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78546发布日期:2022-11-15 18:1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市场电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正在逐步走入普通家庭,车辆后期维修操作方便性也正在逐渐被更多的人所重视,电动车底部举升点的位置及结构设计是否使用方便,也会给用户带来更直观的体验。
3.由于骨架式电动车的电池包布置在车身正下方,为了避免在车身侧面会看到车辆电池包,所以车辆两侧的侧围门槛下边界会特意向下延伸,遮挡车辆底部电池包等零件。这就造成车身底部区域两侧低,中间高的结构特点。传统冲压式车身结构一般门槛是整车两侧受力的主要结构,只要在门槛前后位置进行局部加强便可作为整车的举升点,位置靠车外,比较容易操作。而骨架式车身结构主要受力结构为地板骨架,而骨架车身的门槛外板只是一层外覆盖件,不具备承受整车重量的能力。当上举升机时,为了避免损坏外板件,需将举升托盘先降低伸进车内后再垫高至车身地板骨架,存在操作不方便,举升后车辆不稳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6.一种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横梁、举升立柱以及立柱盖板,其中:
7.所述支撑横梁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支撑横梁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骨架式车身的底板上;所述举升立柱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举升立柱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分别延伸至所述举升立柱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举升立柱的高度大于其长度,所述举升立柱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的下表面;所述立柱盖板的形状为方形,所述立柱盖板的厚度小于其宽度,所述立柱盖板的长度与所述举升立柱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立柱盖板的宽度与所述举升立柱的宽度相等,所述立柱盖板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举升立柱的底部;所述立柱盖板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立柱盖板上位于所述紧固螺母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紧固螺母的内径。
8.所述支撑横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分别延伸至所述支撑横梁的左端和右端。
9.所述支撑横梁和举升立柱均由型材构成。
10.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形状为方形,所述防滑垫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防滑垫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盖板的下表面。
11.所述定位凹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所述紧固螺栓依次贯穿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与所述紧固螺母紧固连接。
12.所述防滑垫的长度与所述立柱盖板的长度相等,且所述防滑垫的宽度与所述立柱盖板的宽度相等。
13.所述防滑垫的厚度大于所述立柱盖板的厚度,且所述防滑垫的厚度小于所述举升立柱的高度。
14.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紧固螺栓的外径,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
15.所述防滑垫由橡胶构成,且所述防滑垫的下表面所处平面与所述车身的下端面所处平面之间的距离l大于10mm。
16.所述支撑横梁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部,且所述第一倾斜部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一侧壁;所述支撑横梁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部,且所述第二倾斜部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的另一侧壁上。
17.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在骨架式车身的底板上增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可有效防止举升臂损坏骨架式车身的外板或者底板上的其他零件;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独立于骨架式车身的其他机械结构,寻找举升点更加快捷方便,因此具有操作简单且快捷的特点,且安全可靠性还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与举升臂和车身的底板相配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去掉支撑横梁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举升立柱、立柱盖板以及防滑垫相配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举升立柱、立柱盖板以及防滑垫相配合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立柱盖板的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与车身的底部相配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30.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横梁1、举升立柱2以及立柱盖板3,其中:
31.所述支撑横梁1的形状为方形,所述支撑横梁1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骨架式车身4的底板40上;所述举升立柱2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举升立柱2内部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空腔20,且所述第一空腔20分别延伸至所述举升立柱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举升立柱2的高度大于其长度,所述举升立柱2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横梁1的下表面;所述立柱盖板3的形状为方形,所述立柱盖板3的厚度小于其宽度,所述立柱盖板3的长度与所述举升立柱2的长度相等,且所述立柱盖板3的宽度与所述举升立柱2的宽度相等,所述立柱盖板3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举升立柱2的底部;所述立柱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紧固螺母5,所述立柱盖板3上位于所述紧固螺母5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31,且所述第一通孔31的内径小于所述紧固螺母5的内径。
32.通过上述设计,也即通过在骨架式车身4的底板40上增加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可有效防止举升臂8损坏骨架式车身的外板或者底板40上的其他零件;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独立于骨架式车身的其他机械结构,寻找举升点更加快捷方便,因此具有操作简单且快捷的特点,且安全可靠性还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3.所述支撑横梁1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空腔10,且所述第二空腔10分别延伸至所述支撑横梁1的左端和右端。通过上述设计,也即支撑横梁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可降低支撑横梁1的重量。
34.所述支撑横梁1和举升立柱2均由型材构成。通过上述设计,也即支撑横1和举升立柱2均通过型材制备,可有效提升支撑横梁1和举升立柱2的强度,进而达到延长支撑横梁1和举升立柱1使用寿命的目的,安全可靠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还包括防滑垫6,所述防滑垫6的形状为方形,所述防滑垫6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凹槽60,所述防滑垫6通过紧固螺栓7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盖板3的下表面。通过上述设计,也即通过在立柱盖板3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垫6,可提高立柱盖板3的防滑效率,安全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同时,通过在立柱盖板3的上表面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紧固螺母5,且立柱盖板3上位于紧固螺母5的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31,且第一通孔31的内径小于紧固螺母5的内径。
36.所述定位凹槽6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通孔62,所述第二通孔62与所述第一通孔31相对应,所述紧固螺栓7依次贯穿所述第二通孔62和第一通孔31与所述紧固螺母5紧固连接。安装时,紧固螺栓7贯穿第二通孔62和第一通孔31,并与紧固螺母5连接,从而提高防滑垫6与立柱盖板3相配合的牢固性,安全可靠性得到提升,同时还方便前期的组装以及后期的拆卸和维护。
37.所述防滑垫6的长度与所述立柱盖板3的长度相等,且所述防滑垫6的宽度与所述立柱盖板3的宽度相等。通过上述设计,也即防滑垫6的长度和宽度分别与立柱盖板3的长度和宽度相等,方便加工以及后期的组装。
38.所述防滑垫6的厚度大于所述立柱盖板3的厚度,且所述防滑垫6的厚度小于所述举升立柱2的高度。通过上述设计,也即将防滑垫6的厚度设计为大于立柱盖板3的厚度,可提高防滑垫6的强度,进而达到延长防滑垫6使用寿命的目的;同时。
39.所述第二通孔62的内径大于所述紧固螺栓7的外径,且所述第一通孔31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62的内径,方便紧固螺栓7的安装,提高前期组装的效率。
40.所述防滑垫6由橡胶构成,其具体的厚度可进行定制,且最大限度保证其通用性,提高利用效率;所述防滑垫6的下表面所处平面与所述车身4的下端面所处平面之间的距离l大于10mm,可保证车身侧面的美观性能。通过在立柱盖板3的底部安装防滑垫6,可大大提高支撑点的防滑稳定性。
41.所述支撑横梁1的左端设置有第一倾斜部11,且所述第一倾斜11部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40的一侧壁;所述支撑横梁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倾斜部12,且所述第二倾斜部12通过焊接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40的另一侧壁上。通过上述设计,也即在车身4上位于底板40左侧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同时,在车身4上位于底板40右侧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骨架式车身底板托举支撑机构,方便举升臂8将车身4举升,且不损坏车身外板或底板40底部的其他机械部件,具有定位准确且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