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动的转接件、推拉结构、主动进气格栅、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7783发布日期:2023-10-11 10:53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转动的转接件、推拉结构、主动进气格栅、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尤其涉及用于转动的转接件、推拉结构、主动进气格栅、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部件与部件之间的传动经常需要用到转接件;视两个部件的其中之一为第一部件,其中另一为第二部件,转接件需要于其不同位置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连,且为防止转接件与两个部件中的任一脱离,转接件和部件形成的结构中需要设计相应的止位特征,例如卡接部等卡接特征,以防止转接件和部件脱离;基于此,有的转接件和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会包括如图35所示的两个间隔设置的卡接部以及一个卡孔,其中两个卡接部一体成型地设置在转接件和部件其中之一的实体部位上,且能弹性形变;需装配转接件和部件时,只需对两个卡接部施力暂时使它们彼此靠近,再将它们置入卡孔后撤去外力,即可完成转接件和对应部件的卡接。此时,实体部位和卡接部会相协同,使得转接件和该部件不会沿平行于卡孔孔中心线的方向相互脱离。

2、承上述,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凭借转接件传动的结构中,有的方案会将第一部件与转接件相连处以及第二部件与转接件相连处均设置为采用两个卡接部形成卡接关系,这类方案的缺点在于需要一次性设置两对也即共计四个卡接部,容易产生转接件与部件配合结构的生产成本高、生产精度高、装配难度高(装配时需要同时对不同相连处的一对卡接部施力)等问题的其中至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转动的转接件、推拉结构、主动进气格栅、车辆。

2、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转动的转接件用于在其不同位置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连,包括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相连的第三配合部,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二基底区,所述第三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区上,且所述第三配合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轴部和第三卡接部;

3、所述第二轴部用于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第四配合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四配合部卡接,且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三卡接部用于相协同以将所述第四配合部的至少部分限制于它们之间,进而限制所述第四配合部的移动,限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脱离。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三配合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轴部和所述第三卡接部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侧,所述第二轴部自所述主体朝所述主体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卡接部自所述主体朝所述主体外延伸形成,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四配合部形成卡接关系的卡头,所述主体和所述卡头相协同,将所述第四配合部的至少部分限制于它们之间,进而限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脱离。

5、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主体上还设有第一基底区;所述第一基底区和所述第一配合部相连且所述第一配合部设置在第一基底区上,所述第一配合部包括距离所述主体由近到远依次设置的第一轴部和卡接部组,所述卡接部组包括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与所述第一轴部相连,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能弹性形变;

6、所述卡接部组用于与所述第一部件上的第二配合部卡接,所述第一轴部用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卡接部组与所述主体之间,所述卡接部组和所述第一基底区被配置为相协同以将所述第二配合部的至少部分限制于它们之间,进而限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的脱离。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一配合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轴部和所述卡接部组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侧,所述第一轴部自所述主体朝所述主体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自所所述第一轴部朝所述第一轴部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各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形成卡接关系的卡头,所述主体和所述卡头相协同,将所述第二配合部的至少部分限制于它们之间,进而限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的脱离。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推拉结构,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转动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于其不同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转动连接,同时还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卡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能凭借所述转接件进行传动。

9、在一实施例中,包括联动支架和多个叶片,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第一部件的其中之一为叶片,其中另一为联动支架,所述转接件于其不同位置分别与所述叶片和所述联动支架转动连接;多个叶片能拼成封闭的圆形或多边形,所述联动支架位于多个叶片的一侧;所述联动支架能在外力驱动下运动,再带动多个叶片转动,进而于叶片之间形成可供空气穿入的进气通道。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为上述一用于转动的转接件,所述第一轴部与所述叶片的相连处位于所述叶片的重心上。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部为直径不均匀的柱体,所述叶片上设有为套筒状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轴部的最大直径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轴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内侧壁相抵,同时不阻碍所述第一轴部转动。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包括固定支架、联动支架、驱动装置、第一连杆机构和至少一个进气单元;

13、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进气单元安装口,所述进气单元安装口与所述进气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14、所述进气单元包括多个叶片和多个上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转动的转接件,所述叶片上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叶片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气单元安装口的边缘处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叶片与所述固定支架的转动连接,各个叶片的第一端相对于自身的第二端远离所述进气单元安装口的边缘处,并与各个转接件一一对应地转动连接;

15、各个转接件的一端与各个叶片转动连接,各个转接件上还有一端与联动支架转动连接;

