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用车前保险杠与前贯穿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8598发布日期:2022-03-17 01:0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乘用车前保险杠与前贯穿灯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结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乘用车前保险杠与前贯穿灯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汽车外观及大灯结构的日益创新及改善,前贯穿灯已经成为了一种广大车企所采用的照明形式,前贯穿灯使得车辆的外观更加美观,更加流畅,也使得广大车企在车灯及车辆外观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但是前贯穿灯与前保险杠的匹配(dts)一直困扰广大车企,如果前贯穿灯与前保匹配不佳容易造成车辆外观质量差,车辆分缝大,引起客户抱怨。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2148732u,公告日2020年12月15日,实用新型的名称为一种汽车前部结构及汽车,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汽车前部结构及汽车,包括前端模块,包括前端模块框架和防撞梁,所述防撞梁与所述前端模块框架连接;前保险杠,设在所述前端模块前方;前保支架,设在所述前端模块和所述前保险杠之间,所述前保支架与所述前保险杠连接,所述前保支架与所述前端模块框架和/或所述防撞梁连接。上述结构通过将前保支架作为辅助支撑结构,大大提升前保险杠以及整个汽车前脸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改善汽车前部结构的稳定性,避免前保险杠下塌,避免行车时晃动异响,提升汽车外观品质。但是在使用的时,由于前保险杠与前保支架连接,前保支架和前端模块连接,而前保险杠和前贯穿灯之间没有连接结构,且前保险杠质地较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保险杠还是会向下塌使得前保险杠和前贯穿灯之间的间隙会越来越大,影响汽车的前部外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前保险杠与前贯穿车灯之间的间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大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乘用车前保险杠与前贯穿灯连接结构,它能始终保证前贯穿灯和前保险杠之间的间隙在一定的距离,进而保证汽车的外观质量。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乘用车前保险杠与前贯穿灯连接结构,其特征是,包括:
6.前端模块,设置在汽车纵梁上;
7.前贯穿灯,与所述前端模块相连接,所述前贯穿灯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卡脚;
8.前保险杠,与所述前端模块相连接,所述前保险杠上端设置有与所述卡脚相适配的抵接卡口;
9.前保支架,与所述前端模块相连接,用于支撑所述前保险杠;
10.其中,所述抵接卡口卡接在所述卡脚内,使得所述前保险杠和所述前贯穿灯之间形成连接结构,保证前保险杠和所述前贯穿灯之间的缝隙不会变大。
11.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前保险杠与前贯穿灯无相对匹配连接结构,使得前保险杠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掉,前贯穿灯由于后端有螺栓打紧使得前端会向上翘,使得前
保险杠与前贯穿灯之间的形位差越来越大,影响汽车的外观,及时在修理之后也很难使得汽车前端外貌恢复到出产时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贯穿灯的底部设置卡脚,在前保险杠上设置与所述卡脚相适配的抵接卡口,使得前保险杠与前贯穿灯之间形成匹配的连接结构,卡脚能够对抵接卡口具有一个支持力的作用,进而使得前保险杠与前贯穿灯之间的缝隙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了汽车外观结构的美观。
12.作为优选,所述前保支架端上设置有若干条凸块,所述前保险杠上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凸块套接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抵接卡口设置在所述凹槽的侧壁上。
13.前保支架上的凸块能够套接在凹槽内,使得前保支架能够有效的对前保险杠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减小前保险杠由于自身的重力而向下掉的趋势。
14.作为优选,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抵接卡口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凸块卡口,所述卡脚穿过所述抵接卡口卡接在所述凸块卡口内。
15.所述卡脚通过作用在凸块内的凸块卡口上,不仅使得所述前保支架和所述前保险杠两者都卡接在前贯穿灯上,而且使得前保险杠和前保支架之间省去了其他使得两者相连的连接结构,使得本结构更加的紧凑;且前贯穿灯与卡脚形成卡口,使得前保险杠和前保支架的凹槽和凸块卡接在卡口内,进一步的防止前保险杠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向下掉。
