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0548发布日期:2023-05-11 03:56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总成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动力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动力总成作为动力系统的核心组件发展迅速。动力总成的电机输出轴使用紧固件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增加了动力总成的零件数量和装配工序,使动力总成的装配复杂程度和产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弹性组件,所述减速器包括输入轴,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同轴线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将弹性组件设置在输出轴与输入轴之间,允许电机运行时有轴向窜动量。相比于电机的输出轴处的轴承内外圈被完全固定的方式,降低了电机的装配要求以及动力总成壳体的设计要求。

2、为此,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弹性组件,所述减速器包括输入轴,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同轴线耦合,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包括第一限位平台和第一耦合面,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包括第二限位平台和第二耦合面,其中:所述第一耦合面和所述第二耦合面沿所述输入轴的径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耦合面和所述第二耦合面相接触使得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平台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弹性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平台之间。

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相抵接使得所述弹性组件处于压缩状态,其中:所述弹性组件的压缩状态包括第一压缩状态和第二压缩状态,所述输入轴和所述电机输出轴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相对移动使得所述弹性组件从所述第一压缩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压缩状态,所述弹性组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的长度大于或小于所述弹性组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的长度。

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或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的一个包括凸起部,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或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的另一个包括凹槽部,所述凸起部沿所述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嵌入于所述凹槽部形成传动连接,其中:沿所述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所述凸起部的端面和所述凹槽部的底面相对设置,所述凸起部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一耦合面或所述第二耦合面中的一个,所述凹槽部的侧面形成所述第一耦合面或所述第二耦合面中的另一个。

6、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的径向,所述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径向尺寸、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的径向尺寸,所述凹槽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的径向尺寸,所述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部的内径尺寸。

7、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的端面和所述凹槽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弹性组件处于压缩状态的长度,所述凸起部的侧面与所述凹槽部的侧面间隙配合。

8、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和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通过花键连接相耦合,所述凸起部的侧面包括外花键,所述凹槽部的侧面包括内花键。

9、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为波形弹簧,所述波形弹簧套设于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和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其中:沿所述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的径向,所述波形弹簧的内径尺寸大于所述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和所述凹槽部的外径尺寸。

10、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的径向,所述波形弹簧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径向尺寸、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的径向尺寸。

11、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用于固定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或者,所述第二限位平台包括第二固定组件,所述第一限位平台用于固定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

1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所述输入轴的径向,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耦合面或所述第二耦合面间隙设置。

13、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包括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用于限制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输入轴的径向的位移,其中:沿所述输入轴的径向,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的径向尺寸;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二限位平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之间的距离。

1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为波形弹簧,所述波形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侧面,其中:沿所述输入轴的径向,所述弹性组件的内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径向尺寸;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组件处于压缩状态的长度。

15、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包括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用于限制所述弹性组件所述输出轴的径向的位移,其中:沿所述输出轴的径向,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的径向尺寸,其中: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端面朝向所述第一限位平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与所述第二限位平台之间的距离。

16、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组件为波形弹簧,所述波形弹簧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侧面,其中:沿所述输入轴的径向,所述弹性组件的内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径向尺寸;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之间的距离小于所所弹性组件处于压缩状态的长度。

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轮,所述动力总成。所述动力总成的用于驱动所述汽车的车轮转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弹性组件,所述减速器包括输入轴,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同轴线耦合,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包括第一限位平台和第一耦合面,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包括第二限位平台和第二耦合面,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和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相抵接使得所述弹性组件处于压缩状态,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或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的一个包括凸起部,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或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的另一个包括凹槽部,所述凸起部沿所述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的轴向嵌入于所述凹槽部形成传动连接,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的径向,所述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径向尺寸、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的径向尺寸,所述凹槽部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的径向尺寸,所述凸起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部的内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端面和所述凹槽部的底面之间的间隙大于所述弹性组件处于压缩状态的长度,所述凸起部的侧面与所述凹槽部的侧面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和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通过花键连接相耦合,所述凸起部的侧面包括外花键,所述凹槽部的侧面包括内花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波形弹簧,所述波形弹簧套设于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和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入轴或所述输出轴的径向,所述波形弹簧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径向尺寸、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的径向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平台包括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平台用于固定所述弹性组件的另一端;或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输入轴的径向,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第一耦合面或所述第二耦合面间隙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的耦合端包括第一限位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用于限制所述弹性组件沿所述输入轴的径向的位移,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波形弹簧,所述波形弹簧的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凸台的侧面,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耦合端包括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用于限制所述弹性组件所述输出轴的径向的位移,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为波形弹簧,所述波形弹簧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台的侧面,其中:

1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一种动力总成,包括电机、减速器和弹性组件。减速器包括输入轴,电机包括输出轴,输入轴和输出轴同轴线耦合,输入轴的耦合端包括第一限位平台和第一耦合面,输出轴的耦合端包括第二限位平台和第二耦合面。第一耦合面和第二耦合面沿输入轴的径向相对设置,第一耦合面和第二耦合面相接触使得所述输出轴和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第一限位平台和第二限位平台沿输入轴的轴向相对设置。弹性组件固定于第一限位平台和第二限位平台之间。第一限位平台和第二限位平台沿输入轴的轴向相对设置,之间设置有弹性组件。弹性组件允许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轴向窜动。相比于固定电机的轴承的内外圈完全固定的方式,降低了电机的装配要求以及壳体的设计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洪健,马森林,陈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