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PS智能钥匙的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41765发布日期:2022-01-12 02:3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PEPS智能钥匙的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一种peps智能钥匙的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电子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eps智能钥匙的保护电路,peps系统能够实现智能感应并遥控,在汽车的进入或离开时,无需通过传统按键的方式来进行解锁或落锁,汽车启动时,也不需要插入卡片钥匙。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这种智能钥匙增加保护电路,进行的静电与浪涌保护,提升产品可靠性与工作稳定性。


背景技术:

2.由于汽车市场的需求和无线rfid技术的运用,peps(被动进入和被动启动)智能钥匙逐步替代传统rke遥控钥匙。携带peps智能钥匙(标签)的人员靠近汽车主驾、副驾旁或后备箱时,智能钥匙会接收车内(基站)发出lf低频唤醒信号,智能钥匙回传rf射频身份信息,匹配身份得到确认后,拉动车门或后备箱开关按钮,车门或后备箱解锁,人员可进入车内。智能钥匙(标签)如果被定位在车内,按下启动按钮可完成发动机打火启动。
3.在peps智能钥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按钮按下或放开、天线感性负载变化、人体靠近、电磁环境感应等因素影响,智能钥匙系统内主控ic、lf低频接收模块、rf射频发送模块等单元容易受到静电或浪涌的干扰,造成工作异常甚至损坏,工作稳定性受到考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peps智能钥匙的保护电路,解决了以上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eps智能钥匙的保护电路,包括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以及与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分别相连的信号指示灯、rke按键单元、电池及管理单元、rf射频发送模块、lf低频接收模块、rf发射天线、lf接收天线;
7.所述lf低频接收模块与lf接收天线的连接处,安装有接地线且用于lf低频接收模块静电保护的lf低频静电保护器件;
8.所述rf射频发送模块与rf发射天线的连接处,安装有接地线且用于rf射频发送模块的静电保护的rf射频静电保护器件;
9.所述电池的正极与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的微处理器和模块供电电源之间,安装有接地线且用于电源浪涌保护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
10.所述rke按键单元采用能够对车辆门锁及后备箱锁进行解锁和闭锁操作的按键遥控钥匙,包括车门解锁按键、闭锁按键、后备箱解锁按键;所述车门解锁按键、闭锁按键、后备箱解锁按键与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的按键i/o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用于i/o端口的静电保护。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采用sod-123封装,其反向击穿电压vbr为5v或3.3v。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均采用sod323封装。
13.进一步地,所述lf低频静电保护器件采用sod523封装,容值范围为10-30pf。
14.进一步地,所述rf射频静电保护器件的容值小于1pf。
15.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包括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电路的peps即被动进入及被动启动智能钥匙,与传统遥控钥匙rke相比,可以通过低频lf和射频rf与车载peps系统基站进行双向通信,完成汽车与钥匙之间双向身份认证,安全性得以提高;通过对智能钥匙全方位的保护电路,全面保障了peps智能钥匙的使用稳定性,有利于peps智能进入和启动系统的推广;
17.2、本电路的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利用精准的瞬间过压钳位特性,能够在ps级时间内,对浪涌时进行钳位,有效抑制负载变化带来的电源浪涌干扰,很好的保护peps智能钥匙的主控ic及其他部件。
18.3、本电路的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s4,能够利用精准的瞬间过压钳位特性,在ps级时间内,对左前门、右前门及后备箱盖按钮开关处产生的静电,进行快速抑制,防止静电窜入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的i/o口,从而防止主控ic被静电损坏;
19.4、通过本电路,peps智能钥匙的主控ic、lf低频接收模块、rf射频发送模块等单元得到很好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很好保证,产品的整体可靠性得到保障。
20.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eps智能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单元保护电路原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管理单元保护电路原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lf低频接收模块保护电路原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rf射频发送模块保护电路原理图。
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8.peps ic-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rke-传统无线钥匙按键单元,led-信号指示灯,sw1-车门解锁按键、sw2-闭锁按键、sw3-后备箱解锁按键,esd-lf低频静电保护器件、esdlc-rf射频静电保护器件,tvs1-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s4-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battery+-电池的正极,vcc-微处理器和模块供电电源,gnd-电源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eps智能钥匙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peps ic以及与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peps ic分别相连的信号指示灯led、rke按键单元、电池及管理单元、rf射频发送模块、lf低频接收模块、rf发射天线、lf接收天线;
31.lf低频接收模块与lf接收天线的连接处,安装有接地线且用于lf低频接收模块静电保护的lf低频静电保护器件esd;
32.rf射频发送模块与rf发射天线的连接处,安装有接地线且用于rf射频发送模块的静电保护的rf射频静电保护器件esdlc;
33.电池的正极battery+与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peps ic的微处理器和模块供电电源vcc之间,安装有接地线且用于电源浪涌保护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
34.rke按键单元采用能够对车辆门锁及后备箱锁进行解锁和闭锁操作的按键遥控钥匙,包括车门解锁按键sw1、闭锁按键sw2、后备箱解锁按键sw3;车门解锁按键sw1、闭锁按键sw2、后备箱解锁按键sw3与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peps ic的按键i/o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s4,用于i/o端口的静电保护;
35.lf低频接收模块配合lf接收天线接收125khz加密信号,并反馈给主控单元ic,继而给车辆peps系统判断出钥匙位置提供算法依据。
36.其中,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采用sod-123封装,其反向击穿电压vbr为5v或3.3v,本优选实施例采用5v。
37.其中,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第四瞬态抑制二极管tvs4均采用sod323封装。
38.其中,lf低频静电保护器件esd采用sod523封装,容值范围为10-30pf,本优选实施例采用20pf。
39.其中,rf射频静电保护器件esdlc的容值小于1pf,本优选实施例具体为0.8pf。
4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给peps智能钥匙增加保护电路,来消除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按钮按下或放开、天线感性负载变化、人体靠近、电磁感应等因素影响,在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peps ic、lf低频接收模块、rf射频发送模块等单元受到的静电或浪涌的干扰,提高了产品的性能,保护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peps ic及其他模块,保障了peps智能钥匙与车身peps基站之间的正常通信,提升了产品的整体稳定性。
41.有益效果:
42.1、本电路的peps即被动进入及被动启动智能钥匙,与传统遥控钥匙rke相比,可以通过低频lf和射频rf与车载peps系统基站进行双向通信,完成汽车与钥匙之间双向身份认证,安全性得以提高;通过对智能钥匙全方位的保护电路,全面保障了peps智能钥匙的使用稳定性,有利于peps智能进入和启动系统的推广;
43.2、本电路的第一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利用精准的瞬间过压钳位特性,能够在ps级时间内,对浪涌时进行钳位,有效抑制负载变化带来的电源浪涌干扰,很好的保护peps智能钥匙的主控ic及其他部件。
44.3、本电路的第二瞬态抑制二极管tvs2,第三瞬态抑制二极管tvs3,第四瞬态抑制
二极管tvs4,能够利用精准的瞬间过压钳位特性,在ps级时间内,对左前门、右前门及后备箱盖按钮开关处产生的静电,进行快速抑制,防止静电窜入peps智能钥匙主控微处理器的i/o口,从而防止主控ic被静电损坏;
45.4、通过本电路,peps智能钥匙的主控ic、lf低频接收模块、rf射频发送模块等单元得到很好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得到很好保证,产品的整体可靠性得到保障。
46.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