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板装配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79445发布日期:2023-12-25 08:2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仪表板装配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仪表板装配,具体的,涉及一种仪表板装配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仪表板是汽车一种所必需的装置,用来对汽车的行驶数据进行显示以及记录,仪表板由上盖、下盖和内部的电子部件组成,电子部件安装在上盖和下盖装配成的内部区域内,上盖和下盖一般直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卡接机构主要由弹性片和卡块组成,通过卡块卡入弹性片的卡槽内,使得上盖与下盖进行连接。

2、经检索,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7396250u)公开了一种仪表板的装配结构,包括上盖、下盖和辅助机构,下盖设置于上盖的下方,下盖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开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卡块与上盖之间设置有卡接机构,辅助机构设有两组,辅助机构由活动腔和连接板组成,活动腔开设于开槽的内壁,连接板活动设置于活动腔的内部,连接板的一侧与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弹性机构。下盖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顶端开设有安装孔,通过螺栓插入安装孔内然后拧入中控台上,即可将仪表盘进行安装。该实用新型利用活动腔和连接板的设置,通过连接板在活动腔内移动并带动卡块移动,使得卡块与卡接机构内的卡槽分离,此时再将上盖与下盖分离时只需上移卡接机构内的的弹性片即可,移动过程中弹性片不会出现变形的现象,有效的避免弹性片损坏,延长了卡接机构的的使用寿命。

3、但在上述方案中,由于仪表盘整体质量较重,在经过车辆长时间的驾驶过程中,仅通过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机构难易保证仪表盘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其次,在对仪表板的装配结构整体进行安拆时(上、下盖),还需要对多个螺栓进行先定位后,再逐个分段式拧动(每个螺栓不一次性拧紧,避免下盖一端翘起,出现扭曲损坏),以保证每个螺栓均能够完美拧紧,拆卸时,螺丝易掉落至车辆间隙中,在狭窄的的安装空间中,操作较为麻烦不便,必须双手的同时配合,不利于对仪表板的装配结构进行快速拆卸与装配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一种仪表板装配结构及安装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仪表板的装配结构稳定性不足、在狭窄的的安装空间中,操作较为麻烦不便,必须双手的同时配合,不利于对仪表板的装配结构进行快速拆卸与装配工作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仪表板装配结构,包括:仪表显示组件、固定安装于车体内部的固定框、套设于固定框内侧的连接框、套设于连接框内侧并与仪表显示组件固定连接的电子部件盒,在所述电子部件盒的四周外壁、固定框四周内壁上均开设有插孔,在所述连接框两侧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放置腔和第一放置腔,位于所述第一放置腔、第二放置腔一侧的连接框上均开设有四个旋转槽,每个所述旋转槽的内部均连接有卷簧;

3、在所述第二放置腔内侧设置有第二装配机构,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在与电子部件盒上的插孔的配合下,能够对电子部件盒在连接框中进行固定套设;

4、在所述第一放置腔内侧设置有第一装配机构,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在与固定框内侧的插孔的配合下,能够对连接框在固定框内侧进行固定套设;

5、在所述连接框一侧壁上设置有传动机构,用于对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进行驱动。

6、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开设于连接框侧壁上的传动槽,在所述传动槽上下侧的连接框内部均开设有夹槽,所述夹槽与传动槽相连通,在所述传动槽和两个夹槽之间共同滑动套设有滑块,在所述夹槽内侧设置有两个复位弹簧,两个所述复位弹簧相近的一端均与滑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复位弹簧另外一端分别与复位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牵引绳索与第一牵引绳索,所述第二牵引绳索与第一牵引绳索相近的一端分别与滑块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绳索延伸至第二放置腔内侧,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牵引绳索延伸至第一放置腔内侧,并与其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横杆和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竖杆,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一竖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横杆与插接件之间铰接有第一直角块。

9、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一直角块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柱,所述第一转柱转动连接于旋转槽内部,所述第一转柱与旋转槽之间通过卷簧相连接。

10、优选的,四个所述第一转柱外壁上均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包括若干个第一齿块,若干个所述第一齿块环形阵列于第一转柱外壁上,四个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条;

11、四个所述第一转柱中,靠近传动机构一侧的第一转柱上开设有第一收卷槽,所述第一牵引绳索位于第一放置腔内侧的一端与第一收卷槽固定连接,并缠绕于第一收卷槽上。

12、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竖杆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插接件,在所述第一横杆、第一竖杆上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插接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放置腔侧壁上的加厚块,在所述加厚块一侧平行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加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位于所述支撑弹簧内侧的活动块内部固定套设有插杆,所述插杆滑动夹设于导向槽内侧,所述插杆滑动贯穿加厚块内部以及第二放置腔外壁。

