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折叠回旋式电动自控防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9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折叠回旋式电动自控防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械交通安全防救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85年4月27日申请的《机动车折叠隐藏式电动自控防救设备》(申请号85202511)是统一配套防救设备。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在各种客货车、拖拉机正前面的防救设备。
本实用新型与85年4月27日申请的《机动车折叠隐藏式电动自控防救设备》(申请号85202511)是统一配套防救设备。《机动车折叠隐藏式电动自控防救设备》是安装机动车两边,防止机动车两边肇事伤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给于一种新型防救设备,即《机动车折叠回旋式电动自控防救设备》它安装在机动车的正前方以防机动车正前方肇事伤人。
三个单体分网并排组成统一整网。每个单体分网又由上、中、下三小块网组成。
回旋装置包括气阀54、气泵45、拖地轮支架49、拖地轮52、动力轮51、拖地轮轴50、动力副轮35、主轴22、传动轮40、链条39、传动副轮33、救助轴32、34、38、软体救助轮21、定向轮36、花键轴37、及未画出的花键轴承套。
电动装置由触动杆23、活动杆24、活动杆弹簧60、电源开关56、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机械控制部分与申请号85202511的防救设备相同,即将原车总泵A下面的三通改为四通4,四通4的上口仍接总泵A下边进气接头,左接原总泵进气接头8,右接原车仪表接头3,不同的是四通4下部的接口接电磁阀B的进气口。电磁阀的负极线12与车身连接,正极线13接电源输出线58,电磁阀B的另一出气口通过自动刹车进气接头10接活塞阀9,活塞阀腹腔内装活塞11,活塞11受气流推力可在活塞阀腹腔内左右移动,活塞阀上口加装一个三通将原车后分泵送气管从后分泵送气接头1卸下,改接到后分泵送气管接头5,把原车前分泵送气管从前分泵接头2卸下,改接到前分泵送气管接头6,把后分泵接头1和前分泵接头2用一未画出的管子和一个三通连接后,接正常刹车进气接头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旋装置结构的A-A视图。
图5为电动机械控制部分原理图。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再比较详细加以说明电动折叠回旋防救网,本网由上、中、下三小块组成的左分网14,中分网15,右分网17并排组成统一整体。各分网之间用上固定插板19和下固定插板47固定。各分网骨架25之间装有左救助轴32,中救助轴34、右救助轴38,每个救助轴上都装有救助软体轮21与轴固定。每个救助轴头都设有花键轴37。又在救助轴32和38的外轴头设有固定螺扣31,在救助轴32和38的花键轴37上设有花键轴套。救助轴34两端,各装一个传动副轮33。33外各装一个定向转轮36,各救助轴通过轴承固定在骨架25下端,齿轮箱29上的救助轴孔30里。主轴22通过轴承固定在齿轮箱主轴孔28里。主轴22的两端各固定一个传动轮40,主轴22中间右侧,装一个可绕主轴转动的拖地轮支架49。支架49可绕主轴22转动。在支架49中间主轴22上固定一个动力副轮35。拖地轮轴50也装在支架49上,且可以转动,拖地轮轴50右端装拖地轮52,左端装动力轮51,两轮与拖地轮轴固牢。在中网15骨架25下端装一个气泵固定架61,气泵45固定在61上。气泵腹腔设有未画出的皮碗弹簧。气泵伸缩杆44上端插入气泵体内,穿过弹簧用罗帽与皮碗固牢,下端通过轴42连接拖地轮支架49。并可绕连接轴42转动。气泵45上部设有进气管53进气管53中途装一个气阀54固定在齿轮箱29尾部里边与电源开关56紧挨。扭把59外露与活动杆24尾部相触,在气泵45另一侧装一个放气阀46。触动杆23和活动杆24拧紧,把24插入固定座穿过弹簧60后再插入最后一道固定座。把电源开关56装入齿轮箱29尾部里边与气阀54紧挨,扭把55外露与活动杆24尾部相触。把电源输入线通过驾驶室未画出的电源控制开关接折叠防救网电源输入线57再接电源开关56。从电源开关56再接到电源输出线58,输出线接电磁阀B正极线13。把桃形轴装在托固板27顶里侧,与下折叠网骨架25相触。机部件装完后再编织防救网。最后把折叠回旋防救网以整体,安装在前保险杠上早已设好的插孔内,把连接部26与保险杠固牢,将托固板27紧触下折叠网以增加受力。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司机正常刹车,气流从总泵A,后刹车送气接头1和前刹车送气接头2,经改制未画出的管道和三通连接后会为一条气流,经正常刹车进气接头7,进入活塞阀9腹腔内,因气流压力把活塞11推向左侧,活塞11堵住了自动刹车进气接头10,防止气流从10跑掉。气流受阻后转向三通上口后分泵送气接头5和前分泵送气接头6,气流又通过原刹车管道,进入后和前分泵而刹住车。以此为证,通过本设备对司机正常刹车没有任何影响。
自动紧急刹车,本实用新型最向前突出部件触动杆23。车向前行驶碰着肇事者为触动杆23,23受力后带动活动杆24一齐向后推移活动杆24尾部将电源开关扭把55和气阀扭把59同时向后推移,即接通了电路,又打开了气路。此时早已由电源输入线57输入的电流,经电源输出线58经导线过电磁阀B正极线13进入电磁阀腹腔。因磁场作用,衔铁向上运动,推开电磁阀B上端进气接头,使早已通过四通8进来的气流进入电磁阀,经右侧出气口经过自动刹车进气接头10,进入到活塞阀9腹腔,因气流压力又把活塞11推向右侧正常刹车进气接头7。活塞11又堵住了正常刹车进气接头7不使气流从7跑掉,气流受阻又转向三通后分泵送气接头5和前分泵送气接头6,经原车管道进入后和前分泵而刹车。