16.作为优选,所述前贯穿灯上设置有与所述前端模块连接的连接孔,所述前端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应的前贯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前惯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17.连接孔与前惯连接孔之间的连接可以使得两者之间能够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保证两者连接的紧密性。
18.作为优选,所述前保支架的向后延伸有若干个第一突出板,所述第一突出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前保险杠向后延伸有若干个第二突出板,所述第二突出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前端模块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安装孔三者位置相对应且通过连接件连接。
19.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以及安装孔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使得前保险杠和前保支架两者都直接的连接在前端模块上,使得前保险杠与前保支架连接的结构更加的紧密;且安装孔设置在安装座上使得该出的连接结构更加的稳定;且上述前贯穿灯与前端模块之间连接、前贯穿灯的卡口卡脚与前保险杠和前保支架的连接、以及本技术方案中前保支架与前保险杠与前端模块的连接,三者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三角形连接结构,提高了该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2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突出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突出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
21.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安装孔都设置两个,提高了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和安装孔之间的稳定性。
22.作为优选,所述前保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前保连接孔,所述前保险杠上设置有与所述前保连接孔相对应的支架连接孔,所述前保连接孔与所述支架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相连接。
23.前保连接孔和支架连接孔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使得前保支架和前保险杠之间连接的更加的紧密,使得前保支架更好的起到对前保险杠的支撑作用。
2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突出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突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孔相对应的定位销,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销相配合,使得所述前保支架和所述前保险杠相适配。
25.定位销和定位孔之间相互匹配,使得前保支架和前保险杠在与前端模块安装连接时,可以先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先进行初步安装,初步安装好之后再与前端模块或者前贯穿灯相连接。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有效的防止前保险杠在重力的作用下而向下落,保证了前保险杠与前贯穿灯之间的缝隙大小,从而保证了汽车外表的美观,减少了维修或者调整前贯穿灯与前保险杠之间的费用0;(2)结构紧凑,连接稳定,安装非常的方便。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前保险杠、前保支架、前贯穿灯的结构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前保险杠侧视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前端模块的结构图;
3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33.图中:1、前端模块,11、前惯连接孔,12、安装座,121、安装孔,2、前贯穿灯,21、卡脚,211、卡口,22、连接孔,3、前保险杠,31、抵接卡口,32、凹槽,33、第二突出板,331、第二固定孔34、支架连接孔,35、定位销,4、前保支架,41、凸块,42、凸块卡口,43、第一突出板,431、第一固定孔,44、前保连接孔,45、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35.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乘用车前保险杠与前贯穿灯连接结构,包括:
36.前端模块1,与在汽车纵梁相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连接受力部件;
37.前贯穿灯2,与前端模块1相连接,前贯穿灯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卡脚21,卡脚21向外突出且呈等距排列,卡脚21和前贯穿灯2的底面形成卡口211;
38.前保险杠3,与前端模块1相连接,前保险杠3上端设置有与卡脚21相适配的抵接卡口31;
39.前保支架4,与前端模块1相连接,用于支撑前保险杠3;
40.其中,抵接卡口31卡接在卡脚21内,使得前保险杠3和前贯穿灯2之间形成连接结构,保证前保险杠3和前贯穿灯2之间的缝隙不会变大。
