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口结构、车辆以及充电口结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07612发布日期:2024-02-09 12:5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充电口结构、车辆以及充电口结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动汽车,更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充电口结构、车辆以及充电口结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动汽车智能化的普及和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提高,充电口盖作为整车能源交换的重要接口,用户对其自动化及智能化的需求日益增加。

2、传统充电口盖需用户手动开启外板,然后拔出快/慢充内盖或者快/慢充内盖以翻盖形式开启或者关闭,这样才能将充电口露出,并在充电口上插枪充电,这样内外盖容易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口结构以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结构。充电口结构包括:

3、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

4、滑盖,所述滑盖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滑盖覆盖所述第一充电口,以将所述第二充电口露出,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滑盖覆盖所述第二充电口,以将所述第一充电口露出。

5、可选地,所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滑盖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以带动所述滑盖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6、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卷轮和连接组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卷轮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卷轮和所述滑盖连接;

7、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轮转动,以使得所述连接组件带动所述滑盖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8、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为柔性连接组件,所述柔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卷轮连接,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盖的第一端连接;

9、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轮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运动以带动所述滑盖从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10、可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卷轮连接,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盖的第二端连接;

11、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轮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运动以带动所述滑盖从所述第二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一状态;

12、其中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滑盖的滑动方向上为相背设置的两端。

13、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为一体构造;或者;

14、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为两个独立的柔性连接件。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滑盖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与所述滑盖的第二侧连接;

16、其中,所述滑盖的第一侧、所述滑盖的第二侧为所述滑盖在所述底座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中心线的两侧。

17、可选地,所述卷轮设置在所述滑盖的第一端且远离所述滑盖的第二端的一侧。

18、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方向转换组件,所述柔性连接组件与所述方向转换组件配合以改变所述柔性连接组件的运动方向。

19、可选地,所述方向转换组件包括第二方向转换件,所述第二方向转换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第二方向转换件设置在所述滑盖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滑盖的第一端的一侧;

20、其中第二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方向转换件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卷轮连接,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盖的第二端连接。

21、可选地,所述柔性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柔性连接件;

22、所述第三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滑盖的第二端连接,且与第一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同侧设置;

23、所述第三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盖的第一端连接,且与第二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同侧设置。

24、可选地,所述方向转换组件还包括第一方向转换件以及第三方向转换件,所述第一方向转换件以及第三方向转换件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25、在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方向转换件以及所述第二方向转换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方向转换件位于所述滑盖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滑盖的第一端的一侧;

26、在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二方向转换件与所述第三方向转换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三方向转换件位于所述滑盖的第一端远离所述滑盖的第二端的一侧;

27、所述第三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方向转换件、第二方向转换件以及第三方向转换件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三柔性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滑盖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柔性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滑盖的第一端连接。

28、可选地,所述方向转换组件还包括第四方向转换件;

29、在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四方向转换件与所述第三方向转换件相对设置,且所述第四方向转换件位于所述滑盖的第一端远离所述滑盖的第二端的一侧。

30、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第四方向转换件配合,以改变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的运动方向。

31、可选地,在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卷轮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转换件与所述第四方向转换件之间。

32、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盖与所述第一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导轨配合,以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运动。

33、可选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充电口盖座板,所述充电口盖座板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

34、所述充电口盖座板为设置有通孔,以将所述第一充电口和所述第二充电口露出。

35、可选地,所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充电口盖外板,所述充电口盖外板与所述充电口盖座板可转动连接。

3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口结构。

37、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结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口结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38、获取充电枪类型,根据所述充电枪类型控制驱动装置驱动传动组件运动,以使得所述滑盖运动从而露出与所述充电枪类型相适应充电插座。

39、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充电口结构包括底座和滑盖,滑盖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并且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状态,滑盖覆盖第一充电口,以将第二充电口露出,在第二状态,滑盖覆盖第二充电口,以将所述第一充电口露出。因此本申请充电口结构上的滑盖是滑动设置在底座上,便于通过操作滑盖以盖设第一充电口或者盖设第二充电口。

4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说明书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驱动装置(4)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滑盖(2)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运动以带动所述滑盖(2)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卷轮(30)和连接组件,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卷轮(30)传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卷轮(30)和所述滑盖(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为柔性连接组件,所述柔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柔性连接件(311),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311)的第一端与所述卷轮(30)连接,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311)的第二端与所述滑盖(2)的第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二柔性连接件(312),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312)的第一端与所述卷轮(30)连接,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312)的第二端与所述滑盖(2)的第二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311)与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312)为一体构造;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轮(30)设置在所述滑盖(2)的第一端且远离所述滑盖(2)的第二端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方向转换组件,柔性连接组件与所述方向转换组件配合以改变所述柔性连接组件的运动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转换组件包括第二方向转换件(322),所述第二方向转换件(322)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且所述第二方向转换件(322)设置在所述滑盖(2)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滑盖(2)的第一端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柔性连接件(313);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转换组件还包括第一方向转换件(321)以及第三方向转换件(323),所述第一方向转换件(321)以及第三方向转换件(323)均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转换组件还包括第四方向转换件(324);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311)与所述第四方向转换件(324)配合,以改变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311)的运动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卷轮设置在所述第三方向转换件(323)与所述第四方向转换件(324)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导轨以及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导轨沿所述底座(1)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盖(2)与所述第一导轨以及所述第二导轨配合,以沿所述底座长度方向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充电口结构还包括充电口盖座板(5),所述充电口盖座板(5)与所述底座(1)密封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充电口盖外板(6),所述充电口盖外板(6)与所述充电口盖座板(5)可转动连接。

1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结构。

20.一种充电口结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2-18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结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结构、车辆以及充电口结构控制方法。所述充电口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充电口和第二充电口;滑盖,所述滑盖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被配置为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滑盖覆盖所述第一充电口,以将所述第二充电口露出,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滑盖覆盖所述第二充电口,以将所述第一充电口露出。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田洪生,邱寿发,饶金贵,冯文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