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翼子板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6042发布日期:2022-05-05 17:1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翼子板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翼子板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翼子板是遮盖车轮的车身外板,因旧式车身上该部件形状及位置似鸟翼而得名,按照安装位置又分为前翼子板和后翼子板。翼子板安装在车轮处,需要保证车轮转动及跳动时的最大极限空间,其是车辆装配生产的重要装配部件。
3.目前,在装配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各种装配工件进行运输转移,通常会利用到转运台车。在使用转运台车运输车辆的翼子板时,通常是将工件直接平躺安置在台车上,然后将若干工件廓在相邻的工件上,使多个工件层叠放置;同时为了避免在台车运行时工件产生晃动或移动,会在台车上安装阻挡机构用来将工件固定在台车上。
4.车辆装配时,对于翼子板的形状要求较高,一旦翼子板的外形发生形变,就会造成翼子板无法与车身的侧围板紧密配合,造成装配失败。而目前的运输翼子板的方法,很容易造成翼子板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层叠的翼子板之间发生挤压和碰撞,导致翼子板发生形变。
5.同时为了保证翼子板不会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从运输装置上脱落,对于翼子板的固定方式也较为刚性和紧实,也会造成翼子板的外形发生轻微的形变,影响翼子板的质量。因此,设计一种专门用于转运车辆翼子板的运输工具是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避免工件因挤压或碰撞造成形变损伤,且单次运输量较大的用于翼子板的运输装置。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翼子板的运输装置,包括底盘,底盘上放置工件,还包括两个支撑部及至少两对限位部;两个支撑部分别设置在底盘两端延伸方向的两侧且间隔设置,各支撑部均与底盘间隔设置,两个支撑部分别靠近工件延伸方向的两端,各支撑部分别抵持在工件朝向底盘的表面上;每对限位部的其中一个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部上,每对限位部的另一个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另一个支撑部上,设置在同一支撑部上的各限位部均间隔设置,位于同一支撑部上的相邻点两个限位部之间设置工件,两个限位部分别抵持在工件延伸方向的两侧并夹紧工件。
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位于同一支撑部上的任意一个限位部可相对于支撑部沿支撑部延伸方向移动。
9.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支撑部与底盘表面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10.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支柱与滑套,四个支柱均设置在底盘上,各支柱对称设置在底盘延伸方向的两侧,四个滑套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各支柱上,滑套可相对于底盘沿支柱延伸方向移动,位于底盘延伸方向其中一侧的两个滑套之间设置支撑部。
11.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插销,支柱上沿支柱延伸方向开设有插孔,滑套上开设有定位孔,插销穿过定位孔插入插孔内,并将滑套固定在支柱上。
12.更进一步优选的,所示支柱包括第一柱体与若干第二柱体,第一柱体一端设置在底盘上,第一柱体另一端沿垂直于底盘表面的方向朝远离底盘的方向延伸,第一柱体上设置滑套;若干第二柱体均设置在第一柱体上,各第二柱体与第一柱体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柱体的一端与第一柱体或另一第二柱体的远离底盘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柱体另一端朝远离底盘的一端延伸,第一柱体上同样设置滑套。
13.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插入杆,第二柱体朝向底盘的一端开设有插腔,第一柱体与各第二柱体远离底盘的一端均设置插入杆,插入杆可选择性的紧密插入插腔内,并将第二柱体固定在第一柱体或另一个第二柱体上。
14.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限位体,限位体设置在第一柱体或第二柱体上,限位体靠近第一柱体或第二柱体远离底盘的端部,各滑套在限位体与底盘之间以及同一支柱上的相邻两个限位体之间移动。
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侧围,侧围设置在底盘上并位于底盘延伸方向的其中一侧,侧围抵持工件延伸方向的其中一端。
16.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挡板,挡板设置在支撑部上并位于沿支撑部延伸方向远离侧围的一侧,挡板与侧围分别设置在底盘延伸方向的两侧,挡板抵持工件远离侧围的一端。
1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翼子板的运输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部托住工件,并用两个限位部夹住工件使其竖立,进而使相邻的工件紧密排列,从而避免了运输多个工件时,多个工件之间发生碰撞或挤压造成工件形变的情况,同时能够保证对数量较多的工件进行平稳的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
