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电路、座椅调节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2162发布日期:2023-05-07 00:1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调节电路、座椅调节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座椅控制,特别是涉及一种调节电路、座椅调节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用户在挑选座椅时越来越重视座椅的调节功能。座椅的调节功能包括靠背角度调节、坐垫前后调节、坐垫高度调节、坐垫角度调节等。

2、传统技术中,每个调节功能对应的调节开关与调节电机之间均通过专用线束连接。然而,目前的调节电路,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调节电路成本的调节电路、座椅调节结构和车辆。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节电路,所述调节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多条线束及多个调节电机;所述开关电路通过所述线束与对应的调节电机连接;

3、所述多条线束中的每个目标线束与至少两个所述调节电机连接;

4、其中,所述线束的数量少于所述调节电机数量的2倍。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条线束组成线束对,所述开关电路通过所述线束对与对应的调节电机连接;所述线束对的数量与所述调节电机的数量相等;

6、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线束对中包括所述目标线束。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调节电机包括4个功能不同的调节电机;

8、所述多条线束组成四个线束对,不同的线束对连接功能不同的调节电机。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调节电机包括靠背角度调节电机、坐垫前后调节电机、坐垫高度调节电机和坐垫角度调节电机;所述四个线束对包括第一线束对、第二线束对、第三线束对和第四线束对;

10、其中,所述靠背角度调节电机通过所述第一线束对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11、所述坐垫前后调节电机通过所述第二线束对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12、所述坐垫高度调节电机通过所述第三线束对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13、所述坐垫角度调节电机通过所述第四线束对与所述开关电路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条所述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和第四线束;

15、所述第一线束与所述第二线束组成第一线束对;

16、所述第三线束与所述第四线束组成第二线束对;

17、所述第一线束与所述第四线束组成第三线束对;

18、所述第二线束与所述第三线束组成第四线束对。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条所述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和第四线束;

20、所述第一线束与所述第二线束组成第一线束对;

21、所述第三线束与所述第四线束组成第二线束对;

22、所述第一线束与所述第三线束组成第三线束对;

23、所述第二线束与所述第四线束组成第四线束对。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开关子电路;

25、各所述开关子电路通过不同的线束对与不同功能的调节电机连接。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子电路包括调节开关、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

27、在第一调节模式下,所述调节开关的第一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连接,所述调节开关的第二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连接;

28、在第二调节模式下,所述调节开关的第一端子与所述接地端子连接,所述调节开关的第二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连接。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端子包括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

30、在所述第一调节模式下,所述调节开关的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一电源端子连接,所述调节开关的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连接;

31、在所述第二调节模式下,所述调节开关的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电源端子连接,所述调节开关的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连接。

3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座椅调节结构,所述座椅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手柄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所述调节电路;

33、所述调节手柄与所述座椅调节电路中的开关电路连接。

34、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实施例中的所述调节电路。

35、上述调节电路、座椅调节结构和车辆,调节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多条线束及多个调节电机;开关电路通过线束与对应的调节电机连接;多条线束中的每个目标线束与至少两个调节电机连接;其中,线束的数量少于调节电机数量的2倍。本申请通过将多条线束中的每个目标线束与至少两个调节电机连接,能够重复使用目标线束,从而能够减少与调节电机连接的线束数量。进而,采用更少的线束去实现调节电路,能够降低调节电路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多条线束及多个调节电机;所述开关电路通过所述线束与对应的调节电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线束组成线束对,所述开关电路通过所述线束对与对应的调节电机连接;所述线束对的数量与所述调节电机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调节电机包括4个功能不同的调节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调节电机包括靠背角度调节电机、坐垫前后调节电机、坐垫高度调节电机和坐垫角度调节电机;所述四个线束对包括第一线束对、第二线束对、第三线束对和第四线束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和第四线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多条所述线束包括第一线束、第二线束、第三线束和第四线束;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开关子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子电路包括调节开关、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所述接地端子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和第二接地端子;

10.一种座椅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手柄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电路;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调节电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调节电路、座椅调节结构和车辆。所述调节电路包括开关电路、多条线束及多个调节电机;所述开关电路通过所述线束与对应的调节电机连接;所述多条线束中的每个目标线束与至少两个所述调节电机连接;其中,所述线束的数量少于所述调节电机数量的2倍。本申请通过将多条线束中的每个目标线束与至少两个调节电机连接,能够重复使用目标线束,从而能够减少与调节电机连接的多条线束的数量。进而,采用更少的线束去实现调节电路,能够降低调节电路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泽,付金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桔晟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