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56370发布日期:2023-10-06 13:5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智能汽车,且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乘用车市场上相关加热产品主要集中于座椅及方向盘等结构部位,大型越野suv仪表板副驾把手结构加热功能还有待开发。对于这一类构件加热方式,相关加热方案采用金属电热丝条带织物基材缠绕加热来实现,但实际使用中,电加热丝条带织物基材生产组装常因工艺复杂,所需工时长,易组装出错等问题饱受厂商诟病,且存在加热不均匀加热慢等问题。本装置采用柔性石墨烯膜电加热形式,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石墨烯电加热膜通过化学气象沉积生长出来的单层碳原子,其特征是透明、安全、电-热转换效率是所有电加热元件中最高的,电-热转换效率接近100%。石墨烯电热膜具备加热快受热均匀,稳定性强、防水防腐蚀性,耐候性,耐压耐揉搓性绝佳特性,相比于传统电阻发热材料,没有断电击穿、老化功率下降明显问题,把手基材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且易于组装,可为加热把手结构提供新的技术方案思路。现有加热把手控制方法,采用单向开关控制,控制模式单一,智能化程度较低。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电加热把手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采用人为手动主动模式及自动被动模式,两种模式可自由切换,满足乘员智能化体验。

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大众对高品质、舒适健康的生活追求愈发强烈。如今伴随汽车舒适系统相应技术进步,具有加热功能的汽车新型产品受到市场的青睐,尤其在冬季较为寒冷地区,加热功能更加有助于乘员远离冰冷接触不良感觉。把手结构通过集成加热功能,以提高把手结构的实用性,进一步提升汽车内饰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包括: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组件、扶手罩盖组件、骨架及表皮;

2、其中,所述扶手盖组件形成一个中空的腔室,所述骨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部,所述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组件设置在所述骨架和所述扶手盖组件之间,所述扶手表皮设置在所述扶手盖组件外侧。

3、可选地,所述扶手罩盖组件包括:第一扶手罩盖及第二扶手罩盖;所述加热模组件包括:第一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及第二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

4、所述第一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设置在所述第一扶手罩盖内侧,所述第二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设置在所述第二扶手罩盖内侧。

5、可选地,所述第一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及所述第二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采用贴合粘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扶手罩盖及所述第二扶手罩盖的内壁上;

6、粘接剂选用环氧树脂导热胶粘剂,所述第一扶手罩盖及所述第二扶手罩盖均采用pc/abs材质注塑成型。

7、可选地,所述第一扶手罩盖及所述第二扶手罩盖采用固定卡接形式,且上下两侧分别均匀布置四个卡点与所述骨架对应的卡槽相连;

8、所述第一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及所述第二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在卡接点位开方形通孔。

9、可选地,所述第一扶手罩盖及所述第二扶手罩盖之间采用错缝拼接形式;

10、所述第一扶手罩盖及所述第二扶手罩盖内侧设有沉槽,且所述沉槽的尺寸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及所述第二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的厚度。

11、可选地,所述骨架的两侧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仪表板本体上,把手盖采用卡接结构固定在所述骨架上,位于两侧螺栓固定点第一方向的正上方。

12、可选地,所述表皮采用包覆工艺,且覆盖在所述第一扶手罩盖、所述第二扶手罩盖、所述骨架上。

13、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的控制方法,包括:

14、接收开启指令;

15、根据所述开启指令启动加热装置;

16、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接收关闭指令;

17、根据所述关闭指令关闭所述加热装置。

18、可选地,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19、乘客通过旋钮调节到打开档位;

20、电信号直接输入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的主控单元开启信号指令;

21、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的主控单元启动把手加热装置对把手结构进行加热,使所述把手温度加热至预设温度;

22、乘客通过旋钮调节到关闭档位;

23、电信号直接输入给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主控单元关闭信号指令;

24、电子控制单元主控单元关闭把手加热装置,停止对把手结构加热。

25、可选地,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26、获取车载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车内温度;

27、获取座椅传感器采集的重量;

28、当所述车内温度低于车内预设温度,且所述座椅传感器检测到座位重量信号时,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主控单元接受到传感器开启信号指令;

29、电子控制单元主控单元启动把手加热装置对把手结构进行加热,使所述把手温度加热至把手预设温度;

30、当所述座椅传感器检测到座位重量信号变化时,汽车电子控制单元主控单元接受到座椅传感器关闭信号指令;

31、电子控制单元主控单元关闭把手加热装置,停止对把手结构加热。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3、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加热功能的把手结构,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使用便捷、加热快、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采用柔性石墨烯电热膜加热式结构设计,符合越野suv仪表板副驾把手产品新功能需求,可满足汽车内饰把手结构件大规模应用生产。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把手温度控制方法,智能化程度高,可多模式调节,操纵便捷实用性强,节能高效,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本发明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的缺点,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及商业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组件、扶手罩盖组件、骨架及表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罩盖组件包括:第一扶手罩盖及第二扶手罩盖;所述加热模组件包括:第一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及第二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及所述第二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采用贴合粘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扶手罩盖及所述第二扶手罩盖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罩盖及所述第二扶手罩盖采用固定卡接形式,且上下两侧分别均匀布置四个卡点与所述骨架对应的卡槽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罩盖及所述第二扶手罩盖之间采用错缝拼接形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的两侧采用螺栓连接固定在仪表板本体上,把手盖采用卡接结构固定在所述骨架上,位于两侧螺栓固定点第一方向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表皮采用包覆工艺,且覆盖在所述第一扶手罩盖、所述第二扶手罩盖、所述骨架上。

8.一种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一种集成石墨烯电加热功能的把手,包括: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组件、扶手罩盖组件、骨架及表皮;其中,所述扶手盖组件形成一个中空的腔室,所述骨架设置在所述腔室内部,所述柔性石墨烯电加热膜组件设置在所述骨架和所述扶手盖组件之间,所述扶手表皮设置在所述扶手盖组件外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加热功能的把手结构,该装置具有结构紧凑、使用便捷、加热快、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采用柔性石墨烯电热膜加热式结构设计,符合越野SUV仪表板副驾把手产品新功能需求,可满足汽车内饰把手结构件大规模应用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吴懿融,王阳,付亚立,周金涛,宋晓伟,宋子利,温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