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52710发布日期:2023-03-15 01:21阅读:68来源:国知局
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和汽车技术的发展,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常规工具,汽车的保有量也在逐年上升,而随着汽车基本的出行功能的满足,汽车消费群体逐渐看中汽车的其他附加功能,例如汽车的内饰、驾驶舒适度等,因此,汽车的配件也逐渐更新换代。其中,座椅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其由最开始的硬质座椅,到现在的皮质软座椅,再由之前的手动调节到现在的电动调节,而在此基础上,各大汽车厂商又逐渐开发了新的功能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例如座椅的靠背也增加了角度调整装置,从而为不同用户提供最舒适的座椅靠背,最大程度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3.现在常规的座椅靠背的调节装置,一般均是利用电机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靠背绕与底座的连接点进行旋转,或者利用液压装置带动传动结构传动,从而调节靠背的角度,但是现有的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因此给调节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另一方面,调节装置更多的还是一体式固定连接的方式,因此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调节装置的维修难度,因此,目前急需一种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拆卸的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以简化整体装置结构,提高调节支撑装置安装或者拆卸时的便捷性。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座椅底座和座椅靠背,所述座椅底座的两侧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横向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转动器,所述转动器包括同轴的转动部、连接部和传动部,所述连接部位于第一通孔内与第一通孔滑动连接,所述传动部和转动部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侧;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架体,所述靠背架体一端的两侧均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端部横向设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轴和与连接轴垂直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转动器的转动部平行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连接器和转动器上均横向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座椅底座两侧的转动器的传动部连接;所述连接柱上还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调节支撑装置用来模拟汽车座椅靠背的可调节功能。
6.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通过动力装置驱动带动传动杆旋转,从而带动其转动器旋转,然后因为座椅靠背的连接柱与转动器连接,故在转动器的带动下座椅靠背完成角度调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方案的优点在于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座椅靠背的调节,不仅精简了整个装置的结构,极大程度提高座椅靠背以及本装置在安装或者拆卸时的便捷性,同时也降低了座椅靠背调节支撑装置的制造、安装难度,也减轻了座椅靠背整体的重量,使其调节更加方便,效率更高。本方案的靠背调节支撑装置,是应用在展车等非实车
上的模拟模型,其目的是为了能够更真实地还原、模拟出实车上座椅的功能,例如座椅靠背的可调节功能,从而便于在车辆展出时在展车上快速安装本装置,使展车的座椅具备实车的靠背调节功能,同时本装置能够在展车上快速完成安装和拆卸,既能满足靠背调节功能的体现,又能够极大程度降低展车各部件的安装难度和工作量。
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传动组件啮合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与传动杆传动连接。
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传动杆为啮齿杆,且所述传动杆与所述传动组件啮合连接。
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传动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转动器的传动部的第二通孔为与啮齿杆啮合的啮齿孔。
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支撑板的上端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片上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动力装置旁还设有支撑架。
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柱的端部设有卡槽,所述连接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块。
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座椅靠背的上端为网状部,所述网状部与连接柱的夹角的范围为120-150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实施例一转动器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实施例一连接器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实施例一动力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0.说明书附图中的标记包括:座椅底座1、座椅靠背2、支撑板3、转动器4、传动部401、连接部402、转动部403、连接柱5、连接器6、连接轴601、连接片602、第二通孔7、传动杆8、动力装置9、电机901、传动齿轮902、限位板10、限位槽11、限位块12、卡槽13、卡块14、支撑架15、网状部16。
