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排水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16680发布日期:2022-02-16 11:2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天窗排水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窗排水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窗排水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2.商用车的天窗总成设于驾驶室的顶盖上,天窗总成通常包括天窗框体、及活动连接于天窗框体的遮盖件,天窗框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排水槽,并且每一排水槽至少连接有一根排水管,以将进入天窗总成内的积水导向车辆的外部。
3.目前天窗排水管的布置方案通常有两种,其一是两根排水管沿着驾驶室的顶盖两侧延伸,再经过驾驶室的a柱、b柱、及后围,最终从后围底部伸出;其二是两根排水管沿着驾驶室的顶盖两侧延伸,再经过驾驶室的a柱和b柱,最终从b柱底部伸出。这两种排水管布置方案,均存在排水管总长度较长的问题,而不利于控制天窗排水结构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窗排水结构,旨在缩短天窗排水管的使用长度。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天窗排水结构,用于连接天窗框体的排水槽,以将所述排水槽内的积水导向车辆的外部,所述排水槽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天窗排水结构包括:
6.集水管,设于所述车辆的驾驶室的顶盖内;
7.双通接头,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连接于所述集水管,所述第一接口用以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排水槽;
8.三通接头,设有相连通的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及第五接口,所述第三接口连接于所述集水管,所述第四接口连接于另一个所述排水槽;以及
9.排水管,设有相连通的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与所述第五接口连接,所述出水端与所述车辆的外部相连通。
10.可选地,所述出水端设于所述顶盖的朝前的一侧。
11.可选地,所述顶盖设有用以供所述出水端穿设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出水端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圈。
12.可选地,所述出水端设有弯折管段,所述弯折管段显露于所述避让孔的外侧。
13.可选地,所述天窗排水结构还包括用以安装室外遮阳罩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顶盖的外侧,所述弯折管段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
14.可选地,所述天窗排水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盖的内侧的加强支架,所述集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均连接于所述加强支架。
15.可选地,所述加强支架包括加强纵梁,所述排水管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加强纵梁。
16.可选地,所述加强支架还包括加强横梁,两所述排水槽呈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所
述加强横梁的两端;所述集水管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连接于所述加强横梁。
17.可选地,所述天窗排水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集水管的第一卡扣扎带,所述加强支架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一卡扣扎带卡固的第一安装孔。
18.可选地,所述天窗排水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排水管的第二卡扣扎带,所述加强支架还设有用以供所述第二卡扣扎带卡固的第二安装孔。
19.可选地,所述出水端设于所述车辆的侧围顶部。
20.可选地,所述双通接头与所述集水管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圈。
21.可选地,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集水管之间夹设有第三密封圈。
22.可选地,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排水管之间夹设有第四密封圈。
2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天窗排水结构。
2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双通接头、三通接头、及连通双通接头与三通接头的集水管,将天窗框体上两个排水槽的积水汇集在一起,并经一根排水管导向车辆的外部,从而将原本的两根排水管集约成一根排水管,显著减短了排水管总长度,同时还简化了排水管的安装布置结构,进而降低天窗排水结构的生产成本。当然了,天窗框体若是设有多个互相不连通的排水槽,天窗排水结构可以适应性调整,利用若干双通接头、三通接头、及集水管,将这些排水槽都连通起来,从而将多个排水槽内的积水均汇集在一起,然后通过一根排水管导向车辆的外部。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天窗排水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中天窗排水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2中天窗排水结构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29.附图标号说明:
30.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天窗框体141进水端13顶盖142出水端14避让孔143弯折管段110集水管150加强支架120双通接头151加强纵梁130三通接头152加强横梁140排水管160安装支架
3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4.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目前天窗排水管的布置方案通常有两种,其一是两根排水管沿着驾驶室的顶盖两侧延伸,再经过驾驶室的a柱、b柱、及后围,最终从后围底部伸出;其二是两根排水管沿着驾驶室的顶盖两侧延伸,再经过驾驶室的a柱和b柱,最终从b柱底部伸出。这两种排水管布置方案,均存在排水管总长度较长的问题,而不利于控制天窗排水结构的成本。
36.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天窗排水结构,用于连接天窗框体的排水槽,以将排水槽内的积水导向车辆的外部,排水槽设有至少两个,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天窗排水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由顶盖的内侧向上看的仰视图,本实施例中,该天窗排水结构包括:
37.集水管110,设于驾驶室的顶盖13内;
38.双通接头120,设有相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第二接口连接于集水管110,第一接口用以连接其中一个排水槽;
39.三通接头130,设有相连通的第三接口、第四接口、及第五接口,第三接口连接于集水管110,第四接口连接于另一个排水槽;以及
