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1854发布日期:2023-03-22 15:0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手组件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扶手组件及车辆。


背景技术:

2.目前,车辆内通常设有扶手箱,以满足前排乘客需求,然而现有扶手箱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后排乘客使用需求。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对扶手箱进行了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111942297b的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扶手箱”,公开了顶部开口的箱体和设置在箱体顶部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伸缩轴一和伸缩轴二,所述箱体上铰接有连杆,所述伸缩轴一穿接在连杆的活动端并能够锁定在箱体上,且所述盖板能够通过伸缩轴一绕箱体转动,所述伸缩轴二能够锁定在连杆的铰接端,所述盖板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能够驱动伸缩轴一解除锁定的第一开关按钮和能够驱动伸缩轴二解除锁定的第二开关按钮的方案,通过设置可前后开启的盖板,方便前后排乘客拿取扶手箱内物品。虽然经过结构改进使得后排乘客能够拿取扶手箱内物品,但是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扶手组件及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扶手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前后排乘客需求的技术问题。
5.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扶手组件,用于安装在副仪表板支架上,包括:
6.扶手箱体,具有带顶部开口的储物腔;
7.扶手盖板组件,所述扶手盖板组件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安装件、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所述下盖板通过所述第二铰链与所述安装件铰接,所述下盖板中间设有连通于所述储物腔的取物开口,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分别位于所述下盖板的相对两侧,以使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的开启方向相反;
8.升降组件,包括可相对移动的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连接于所述扶手箱体,所述可动部分连接于所述安装件,以使所述扶手盖板组件在所述升降组件的驱动下开启或覆盖所述顶部开口,且在所述扶手盖板组件开启所述顶部开口时,所述扶手盖板组件处于向后排座椅、向上伸出的状态。
9.进一步地,还包括,所述上盖板设有拓展腔体;所述扶手盖板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拓展板,所述拓展板与所述上盖板活动连接,以使所述拓展板沿着所述拓展腔体水平方向伸出至所述上盖板外。
10.进一步地,所述拓展腔体内还设有驱动件,所述拓展板通过所述驱动件沿着所述拓展腔体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将所述拓展板进行收起或者展开;
11.所述驱动件包括拓展电机及其驱动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的可动部分作用于所述拓展板。
12.进一步地,所述拓展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拓展板沿着所述拓展腔体内部左右方向并排设置;
13.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齿轮和与所述齿轮同时啮合的两个齿条,两个齿条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拓展板,所述齿轮安装于所述拓展电机的输出轴上。
14.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相啮合的蜗轮和蜗杆、两个齿轮和分别与所述两个齿轮相啮合的两个齿条,所述蜗杆安装于所述拓展电机的输出轴上,两个齿轮固定设于所述蜗轮的轴向两侧,两个齿条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拓展板。
15.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拓展板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上盖板上设有两个导向柱,两个导向柱可活动地伸入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中。
1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分包括连接于所述扶手箱体的驱动电机,所述移动部分为倾斜向下设置的电动滑移导轨,所述电动滑移导轨连接于所述安装件,所述驱动电机作用于所述电动滑移导轨以使所述扶手盖板组件开启或覆盖所述顶部开口,且在所述扶手盖板组件开启所述顶部开口时,所述扶手盖板组件处于向后排座椅、向上伸出的状态。
17.进一步地,所述扶手盖板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包括相配合的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第二锁止件分别设于所述上盖板和所述下盖板上,以使所述上盖板与所述下盖板锁紧或者解锁;和/或,所述第一锁止件和所述第一锁止件分别设于所述下盖板和所述安装件上,以使所述下盖板与所述安装件锁紧或者解锁。