21.实施例一:
22.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包括座椅底座1和座椅靠背2,座椅底座1右端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上端为弧形,且支撑板3上横向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安装有转动器4,如附图2所示,转动器4包括同轴一体成型的且从左至右依次排列传动部401、连接部402和转动部403,连接部402位于第一通孔内与第一通孔滑动连接,传动部401和转动部403分别位于支撑板3的左右两侧;
23.如附图3所示,座椅靠背2包括靠背架体,靠背架体下端的两侧均安装有连接柱5,连接柱5的下端部为圆形,且下端部横向安装有连接器6,连接器6包括连接轴601和与连接轴601垂直的连接片602,连接片602与转动器4的转动部403平行,且连接片602与转动部403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柱5、连接器6和转动器4上均横向开有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7,且第二通孔7内安装有啮齿状的传动杆8,同时,转动器4的传动部401的第二通孔7为与啮齿状的传动杆8啮合的啮齿孔,则传动杆8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二通孔7与座椅底座1两侧的转动器4的传动部401传动连接;
24.具体的,连接柱5的下端横向开有卡槽13,连接轴601的端部安装有与卡槽13匹配的卡块14,通过卡块14与卡槽13的卡接配合,使连接轴601与连接柱5固定连接。
25.如附图4所示,连接柱5上还安装有动力装置9,动力装置9包括电机901和传动组件,电机901的输出端安装有齿轮,传动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902,齿轮与传动组件的第一个传动齿轮902啮合连接,传动组件的最后一个传动齿轮902与传动杆8啮合连接;动力装置9旁边还安装有支撑架15,用来起到支撑座椅填充物的作用,从而保护动力装置9不被用户挤压造成损坏。
26.具体的,如附图3所示,支撑板3的上端还安装有两块限位板10,两块限位板10的中间形成限位槽11,连接器6的连接片602上安装有限位块12,且该限位块12位于限位槽11内,对座椅靠背2的调节角度进行限制,避免其调节范围过大对车内其他位置的乘坐空间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中,两块限位板10中间间隔的角度为70度,也即限位槽11的大小为70度。
27.具体的,座椅靠背2的上端为网状部16,且该网状部16与连接柱5的夹角的范围为120-150度,本实施例中,两者的夹角设置为150度。
28.本实施例中的靠背调节支撑装置,并非是用来安装在实车上的,而是作为一种模拟模型安装在一些特殊车辆上的,例如车展上的模型展车,用来在车展等情况下向用户真实展示座椅靠背的可调节功能,从而便于用户全面了解实车的座椅的各个功能,并且本装置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便于安装和拆卸,能够更加适用于展车的安装条件,既能满足座椅靠背功能的完美复刻,又能极大程度减少座椅安装的工作量,避免车辆在展出时还要完整地安装一套实车上的座椅,故通过本方案能够提高车辆展出时的展出效率和体验功能的完整度。
29.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0.调整座椅靠背2角度时,通过控制电机901转动带动传动齿轮902转动,进而带动与传动齿轮902啮合连接的传动杆8转动,因为传动杆8与转动器4的传动部401啮合连接,故传动杆8带动转动器4绕支撑板3的第一通孔旋转,而转动器4通过连接器6与座椅靠背2的连接柱5固定连接,因此带动座椅靠背2绕支撑板3的第一通孔旋转,从而完成座椅靠背2角度的调节。
31.座椅靠背2的角度调节范围有限,由连接片602的限位块12和支撑板3限位槽11决定,限位槽11的大小即角度调节范围的大小,则座椅靠背2的角度调节范围为0-70度,当限位块12与限位板10抵接时,则角度调整到极值,不能再继续调整。
32.随着近年来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目前市场上汽车的保有量十分巨大,因此也产生了非常多的汽车厂商,使得汽车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单纯的价格优势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汽车厂商也将重心放在了汽车的附加功能上,例如汽车的内饰、智能化操作等,由其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进而增加产品竞争力。
33.在汽车的众多附加功能中,其中汽车的座椅也进行了多功能的升级,由之前的硬质座椅,到现在的皮质软座椅,再由之前的手动调节到现在的电动调节,而在此基础上,各
大汽车厂商又逐渐开发了新的功能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例如座椅的靠背也增加了角度调整装置,从而为不同用户提供最舒适的座椅靠背2,最大程度提升用户的体验感。现在常规的座椅靠背2的调节装置,一般均是利用电机901带动齿轮旋转从而使靠背绕与底座的连接点进行旋转,或者利用液压装置带动传动结构传动,从而调节靠背的角度,但是其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现有的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因此给调节装置的安装和拆卸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因其附加构架一般均采用焊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而若是调节装置需要维修时,整个维修工作难度较大。
34.针对上述问题,本方案特定研发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座椅背靠调节支撑装置,通过动力装置9驱动带动传动杆8旋转,从而带动其转动器4旋转,然后因为座椅靠背2的连接柱5与转动器4连接,故在转动器4的带动下座椅靠背2完成角度调节,而座椅靠背2与传动杆8、支撑板3、转动器4、连接器6等均是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因此整体的结构较为简单,且安装和拆卸都十分便捷,若是装置出现故障,则很容易完成维修。另一方面,座椅靠背2的角度范围也进行了最佳的角度范围限制,不仅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同时也防止角度调整过大造成影响其他成员的乘坐空间,进而影响其他用户的体验感。
35.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