19.(2)设置支撑部可上下升降,以适配不同外形的工件的两端高低不同,且限位部能够在支撑部上平移,从而能够适配不同宽度与厚度尺寸的工件,提高了运输装置的适用性与泛用性。
20.(3)通过两个柱体插接组成支柱,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增设安置工件的支撑部的层数,从而最大化的提高运输装置的单次运载量,进而提高了运输效率。
21.(4)设置侧围与挡板分别抵持在工件两端,从而使工件在竖立的状态下能够稳固的安置在支撑部上,避免了工件在运输过程中左右晃动或从运输装置上脱落,进而造成损伤和形变的风险。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的装有工件时的立体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的立体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的侧剖图。
27.图中:1、底盘;2、支撑部;3、限位部;4、支柱;41、第一柱体;42、第二柱体;401、插
孔;5、滑套;501、定位孔;6、插销;7、插入杆;8、限位体;9、侧围;1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翼子板的运输装置,包括底盘1,底盘1上放置工件,还包括支撑部2、限位部3、支柱4、滑套5、插销6、插入杆7、限位体8、侧围9及挡板10。
30.其中,两个支撑部2分别设置在底盘1两端延伸方向的两侧且间隔设置,各支撑部2均与底盘1间隔设置,两个支撑部2分别靠近工件延伸方向的两端,各支撑部2分别抵持在工件朝向底盘1的表面上。两个支撑部2分别托住工件的两端的底部,使工件远离底盘1。
31.每对限位部3的其中一个设置在其中一个支撑部2上,每对限位部3的另一个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另一个支撑部2上,设置在同一支撑部2上的各限位部3均间隔设置,位于同一支撑部2上的相邻点两个限位部3之间设置工件,两个限位部3分别抵持在工件延伸方向的两侧并夹紧工件。两个限位部3夹紧工件,使工件竖立,相邻的工件竖立且紧贴排列,不仅能够避免相邻的工件之间发生挤压和碰撞,还能够在支撑部2上放置多个工件,大幅提高运输装置的单次运载量。
3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为了方便在两个限位部3之间放置工件,位于同一支撑部2上的任意一个限位部3可相对于支撑部2沿支撑部2延伸方向移动,当在支撑部2上的放上一个工件后,并使工件的一侧靠在一个限位部3上,然后移动与之相邻的另一个限位部3,使其抵持在工件的另一侧,从而将工件夹紧在两个限位部3之间,不仅能够使工件保持竖立,同时还能够根据工件的厚度调整两个限位部3之间的间隔距离。
33.同时,由于翼子板的形状为异型,因此翼子板两端的底部边缘与底盘1表面之间的距离可能会是不同的,需要使两个支撑部2与底盘1之间的距离也不相同,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34.其中,支撑部2与底盘1表面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35.具体来说,四个支柱4均设置在底盘1上,各支柱4对称设置在底盘1延伸方向的两侧。
36.而四个滑套5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各支柱4上,滑套5可相对于底盘1沿支柱4延伸方向移动,位于底盘1延伸方向其中一侧的两个滑套5之间设置支撑部2。通过滑动滑套5,调节滑套5与底盘1之间的距离,就能够调整支撑部2与底盘1之间的距离。
37.为了使滑套5能够固定在支柱4上,使支撑部2与底盘1之间的距离保持固定,如图1所示,结合图3,支柱4上沿支柱4延伸方向开设有插孔401,滑套5上开设有定位孔501,插销6穿过定位孔501插入插孔401内,并将滑套5固定在支柱4上。
38.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旨在实现提高运输装置的单次运输量的目的,因此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39.如图1所示,结合图2,所示支柱4包括第一柱体41与若干第二柱体42。
40.其中,第一柱体41一端设置在底盘1上,第一柱体41另一端沿垂直于底盘1表面的
方向朝远离底盘1的方向延伸,第一柱体41上设置滑套5。
41.若干第二柱体42均设置在第一柱体41上,各第二柱体42与第一柱体41延伸方向相同,第二柱体42的一端与第一柱体41或另一第二柱体42的远离底盘1的一端相连接,第二柱体42另一端朝远离底盘1的一端延伸,第一柱体41上同样设置滑套5。
42.具体来说,第二柱体42朝向底盘1的一端开设有插腔,第一柱体41与各第二柱体42远离底盘1的一端均设置插入杆7,插入杆7可选择性的紧密插入插腔内,并将第二柱体42固定在第一柱体41或另一个第二柱体42上。
43.如果把放置工件的两个支撑部2看做是一个安置工件的平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际效果,则是增加了平台的层数,进而提高了运输装置上可以承载的工件的数量。
44.进一步的,为了限制滑套5在第一柱体41或第二柱体42上的移动范围,限位体8设置在第一柱体41或第二柱体42上,限位体8靠近第一柱体41或第二柱体42远离底盘1的端部,各滑套5在限位体8与底盘1之间以及同一支柱4上的相邻两个限位体8之间移动。需要说明的是,限位体8可以是设置在两个支柱4之间的横梁,从而使两个支柱4与横梁形成一个支撑框架结构,这个支撑框架结构一般设置在底盘1的两端。
45.另外,为了避免工件从支撑部2上脱离或掉落,本实用新型的第五种实施例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46.如图1所示,结合图4,侧围9设置在底盘1上并位于底盘1延伸方向的其中一侧,侧围9抵持工件延伸方向的其中一端。
47.挡板10设置在支撑部2上并位于沿支撑部2延伸方向远离侧围9的一侧,挡板10与侧围9分别设置在底盘1延伸方向的两侧,挡板10抵持工件远离侧围9的一端。
4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围9与挡板10分别抵持在工件的两端,从而限制工件前后移动并脱离支撑部2。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