16、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于其不同位置分别与所述联动支架和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连杆机构被配置为能受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并带动所述联动支架运动,使所述转接件受所述联动支架带动,进而所述转接件带动叶片转动,所述叶片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翻转,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气单元。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还包括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与所述主体相连并用于与联动支架相抵,以在所述转接件和所述联动支架相互靠近时起缓冲作用;所述弹性部上设有数量至少为一的贯穿区,所述贯穿区用于方便位于其周侧并靠近所述弹性部边沿的所述弹性部形变。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贯穿区的设置数量为二以上,不同的贯穿区用于方便所述弹性部的不同位置形变,该弹性部的不同位置用于在所述转接件和所述联动支架运动的不同时刻起缓冲作用。

1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转动的转接件。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接件生产成本低、生产需求精度低、装配难度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转动的转接件,用于在其不同位置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71)以及与所述主体(71)相连的第三配合部(73),所述主体(71)上设有第二基底区(712),所述第三配合部(73)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区(712)上,且所述第三配合部(73)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轴部(731)和第三卡接部(7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动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1)和所述第三配合部(73)一体成型,所述第二轴部(731)和所述第三卡接部(732)位于所述主体(71)的同侧,所述第二轴部(731)自所述主体(71)朝所述主体(71)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三卡接部(732)自所述主体(71)朝所述主体(71)外延伸形成,并包括用于与所述第四配合部形成卡接关系的卡头,所述主体(71)和所述卡头相协同,将所述第四配合部的至少部分限制于它们之间,进而限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的脱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转动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配合部(72),所述主体(71)上还设有第一基底区(711);所述第一基底区(711)和所述第一配合部(72)相连且所述第一配合部(72)设置在第一基底区(711)上,所述第一配合部(72)包括距离所述主体(71)由近到远依次设置的第一轴部(721)和卡接部组(722),所述卡接部组(722)包括第一卡接部(7221)和第二卡接部(7222),所述第一卡接部(72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7222)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卡接部(72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7222)均与所述第一轴部(721)相连,所述第一卡接部(72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7222)能弹性形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动的转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71)和所述第一配合部(72)一体成型,所述第一轴部(721)和所述卡接部组(722)位于所述主体(71)的同侧,所述第一轴部(721)自所述主体(71)朝所述主体(71)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72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7222)自所述第一轴部(721)朝所述第一轴部(721)外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卡接部(722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7222)各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配合部(61)形成卡接关系的卡头,所述主体(71)和所述卡头相协同,将所述第二配合部(61)的至少部分限制于它们之间,进而限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一部件的脱离。

5.一种推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转动的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于其不同位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转动连接,同时还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卡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能凭借所述转接件进行传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支架(2)和多个叶片(6),所述第二部件和所述第一部件的其中之一为叶片(6),其中另一为联动支架(2),所述转接件于其不同位置分别与所述叶片(6)和所述联动支架(2)转动连接;多个叶片(6)能拼成封闭的圆形或多边形,所述联动支架(2)位于多个叶片(6)的一侧;所述联动支架(2)能在外力驱动下运动,再带动多个叶片(6)转动,进而于叶片(6)之间形成可供空气穿入的进气通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推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为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转动的转接件,所述第一轴部(721)与所述叶片(6)的相连处位于所述叶片(6)的重心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721)为直径不均匀的柱体,所述叶片(6)上设有为套筒状的第二配合部(61),所述第一轴部(721)的最大直径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轴部(721)的部分与所述第二配合部(61)的内侧壁相抵,同时不阻碍所述第一轴部(721)转动。

9.一种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联动支架(2)、驱动装置(3)、第一连杆机构(4)和至少一个进气单元(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7)还包括弹性部(74),所述弹性部(74)与所述主体(71)相连并用于与联动支架(2)相抵,以在所述转接件(7)和所述联动支架(2)相互靠近时起缓冲作用;所述弹性部(74)上设有数量至少为一的贯穿区(741),所述贯穿区(741)用于方便位于其周侧并靠近所述弹性部(74)边沿的所述弹性部(74)形变。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区(741)的设置数量为二以上,不同的贯穿区(741)用于方便所述弹性部(74)的不同位置形变,该弹性部(74)的不同位置用于在所述转接件(7)和所述联动支架(2)运动的不同时刻起缓冲作用。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转动的转接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用于转动的转接件、推拉结构、主动进气格栅、车辆,该转接件用于在其不同位置分别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相连,包括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相连的第三配合部,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二基底区,所述第三配合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区上,且所述第三配合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二轴部和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二轴部用于与设置在所述第二部件上的第四配合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卡接部用于与所述第四配合部卡接,且所述主体和所述第三卡接部用于相协同以将所述第四配合部的至少部分限制于它们之间,进而限制所述第四配合部的移动,限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第二部位的脱离。该转接件生产成本低、生产需求精度低、装配难度低。

技术研发人员:胡超,托马斯·维奇,魏群雄,和仕超,郑明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路特斯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