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门台阶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96097发布日期:2022-05-05 17:1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下门台阶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下门台阶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重型汽车的车头部位会安装门台阶,以方便司机的上下。下门台阶主要采用匚型结构的壳体以及焊接在壳体内部的踏板制成,其是车辆装配生产的重要装配部件。
3.在装配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各种装配工件进行运输转移,通常会利用到转运台车。在使用转运台车运输车辆的下门台阶时,通常是将工件直接平躺安置在台车上,同时为了避免在台车运行时工件产生晃动或移动,会在台车上安装阻挡机构用来将工件固定在台车上。
4.由于下门台阶的壳体内焊接有踏板,因此难以将多个工件廓在一起层叠放置,同时由于下门台阶形状为异形,因此多个工件平躺放置在转运车上时,难以保证工件放置稳定且不会随车辆移动而发生晃动。因此设计一种专门用于转运下门台阶的运输装置就成为了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稳固安置工件,且单次运输的工件数量较多的用于下门台阶的运输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下门台阶的运输装置,包括其上设置有工件的平台,工件延伸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还包括第一仿形部及第二仿形部,若干第一仿形部及第二仿形部沿平台延伸方向交替设置在平台上,各第一仿形部及第二仿形部间隔设置,沿平台延伸方向从第一仿形部到相邻的第二仿形部之间形成第一间隔,沿平台延伸的同一方向从第二仿形部到相邻的第一仿形部之间形成第二间隔,各第一间隔内设置工件,第一仿形部与第一侧壁远离第二侧壁的表面相配合,第二仿形部与第二侧壁远离第一侧壁的表面相配合。
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仿形部与第一侧壁相配合的端面为第一配合面,第一仿形部可相对于平台围绕水平方向转动,并改变第一配合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第二仿形部与第二侧壁相配合的端面为第二配合面,第二仿形部可相对于平台围绕水平方向转动,并改变第二配合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8.更进一步优选的,第一仿形部及第二仿形部均包括第一配合体与第二配合体,第一配合体一端与平台表面铰连接,第一配合体另一端朝远离平台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二配合体一端与第一配合体远离平台的一端铰连接,第二配合体另一端朝远离平台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二配合体与第一侧壁相配合的端面为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体与第二侧壁相配合的端面为第二配合面。
9.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第三配合体,第三配合体设置在第二间隔内,第三配合体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配合体远离平台的一端铰连接。
10.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平台上并位于第二间隔内,调节组件与至少一个第二配合体相连接,调节组件驱使第二配合体相对于平台围绕水平方向周向转动及轴向转动,并改变第一配合面或第二配合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11.更进一步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支架、套筒、螺杆及铰接关节,支架设置在平台上并位于第二间隔内,套筒设置在支架远离平台的端部,套筒延伸方向的两端可相对于平台围绕水平方向周向转动,螺杆一端穿置在套筒内并与套筒螺接,螺杆另一端朝向第二配合体延伸,螺杆朝向第二配合体延伸的端部上设置铰接关节,铰接关节可相对于螺杆围绕螺杆延伸方向轴向转动,铰接关节与第二配合体朝向平台的表面铰连接。
12.更进一步优选的,调节组件包括两组套筒、螺杆及铰接关节,两个套筒对称设置在支架远离平台的端部,两个螺杆一一对应的穿置在两个套筒内,两个铰接关节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二配合体上。
1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下门台阶的运输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仿形部分别与工件的两个侧壁相配合,从而将形状异形的工件夹紧后固定在第一间隔内,从而避免了随运输装置移动时发生晃动的问题,同时使多个工件均匀设置在平台上,从而能够提高装置的单次运载量,进而提高装置的运输效率。
15.(2)设置调节组件驱动两个仿形部转动,从而调整两个配合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进而能够更好的与工件两个侧壁相配合,以便将工件稳固的安置在平台上。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的正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部分正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另一状态的部分正视图。
