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器及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63117发布日期:2023-01-17 18:1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充电器及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2.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已经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一次充电,蓄满电量以便继续使用。为了保证充电器在工作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散热,常规方案是在充电器的四周开设一些通风孔,在内部风扇的辅助下,使充电器内部产生的热量从通风孔散发出去。
3.但是,由于通风孔的存在,外部环境中的水或灰尘等物质容易经通风孔进入充电器内部,从而导致元器件受损,甚至导致充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充电器及充电系统。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
6.外壳,具有一开口;
7.第一金属板,连接所述开口,所述第一金属板与所述外壳构成封闭腔室;
8.充电主板,设置于所述封闭腔室内;
9.第一磁性件,连接所述第一金属板。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主板上的目标元器件经导热件连接至所述第一金属板。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片或导热胶。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元器件包括功率器件。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的数量至少为2个,各所述第一磁性件分布于所述第一金属板面对所述封闭腔室的一侧。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磁铁。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板远离所述封闭腔室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电动车、如上述的充电器;
17.所述电动车包括第二金属板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连接所述第二金属板,当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电动车充电连接时,所述第一金属板和所述第二金属板依靠所述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之间的吸附力相贴合。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板远离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板远离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一侧。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板靠近所述第二金属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金属板靠近所述第一金属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
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配合连接。
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和充电系统,充电器的外壳开口处连接有第一金属板,由第一金属板和外壳构成封闭腔室,充电主板位于封闭腔室内,第一金属板还连接有第一磁性件,当充电器和电动车充电连接时,充电器上的第一金属板与电动车上的第二金属板可以在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之间的吸附作用下相互贴合,进而,充电器在充电时,其内部产生的热量可以经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进行散热,散热面积大且散热效果佳。并且,无需在充电器上开设通风孔,整个充电器内部是一个封闭腔室,外部环境中的水或灰尘等物质不易进入充电器内,确保充电器内部元器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中的第一磁性件在第一金属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10、外壳;111、开口;112、封闭腔室;120、第一金属板;130、充电主板;131、目标元器件;132、导热件;140、第一磁性件;150、第一连接部;210、第二金属板;220、第二磁性件;230、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为了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2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0.正如背景技术所述,为了保证充电器在工作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散热,常规方案是在充电器的四周开设一些通风孔,在内部风扇的辅助下,充电器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经通
风孔散发出去。但是,由于设置有通风孔,外部环境中的水或灰尘等物质容易经通风孔进入充电器内部,进而导致元器件受损,甚至导致充电器无法正常工作。
31.因此,如何在对充电器进行充分散热的同时,保障充电器内部元器件的安全是本领域中所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2.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器和充电系统,用以在确保充电器内部元器件的安全性的同时,对充电器进行散热。
33.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充电器。
34.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包括外壳110、第一金属板120、充电主板130以及第一磁性件140。其中,外壳110具有一开口111,第一金属板120连接开口111,第一金属板120与外壳110构成封闭腔室112,充电主板130设置于封闭腔室112内,第一磁性件140连接第一金属板120。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充电器的外壳110开口111处连接有第一金属板120,由第一金属板120和外壳110构成封闭腔室112,充电主板130位于封闭腔室112内,第一金属板120还连接有第一磁性件140,即可以借助第一磁性件140与外界的吸附作用,将第一金属板120连接于电动车上。当充电器和电动车充电连接时,充电器可以与相应结构的电动车配合连接,即,利用磁性件的吸附力,将充电器的金属板与电动车的金属板相贴合,由此,充电器在充电时,其内部产生的热量可以经充电器的金属板与电动车的金属板进行散热,散热面积大且散热效果佳。并且,无需在充电器上开设通风孔,整个充电器内部是一个封闭腔室112,外部环境中的水或灰尘等物质不易进入充电器内,确保充电器内部元器件的安全性。
36.本实施例中,外壳110可以是塑料材质制成,外壳110的尺寸可以根据充电主板130的尺寸而定,以能够容纳充电主板130为准。外壳110的一侧开口111,第一金属板120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外壳110的开口111连接,当需要维修或更换充电主板130时,可以对第一金属板120进行拆卸,以便取出或放入充电主板130。第一金属板120可以采用导热散热性能较好的材质制成,例如铜材质或铝材质等。
37.充电主板130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在封闭腔室112内的预设位置处,当电动车需要充电时,可以将充电主板130与电动车电性连接,同时,充电器中的第一金属板120与电动车中相应设置的金属板在磁性件的吸附作用下贴合,通过相贴合的金属板对充电主板130上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进行传导释放。