18.进一步地,所述拓展板上还设有用于对外接设备充电的充电位。
19.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
20.车体,设有副仪表板支架;
21.上述的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安装于所述副仪表板支架上;
22.车辆还包括: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乘客坐姿传感器;乘客坐姿传感器用于检测后排乘客的坐姿;控制器与扶手组件的控制器电连接,以根据乘客坐姿传感器获取后排乘客的坐姿信息,控制扶手组件的升降组件移动至向后排乘客靠近的位置。
23.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扶手组件,用于安装在副仪表板支架上,包括扶手箱体、扶手盖板组件和升降组件,前排乘客可以向后开启打开上盖板,后排乘客向前开启打开下盖板和上盖板连接的整体,或者前排乘客可以向后打开下盖板和上盖板连接的整体,后排乘客可以向前开启打开上盖板,以同时满足前排乘客向后开启所述扶手箱体,后排乘客向前开启所述扶手箱体,方便前后排乘客拿取放置于扶手箱体储物腔内的物品或者将物品放置于扶手箱体储物腔内,提高了前后排乘客使用扶手箱体的便利性;当后排乘客有使用扶手组件进行休息、办公或者娱乐的需求时,可通过升降组件带动扶手盖板组件向后排乘客升起,增加了扶手组件的功能,以满足后排乘客多样化使用扶手组件的需求。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扶手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前排乘客打开扶手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后排乘客打开扶手箱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动滑移导轨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6为本技术中拓展板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扶手组件俯视图。
31.图8为本技术图7中a-a向剖视图。
32.图9为本技术图7中b-b向剖视图。
3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传感器感应后排乘客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扶手盖板组件整体向后排乘客抬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拓展板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扶手组件;1-副仪表板支架;2-扶手箱体,21-顶部开口;3-扶手盖板组件,31-上盖板,32-第一铰链,33-下盖板,34-第二铰链,35-取物开口,36-第一锁止机构,37-第二锁止机构,38-拓展腔体,39-拓展板,310-拓展电机,311-蜗轮,312-蜗杆,313-齿条,314-导向槽,315-导向柱,316-安装件;4-升降组件,41-驱动电机,42-电动滑移导轨,421-驱动齿轮,422-从动齿轮,423-滑块,424-螺纹杆,425-导轨一,426-导轨二;5-乘客坐姿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了使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
37.相关技术中,为解决后排乘客使用扶手进行休息、办公或者娱乐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对扶手进行了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208530442u的实用新型专利“带有桌板和滑轨系统的汽车副仪表板”,公开了安装在副仪表板上的翻转开启扶手箱,安装在扶手箱内部的桌板旋转支承机构、与桌板旋转支承机构连接的桌板水平旋转机构、安装在桌板水平旋转机构上的桌板本体,其中,所述桌板本体包括:主桌板和副桌板,所述主桌板与副桌板之间通过铰轴进行翻转叠合,通过设置可折叠的桌板以满足后排乘客使用扶手盖板,但是桌板占用了扶手处大量的空间,不利于提高乘客使用扶手的舒适性。本技术提供一种扶手组件及车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后排乘客使用不便且功能少的问题。
3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及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39.实施例1:
40.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手组件,参见附图1-3,扶手组件10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副仪表板支架1上,用于驾驶员长时间驾驶时能够放置胳膊进行休息,同时用于储物的功能。本实施例的扶手组件10包括扶手箱体2、扶手盖板组件3和升降组件4,其中扶手箱体2具有带顶部开口21的储物腔;扶手盖板组件3包括上盖板31、下盖板33、安装件316、第一铰链31和第二铰链34,其中上盖板31和下盖板33通过第一铰链31铰接,下盖板33通过第二铰链34与安装件316铰接,下盖板33中间设有连通于储物腔的取物开口35,第一铰链31和第二铰链34分别位于下盖板33的相对两侧,以使上盖板31和下盖板33以方向相反开启;上盖板31通过第一铰链31向前或者向后开启,下盖板33通过第二铰链34向后或者向前开启,且上盖板31和下盖板33的开启方向相反;升降组件4包括可相对移动的固定部分和可动部分,固定部分连接于扶手箱体2,可动部分连接于安装件316,以使扶手盖板组件3开启或覆盖顶部开口,且在扶手盖板组件3开启顶部开口时,扶手盖板组件3处于向后排座椅、向上伸出的状态。