13、优选的,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横杆和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二竖杆,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二竖杆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二竖杆之间铰接有第二直角块,每个所述第二直角块上均设置有第二转柱,每个所述第二转柱上均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包括多个第二齿块,多个所述第二齿块环形阵列于第二转柱外壁上,四个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链条;

14、四个所述第二转柱中,靠近传动机构一侧的第二转柱上开设有第二收卷槽,所述第二牵引绳索位于第二放置腔内侧的一端与第二收卷槽固定连接,并缠绕于第二收卷槽上。

15、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横杆对向内壁上、两个所述第二竖杆对向内壁上均活动搭接有插棒,所述插棒延伸至连接框外侧,在连接框上贯穿开设有供插棒进行滑动穿孔,在所述插棒上设置有锥形弹簧,所述锥形弹簧一端与插棒固定连接,所述锥形弹簧另外一端与穿孔固定连接,用于对插棒在穿孔中进行悬吊。

16、一种仪表板安装方法,使用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种仪表板装配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7、s1:起初,固定框通过焊接或螺栓等方式固定安装于车体内部;

18、s2:在对连接框向车内进行安装时,首先,对仪表显示组件、连接框、电子部件盒进行装配,在装配时,将电子部件盒插设于连接框内侧,在插设的同时,对滑块进行向右滑动,位于右侧的复位弹簧压缩,位于左侧的复位弹簧伸展,通过滑块对第二牵引绳索进行拉扯,第二牵引绳索通过第二收卷槽带动设有第二收卷槽的第二转柱进行转动,第二转柱带动第二齿块进行公转,在第二传动链条的作用下,所有的第二转柱同步转动,对卷簧进行收紧,第二转柱带动第二直角块逆时针旋转九十度,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横杆相互远离,两个第二竖杆相互远离,与此同时,在锥形弹簧的作用下,原本压缩的锥形弹簧伸展,使得处于对位的两个插棒之间相互远离,进而使得插棒缩回连接框内部,确保电子部件盒能够顺利插设于连接框内侧;

19、s3:在电子部件盒插设于连接框内侧时,松开对滑块的拉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块回到中间位置,此时收紧的卷簧带动第二转柱旋转复位,使得第二直角块顺时针翻转复位,从而使得两个第二横杆相互靠近,两个第二竖杆相互靠近,进而推动处于对侧的两个插棒相互靠近,对锥形弹簧进行压缩,插棒延伸至连接框外壁,并对应的插设于插孔中,完成对电子部件盒的锁定;

20、s4:在对连接框向着固定框内侧进行安装时,对滑块进行向左滑动,位于左侧的复位弹簧压缩,位于右侧的复位弹簧伸展,通过滑块对第一牵引绳索进行拉扯,第一牵引绳索通过第一收卷槽带动第一转柱进行转动,第一转柱带动第一齿块进行公转,在第一传动链条的作用下,所有的第一转柱同步转动,对卷簧进行收紧,第一转柱带动第一直角块逆时针转动九十度,使得两个第一横杆相互靠近,两个第一竖杆相互靠近,原本压缩的支撑弹簧伸展,并对活动块进行推动,使得活动块在第一横杆上滑移,并使插杆缩回连接框内侧,此时,连接框能够顺利插设于固定框内侧;

21、s5:在连接框完全插设于固定框内侧时,松开对滑块的拉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滑块回到中间位置,此时收紧的卷簧带动第一转柱旋转复位,使得第一直角块逆时针翻转复位,从而使得两个第一横杆相互远离,两个第一竖杆相互远离,进而推动处于对侧的两个插棒相互远离,使得插棒伸出连接框外侧,正好插设于固定框内侧的插孔中,完成对连接框的装配。

22、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23、本发明中,仪表板装配结构包括仪表显示组件、固定安装于车体内部的固定框、套设于固定框内侧的连接框、套设于连接框内侧并与仪表显示组件固定连接的电子部件盒,在电子部件盒的四周外壁、固定框四周内壁上均开设有插孔,在连接框两侧内部分别开设有第二放置腔和第一放置腔,在第二放置腔内侧设置有第二装配机构,在第一放置腔内侧设置有第一装配机构,在连接框一侧壁上设置有传动机构,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通过对传动机构上的滑块进行左、右推移,能够分别对第一装配机构、第二装配机构进行驱动,使得第一装配机构上的插杆能够一次性插设于固定框四周内壁开设的插孔中,使得第二装配机构上的插棒能够一次性插设于电子部件盒四周外壁开设的插孔中,操作简单,使用快捷,单手即可完成对仪表板装配结构之间的锁定与拆分,装配强度高,稳定性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