3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充电主板130上的目标元器件131经导热件132连接至第一金属板120。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充电主板130的散热效果,可以选取充电主板130上发热量较大的元器件作为目标元器件131,将目标元器件131通过导热件132与第一金属板120连接,由此,目标元器件131所产生的热量可以直接经导热件132传导至第一金属板120,进而释放掉,即提高了发热量较大的元器件的散热效率,整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39.其中,目标元器件131可以是发热量较大的元器件,例如变压器、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高功率元件。当然,目标元器件131也可以为实际应用中指定的其他需要针对性散热的元器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40.本实施例中,导热件132可以包括导热片或导热胶等。
4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40的数量至少为2个,各第一磁性件140分布于
第一金属板120面对封闭腔室112的一侧。
42.第一磁性件140的数量可以为若干个,但为了确保足够的吸附力,一般会设置两个或更多的第一磁性件140,同样地,电动车的金属板上也可以对应设置同样数量的磁性件,以与各个第一金属板120上的第一磁性件140配合吸附。第一磁性件140一般可以设置在第一金属板120面对封闭腔室112的一侧(即内侧),在满足与电动车的金属板上磁性件之间的磁力吸附距离的同时,不会影响到第一金属板120与电动车上金属板的紧密贴合。
43.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40至少设置在第一金属板120内侧的边缘位置,由此,当电动车与充电器连接时,可以确保第一金属板120与电动车对应位置处的金属板的边缘位置贴合在一起,确保两者贴合的牢固性,不易脱离,保障散热效果。例如,当第一磁性件140的数量为2个时,可以将两个第一磁性件140分别设置在第一金属板120内侧上相对的两个边缘位置处(参照图2);当第一磁性件140的数量为4个时,可以将四个第一磁性件140以两两一组的方式设置于第一金属板120内侧上相对的两个边缘位置处。
44.第一磁性件140也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金属板120内侧的其他位置。例如,第一磁性件140的数量为3个时,其中两个第一磁性件140设置在第一金属板120内侧的边缘位置,一个第一磁性件140设置在第一金属板120内侧的中部位置;第一磁性件140的数量为4个时,其中两个第一磁性件140设置在第一金属板120内侧的边缘位置,两个第一磁性件140设置在第一金属板120内侧的中部位置。
45.关于第一磁性件140在第一金属板120内侧上的分布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只要能够确保电动车与充电器上的金属板能够在磁性件的吸附作用下牢固贴合即可。
46.第一磁性件140可以直接粘贴在第一金属板120上,也可以在第一金属板120的内侧开设凹槽,将第一磁性件140设置在凹槽内,进而可减小第一磁性件140在第一金属板120上所占的体积,同时能够缩短充电器上第一磁性件140与电动车上磁性件之间的距离,提高吸附力,增大金属板之间的贴合牢固性。
4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磁性件包括磁铁,选用磁铁作为磁性件,成本较低。
4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金属板120远离封闭腔室112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50。即,第一金属板120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50,第一连接部150可以与电动车上对应位置处的连接部进行配合连接,进而使得,除了通过磁力吸附的方式将电动车与充电器的金属板贴合在一起,还可以通过外置的连接部实现进一步的连接,由此可保障电动车与充电器的金属板能够紧密牢固地贴合,确保最佳散热效果。
49.其中,第一连接部150可以包括卡接组件中的一部分或排扣组件中的一部分,例如,第一金属板120与电动车上的金属板可以通过凹槽部和凸起部相互配合卡接的方式连接,或者,第一金属板120与电动车上的金属板可以通过钉扣与钉扣孔相互配合连接的方式连接。当然,连接方式还可以有其他种类,只要能够实现金属板之间的连接即可。
50.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包括电动车、如上的充电器。
51.其中,参照图1,充电器包括外壳110、第一金属板120、充电主板130以及第一磁性件140。其中,外壳110具有一开口111,第一金属板120连接开口111,第一金属板120与外壳110构成封闭腔室112,充电主板130设置于封闭腔室112内,第一磁性件140连接第一金属板120。
52.参照图3,电动车包括第二金属板210和第二磁性件220,第二磁性件220连接第二
金属板210,当充电器与电动车充电连接时,第一金属板120和第二金属板210依靠第一磁性件140、第二磁性件220之间的吸附力相贴合。
53.上述充电系统,当充电器和电动车充电连接时,充电器上的第一金属板120与电动车上的第二金属板210可以在第一磁性件140与第二磁性件220之间的吸附作用下相互贴合,进而,充电器在充电时,其内部产生的热量可以经第一金属板120和第二金属板210进行散热,散热面积大且散热效果佳。并且,无需在充电器上开设通风孔,整个充电器是一个封闭腔室112,外部环境中的水或灰尘等物质不易进入充电器内,确保充电器内部元器件的安全性。
5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40设置于第一金属板120远离第二金属板210的一侧,第二磁性件220设置于第二金属板210远离第一金属板120的一侧。
55.以方向对外的一侧为外侧,另一侧为内侧,即,第一磁性件140设置于第一金属板120的内侧,第二磁性件220设置于第二金属板210的内侧,当第一金属板120靠近第二金属板210时,第一磁性件140与第二磁性件220之间的磁性吸附力增强,进而第一金属板120与第二金属板210可以在第一磁性件140、第二磁性件220之间的磁性吸附作用下进行贴合。由于磁性件均设置在金属板的内侧,并不是位于两个金属板之间,因此,磁性件的设置不会影响金属板间的贴合。
5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金属板120靠近第二金属板21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50,第二金属板210靠近第一金属板12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连接部230,第一连接部150与第二连接部230配合连接。
57.第一金属板120与第二金属板210之间除了通过磁力吸附实现贴合之外,还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50与第二连接部230之间的配合连接作用实现进一步的连接,由此可保障电动车的第二金属板210与充电器的第一金属板120能够紧密牢固地贴合,确保最佳散热效果。
58.其中,第一连接部150与第二连接部230可以包括卡接组件,例如相互配合连接的凹槽部和凸起部,第一连接部150和第二连接部230中的一个为凹槽部,另一个为凸起部。第一连接部150与第二连接部230还可以包括排扣组件,例如相互配合连接的钉扣与钉扣孔,第一连接部150和第二连接部230中的一个为钉扣,另一个为钉扣孔。
59.当然,连接方式还可以有其他种类,第一连接部150和第二连接部230还可以选用其他形式,只要能够实现第一金属板120与第二金属板210之间的连接即可实现本技术的目的。
60.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系统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属于同一发明构思,因此,关于充电器的具体内容可参见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器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61.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6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