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及车辆热能利用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99596发布日期:2024-01-16 11:35阅读:17来源:国知局
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及车辆热能利用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具体提供一种车辆热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的逐渐普及,对于车辆的热管理也越来越精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使用全部功能均由电池和发动机提供,车辆的热量管理越精细,对于能量的利用率越高,车辆的整体能耗就越低,整体性能就更强。尤其是对于使用电力的新能源车辆来说,整车的能耗越低,车辆的续航就越长。

2、目前,车辆内常用的用热部件包括但不限于加热座椅、暖风空调和电池保温。对于用热部件的热量来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加热装置对热循环介质进行加热,再利用热循环介质在用热部件处放热,从而实现加热;另一种是通过发动机的余热对热循环介质进行加热,在利用热循环介质在用热部件处放热,从而实现加热。但不足之处在于,虽然发动机的余热和加热装置都能够对用热部件供热,但供热配比不易调整,利用发动机的余热对用热部件进行加热能够提升能量的利用率,但发动机的余热不稳定,尤其在车辆的启动初期,因此主要使用加热装置进行供热,对发动机余热的利用率较低。

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及车辆热能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车辆对发动机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车辆对发动机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所述车辆包括用热部件、发动机、加热装置、第一热循环装置和第二热循环装置,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能够吸收所述加热装置的热量以供所述用热部件使用,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能够吸收所述发动机的热量以供所述用热部件使用,所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的流量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

3、在上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包括:若所述发动机的温度不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开启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且关闭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

4、在上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还包括:若用热部件的温度位于预设范围内,且所述发动机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则逐步降低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的流量,同时开启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且逐步提升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

5、在上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还包括:若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低于预设范围,则逐步提升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的流量。

6、在上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还包括:若所述发动机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则逐步增大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

7、在上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还包括:若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高于预设范围,则逐步降低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的流量。

8、在上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还包括:若所述发动机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则逐步降低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

9、在上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三热循环装置,所述第三热循环装置能够吸收所述发动机的废热,所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还包括:若所述发动机的温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则启动所述第三热循环装置,以吸收所述发动机所产生的废热。

10、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热能利用系统,所述车辆热能利用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执行上述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

11、在上述车辆热能利用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车辆热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三热循环装置,所述第三热循环装置能够吸收所述发动机的废热;所述加热装置为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包括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冷凝器能够与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进行热交换,所述蒸发器能够与所述第三热循环装置进行热交换,所述热泵机组能够将所述第三热循环装置的热量转移至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发明提供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的流量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逐步提升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使更多地发动机产生的废热被利用以供用热部件使用,从而提升车辆的能量利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用热部件、发动机(2)、加热装置(1)、第一热循环装置(3)和第二热循环装置(4),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3)能够吸收所述加热装置(1)的热量以供所述用热部件使用,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4)能够吸收所述发动机(2)的热量以供所述用热部件使用,所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3)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4)的流量”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3)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4)的流量”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3)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4)的流量”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3)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4)的流量”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3)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4)的流量”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发动机(2)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3)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4)的流量”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第三热循环装置(5),所述第三热循环装置(5)能够吸收所述发动机(2)的废热,所述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还包括:

9.一种车辆热能利用系统,所述车辆热能利用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热能利用系统还包括第三热循环装置(5),所述第三热循环装置(5)能够吸收所述发动机(2)的废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热控制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车辆对发动机余热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热能控制的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温度和所述用热部件的温度控制所述第一热循环装置的流量和所述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逐步提升第二热循环装置的流量,使更多地发动机产生的废热被利用以供用热部件使用,从而提升车辆的能量利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梁,王坦,闫振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