21.图中:1、工件;11、第一侧壁;12、第二侧壁;2、平台;201、第一间隔;202、第二间隔;3、第一仿形部;301、第一配合面;4、第二仿形部;401、第二配合面;41、第一配合体;42、第二配合体;5、第三配合体;6、调节组件;61、支架;62、套筒;63、螺杆;64、铰接关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所示,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下门台阶的运输装置,包括其上设置有工件1的平台2,工件1是匚形的,因此工件1延伸方向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还包括第一仿形部3、第二仿形部4、第三配合体5及调节组件6。
24.其中,若干第一仿形部3及第二仿形部4沿平台2延伸方向交替设置在平台2上,各第一仿形部3及第二仿形部4间隔设置,第一仿形部3与第一侧壁11远离第二侧壁12的表面相配合,第二仿形部4与第二侧壁12远离第一侧壁11的表面相配合。
25.沿平台2延伸方向从第一仿形部3到相邻的第二仿形部4之间形成第一间隔201;在各第一间隔201内设置工件1,从而将工件1固定在第一仿形部3与第二仿形部4之间。
26.沿平台2延伸的同一方向从第二仿形部4到相邻的第一仿形部3之间形成第二间隔202,使相邻的各仿形部间隔设置。
27.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能够根据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2的倾斜程度进行适配配合,因此需要调节第一仿形部3及第二仿形部4的倾斜角度,从而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28.如图1所示,结合图3,第一仿形部3与第一侧壁11相配合的端面为第一配合面301,第一仿形部3可相对于平台2围绕水平方向转动,并改变第一配合面301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29.而第二仿形部4与第二侧壁12相配合的端面为第二配合面401,第二仿形部4可相对于平台2围绕水平方向转动,并改变第二配合面401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30.具体来说,第一仿形部3及第二仿形部4均包括第一配合体41与第二配合体42,第一配合体41一端与平台2表面铰连接,第一配合体41另一端朝远离平台2表面的方向延伸,第二配合体42一端与第一配合体41远离平台2的一端铰连接,第二配合体42另一端朝远离平台2表面的方向延伸,从而使第一仿形部3或第二仿形部4形成一个可弯折变形的结构;第二配合体42与第一侧壁11相配合的端面为第一配合面301,第二配合体42与第二侧壁12相配合的端面为第二配合面401。
31.进一步的,第三配合体5设置在第二间隔202内,第三配合体5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配合体42远离平台2的一端铰连接,从而使两个仿形部能够进行联动变形。
32.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旨在实现对第一配合面301或第二配合面401与水平面夹角角度的调节,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33.如图1所示,结合图4,调节组件6设置平台2上并位于第二间隔202内,调节组件6与至少一个第二配合体42相连接,调节组件6驱使第二配合体42相对于平台2围绕水平方向周向转动及轴向转动,并改变第一配合面301或第二配合面401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
34.具体来说,调节组件6包括支架61、套筒62、螺杆63及铰接关节64。
35.其中,支架61设置在平台2上并位于第二间隔202内,起到支撑的作用。
36.套筒62设置在支架61远离平台2的端部,套筒62延伸方向的两端可相对于平台2围绕水平方向周向转动,使套筒62可以进行摆动。
37.螺杆63一端穿置在套筒62内并与套筒62螺接,螺杆63另一端朝向第二配合体42延伸,螺杆63朝向第二配合体42延伸的端部上设置铰接关节64,转动螺杆63,来调节螺杆63穿置在套筒62的位置,从而推动或拉动第二配合体42相对于平台2进行移动。
38.铰接关节64可相对于螺杆63围绕螺杆63延伸方向轴向转动,铰接关节64与第二配合体42朝向平台2的表面铰连接,起到万向关节的作用,避免对第二配合体42的移动造成阻碍。
39.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能够实现两个仿形部的联动变形,其中,调节组件6包括两组套筒62、螺杆63及铰接关节64,两个套筒62对称设置在支架61远离平台2
的端部,两个螺杆63一一对应的穿置在两个套筒62内,两个铰接关节64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第二配合体42上。
40.工作原理:
41.根据工件1的实际情况,获知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的倾斜角度。然后,转动螺杆63使螺杆63在套筒62内移动,并同时使套筒62摆动,从而拉动或推动两个第二配合体42相对于平台2进行移动,并改变第一配合面301与第二配合面401与平台2表面,即水平面的夹角角度,以适配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12的倾斜角度。最后将工件1安置在第一间隔201内,使第一侧壁11及第二侧壁12分别与第一仿形部3及第二仿形部4的两个第二配合体42相配合即可。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