41.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前保险杠3与前贯穿灯2无相对匹配连接结构,使得前保险杠3在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掉,前贯穿灯2由于后端有螺栓打紧使得前端会向上翘,使得前保险杠3与前贯穿灯2之间的形位差越来越大,影响汽车的外观,即使在修理之后也很难使得汽车前端外貌恢复到出产时的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贯穿灯2的底部设置卡脚21,
在前保险杠3上设置与卡脚21相适配的抵接卡口31,使得前保险杠3与前贯穿灯1之间形成匹配的连接结构,卡脚21能够对抵接卡口31具有一个支持力的作用,进而使得前保险杠3与前贯穿灯2之间的缝隙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了汽车外观结构的美观。
42.参照图3和图5所示,前保支架4端上设置有若干条凸块41,前保险杠3上端设置有凹槽32,凸块41套接在凹槽32内,抵接卡口31设置在凹槽32的侧壁上。
43.前保支架4上的凸块41能够套接在凹槽32内,使得前保支架4能够有效的对前保险杠3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减小前保险杠3由于自身的重力而向下掉的趋势。
44.凸块41上设置有与抵接卡口31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凸块卡口42,卡脚21穿过抵接卡口31卡接在凸块卡口42内;凹槽32与凸块41配合卡接在卡口211内。
45.卡脚21通过作用在凸块41内的凸块卡口42上,不仅使得前保支架4和前保险杠3两者都卡接在前贯穿灯2上,而且使得前保险杠3和前保支架4之间省去了其他使得两者相连的连接结构,使得本结构更加的紧凑;且前贯穿灯2与卡脚21形成卡口211,使得前保险杠3和前保支架4的凹槽32和凸块41卡接在卡口211内,进一步的防止前保险杠由于重力的作用而向下掉。
46.前贯穿灯2上设置有与前端模块1连接的连接孔22,前端模块1上设置有与连接孔22相对应的前贯连接孔11,连接孔22与前惯连接孔11通过连接件相连接;连接件可以是螺栓、铆钉、定位销灯其他的可用于连接连接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螺栓连接。
47.连接孔22与前惯连接孔11之间的连接可以使得两者之间能够起到很好的连接作用,保证两者连接的紧密性。
48.前保支架4的向后延伸有若干个第一突出板43,第一突出板4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431;前保险杠3向后延伸有若干个第二突出板33,第二突出板33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31;前端模块1上设置有若干个安装座12,安装座12上设置有安装孔121;第一固定孔431、第二固定座331和安装孔121三者位置相对应且通过连接件连接,连接件可以是螺栓、铆钉、或者其他起到连接作用的零件,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连接。
49.第一固定孔431和第二固定孔331以及安装孔121三者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使得前保险杠3和前保支架4两者都直接的连接在前端模块1上,使得前保险杠3与前保支架4连接的结构更加的紧密;且安装孔131设置在安装座13上使得该处的连接结构更加的稳定;且上述前贯穿灯2与前端模块1之间连接、前贯穿灯2的卡口卡脚21与前保险杠3和前保支架4的连接、以及本技术方案中前保支架4与前保险杠3与前端模块1的连接,三者之间的相互连接形成三角形连接结构,提高了该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50.第一突出板43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孔431,第二突出板33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固定孔331,安装座12上设置有两个安装孔121。
51.第一固定孔431、第二固定孔331和安装孔121都设置两个,提高了第一固定孔431、第二固定孔331和安装孔121之间的稳定性。
52.前保支架4上设置有多个前保连接孔44,前保险杠3上设置有与前保连接孔44相对应的支架连接孔34,前保连接孔44与支架连接孔34通过连接件相连接,连接件可以采用螺栓、铆钉或者其他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螺栓进行连接。
53.前保连接孔44和支架连接孔34通过连接件相连接,使得前保支架4和前保险杠3之间连接的更加的紧密,使得前保支架4更好的起到对前保险杠3的支撑作用。
54.第一突出板43上设置有定位孔45,第二突出板33上设置有与定位孔45相对应的定位销35,定位孔45与定位销35相配合,使得前保支架4和前保险杠3相适配。
55.定位销35和定位孔45之间相互匹配,使得前保支架4和前保险杠3在与前端模块1安装连接时,可以先通过定位销35和定位孔45先进行初步安装,初步安装好之后再与前端模块1或者前贯穿灯2相连接。
56.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首先将前端模块1安装在汽车的纵梁上,安装好之后再将前保支架4与前保险杠3通过定位销35和定位孔45进行安装,再通过连接件将前保连接孔44和支架连接孔44连接,使得前保支架4和前保险杠3两者形成一个整体,再将前保支架4和前保险杠3通过第一固定孔431和第二连接孔331以及安装座12上的安装孔121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如图6所示,最后安装前贯穿灯2时,先将前贯穿灯2一侧的底端的前部卡脚21插入到前保支架4和前保险杠3的凸块卡口42和凹槽32内,之后再将前贯穿灯2的另一端向下按,使得前贯穿灯2上的连接孔21与前端模块1上的前惯连接孔22相配合,再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上述步骤安装好之后,将各个连接处检查螺栓的扭矩,连接完成。
5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