但是若进油,则油浸渍及扩散到构成传感器100的主体内部,同时电连接一对电极部110而使电流流动,利用该现象生成进油信号。或者,上述的金属端子113也可构成为焊接s于主控制单元(mcu)。该金属端子113为能够以smd(surface mount device,表面贴装装置)类型焊接s。
68.同时,如图4所示,在由连接器针11a贯通的部分的周围可配置有单独的密封部件131,限制油移动,以使流进的油不脱离传感器100。
69.如图4所示,在任意一个电极部110形成有向另一个电极部110凸出的凸起部件111,在另一个电极部110可形成有插入凸起部件111的插入槽112。
70.即,若在各个电极部110形成有凸起部件111和与此对应的插入槽112,则即使任意一个的凸起部件111和插入槽112通电也可被感应到。该电极部110可形成在常规合成树脂材料的pcb基板上,或者也可形成在可吸收流进的油的材料的pcb基板上。举一示例,所述一对电极部110能够以印刷的方式形成在可吸油的材料的pcb基板,该电极部110除了常规的金属材料以外,还可用可吸油的材料形成。若用如此的材料形成pcb基板,则即使进油位置与电极部110的形成位置间隔预定间距,已吸收的油在pcb基板内扩散的同时也会通电电极部110,因此不论进油的位置在何处都可被感应到。
71.为此,pcb基板的材料可以是多孔材料。例如,合成的多孔材料可以是发泡泡沫。发泡泡沫可包含从由nbr(acrylonitrile

butadiene rubber,丁二烯

丙烯腈橡胶)、br(butadiene rubber,丁二烯橡胶)、sbr(styrene butadiene rubber,丁苯橡胶)、nr(natural rubber,自然橡胶)、湿氨基甲酸酯、干氨基甲酸酯、聚醚、聚酯、聚氯乙烯、聚乙烯、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乙烯

醋酸乙烯共聚物)、乳胶、硅、sis(styrene isoprene styrene,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sebs(styrene ethylene butylene styrene,苯乙烯

乙烯/丁烯

苯乙烯)、pva(polyvinyl alcohol,聚乙烯醇)、硅弹性体、丁腈橡胶、丁基橡胶及氯丁橡胶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材料,但是不限于此。发泡泡沫可通过干湿发泡方式或者湿式发泡方式发泡,并且发泡泡沫也可含有纤维。另外,作为天然的多孔材料可使用丝瓜络、魔芋、海绵、纤维素、生物纤维素或焦糖粉。
72.或者,pcb基板的材料可用合成或者天然的纤维材料。作为天然纤维可用纤维素、天然浆、丝瓜络(loofah)、夏布、苎麻(植物)、粗糙织物(ayate,龙舌兰或者椰子树的硬皮)、藻类(algae)、竹子(bamboo)、剑麻(sisal)、剑麻织物(sisal terry)、魔芋、天丝tm纤维织物(用桉树制成的天然抗菌功能的天丝纤维)、棉毡、天丝棉、马尼拉麻(abaca fiber)中的至少一种制备,或者至少包含其中任意一种构成,但是不限于此。
73.作为合成纤维可由尼龙、醋酸纤维、尼龙无纺布、卡西米龙纤维(丙烯腈ch2=ch