41.使用时,即前排乘客可以向后开启打开上盖板31,后排乘客向前开启打开下盖板33和上盖板31连接的整体,或者前排乘客可以向后打开下盖板33和上盖板31连接的整体,后排乘客可以向前开启打开上盖板31,以同时满足前排乘客向后开启所述扶手箱体2,后排乘客向前开启所述扶手箱体2,方便前后排乘客拿取放置于扶手箱体2储物腔内的物品或者将物品放置于扶手箱体2储物腔内,提高了前后排乘客使用扶手箱体2的便利性;当后排乘客有使用扶手组件进行休息、办公或者娱乐的需求时,可通过升降组件4带动扶手盖板组件3向后排乘客升起,增加了扶手组件的功能,以满足后排乘客多样化使用扶手组件的需求。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附图4,固定部分包括连接于扶手箱体2的驱动电机41,移动部分为倾斜向下设置的电动滑移导轨42,其中倾斜向下设置为沿着扶手盖板组件向扶手箱体处倾斜向下设置。电动滑移导轨42连接于安装件316,驱动电机41作用于电动滑移导轨42以使扶手盖板组件3开启或覆盖顶部开口,且在扶手盖板组件3开启顶部开口时,扶手盖板组件3处于向后排座椅、向上伸出的状态。其中电动滑移导轨42可设置一条或者两条,为了保证电动滑移导轨42带动扶手盖板组件3上升或者下降移动的稳定性,电动滑移导轨42设置为两条分别设置于扶手箱体2的两侧,此时驱动电机41为双轴电机。电动滑移导轨42的结构可参照汽车移动座椅结构,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制。
43.参见附图5,在某些实施例中,电动滑移导轨42包括驱动齿轮421、从动齿轮422、螺纹杆424、滑块423、导轨一425和导轨二426,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421同轴连接,驱动齿轮421与从动齿轮422啮合,从动齿轮422固定套设于螺纹杆424上,螺纹杆424上套设有滑块423,滑块423与导轨一425连接,导轨一425与安装件316连接,导轨二426固定连接于扶手箱体2上,导轨一425与导轨二426滑动连接,即当后排乘客有使用扶手需求时,通过双轴电机驱动驱动齿轮421转动,驱动齿轮421转动带动从动齿轮422转动,从动齿轮422转动带动螺纹杆424转动,螺纹杆424转动带动滑块423沿着螺纹杆424上移动,此时带动导轨一425沿着导轨二426侧壁上的开设的滑槽移动从而带动扶手盖板组件整体向扶手箱体2处移动将扶手箱体2顶部开口关闭,扶手盖板组件3向后排乘客方向移动后乘客可在扶手盖板组件3上进行休息或者办公或者其它娱乐等,从而满足乘客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44.为了进一步提高后排乘客使用扶手盖板组件3的多样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上盖板31处设有拓展腔体38;扶手盖板组件3还包括至少一个拓展板39,其中拓展板39可以设置一个或者两个或者多个,若设有一个,则该拓展板39与上盖板31活动连接,一个拓展板39可以沿着拓展腔体38水平方向伸出至上盖板31外,拓展板39左右两侧均可抽出,即拓展板39可以向右边抽出供后排右方乘客使用,也可以向左边抽出后供后排左方乘客使用,此处拓展板39左右两侧抽出的方式与推拉门或者推拉窗的结构原理类似,此处不再详细赘述,将拓展板39抽出或者收回,既节省了扶手盖板组件3的空间,又能满足汽车后排乘客对扶手的使用需求,使扶手组件的功能更加多样化。
45.在一些实施例中,拓展板39设有两个,则两个拓展板39可以左右设置,其中左右拓展板39分别沿着拓展腔体38左右移动,其中左侧拓展板39在拓展腔体38内向左移动供后排左方乘客使用,右侧拓展板39在拓展腔体38内向右移动供后排右方乘客使用。其中左右拓展板39左右移动的结构可以采用抽屉式的推拉结构,此处不再详细赘述。将左侧拓展板39向左侧拉出或者向右侧收回,将右侧拓展板39向右侧拉出或者向左侧收回,可以有效节省扶手盖板组件3的空间,同时又能满足后排乘客多样化的使用需求。
46.为了进一步提高拓展板39水平移动的智能化,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电动的方式将拓展板39进行收起或者展开,拓展腔体38内还设有驱动件,拓展板39通过驱动件沿着拓展腔体38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将拓展板39进行收起或者展开;其中驱动件包括拓展电机310及其驱动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可动部分作用于拓展板39;通过拓展电机310带动伸缩机构作用于拓展板39从而将拓展板39沿着拓展腔体38水平方向收起或者展开,供后排乘客多样化使用。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拓展板39设有2个,2个拓展板39沿着拓展腔体38内部左右方向并排设置;伸缩机构包括齿轮和与齿轮同时啮合的两个齿条313,两个齿条313分别连接于2个拓展板39,齿轮安装于拓展电机310的输出轴上,此种方式通过拓展电机310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两个齿条313进行背向或者相对运动,对应的将拓展板39沿着拓展腔体38进行收起或者展开,使得拓展板39展开或者收起的动作更加智能化,以满足后排乘客多样化使用需求。
48.为了保证电机安装时不挤占扶手内部其他空间,在某些实施例中,伸缩机构包括相啮合的蜗轮311和蜗杆312、两个齿轮和分别与两个齿轮相啮合的两个齿条313,蜗杆312安装于拓展电机310的输出轴上,两个齿轮固定设于蜗轮311的轴向两侧,两个齿条313分别连接于2个所述拓展板39。此处的拓展电机310可以水平的安装于拓展腔体38内,即靠着上盖板31的内侧壁进行安装,相应的节省了扶手内部的其它空间,通过拓展电机310带动蜗杆312转动,蜗杆312带动蜗轮311转动,从而带动与蜗轮311同轴的两个齿轮转动,两个齿轮转动分别对应带动两个齿条313进行背向或者相对运动,对应的将拓展板39沿着拓展腔体38进行收起或者展开,从而满足后排乘客多样化使用需求。
