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74428发布日期:2024-03-22 10:27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电驱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车辆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及用户对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提出更高的要求,电动汽车电池组容量逐渐增大,目前多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低,充电功率小,给大容量动力电池组充电时间较长。为了提高电池组的充电速率,主要是通过专用的升压装置来提高充电电压,从而提高充电的功率,缩短充电时长。

2、现有的升压装置基本是将电容、电感、继电器、冷却结构等集中布置在一个盒子中,并通过螺栓安装在后地板下端,动力电池引出的两根高压线与升压装置连接,电驱动单元的电机中性点和电机控制器负极分别引出一根高压线与升压装置连接,高压线束较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驱动总成及车辆。

2、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驱动总成,包括:

3、壳体,其内具有容纳腔;

4、电机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其内具有功率模块电路;

5、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电性连接于所述功率模块电路;

6、升压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升压装置包括滤波电路和继电器,所述滤波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机的电机中性点。

7、可选地,所述电驱动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导电排,所述电机控制器具有电性连接于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导电排,所述第一导电排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排。

8、可选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动力电池的高压正极输入线束插入的接插件,所述高压正极输入线束能够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排。

9、可选地,所述电驱动总成还包括排线,所述排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排线一端连接于所述继电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能够通过所述排线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

10、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电机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继电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

11、可选地,所述电驱动总成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减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穿过的穿设孔。

12、可选地,所述电机上设置有第一uvw导电排,所述电机控制器具有第二uvw导电排,所述第一uvw导电排穿过所述第二壳体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uvw导电排连接于所述第二uvw导电排。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隔断边,相邻两个所述隔断边之间形成一隔断腔;

14、所述第一uvw导电排包括第一u排、第一v排和第一w排,所述第一u排、第一v排和第一w排分别位于不同的所述隔断腔。

15、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电驱动总成。

1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7、通过将升压装置和电机控制器均设置于壳体的容纳腔内,使得滤波电路和继电器均电性连接于电机控制器,继电器连接于电机的电机中性点,动力电池引出的高压正极输入线束可通过电机控制器连接滤波电路,经滤波电路滤波后经继电器与电机中性点连接,随后经电机和功率模块电路升压后可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使得升压装置与电机共负极,能够将电池到外置的升压装置之间两根高压连接线优化为电池到电驱动总成之间的一根高压线,且省去电机控制器负极到升压装置的高压线束,能够减少高压线的长度,降低成本,且能够对电机控制器和升压装置进行防护。



技术特征:

1.一种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总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导电排,所述电机控制器具有电性连接于所述滤波电路的第二导电排,所述第一导电排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动力电池的高压正极输入线束插入的接插件,所述高压正极输入线束能够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第一导电排和所述第二导电排的连接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被配置为供紧固件穿过以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排和所述第二导电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总成还包括排线,所述排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排线一端连接于所述继电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能够通过所述排线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电机控制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继电器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总成还包括减速器,所述壳体还包括第三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减速器设置于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减速器的输出轴穿过的穿设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上设置有第一uvw导电排,所述电机控制器具有第二uvw导电排,所述第一uvw导电排穿过所述第二壳体并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uvw导电排连接于所述第二uvw导电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至少四个间隔设置的隔断边,相邻两个所述隔断边之间形成一隔断腔;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驱动总成。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驱动总成及车辆,电驱动总成包括:壳体,其内具有容纳腔;电机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其内具有功率模块电路;电机,设置于壳体上,电性连接于所述功率模块电路;升压装置,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升压装置包括滤波电路和继电器,所述滤波电路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电性连接于所述电机的电机中性点。将升压装置与电机、电机控制器集成设置,结构紧凑,能够将电池到外置的升压装置之间两根高压连接线优化为电池到电驱动总成之间的一根高压线,且省去电机控制器负极到升压装置的高压线束,能够减少高压线的长度,降低成本,且能够对电机控制器和升压装置进行防护。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政,郑蔚光,吴晓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