40.排水管140,设有相连通的进水端141和出水端142,进水端141与第五接口连接,出水端142与车辆的外部相连通。
4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利用双通接头120、三通接头130、及连通双通接头120与三通接头130的集水管110,将天窗框体11上两个排水槽的积水汇集在一起,并经一根排水管140导向车辆的外部,从而将原本的两根排水管140集约成一根排水管140,显著减短了排水管140总长度,同时还简化了排水管140的安装布置结构,进而降低天窗排水结构的生产成本。当然了,天窗框体11若是设有多个互相不连通的排水槽,天窗排水结构可以适应性调整,利用若干双通接头120、三通接头130、及集水管110,将这些排水槽都连通起来,从而将多个排水槽内的积水均汇集在一起,然后通过一根排水管140导向车辆的外部。
42.参照图2和图3,图2为图1中天窗排水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为由顶盖的前侧朝向后的轴测视图,可选地,出水端142设于顶盖13的朝前的一侧。不失一般性地,商用车驾驶室的顶盖13通常具有前低后高的特性,而天窗框体11上的排水槽通常会随顶盖13的造型趋
势设置为前低后高,且排水槽的出水口设置在前端。需要说明的是,前后方向指的是以朝车头方向为前,以朝车尾方向为后。将排水管140的出水端142设在顶盖13的朝前的一侧,使积水从排水槽流入排水管140后,能够顺势继续往前流动直至车辆的外部,从而使积水流动更加顺畅。另外,还能避免排水管140布置得迂回绕路,既能够避免积水淤积在排水管140内的问题,又有利于缩短排水管140的长度。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出水端设于车辆的侧围顶部,或者设于车辆的后围顶部。
43.参照图1和图3,进一步地,顶盖13设有用以供出水端142穿设的避让孔14,避让孔14与出水端142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圈。通过设置的第一密封圈提高顶盖13的防水密封性能,避免雨水或灰尘经避让孔14进入到车辆内部,从而保护车辆内部的零部件。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顶盖设有用以供出水端穿设的避让孔,避让孔与出水端之间填充有密封胶。
44.参照图1和图3,进一步地,出水端142设有弯折管段143,弯折管段143显露于避让孔14的外侧。弯折管段143能够降低出水端142受震动或外力影响而缩回避让孔14的内侧的风险,也即,保证出水端142能够保持在避让孔14的外侧,使排水管140内的积水能够准确地排至车辆外部。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出水端的位于避让孔的外侧的部分套设有阻挡件,阻挡件的尺寸大于避让孔的孔径。
45.参照图1和图3,进一步地,天窗排水结构还包括用以安装室外遮阳罩的安装支架160,安装支架160连接于顶盖13的外侧,弯折管段143连接于安装支架160。利用安装支架160能够使弯折管段143更稳定,避免弯折管段143在顶盖13的外侧随意甩动或晃动,进而有利于其排水功能的正常发挥。另外,将弯折管段143藏匿在室外遮阳罩的下方,使排水管140不容易被人看到,从而提高车辆的整体美观性。
46.参照图3,为了使积水能够顺利地从排水管140内流出,且便于出水端142安装固定到安装支架160上,可选地,出水端142的末端朝横向延伸设置。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出水端的末端朝向下或斜向下延伸设置。
47.参照图1,进一步地,天窗排水结构还包括连接于顶盖13的内侧的加强支架150,集水管110和排水管140均连接于加强支架150。加强支架150不仅对顶盖13起到支撑作业和结构加强作用,还为集水管110和排水管140提供安装结构,使集水管110与排水管140的位置更加稳定,从而保证排水功能的正常。
48.参照图1,可选地,加强支架150包括加强纵梁151,排水管140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且连接于加强纵梁151。排水管140顺着加强纵梁151的走势朝向顶盖13的前侧延伸,既有利于缩短排水管140的长度,又有利于提高排水管140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纵向指的是沿驾驶室的前后方向。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加强支架包括加强纵梁,排水管连接于加强纵梁,且排水管的延伸方向与加强纵梁的延伸方向呈相交设置。
49.参照图1,可选地,加强支架150还包括加强横梁152,两排水槽呈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加强横梁152的两端;集水管110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连接于加强横梁152。集水管110沿加强横梁152的走势,将两侧的排水槽连通起来,既有利于缩短集水管110的长度,又有利于提高集水管110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横向指的是沿驾驶室的左右方向。通过缩短集水管110和排水管140的长度,进而降低天窗排水结构的生产成本。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加强支架还包括加强横梁,两排水槽呈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加
强横梁的两端;集水管连接于加强横梁,集水管的延伸方向与加强横梁的延伸方向呈相交设置。
50.进一步地,天窗排水结构还包括连接集水管110的第一卡扣扎带,加强支架150设有用以供第一卡扣扎带卡固的第一安装孔。需要说明的是,卡扣扎带指的是同时具备扎带功能和卡接功能的零件,通常为塑胶制品,常用于车辆线束与车身之间的固定。利用第一卡扣扎带将集水管110卡固在加强支架150上,在保证集水管110安装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够简化加强支架150的结构。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集水管粘接于加强支架,或者是加强支架设有用以供集水管穿设的挂钩。
51.进一步地,天窗排水结构还包括连接排水管140的第二卡扣扎带,加强支架150还设有用以供第二卡扣扎带卡固的第二安装孔。利用第二卡扣扎带将排水管140卡固在加强支架150上,在保证集水管110安装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够简化加强支架150的结构。然本设计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排水管粘接于加强支架,或者是加强支架设有用以供集排水管穿设的挂钩。
52.为了提高双通接头120与集水管110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以防止积水从该连接处渗漏,可选地,双通接头120与集水管110之间夹设有第二密封圈。
53.为了提高三通接头130与集水管110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以防止积水从该连接处渗漏,可选地,三通接头130与集水管110之间夹设有第三密封圈。
54.为了提高三通接头130与排水管140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以防止积水从该连接处渗漏,可选地,三通接头130与排水管140之间夹设有第四密封圈。
55.为了便于排水槽与双通接头120或三通接头130的装配,进一步地排水槽的外侧还连接有出水接头,出水接头内设有与排水槽连通的过水通孔,双通接头120和三通接头130分别套设于两出水接头,积水由排水槽经过水通孔流入双通接头120或三通接头130。
56.为了提高出水接头与三通接头130或双通接头120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以防止积水从该连接处渗漏,可选地,双通接头120与对应的出水接头之间夹设有第五密封圈,三通接头130与对应的出水接头之间夹设有第六密封圈。
5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天窗排水结构,该天窗排水结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