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电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6713发布日期:2024-01-26 16:2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电车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底盘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轻量化电车底盘。


背景技术:

1、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控制系四部分组成,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成形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样需要使用到指定的底盘。

2、在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1696980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底盘,包括底盘本体,底板本体的顶面开设有多个凹槽,凹槽内底面设置有若干个电池槽,电池槽内部安装有触点,凹槽在靠近电池槽的一侧卡合连接有绝缘挡板,底盘本体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架,两个连接架的一端分别连接有车梁架,车梁架外壁两侧安装有车轮,车梁架顶端设置有空心槽,两个空心槽之间设置有轴向槽。

3、上述相关技术中,通过将电源分别放置在电池槽内,然后通过卡合的绝缘挡板对电源进行间隔,车辆在行驶时,当车辆发生颠簸时,容易使电源在隔板之间发生碰撞,从而导致电源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当车辆在行驶时,车辆发生颠簸,容易使电源在隔板之间发生碰撞,导致电源发生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化电车底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轻量化电车底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轻量化电车底盘,包括底盘本体,所述底盘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架,两个所述连接架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车梁架,所述连接架的外壁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车轮,所述底盘本体的顶面开设有多排用于安装电源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面设置有触点,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两个固定板,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固定板朝向相互靠近或远离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车电源分别安装在安装槽内,然后通过驱动机构分别驱动固定板朝向靠近电源的方向移动,使安装槽内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侧面分别与电源的两侧面相抵接,从而对安装在安装槽内的电源进行固定,减少车辆在行驶时,当车辆发生颠簸,使电源与安装槽的内壁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进而减少电源由于碰撞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5、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侧面上的螺柱,所述安装槽相互内侧面均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转动安装有驱动管,所述螺柱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驱动管内,所述螺柱与所述驱动管螺纹连接,所述底盘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管转动的驱动组件。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电车电源安装在底盘本体上的安装槽内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驱动管转动,驱动管驱动螺柱朝向靠近电源的方向移动,使螺柱带动固定板朝向靠近电源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固定板与电源相互靠近的侧面相抵接,从而将电源固定在安装槽内。

7、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每排所述安装槽两侧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底盘本体转动连接,所述插接槽的内周面开设有安装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安装腔,所述驱动管上设置有蜗轮一,所述转动轴上开设有多个螺旋齿一,所述蜗轮一与所述螺旋齿一相啮合,所述底盘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多个所述转动轴同时转动的驱动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驱动多个转动轴同时转动,使转动轴带动螺旋齿一转动,使螺旋齿一驱动蜗轮一转动,从而使蜗轮一带动驱动管转动,使驱动管驱动螺柱带动固定板朝向靠近电源的方向移动。

9、优选的,所述底盘本体内开设有空腔,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中心轴线分别与多个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空腔的内侧面,所述转动轴靠近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蜗轮二,所述传动轴的外周面开设有多个螺旋齿二,多个所述螺旋齿二与多个所述蜗轮二相对应,所述蜗轮二与所述螺旋齿二相啮合,所述底盘本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的动力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动力件带动传动轴转动,使传动轴带动多个螺旋齿二转动,使多个螺旋齿二同时驱动多个蜗轮二转动,从而使多个蜗轮二同时带动多个转动轴转动。

11、优选的,所述动力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的锥齿轮一,所述空腔的内顶面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底端设置有锥齿轮二,所述底盘本体的顶面开设有凹槽,所述驱动轴的顶端位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驱动轴的顶端固定有转动块。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块,转动块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驱动锥齿轮一转动,从而使锥齿轮一带动传动轴转动。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面均固定有滑块,所述安装槽相对内侧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管转动驱动螺柱沿驱动管的轴向移动时,螺柱也带动固定板沿驱动管的轴向移动,固定板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从而使固定板移动时较稳定。

15、优选的,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螺柱的侧面固定有橡胶垫。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板远离螺柱的侧面固定有橡胶垫,当驱动管转动驱动螺柱带动固定板朝向靠近电源的方向移动时,使橡胶垫与电源相互靠近的侧面相抵接,从而使橡胶垫对电源进行防护。

17、优选的,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底盘本体的侧面两侧均开设有减震槽,所述车梁架靠近所述底盘本体的端面两侧均固定有减震块,所述减震块插设于所述减震槽内,所述减震槽远离所述车梁架的内侧面固定于阻尼器,所述阻尼器靠近所述车梁架的一端与所述减震块远离所述车梁架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阻尼器的周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减震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减震块远离所述车梁架的端面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底盘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车梁架,使车梁架上的减震块插设于底盘本体两端的减震槽内,并在减震槽与减震块之间设置阻尼器和弹簧,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梁架发生碰撞时,通过阻尼器和弹簧对碰撞的车梁架进行缓冲减震,从而减少底盘本体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19、优选的,所述减震块的两侧面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减震槽的相对内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减震块的两侧设置限位块,将限位槽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从而减少减震块脱离减震槽的可能性。

21、优选的,所述底盘本体的顶面开设有沉槽,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沉槽内,所述沉槽的侧面转动安装有封盖板,所述封盖板的底面开设有嵌槽一,所述沉槽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嵌槽一相对应的嵌槽二,所述嵌槽一内安装有磁铁一,所述嵌槽二内安装有磁铁二,所述磁铁一与所述磁铁二相互靠近的侧面可吸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电源分别安装在安装槽内时,将封盖板朝向靠近电源的方向转动,使封盖板嵌设与沉槽内,磁铁一与磁铁二相互靠近的侧面相吸合,从而使封盖板对安装槽进行密封。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将电源安装在安装槽内,然后转动转动块,转动块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驱动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多个螺旋齿二转动,多个螺旋齿二驱动多个蜗轮二转动,使多个蜗轮二同时带动多个转动轴转动,转动轴带动螺旋齿一转动,螺旋齿一驱动蜗轮一转动,蜗轮一带动驱动管转动,使驱动管驱动螺柱朝向靠近电源的方向移动,螺柱带动固定板朝向靠近电源的方向移动,使橡胶垫与电源相处靠近的侧面相抵接,从而使安装槽内的两个固定板将电源夹持固定,从而减少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使电源撞向安装槽内壁的可能性,进而减少电源由于碰撞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25、2. 在底盘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车梁架,使车梁架上的减震块插设于底盘本体两端的减震槽内,并在减震槽与减震块之间设置阻尼器和弹簧,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梁架发生碰撞时,通过阻尼器和弹簧对碰撞的车梁架进行缓冲减震,从而减少底盘本体在车辆碰撞过程中发生损坏的可能性;

26、3. 当将电源分别安装在安装槽内时,将封盖板朝向靠近电源的方向转动,使封盖板嵌设与沉槽内,磁铁一与磁铁二相互靠近的侧面相吸合,从而使封盖板对安装槽进行密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