防护救助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机动车正前面,离地面最低部位是触动杆23和救助轮21,机动车在行驶中发生肇事,首先碰着肇事者是触动杆23,23受力后带动活动杆24一起后移,正好24尾部把电源开关扭把55向后推接通电路,同时又把气阀扭把59也向后推打开了气路。由于活动杆弹簧60没有那么大的弹力,是不能把肇事者碰倒的,能碰倒肇事者是软体救助轮21,21离地面15厘米正好是脚脖子上一点,此处不易把人碰坏的。根据肇事者的惰性和机动车的惯性。肇事者必然是倒向机动车驶来的一边,正好被防救网接住,假使没有把肇事者接住已经由活动杆24尾端打开了气路,气流进入气泵体内气流压皮碗及弹簧将伸缩杆44外推,44就将拖地轮支架49向地面压,使拖地轮52与地面摩擦而转动,又带动了动力轮51,通过链条39又带动了动力副轮35,35又带动了主轴22和传动轮40一齐同速正转。这里的正转是指同机动车车轮转向相同。传动轮40与传动副轮33通过齿与齿的啮合又带动了传动副轮33与传动轮40成对转。又带动了救助轴34,通过花键轴及未画出的花键轴套带动了左救助轴32右救助轴38各救助轴上又都装有软体救助轮21一齐同速倒转,即与机动车轮转向相反,如肇事者没有被接住倒在机动车前方,此时肇事者是以恐惧性的极力在挣扎乱抓乱爬,加上救助轮21的倒转正好把肇事者从卷回本网,如果物体大卷不回网里,因救助轮21是从地面向上往里倒转,又会不停的把肇事者或物品以轱辘的形式向前方滚动至机动车停稳为止。如果物体太重压软体救助轮21不转了,软体救助轮21也不会反倒转为正转,把人或物品压在下面,因为有定向转轮36早已卡死了,保证绝对全。如果碰着的是物品离地面较高,没有碰着触动杆而直接碰在防救网上,防救网四角骨架25背面也装有未画出的装有电源开关56和气阀54的防救盒20,所有的电源开关56和气阀54都是并联的,通过触动带也能打开气路和接通电流而刹车和救助。车辆装货或负载后钢板翘度下垂触动杆和软体救助轮21离地面近了,怕碰坏此网,可将托固板27顶住桃轴转90度,下折叠网即可抬起抵销了钢板下垂距离。
为适应摇车和车辆前后互相拖挂,一般情况只要把下网折起上网放下即可,如果需要取下任何一个分网,只要向上推上合页18处固定插板19和下合页18处固定插板47,再把齿轮箱盖41打开,把花键轴37上未画出的花键轴套分别向左移至32向右移至38的花键轴37上,各网即互相脱离,松开连接部26后,能任意取下任何一个分网,如果需要三个分网的上网要同时一致的放下,向上推合页18处固定插板19即可同时放下。如果三个分网下部要折起,向上推下合页18处下固定插板47即可同时一致的折起,如果又需要复原可按上述动作倒作一遍即可。
本实用新型能适应任何种类道路行驶,任何装卸货场地装卸货物,都不会碰坏本设备。
它还能适应任何种类机动车、拖拉机安装,根据不同车型不同色彩车身长短高低设计出相配合的式样,工艺上讲究些不但能起到发生肇事时的防救作用,又可达到装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自动防救设备,在行驶中不给司机增加任何思想和体力负担,它是不属司机操纵控制的,也不给司机增加任何麻烦。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电动机械控制部分的机动车折叠回旋式电动自控防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其电动折叠回旋防救网是由防救网、回旋装置、电动装置组成。
2.一种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防救设备,其特征在于防救网是由左分网14、中分网15、右分网17组成。
3.一种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防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左分网14、中分网15、右分网17各由上、中、下三个小网组成。
4.一种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防救设备,其特征在于回旋装置包括气阀54、气泵45、拖地轮支架49、拖地轮52、动力轮51、拖地轮轴50、动力副轮35、主轴22、传动轮40、链条29、传动副轮33、救助轴32、34、38、软件救助轮21、定向轮36、花键轴37。
5.一种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防救设备,其特征在于电动装置由触动杆23、活动杆24、活动杆弹簧60、电源开关56组成。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即机动车折叠回旋式电动自控防救设备属于电动机械交通安全防救领域。本实用新型由电动机械控制部分和电动折叠回旋防救网组成,其特点是电动折叠回旋防救网由防救网、回旋装置,电动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是安装在机动车正前面,适应各种道路。发生肇事时,电动机械控制部分自动紧急刹车。折叠回旋防救网,能把肇事者接住,或以它的回旋系统把肇事者卷回本网,或以轱辘的形式把肇事者向前滚动至汽车停稳为止。
文档编号B60R19/00GK86200401SQ86200401
公开日1987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29日
发明者王桂芳 申请人:王柱芳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