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无线充电的充换电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71057发布日期:2022-10-29 01:36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无线充电的充换电柜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充换电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便于无线充电的充换电柜。


背景技术:

2.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3.充换电柜在对电动车充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在市面中充换电柜一般采用接口硬连接或接口软连接对电池进行充电,在长时间使用时后由于接口频发插拔,会造成充电接口磨损或损坏导致电池与充换电柜连接失效、充电失败。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无线充电的充换电柜。


技术实现要素:

4.一种便于无线充电的充换电柜,包括充换电柜本体、电池模块和固定结构;
5.所述充换电柜本体前侧面设有充电柜仓,所述充电柜仓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滑动连接,所述充电柜仓内腔后端固接有电磁感应线圈输出端与ic读卡器,且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输出端位于所述ic读卡器外侧;所述电池模块由塑胶壳与电池本体构成,所述电池本体位于所述塑胶壳内部,所述塑胶壳内腔后端固接有电磁感应线圈输入端与ic卡,且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输入端位于所述ic卡外侧;
6.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流利条,所述流利条固接于所述充电柜仓内腔底端,所述流利条两侧均固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表面开有滑槽,所述电池模块底端固接有滑块,且所述滑块卡合于所述滑槽内部;所述滑块底端开有螺纹孔,所述充电柜仓底端设有固定螺栓,且所述固定螺栓末端贯穿所述充电柜仓底端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充换电柜本体底端对称分布有四个垫脚与四个滚轮,所述垫脚位于所述滚轮外侧,所述垫脚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固接,且所述滚轮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柜仓呈矩阵分布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前侧面,所述电池模块外端固接有拉杆,所述电池模块位于所述充电柜仓内部,所述充电柜仓顶端设有指示灯,且所述指示灯镶嵌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前侧面。
9.进一步地,所述充换电柜本体顶端固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底端内侧面固接有摄像头。
10.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柜仓后端设有充电电源,所述充电电源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内侧面固接,所述充电电源一侧设有分控板,且所述分控板顶端设有温感探头。
11.进一步地,所述充换电柜本体内腔顶端设有4g模块,且所述4g模块一侧设有主控板;所述充换电柜本体内部设有开关电源,所述开关电源一侧设有电表,所述电表一侧设有防雷器,且防雷器一侧设有微型断路器。
12.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电磁感应线圈输入端与电磁感应线圈输出端的组合对电池模块进行无线充电,可避免多次插拔电池造成机械老化导致故障,延长电池是寿命,降低运维成本,安全性能更高。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充换电柜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电池模块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充电柜仓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充换电柜本体;2、充电柜仓;3、电池模块;31、塑胶壳;32、电池本体;4、指示灯;5、垫脚;6、滚轮;7、安装架;8、摄像头;9、充电电源;10、分控板;11、4g模块;12、主控板;13、开关电源;14、电表;15、防雷器;16、微型断路器;17、温感探头;18、电磁感应线圈输入端;19、ic卡;20、拉杆;21、电磁感应线圈输出端;22、ic读卡器;23、导向板;231、滑槽;24、滑块;241、螺纹孔;25、固定螺栓;26、流利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1.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2.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3.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5.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便于无线充电的充换电柜,包括充换电柜本体1、电池模块3和固定结构;
26.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前侧面设有充电柜仓2,所述充电柜仓2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滑动连接,所述充电柜仓2内腔后端固接有电磁感应线圈输出端21与ic读卡器22,且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输出端21位于所述ic读卡器22外侧;所述电池模块3由塑胶壳31与电池本体32构成,所述电池本体32位于所述塑胶壳31内部,所述塑胶壳31内腔后端固接有电磁感应线圈输入端18与ic卡19,且所述电磁感应线圈输入端18位于所述ic卡19外侧;
27.所述固定结构包括流利条26,所述流利条26固接于所述充电柜仓2内腔底端,所述流利条26两侧均固接有导向板23,所述导向板23表面开有滑槽231,所述电池模块3底端固接有滑块24,且所述滑块24卡合于所述滑槽231内部;所述滑块24底端开有螺纹孔241,所述充电柜仓2底端设有固定螺栓25,且所述固定螺栓25末端贯穿所述充电柜仓2底端并与所述螺纹孔241螺纹连接。
28.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底端对称分布有四个垫脚5与四个滚轮6,所述垫脚5位于所述滚轮6外侧,所述垫脚5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固接,且所述滚轮6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充电柜仓2呈矩阵分布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前侧面,所述电池模块3外端固接有拉杆20,所述电池模块3位于所述充电柜仓2内部,所述充电柜仓2顶端设有指示灯4,且所述指示灯4镶嵌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前侧面;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顶端固接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底端内侧面固接有摄像头8;所述充电柜仓2后端设有充电电源9,所述充电电源9与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内侧面固接,所述充电电源9一侧设有分控板10,且所述分控板10顶端设有温感探头17;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内腔顶端设有4g模块11,且所述4g模块11一侧设有主控板12;所述充换电柜本体1内部设有开关电源13,所述开关电源13一侧设有电表14,所述电表14一侧设有防雷器15,且防雷器15一侧设有微型断路器16。
29.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在使用充换电柜本体1时,先打开充电柜仓2,将电池模块3放置在充电柜仓2内部,电池模块3会通过流利条26滑落至充电柜仓2内部,同时滑块24会卡合在滑槽231内部,此时再将固定螺栓25贯穿充电柜仓2底端并与螺纹孔241螺合拧紧,以此来将电池模块3固定;电磁感应线圈输入端18与电磁感应线圈输出端21到达感应距离,ic卡19与ic读卡器22进行识别电池信息,ic读卡器22将电池模块3信息通过232协议进行高频传输至分控板10,分控板10通过485协议上传主控板12,主控板12识别电池模块3信息后如符合充电要求,与分控板10通过485通信协议控制分控10启动成电,分控板10通过can通讯充电电源9启动并输出对应电池模块3需求功率,电磁感应线圈输出端21产生对应磁场共振传递能量至电磁感应线圈输入端18对电池模块3进行充电,有效感应距离0~35mm.关闭充电柜仓2,指示灯4变为充电中;
30.然后当电池模块3充电完成.通过ic卡19与电磁感应线圈输入端18反馈至分控板10,分控板10关闭电源,当电池模块3脱离或发生位移时ic读卡器22检测电池ic脱离有效充
电区域后,控制充电电源9停止;
31.最后,当充电发生短路漏电等情况微型断路器16关闭,电表14用于统计设备消耗总电量,防雷器15用于发生户外雷击时关闭充电柜,开关电源13用于将市电220v交流电转化成主控与分控或其他电子元件工作使用的直流电,4g模块11将设备信息上报至平台或接受平台下发信息,温感探头17收集环境温度,高温或低温下关闭反馈分控板关闭充电电源9,摄像头8对换电柜实时监控。
3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3.1.本技术采用了电磁感应线圈输入端与电磁感应线圈输出端的组合对电池模块进行无线充电,可避免多次插拔电池造成机械老化导致故障,延长电池是寿命,降低运维成本,安全性能更高;
34.2.本技术的电池模块与充电柜仓采用了可拆卸结构,电池模块可通过流利条滑落至充电柜仓内部,同时滑块会卡合在滑槽内部,此时再将固定螺栓贯穿充电柜仓底端并与螺纹孔螺合拧紧,以此来将电池模块固定,拆装都较为简单。
3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