cn纤维用作主要构成成分的合成纤维,即丙烯腈纤维)、舒适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聚乙酸盐、pla(polylactic acid,聚乳酸)、聚乳酸类复合纤维中的一种构成。
74.同时,pcb基板的材料可以是多孔材料、web结构、卷曲结构。
7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的剖面图。
76.如图5所示,在传感器100可配置有收容流进的油的收容部120。该收容部120形成为沿着进油方向凹陷的形状,若配置有如此的收容部120,则即使流进大量油,也可防止该油溢出传感器100。
77.另外,如图5所示,在传感器100形成有由连接器针11a贯通的贯通部130,在这种贯通部130可配置有包围连接器针11a周围的密封部件131。
78.即,马达连接器11的连接器针11a电连接电动马达10和pcb 31,为此连接器针11a贯通传感器100。在传感器100形成有由该连接器针11a贯通的贯通部130,但是通过该贯通
部130流进的油可移动至pcb 31,因此为了防止该现象,如上所述配置有包围连接器针11a周围的密封部件131。
79.该密封部件131可使用通常的o型圈,但是优选由在通过连接器针11a流动电流的过程中不引起火灾的材料的构成。
80.或者,在该传感器100可配置有吸收流进的油的吸收部140。这是为了防止在流进的油被电极部110感应之后移动至pcb 31。
81.如上所述,该吸收部140的材料可以是诸如pcb基板的材料的多孔材料,或者合成或者天然纤维材料,或者可以是web结构、卷曲结构。
82.如图5所示,吸收部140可构成为包围电极部110。即,若在吸收部140包围电极部110的状态下流进(a方向)油,则流进的油首先被吸收部140吸收,被吸收的油扩散到电极部110的同时通电电极部110进而可实现感应。此时,如图5所示,在电极部110连接一端焊接s于pcb 31的金属端子113,以使电流流动。上述的金属端子113也可构成为焊接s于主控制单元(mcu)。
8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的剖面图。
84.如图6所示,电极部110和吸收部140可构成为沿着进油方向(a方向)依次配置,以使流进的油依次经过电极部110和吸收部140。
85.即,若进油,则向电极部110移动的同时通电电极部110,据此由传感器100通知驾驶员进油,之后若持进油,则通过毛细效应向pcb 31移动,在如此的移动过程中若被吸收部140吸收,则不仅感应进油,还可有效防止已流进的油的移动。
86.或者,在该传感器100可配置有至少两个层150,以感应通过马达连接器11流进的油。如图6所示,这种层150可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层151及吸收层152,所述至少两个电极层151为沿着进油方向(a方向)相互间隔配置而且通过流进的油通电,所述吸收层152吸收流进的油。
87.上述的电极部110为保持以水平方向相互间隔的状态,但是电极层151为保持沿着进油方向(a方向)以上下方向相互间隔的状态的结构。若如此在以上下方向配置电极层151的状态下进油,则配置在上部的电极层151无法感应,但是若随着进油量增加的同时移动至配置在下部的电极层151,则电极层151被通电的同时感应进油。此时,如图6所示,在以上下方向配置的电极层151连接一端焊接s于pcb 31的金属端子113,以使电流流动。上述的金属端子113也可构成为焊接s于主控制单元(mcu)。
88.此时,各个电极层151也可用相互间隔的多个电极部110形成。即,将配置在上部的电极层151用相互间隔的多个电极部110形成,而配置在下部的电极层151也用相互间隔的多个电极部110构成。若如此构成,则流进油来通电配置在上部的电极层151,在该情况下首次通知驾驶员,驾驶员可执行制动,若油持续流进,则配置在下部的电极层151被通电,在该情况下二次通知驾驶员,同时切断供应于电子控制单元30的电流。
89.另外,配置有吸收流进的油的吸收层152,而且电极层151和吸收层152沿着进油方向(a方向)依次配置,此时流进的油依次经过电极层151和吸收层152。若如此构成,则不仅可感应进油,还可有效防止流进的油移动。
9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一实施例的传感器的剖面图。
91.如图7所示,在以上下方向配置的电极层151连接一端焊接s于pcb 31的金属端子
113,以使电流流动。上述的金属端子113也可构成为焊接s于主控制单元(mcu)。在该电极层151可形成有可收容流进的油的收容槽151a,若流进的油汇聚在该收容槽151a,则张力作用于油之间的表面的同时油被拉动不移动至pcb 31,进而可有效防止油移动,因此无需用于吸油的单独的结构。
92.图8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的传感器的剖面图。
93.如图8所示,传感器100可包括至少两个电极部110,所述至少两个电极部110为相互平行的延伸形成的同时相互间隔配置,而且通过流进的油通电。此时,电极部110分别配置在连接器针11a的两侧,在连接器针11a的一侧和另一侧可分别配置有至少两个电极部110。或者,如图9所示,该电极部110相互间隔配置,而且折弯配置以包围连接器针11a,或者如图10所示,至少两个电极部110也可配置成放射状以包围连接器针11a。如上所述,该电极部110配置在构成传感器100的主体的上面,在平常处于相互间隔预定间距d左右的状态,因此不使电流流动,但是若流进的油流进电极部110之间,则通过流进的油通电并电连接相互间隔的电极部110,从而电流流动,因此可从传感器100生成进油信号。若在电子控制单元30输入该信号,则通知驾驶员,或者切断供应于电子控制单元30的电流,或者也可依次进行通知和切断电流。在该传感器100可形成有由连接器针11a贯通的贯通部130。此时,在电极部110连接一端焊接s于pcb 31的金属端子113,以使电流流动。即,在未进油的平常,至少两个电极部110相互间隔的同时不使电流流动,但是若进油,则油浸渍及扩散到构成传感器100的主体的内部,同时电连接各个电极部110使电流流动,利用该现象生成进油信号。或者,上述的金属端子113也可构成为焊接s于主控制单元(mcu)。同时,在连接器针11a的两侧分别配置有电极部110,而且若构成为在连接器针11a的一侧和另一侧分别配置至少两个电极部110,则可分别感应被通电的电极部110的位置,因此可确认进油位置或者进油量。
94.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思想不限于在本说明书提出的实施例,而是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的技术人员在相同的思想范围内通过构成元素的附加、改变、删除、增加等可容易提出其他实施例,而且这也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