49.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拓展板39沿着水平方向更加稳定的移动,两个拓展板39均开设有导向槽314,上盖板31上设有两个导向柱315,两个导向柱315可活动地伸入于对应的导向槽314中。在拓展板39在拓展腔内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槽314可以在拓展板39移动过程中对拓展板39的移动方向进行限位,保证左右侧拓展板39展开或者收起的稳定性,在左右侧拓展板39展开时,左右侧导向柱315分别与对应的导向槽314活动连接保证左右侧拓展板39沿着直线左右移动。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拓展板39移动至最左端时,左侧导向柱315位于对应导向槽314的最右端,在右侧拓展板39移至最右端时,右侧导向柱315位于对应导向槽314的最左端,确保导向柱315在对应的导向槽314中活动能够将拓展板39展开过程进行限位,确保左右拓展板39沿着拓展腔体38移动保证拓展板39展开作业的稳定性;在左右侧拓展板39收回至拓展腔体38内隐藏时,左侧导向柱315位于对应导向槽314的最左端,右侧导向柱315位于对应导向槽314的最右端,确保导向柱315在对应导向槽314中活动能够将拓展板39收起过程进行限位,确保左右拓展板39沿着拓展腔体38移动保证拓展板39收起作业的稳定性。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附图6至图8,扶手盖板组件3包括一个锁止机构,用于将上盖板31和下盖板33连接锁紧,或者用于将下盖板33和安装件316连接锁紧,或者包括两个锁止机构,一个锁止机构将上盖板31和下盖板33连接锁紧,一个锁止结构将下盖板33和安装件316连接锁紧。
52.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锁止机构包括第一锁止机构36和第二锁止机构37,第一锁止机构36锁止机构包括包括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分别设于
上盖板31和下盖板33上,以使上盖板31与下盖板33锁紧或者解锁;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锁止件为卡扣,第二锁止件为卡环,卡扣嵌入卡环上从而将上盖板31和下盖板33连接锁紧,此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详细赘述。
5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锁止机构37包括包括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第一锁止件和第二锁止件分别设于下盖板33和安装件316上,以使下盖板33与安装件316锁紧或者解锁。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锁止件为卡扣,第二锁止件为卡环,卡扣嵌入卡环上,将下盖板33和安装件316连接锁紧,此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54.为了进一步增加乘客使用扶手组件功能的多样化,拓展板39上还可以增设用于对外接设备充电的充电位,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位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装置,外接设备为手机或者其它电子元件,在无需使用充电线或者usb接口的情况下为手机或者其它电子元件充电,方便后排乘客进行手机或者其它电子元件的充电,提供了充电的便利性。
55.实施例2:
56.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副仪表板支架1、上述的扶手组件、控制器和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乘客坐姿传感器5,上述的扶手组件安装于副仪表支架1上;乘客坐姿传感器用于检测后排乘客的坐姿;控制器与扶手组件的控制器电连接,以根据乘客坐姿传感器获取后排乘客的坐姿信息,控制扶手组件的升降组件移动至向后排乘客靠近的位置。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为设置在扶手组件上的控制器,也可以是整车控制器,相应的可以在扶手盖板组件3操作区或仪表板上设置控制扶手盖板组件3整体上移或者下降的开启或关闭的按钮开关,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的开启或者关闭,同样的,可以在扶手盖板组件33操作区或仪表板上设置控制拓展板39展开或者开启的按钮开关,控制器控制拓展电机310的开启或者关闭其中乘客坐姿传感器5与控制器电连接,乘客坐姿传感器5位于扶手箱体2的后方或者侧方。
5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附图9至图11,乘客坐姿传感器5设置于靠近后排乘客的扶手箱体2上,打开扶手盖板组件33上移按钮开关,乘客坐姿传感器5通过感应识别后排乘客身高以及坐姿后处理计算出符合后排乘客舒适的扶手高度,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启动从而带动扶手盖板组件3整体向后排乘客升起至满足后排乘客舒适位置处,后排乘客可以在此舒适位置处使用扶手,同样的,可以打开拓展板39展开按钮开关,控制器控制拓展电机310启动从而带动拓展板39的展开,使得拓展板39形成一个供后排乘客使用的小桌板,满足后排乘客多样化的使用需求。由于本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了上述实施例1的扶手组件全部技术方案,相应具有上述实施例1的扶手组件的所有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59.通过上述实施例,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或者优点:
60.1)本技术通过设置前后开启的扶手盖板组件,方便前排乘客向后开启或者后排乘客向前开启拿取扶手箱体内储物,同时通过升降组件将扶手盖板向后排座椅向上升起,满足后排乘客使用扶手盖板组件的需求,达到满足前后排乘客使用需求的目的。
61.2)通过在扶手盖板组件内设有可在拓展腔体内移动的拓展板,不仅可以为后排乘客提供扶手功能,同时设置拓展板可以充当桌板功能,在不使用时,将拓展板收起隐藏,使用时展开,将扶手的功能进一步进行了拓展,使扶手功能更加多样化。在节省占用副仪表板内部空间的情况下,可以满足后排乘客使用扶手的多样化需求。
62.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63.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