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车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2931发布日期:2023-12-30 04:1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移动平车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移动平车防撞,更具体地说,涉及移动平车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1、移动平车是一种运输车辆,此种车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承载能力大,维护容易、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广泛运用在各个行业内。

2、传统的移动平车大多缺少防碰撞机构和制动机构,当移动平车在顺行方向上移动时,如若与其他物品发生碰撞,可能会导致移动平车的损坏,且缺少制动机构的移动平车在发生碰撞后继续移动,加剧了碰撞所带来的危害,使移动平车在使用时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移动平车防撞装置。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移动平车防撞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车轮,所述车体底部左侧的两个所述车轮之间安装有跟随车轮转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刹车盘,所述车体的底部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制动机构、行程开关与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用于降低碰撞产生的冲击,所述行程开关接受防撞机构的位移信号并控制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用于使刹车盘进行制动。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撞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于车体底部的套筒,所述行程开关的信号接收端位于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内可滑动设置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一端与套筒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杆。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制动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于车体底部的u形架,所述u形架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双向气缸,所述u形架内壁的另一侧铰接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制动臂,所述双向气缸的两个活动端与两个所述制动臂之间均铰接安装有连杆,两个所述制动臂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制动片,且所述双向气缸与行程开关电连接。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筒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滑动杆连接的滑块。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车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杆接触的滑轮,所述支架与滑轮以三个为一组并呈线性阵列组成滑轮组。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撞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撞垫,所述防撞垫为弹性橡胶材料构件。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车体的底部开设有位于滑动杆两侧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缓冲机构。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于凹槽内部的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凹槽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于横杆外侧的压簧,所述移动块与防撞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杆。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本方案通过在车体顺行方向进行移动并撞击到物体时,防撞杆接触物体并向套筒内运动,通过防撞机构与缓冲机构进行缓冲,通过行程开关接受移动信号,并控制制动机构抱紧刹车盘来实现制动,在进行碰撞缓冲的同时,对车体进行制动,避免碰撞后车体继续移动而加剧碰撞,降低车体受到碰撞的冲击力度,提高了车体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移动平车防撞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车轮(2),所述车体(1)底部左侧的两个所述车轮(2)之间安装有跟随车轮(2)转动的连接轴(3),所述连接轴(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刹车盘(4),所述车体(1)的底部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制动机构(7)、行程开关(6)与防撞机构(5),所述防撞机构(5)用于降低碰撞产生的冲击,所述行程开关(6)接受防撞机构(5)的位移信号并控制制动机构(7),所述制动机构(7)用于使刹车盘(4)进行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机构(5)包括有固定连接于车体(1)底部的套筒(51),所述行程开关(6)的信号接收端位于套筒(51)的内部,所述套筒(51)内可滑动设置有滑动杆(52),所述滑动杆(52)的一端与套筒(5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53),所述滑动杆(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撞杆(5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机构(7)包括有固定连接于车体(1)底部的u形架(71),所述u形架(71)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双向气缸(72),所述u形架(71)内壁的另一侧铰接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制动臂(73),所述双向气缸(72)的两个活动端与两个所述制动臂(73)之间均铰接安装有连杆(74),两个所述制动臂(73)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制动片(75),且所述双向气缸(72)与行程开关(6)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平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1)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滑槽(55),所述滑槽(55)内滑动连接有与滑动杆(52)连接的滑块(5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平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57),所述支架(57)内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杆(52)接触的滑轮(58),所述支架(57)与滑轮(58)以三个为一组并呈线性阵列组成滑轮(58)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平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54)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撞垫(59),所述防撞垫(59)为弹性橡胶材料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平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开设有位于滑动杆(52)两侧的凹槽(8),所述凹槽(8)内安装有缓冲机构(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平车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9)包括有固定连接于凹槽(8)内部的横杆(91),所述横杆(91)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移动块(92),所述移动块(92)与凹槽(8)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套设于横杆(91)外侧的压簧(93),所述移动块(92)与防撞杆(54)之间固定连接有缓冲杆(94)。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移动平车防撞装置,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车轮,所述车体底部左侧的两个所述车轮之间安装有跟随车轮转动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刹车盘,所述车体的底部由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制动机构、行程开关与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用于降低碰撞产生的冲击。该技术通过在车体顺行方向进行移动并撞击到物体时,防撞杆接触物体并向套筒内运动,通过防撞机构与缓冲机构进行缓冲,通过行程开关接受移动信号,并控制制动机构抱紧刹车盘来实现制动,在进行碰撞缓冲的同时,对车体进行制动,避免碰撞后车体继续移动而加剧碰撞,降低车体受到碰撞的冲击力度,提高了车体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伟,崔升波,刘永军,刘永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天汇智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