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61707发布日期:2023-07-23 10:3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系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具有该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现有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所具有的功能模式较少,以使热管理系统无法适用于不同的工作环境,进而降低用户的使用感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以应用于多种工作环境。

2、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3、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包括:

4、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

5、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相互换热的第三换热流道和第四换热流道;

6、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压缩机进口和压缩机出口,所述压缩机进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第一换热接口或第二换热接口连通,所述压缩机出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换热接口或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第三换热接口连通;

7、第一空调换热器和第一驱动泵,所述第一空调换热器具有连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驱动泵的泵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第五换热接口连通;

8、换热流路,所述换热流路具有第二空调换热器、散热器和第二驱动泵,所述第二空调换热器具有连通的第三接口和第四接口,所述第三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第六换热接口或所述第一驱动泵的泵出口连通,所述第一驱动泵的泵进口与所述第四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四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五换热接口或所述第四换热流道的第七换热接口连通;

9、所述散热器具有散热器进口和散热器出口,所述散热器进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四接口或所述第六换热接口连通,所述散热器出口与所述第七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驱动泵用于驱动换热介质在所述换热流路内流动。

10、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热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工作环境,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11、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具有第一阀接口、第二阀接口、第三阀接口和第四阀接口,所述第一阀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阀接口或所述第三阀接口连通,所述第四阀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阀接口或所述第三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阀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阀接口与所述压缩机出口连通,所述第三阀接口与所述压缩机进口连通,所述第四阀接口与所述第三换热接口连通。

12、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在所述第三阀接口和所述压缩机进口之间。

13、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膨胀阀,所述膨胀阀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接口和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第八换热接口之间。

14、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第三驱动泵,所述,所述第四换热接口适于与电池包的换热系统连通,所述第三驱动泵的泵出口与所述第五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三驱动泵的泵进口适于与所述换热系统连通。

15、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具有选择性连通的第一比例连接口、第二比例连接口和第三比例连接口,所述第一比例连接口适于与所述换热系统连通,所述第二比例连接口与所述第四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比例连接口与所述第三驱动泵的出口连通。

16、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具有加热器进口和加热器出口,所述加热器进口与所述第四换热接口连通,所述加热器出口与所述第一驱动泵的泵进口、所述第二比例连接口连通。

17、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

18、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具有第五阀接口、第六阀接口、第七阀接口和第八阀接口,所述第五阀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六阀接口或所述第八阀接口连通,所述第七阀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六阀接口或所述第八阀接口连通;

19、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具有第九阀接口、第十阀接口、第十一阀接口和第十二阀接口,所述第九阀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十阀接口或所述第十二阀接口连通,所述第十一阀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十二阀接口连通;

20、其中,所述第五阀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散热器进口或所述第七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六阀接口所述第六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七阀接口与所述第九阀接口连通,所述第八阀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连通,所述第十阀接口与所述第五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十一阀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驱动泵的泵出口连通,所述第十二阀接口与所述第三接口连通。

21、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还包括:开闭阀,所述开闭阀连接在所述第十一阀接口和所述第一驱动泵的泵出口之间。

22、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热流路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选择性连通的第一三通阀接口、第二三通阀接口和第三三通阀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接口与所述第七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接口与所述第五阀接口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接口与所述散热器进口。

23、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泵的泵进口选择性地与所述散热器出口或所述第一三通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驱动泵的泵出口与所述第七换热接口连通。

24、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热流路还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用于向所述换热流路内补液。

25、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热流路内的换热介质适于流过所述车辆的电机模块以与所述电机模块换热。

26、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27、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具有第一阀接口、第二阀接口、第三阀接口和第四阀接口,所述第一阀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阀接口或所述第三阀接口连通,所述第四阀接口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阀接口或所述第三阀接口连通,所述第一阀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阀接口与所述压缩机出口连通,所述第三阀接口与所述压缩机进口连通,所述第四阀接口与所述第三换热接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连接在所述第三阀接口和所述压缩机进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膨胀阀,所述膨胀阀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接口和所述第三换热流道的第八换热接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驱动泵,所述,所述第四换热接口适于与电池包的换热系统连通,所述第三驱动泵的泵出口与所述第五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三驱动泵的泵进口适于与所述换热系统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比例调节阀,所述比例调节阀具有选择性连通的第一比例连接口、第二比例连接口和第三比例连接口,所述第一比例连接口适于与所述换热系统连通,所述第二比例连接口与所述第四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比例连接口与所述第三驱动泵的出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具有加热器进口和加热器出口,所述加热器进口与所述第四换热接口连通,所述加热器出口与所述第一驱动泵的泵进口、所述第二比例连接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闭阀,所述开闭阀连接在所述第十一阀接口和所述第一驱动泵的泵出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路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具有选择性连通的第一三通阀接口、第二三通阀接口和第三三通阀接口,所述第一三通阀接口与所述第七换热接口连通,所述第二三通阀接口与所述第五阀接口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接口与所述散热器进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泵的泵进口选择性地与所述散热器出口或所述第一三通阀接口连通,所述第二驱动泵的泵出口与所述第七换热接口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路还包括:补液装置,所述补液装置用于向所述换热流路内补液。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路内的换热介质适于流过所述车辆的电机模块以与所述电机模块换热。

1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热管理系统包括:压缩机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或第二换热接口连通,压缩机与第一换热接口或第二换热器的第三换热流道连通;第一空调换热器的第一接口与第一驱动泵连通,第一空调换热器的第二接口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道连通;第二空调换热器的第三接口与第二换热器的第四换热流道或第一驱动泵连通,第一驱动泵与第四换热接口连通,第二空调换热器的第四接口与第五换热接口或第四换热流道连通;散热器与第四接口或第六换热接口连通,散热器与第七换热接口连通。由此,热管理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热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工作环境,进而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山,陈冲,凌学锋,李贵宾,钱小飞,宋孝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